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为什么要重提毕卡比亚[图文]

时间 : 03-25 投稿人 : 月月 点击 :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为什么要重提毕卡比亚 | 艺术百科

毕卡比亚画作

这些天,“弗朗西斯·毕卡比亚:我们的头是圆的,所以我们的思想可以转向”正在美国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展出。在20世纪伟大的现代艺术家之中,法国艺术家弗朗西斯·毕卡比亚(Francis Picabia)可能是最难以捉摸,但同时又是最具典范的一位艺术家。作为马塞尔·杜尚的朋友和同事,他是巴黎和纽约达达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这是我们所熟悉的毕卡比亚。但是,毕卡比亚也有很多不为大家所了解的另一面,他的职业面极其广泛,作为一个画家、诗人、图形艺术家、编辑和设计师,创作风格多样,从来没有固定的模式,一直在变革之中。他的作品包括绘画、诗歌、出版、表演和电影。

作为一个20世纪最有趣和不可思议的艺术家,毕卡比亚仍然被当代画家所尊崇。在达达主义运动百年之际,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终于为毕卡比亚这位反复无常、多产、颠覆性的艺术家推出了此次大型回顾展。展览旨在促进对毕卡比亚的无情的形状转变的理解,以及他对艺术的意义和目的的持续质疑是如何确保了他的偶像遗产的持久影响力的。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一直到1954年才收藏了毕卡比亚的第一幅作品,这次展览的标题也来自于毕卡比亚的广为流行的一句语录。这是MoMA首次举办致敬该艺术家的重要回顾展。可以想象的是,对于博物馆来说,毕卡比亚这位艺术家有太多的恶作剧,也有太多矛盾的地方。他似乎并没有立志成为一位艺术家,反而部分打算是作为花花公子。他对达达艺术有限的恶搞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拒绝随着时间的深化而形成个人风格。但是,当多种媒介和风格越来越成为当代艺术创作的范式的时候,毕卡比亚的影响也越来越清晰可见,他的地位已经提升。其作品也似乎比任何他的同时代的艺术家包括杜尚更为生动。这次展出了毕卡比亚各个时期大约241件作品,包括约125幅绘画,纸上的关键作品,期刊和印刷品,插图信件和一部电影。从这个展览中我们可以深入了解艺术家对立体主义和达达主义的贡献,以及他大胆不羁而又具深刻影响力的跨媒体作品。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为什么要重提毕卡比亚 | 艺术百科

毕卡比亚画作

毕卡比亚出生于1879年1月,他的父母亲是富有的古巴人和法国人。毕卡比亚最初是以印象派的画风而知名,但是这些作品经常被评论家们所争论。进入展厅,就可以看到一幅巨大的印象派风格的绘画作品,这是毕卡比亚1905年创作的一幅风景画。与印象派画家喜欢户外写生不同,毕卡比亚这件作品看起来显得僵硬、静止而幽闭,画面也没有对光线的捕捉与表达,看起来是从明信片上画来的,毕卡比亚的这种创作方法让印象派画家毕沙罗感到不安。策展人安妮·阿姆兰德(Anne Umland)这样解释这件作品:“毕卡比亚被认为是在摄影明信片里工作,而不是将自己沉浸在大自然进行户外写生。在这一点上他拙劣地仿效着印象派的精神本源以及身处户外的手法风格。”

受巴黎前卫艺术的影响,到1912年毕卡比亚吸收了立体主义,发展出一种新的风格。展览中的《春天》和《在春天跳舞II》都是大约有8平方米的尺寸,这影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抽象绘画的大小。毕卡比亚用漂移性的笔触,老大师常用的棕色和细致的线、透明法体现了分析立体主义的微妙。画面的形状是固体重叠的,那些粉红色和赤赭色的形状呈放射状,似乎是从内部照亮。这批作品首次在法国秋季沙龙展出,同时展出的还有莱热的作品,当时的评论家认为这些作品“完全无法理解”。几个月后,1913年在纽约举办的军械库展览展出了包括《在春天跳舞I》在内的4幅作品。毕卡比亚是立体主义团体中唯一一个亲自参加军械库展览的成员,作品获得了很多媒体的好评并被认为是现代艺术的“大祭司”。

1918年,毕卡比亚来到纽约,与杜尚、曼雷等人在当时有名的斯蒂格利茨(Alfred Stiglitz)办的291画廊内共同展出作品,他还在《291》杂志上投稿,发表他的新达达观点。不久,他自己办了一份杂志《391》,该杂志的命名是为了纪念斯蒂格利茨的刊物以及和别人合编的《达达》杂志。在此期间,他在《391》杂志的出版工作与他视觉创作中的机械主题不谋而合。艺术史家通常用“机械绘画”(Mechanomorphs)这个词来概括毕卡比亚在这一时期的创作风格,这是一个术语,通常用来描述他的作品结合了机器形象。如展览中创作于1917年的《Amorous Parade》就是这一时期非常有代表性的作品,他用综合材料尝试在原木上作画。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为什么要重提毕卡比亚 | 艺术百科

毕卡比亚画作

展览中最大的展厅是机械绘画,而达达主义文献的玻璃展柜占据其中心,反映了艺术家从1915年到20世纪20年代初的活动。达达主义产生于1916年瑞士苏黎世,毕卡比亚在1919年认识了达达运动的创始人特里斯唐·查拉(Tristan Tzara),迅速加入了达达主义群体的活动。1921年,在秋季沙龙,毕卡比亚创作了一幅巴黎达达的群体自画像《The Cacodylic Eye》,它的标题来自毕卡比亚受到的眼部感染的药物。这项工作从他的眼睛开始,大约有60多个朋友和同事的签名,以涂鸦和拼贴画的形式呈现。这件作品反映了对欧洲传统绘画的攻击,非常契合他身上挑衅达达主义的精神。展览中关于达达主义文献有很多,值得仔细观看。有些宣传册和活动传单很有意思,一个手册印有“滑稽的家伙”(Funny Guy),毕卡比亚认为自己是“一个不耐烦,一个白痴和一个扒手。”还有《391》杂志刊登的杜尚给蒙娜丽莎画上胡子的的作品《L.HOOQ》。

毕卡比亚在1921年放弃了达达主义,1922年他在巴塞罗那画廊的展览,大约有15幅作品在这次的展览中得到重现。在这一时期,毕卡比亚继续向法国沙龙递交作品,不同于传统的绘画,他运用商业颜料创作大尺寸的作品,以期获得更多的关注,创作的作品介于抽象和具象之间。展览中的作品《The Spanish Night》(1922)把一对男女形象画在黑白平均分配的背景上,这也是毕卡比亚为文学杂志设计的封面。

展览中还有一件创作于1924年的电影作品《间奏曲》,这是毕卡比亚与作曲家Erik Satie合作的。他们在1924年1月曾合作过一个前卫芭蕾舞剧。在合作之初,毕卡比亚就有了制作电影的想法,因此,电影导演雷内·克莱尔(René Clair)也加入进来。在电影中,杜尚和曼·雷在屋顶上下棋,直到他们在洪水中被冲走。一群哀悼者在不停地跳跃和奔跑,犹如一个个失控的灵魂。最后,一个魔术师从棺材里出来,使每个人都消失了。这部电影在1924年首映。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为什么要重提毕卡比亚 | 艺术百科

毕卡比亚画作

毕卡比亚然后入伍超现实主义,但他的逗留很短暂,团体让他感到无聊。从1925年到1927年,他创作了一系列他称为“怪物”的作品,这些怪物通常是拥抱的情侣,有着狂欢的特征。画面上有密集的点、图案和服装饰品,色彩热闹华丽,甚至过分鲜艳。毕卡比亚曾说:“我是一只漂亮的怪物”,作品为这句话做了充分的注脚。这批作品影响了贯穿整个欧洲和美国的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的绘画。毕卡比亚也运用拼贴的方法,使用如火柴、发夹和粗糙的工业搪瓷等材料进行创作,如《Midi》(1924-1925年)和《Woman with Matches》(1924-1925年)就是使用拼贴和综合材料创作的。接下来的展厅展出了毕卡比亚从1927-1930年创作的“透明画”(Transparencies)系列作品。他通过叠加图像的方法,将文艺复兴、流行文化和加泰罗尼亚壁画的图像轮廓叠加在一起,形成一种“非构图”形象。

最后两个展厅,是毕卡比亚晚期的作品。在20世纪30年代毕卡比亚成为现代主义小说家格特鲁德·斯坦恩的亲密朋友,在这时期他创作了一些比较具有实验性的绘画。在1936年,他把这一时期的作品在芝加哥艺术俱乐部展出,但是没有取得商业上的成功,大部分作品都没有售出而被退了回来。如《Portrait of a Doctor》、《The Spanish Revolution》都在这次展览中展出。在20世纪40年代初,毕卡比亚搬到了法国南部,在那里他的创作风格取得了一个惊人的转折:他创作了一系列基于照片、结合了庸俗的主题和流行文化的女裸体作品。画面中的人物既有时代感,也有着新古典主义的形式,有的类似好莱坞宣传剧照,如展览中的《一对夫妇的肖像》(1942-1943年)。这些综合因素使得毕卡比亚40年代的这批裸体画成了一种新图绘形式的典范,毕卡比亚在1941年曾经展出过这批作品,但是这批作品后来在公众视线消失超过30年。其中一个解释是在战后,抽象艺术变成主流,毕卡比亚感觉这批具象作品已不符合当时公众的口味了,所以在1945年之后毕卡比亚自己保留着这批作品。

毕卡比亚在我们的时代可能扮演着关键的角色,因为他是为自己而创作的。他喜欢颠覆和物质性的东西太多,以至于不能单独侧重哪一个方面。毕卡比亚虽然被称为“现代主义的恶作剧者”,但他也挑战了创作和风格的单一。他仿佛预见到图像在数字时代被流通与消费的形式,他的那些“透明画”在1960年早期就被年轻的西格马·波尔克所关注。他的晚期作品也修正了我们对整个战后欧洲艺术状况的认识,并且对于当代艺术家极具力量。在巴里·弗拉纳根、保尔·麦卡锡、麦克·凯利等当代艺术家的作品中,都可以看到毕卡比亚的影响。毕卡比亚说:“如果你渴望纯净的思想,就像衬衫那样换了它。”毕卡比亚巧妙地颠覆着艺术界,正如策展人安妮·乌姆兰认为的,毕卡比亚的当前潜力可以使我们对现代的历史有不同的看法,以更开放的,更杂乱的,非二元的方式。

相关文章

  • 老树:喜欢时就画上几笔[图文]
    老树:喜欢时就画上几笔[图文]

    “我第一次看他的文人画,一看便喜上眉梢……幅幅闲得不同,愁得也不同。”钟鸣给老树的新书《在江湖》写下了这句推荐语。在这本极具标志性的老树式长衫人物画集中,一图、一文,即可窥见老树完整的画中世界和画外行藏。书中除汇集近两年来小画之略精者约200幅外,还辑录了自2008年以来撰写的“答客问”凡十万余字。“我只是写心中一点小小的趣味儿,一点儿小意思小空间,好玩儿。”老树,本名刘树勇,1962年生于山东...

    483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红色经典”作品亿元天价频现[图文]
    “红色经典”作品亿元天价频现[图文]

    李可染 井冈山随着社会各界对纪念性活动的越发重视,行内对红色题材乃至重大历史题材作品的关注也越发强烈,市场表现也逐渐显现。去年,李可染作于1976年的《井冈山》以1.265亿元成交,这是继艺术家2012年以1.242亿成交《韶山·革命圣地毛主席旧居》之后,艺术家又一件破亿元的重大历史题材创作作品。记者粗略统计,五年间,仅“红色经典”的亿元拍品就超过五件。作为红色题材的着名收藏家,龙美术馆馆长王薇...

    1684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徐邦达竞拍王原祁山水 说那是中国的“印象派”[图文]
    徐邦达竞拍王原祁山水 说那是中国的“印象派”[图文]

    2000年11月6日上午,北京昆仑饭店多功能厅,中国嘉德古书画拍卖会在举行,985号的王原祁(1642-1715)山水引起激烈的竞投热潮,画价从七万元飙升到七十四万余元,落槌于大鉴定家徐邦达先生的号牌上。先生以九十高龄,亲自到场举牌竞投,且有必得之志,在场者无不为之惊异。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徐邦达徐邦达先生得画后,悬之书房,据说面对端坐三日,观之赏之,大有无尽的乐趣。多年前我到北京看望先生,进门...

    672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吴筱蘅:蕙质兰心绕指柔[图文]
    吴筱蘅:蕙质兰心绕指柔[图文]

    作为全国社会科学领域的排头兵,优秀的学术氛围一直都是中国人民大学的底色和基调。在这种既包容又创新的学术氛围里,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在新一届院领导、老师和同学的共同努力下,首次迎来了一个盛大的毕业展演季,我和我的同学都无比荣幸身处其中、生逢盛世。随着这些倾注了我们青春和热情的一幅幅或传统或现代,或悠远浓郁或浪漫唯美的山水花鸟和人物作品亮相在国学馆,我们这些涉世未深的年轻艺术家,也有了一次良好的契机,展...

    784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如何以“大美术”建构国家形象 服务社会[图文]
    如何以“大美术”建构国家形象 服务社会[图文]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大文艺工作者与党同心同德、与人民同向同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真情倾听时代发展的铿锵足音,生动讴歌改革创新的火热实践,在文艺创作、文艺活动、文艺惠民等方面做出积极贡献、取得丰硕成果。”回顾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美术的发展,广大美术工作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文化工作的重要论述,从思想认识到艺术追求都发生...

    332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浅谈石版画的艺术语言[图文]
    浅谈石版画的艺术语言[图文]

    在视觉艺术领域中,石版画一直是较为冷门的艺术表现语言,即便是在版画家群体中,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全面了解石版画的肌理特点和绘制、印制等步骤及方法。其主要原因在于石版画的材料稀缺,且绘制周期漫长,印制硬件及技术要求较高等因素制约了从业者的创作,石版画家数量的稀少直接影响了石版画的艺术传播力。虽然有重重困难摆在石版画创作者的面前,但石版画独特的肌理语言和艺术魅力却始终召唤着一代代艺术家去探索和创作。石版...

    1017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鉄笛吹花(画家未君)斋话语录[图文]
    鉄笛吹花(画家未君)斋话语录[图文]

    1、关于兼工带写现代工笔重彩画是在传统工笔画和现代文化审美条件下发展产生的一种新的画种,现代工笔重彩要画出好格调,有气韵、有内涵,突破传统工笔画的模式,做到既有古意和文人雅趣,又有时代潮流和紧跟时尚的的一面,的确是不容易的。所以,我选择了在写意画中有表现工整细致的部分,在工笔中亦用恣意挥写的笔墨和线条去表现物象,这或许就是人们俗称的“兼工带写”吧。学画之初,我其实是从画写意画开始的,当时也并不...

    974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儿童美育应兼顾经典艺术与当代艺术[图文]
    儿童美育应兼顾经典艺术与当代艺术[图文]

    儿童艺术教育应该兼顾经典艺术和当代艺术,还应同时关注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现代文明。其中涉及两个问题:首先是中国艺术和西方艺术的差异问题。如何认识以写实主义方法和现实主义观念为核心的西方经典艺术;如何重新认识中国传统艺术,并将其作为人类艺术史上的普遍价值之一来看待。其次是如何正确对待和认识经典艺术和当代艺术的问题。胡安·米罗?哈里昆的狂欢(局部)布面油画1925 年我认为,艺术一直存在传统艺术和当代...

    303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苏轼的“文中画意”[图文]
    苏轼的“文中画意”[图文]

    世人皆知苏轼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却不识他也是“文中有画,画中有文”。苏轼早年就以文章扬名天下,但是他的一生,跌宕起伏,曾一度下狱,三度贬官,其人生经历都隐在他的字里行间之中。北宋 乔仲常 后赤壁赋图宋人孔武仲曾这样评价苏轼:“尝闻之曰:文者无形之画,画者有形之文,二者异迹而同趋,以其皆能传生写似为世之所贵珍。居士之文俊伟宏博,纤余较好矣;而又欲穷丹青之妙,忧以此...

    900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书画同人丨剑气书香:读尹一鸿诗书画有感
    书画同人丨剑气书香:读尹一鸿诗书画有感

    尹一鸿,字云鲲,号峨眉山人,四川省文史研究馆巴蜀诗书画研究会会员,成都市书法家协会会员,蜀都书画院理事,成都市民建书画院书法家。1985年迄今,先后在《文艺报》、《美术大观》、《美术界》、《时代美术》、《青年作家》、《法制日报》、《四川日报》等100余家报发表小说、诗歌、美术评论及书画作品数百余件。入编《全国画院院长中国画新作展精品集》等权威画集20余部。部分作品被中央电视台书画院、文化部中国诗书...

    1833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李正刚的绘画艺术[图文]
    李正刚的绘画艺术[图文]

    山水四条屏马鸿增(原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江苏省美术馆副馆长、江苏省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李正刚的山水画跃动着一种充沛的生命精神,他十分重视主体修为,又常与大自然对话,与天地精神相往来,同时注重从古典山水画传统和近现代前辈作品中汲取笔墨精华,故而他的山水画创作日见精进。李正刚山水画的重要特征是“实境”与“情境”的融合。看他的画既能产生真实感、亲近感,又可感知内在的精神和笔墨性情。李...

    1550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翰海精品赏析:八大山人《墨菡萏图》[图文]
    翰海精品赏析:八大山人《墨菡萏图》[图文]

    北京翰海2013春季拍卖会将于5月28日-6月2日在北京朝阳悠唐皇冠假日酒店举行,5月28-30日预展,5月31日-6月2日拍卖。本次拍卖将推出近现代、古代书画,古籍善本、当代书画、油画雕塑、紫砂工艺、石艺术、玉器、金铜佛像、古董珍玩等十余专场,并首度推出“名优茶品、茶道、香道”综合拍卖专场以及名酒专场。八大山人《墨菡萏图》八大山人《墨菡萏图》水墨纸本 立...

    1503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如何构建艺术品市场的健康发展环境[图文]
    如何构建艺术品市场的健康发展环境[图文]

    艺术界有骗子,艺术金融界多有诈骗事件,这好像是这几日艺术界朋友圈的新话题。依我看来,这个话题谈论的事件虽然是新的,但就话题而言一点新意都没有。艺术界多骗子,在古今中外的案例中俯拾皆是,当金融资本和艺术品结合之后的艺术品市场繁荣之后,这个“圈”里的骗子只会多,如何甄别和防范骗子是艺术品市场健康发展不得不处理的头等大事之一。艺术品的欣赏如同宗教的信仰等一样,并不是生存的基础需求,但是是人们生活的合理需...

    1119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彭望明:教书育人立榜样 书印结合扬国粹[图文]
    彭望明:教书育人立榜样 书印结合扬国粹[图文]

    书法家彭望明无师自通贵在坚持 布衣无价草根有品彭望明自学临帖入门,常以“布衣无价、草根有品”自嘲。少年时受伯父影响,接触书法,后进入军营,兴趣渐浓。十余年的军营生活里,彭望明在读红书以外的书籍读物时就会悉心收集资料,在报纸上看见中意的书体就将其剪裁下来作为“字帖”反复临摹。年复一年,虽是只字片言、一字一句的积累,但已然为彭望明今后的书法奠定了基础。80年代初回到地方企业工作,环境逐渐宽松...

    1068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隋晓玲小写意花鸟艺术赏析[图文]
    隋晓玲小写意花鸟艺术赏析[图文]

    隋晓玲小写意花鸟艺术赏析小写意花鸟画是兼有工笔精细及写意洒脱的一个画种。中国历史上出现过许多出色的小写意花鸟画家,其作品涉及的题材广泛,包括花卉、禽兽、鱼藻、草虫、竹石、蔬果等。女画家隋晓玲自幼习画,后就读于天津美术学院,师从著名画家孙其峰。她的画多以花鸟为主题,画风恬淡高雅,气势生动浑厚,作品中蕴含了磅礴的激情。作为当代颇具实力的青年花鸟画家,隋晓玲继承宋、元以来的优秀传统,取长补短。所作...

    942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