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德品1941年出生于普兰店杨树房,1958年工作即从事美术,又经过美术学院八年的进修及名家指导,艺术造拟不断提高,几十年的艺术道路上,不断探索研究,不拘一格,博众家之长,形成了自己独特风格,在传统技法上融合了油画,水彩等西方画法,开拓了中国书画新的途径。他的书画笔锋豪放、气势磅礴。在艺术上他追求完美,是唯美主义者、在造艺上他追求卓越,是第一主义者、在风格上他追求独特,是不二主义。
他的作品在国内外多次获得金、银、铜等大奖。日本、韩国、新加波、俄罗斯、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马来西亚、香港、泰国等都有收藏。
1985年二幅作品赠送澳大利亚,霍克总理、英国女王伊丽莎白收藏二幅雪景。1986年在山东举办个巡回展,1994---2001年在新加坡举办二次个人书画展,展出作品160余幅,均被各界收藏家收藏。1998年三月在马来西亚、香港举办《冰天雪地》画展。2000年4月由大连国际商务学院主办的中国百米巨幅油画《大连海岸风光》展。2003年在英国、加拿大举办《现代中国山水画》个人展。2004年4月在广西举办《北国风光》展。他的作品受到国内外各界极高的评价。
如今,他还兼职建桥学院艺术系教授。同时他也是大连渤海画院专职画家。
翠烟 吕德品
吕德品:我用我法画雪境
李人毅
吕德品以画雪境山水画驰名画坛,被称之为丹青雪老,他的作品被广大藏家所喜爱,受到专业行家和普通百姓的共同认可,成为当今众多画雪境山水画独树一帜的画家。
吕德品画雪景贵在创新,画出有别前人的独特风貌。他的雪景,既有实境般的真实,又赋于艺术神采;既有中国画的笔墨韵律,又有西画的调子的统一和色彩冷暖的和谐;既跳出了线与墨的笔法框框,又打破了传统中国画技法的藩篱,真正做到了我写我心而我用我法。
江河初雪 吕德品
一、一条漫长的研修之路
吕德品山水画的画法与人不同,作品的面貌更是与人迥异了。他经常画春、夏、秋、冬四时之景,对受众最大的影响是醉心、入眼。这种效果的取得,靠的是创新技法而达到的。
画家技法的创新,走着一条漫长的研修之路。
吕德品是综合素质全面的画家,人物、花鸟和山水三个领域可谓皆有精品力作问世,尤其人物画造型准确生动,他的孔子和孟子的肖像,画得特别传神。花鸟画师从李苦禅,山水画师从李可染,根基雄厚。而且,他的创作双翼齐飞,油画、国画两种艺术形式都是他反映生活、传递情感的手段。这种实力,使得他创新之路走得扎实而稳健。
能够走向独辟蹊径的艺术之路的另一个重要条件,是他的生活底子厚重。除了生长在北方,备受家乡山水美景的陶冶外,当他学业已有所成就后,并不急于显山露水,一头走进大山,在依山傍水的家乡找了一个创作基地,四季就住在野外,连续多年一直在这里记录生活,创作出一大批新作。
他观察山岭四季的变化,使春的山花、夏的绿叶、秋的山泉、冬的冰河,都熟记于心,溶入他的情感中。至今他画山水画,从不打稿,提笔就能画出许多构图各异、变化多端的山乡风景来。
山村瑞雪 吕德品
吕德品的画作,山岭和石崖格外醒目。他画的石,质地圆润,击之有声,与传统技法画出来了的相比,更有质感。而他画出来的树,都呈繁茂之势,且树干不是用线勾出,而是一笔一笔留出的空白。不管多么繁密的树丛,都显得空灵疏朗,葳蕤多姿。这画树和画石之法,就是他独有的技艺。这种技艺用在画雪景山水时,也就极为得心应手了。他对雪的肌理的营造,更是堪称一绝,这种画法的敷料是细盐粒。虽然整体效果还是要靠笔意来营造,但是盐与水的化学反应,不仅将雪、树、石的效果突显了出来,也更增加了雪、树、石的韵味。
乡路 吕德品
二、创挤墨、晕染相结合的没骨山水画法
画家的这种经历,在当今画家中是鲜见的,更鲜见的还是他独创的技法。
他的雪景作品中,不外乎远山近水和树木和掩映的村落,这里面对留白的控制要求很高,比如房顶、坡地、岸边的雪,作者靠的是不同的笔法挤压后留出来的,是画家用所创的挤墨法来呈现的。所谓挤墨法,就是用浓淡不同的墨,画出山崖坡度和房屋墙体,或河流的同时,挤压出坡头的、房盖上的、河岸边的造彩,做到画山不用线,画岭不用皴,画水不用描,而是用泼彩泼墨之法晕染出来。
这种画法既有中国画元素,又跳出中国画笔墨技法的束缚,形成吕德品画雪景山水的一种新法。这种技法贵在运笔,突出用笔的准确性,看似无线条,却有线条的支撑;这看似无造型的线,却有为造型服务的线条,鲜明、生动、形像,呈现出画家雪魂丹青艺术特色的具体风貌。
这就是画家吕德品独创的没骨山水画法。
关东雪吕德品
吕德品的雪魂丹青没骨山水画法,在当今画坛开创了新河。应该说,在古人今人的作品中,都有对没骨法画山水的应用,但仅在远山的轮廓中使用此法。而吕德品却将没骨之法,用于他作品的创作中,形成了系列没骨山水,这在中国山水画中可谓独树一帜,自成一格,是笔墨当随时的一种重大收获。
没骨山水经吕德品先生的艺术实践,已成了严谨的法度,这是以北方山水的特点创造出来的,是应运而生之法。以此法画山水、石岭、树林等,能形成含蓄典雅的内在美的画境,也能表现厚重高远相结合的氤氲之气,让丰润华滋、豪放激荡之势跃然纸上。
水边人家
三、为家乡山河立传的人生追求
在当代中国画坛不思创新的因袭之风盛行,因而导致了千人一面的状态,而传统技法在表现北方山水上存在着局限,为此需要溶入生活和大胆创新者来打破因循守旧的局面。那么,吕德品的创新之路十分可贵。他立足生活,能沉下心来,多年研修画技,把为家乡山河立传作为人生的唯一追求,精神可贵,效果显著,成绩感人。
还应提及的是,他画作所用的点染法中的“点”,在作品中尤为醒目,而其中的点,有很多是留白留出来的,使北方山河的神秘得以艺术再现,这也是传统山水画中所没有的,应是一种守白当黑之新法,进而构成了画家作品中点线面结合的构成因素。这种融汇中西文化和油画、国画两大画种优势为我所用的探索,对中国绘画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启发性意义。更重要的是,吕德品创造了中国大众所喜欢的新的艺术风格,其成果可喜可贺。
吕德品是一个耐得住寂寞的艺术家,每天孜孜以求的是不断创作出新作品,这已经成了他的创作态势,至今仍默默地躬耕着。遗憾的是,他的艺术成就和不断的创新精神本应发扬光大,却不被画坛所熟知,藉以此文向他表示敬意,并呼吁画坛多一点关注这些实力派画家的人,将默默躬耕者视为艺术的真正主人。(2014年12月于北京,发表于《人民美术网》2015-03-27)
李人毅近照
李人毅艺术简历
李人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
1948年生于黑龙江省海伦县海北镇。堂号为:海北草堂、阁上塬、岫安居等。
1964年开始发表作品,1969年入伍,1985年至1988年就读于鲁迅美术学院,1989年调入沈阳军区文艺创作室任专职画家、作家。2002年起任《美术》杂志主编助理、编委,现任《人民美术网》总编。
多年来坚持美术理论研究,参与和报道了许多全国重大美术理论研讨活动,尤其关注发展中画家和当代画坛大势,著述颇丰。
出版著作二十余部,代表作有《平型关大捷》、《国难来袭——九一八延续的记忆》、《打回老家去——原东北军111师纪实》《勿忘九一八画传》(与李东红合作)《中国当代画家研究•花鸟卷》《写意牡丹技法全解》《小榄风情》等,其中《一个男人的远村》获97’东北文学奖。
1989年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大型“新四军人物画展”、2009年在长沙举办“开国大典人物画展”、2011年在深圳举办“李人毅辛亥人物画展”,中国画《邓子恢》、《谭震林》、《吴竭诚》等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中国画家研究》这套丛书,既是研究画家的理论文集,又是图文并茂的画集,分人物卷、花鸟卷、山水卷、综合卷、纪实卷等。在这些研究文章中,作者以宏观到微观的视角切入研究对象,既有对画家群体的考察,还有对当前画坛走势的关注,以及对全国性各类美术活动的报道等。丛书以中国画入题,涵括了油画、版画、雕塑、水粉画、水彩画,以及工艺美术和书法等,每篇文稿都配有多幅精美的图片,令人赏心悦目。
《中国画家研究·山水卷》是本套丛书的第二卷。
由于本书形式别开生面,呈现理论研究和作品欣赏相统一的阅读模式,自《中国画家研究·花鸟卷》先行出版后,受到了读者和业内人士的广泛欢迎。这套丛书将陆续出版。
本书的作者,是集作家与画家于一身的文化学者李人毅。他除了进行文学、美术的创作外,多年来致力于美术理论研讨和画家研究工作。新世纪之初,曾受聘于《美术》杂志,在此工作多年,策划、报道了许多全国性的大型美术理论研讨会,发表了许多学术观点鲜明的论文。多年来,一直坚持不懈地对当代画家进行专题研讨,尤其关注中靑年画家的成长,写出了大量的研究文章,在国内各种媒体上广为刊发与转载。
本册为山水卷,收录了三十余篇评论文章,画家排列以年庚为序。本书有对黄宾虹的专题研究论文,有对老画家孙恩同、于志学、谢欣、周韶华、梁世雄的学术解析,还有对牟成、姚伯齐、张松、朱道平、王慧智、吕德品、张辉、王福增的技法的探究和梳理,更有对刘思东、周鼎、孔凡智、杨阳、李传新等画家作品的赏评。文中不见某些冗长的赘语和套话,行文清晰明了,评价客观中肯,富有哲思境意。而对邱汉桥、许自敬、丁杰、张英才、陈玉莲、王有民、胡刚、匡伟光、陈迎平、黄仕强等人生状态和艺术成长关系的研讨,更充满了一个美术理论家对发展中画家的人文关怀。其中,也有对象王中才那样由作家转身到画家的个案研究,体现了作者研究对象的多样性。
在文中,作者还注重对画家技法的研究,从笔墨规律上归纳整理出画家实践成果,并上升到学术层面来认识,无论对画家和书画爱好者都有着启迪性意义。
《中国画家研究》的文章清新隽永,具有散文风格,使原本刻板说教的评论文章,成为了娓娓道来的,喻情传道的丹青美文。加之与艺术家风格多样的作品相得益彰的编辑整合,使读者在了解画家经历,欣赏画家作品,研讨画作技艺的同时,进行美育熏陶,不失为一套别开生面的美术理论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