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冬莹君的人艺一席谈[图文]

时间 : 03-22 投稿人 : 凯凯 点击 :

冬莹君的人艺一席谈 | 美术资料

花开苍石屏 白牡丹石·White peony stone 宓冬莹 68cm×65cm 2016年

文/韩墨(清华美院韩墨现代彩墨工作室导师 美国国际现代彩墨研究总会执行会长)

对于众多侨居海外的华人艺术家来说,如何在国际艺术视野下发展中国绘画,是一直需要面对的核心课题。旅居日本十七年的女性华人艺术家宓冬莹博士以其“彩墨物语”系列佳作,建构起了鲜明的艺术风格。

冬莹君的人艺一席谈 | 美术资料

观磊听涛 波と石·Wave and stones 宓冬莹 68cm×131cm 2016年

众所周知,不少旅日画家都钟情日本岩彩,在材料借鉴上发力。宓冬莹则不然,她并不满足于通过材料置换来求新求异,而是注重艺术观念的建构和语言图式的探索。作为日本“具体美术”创立者之一岛本昭三教授的高足,宓冬莹在日本较为开放的艺术环境中,接受了良好的现代观念洗礼。她从中国传统水墨出发,用现代观念置换古典情结,用延展异变的思维构建彩墨语汇,以自由的艺术精神广采博纳,演绎出一道清雅明丽、动人心扉的艺术景观。

冬莹君的人艺一席谈 | 美术资料

石之物语石の物語·Tale of stones宓冬莹 65cm×68cm 2016年

由林风眠先生肇始的现代彩墨艺术,经历了曲折的道路,改革开放以后逐渐繁荣发展。宓冬莹的彩墨艺术,接续于这一现代艺术宏旨和文脉,她把丰富发展彩墨语汇、建构绘画的现代性作为自觉追求。

冬莹君的人艺一席谈 | 美术资料

不染 不染·Lotus flowers 宓冬莹65.5cm×68cm 2016年

宓冬莹的绘画视域打破了传统画科的界限,大视野的山水与近距离的花卉可以融于一治,大空间的营造与局部细节的刻画可以并行不悖,抽象与具象可以互生互融,但求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畅抒胸臆。她的作品大多采用半熟纸或熟纸,有些作品中色墨的水分比较饱和,线条和块面会因宣纸吸水膨胀凹凸而积出彩墨肌理。她有意识地把这个特性发展为一种语言标识,使得彩墨产生了更为丰富微妙的积色、积墨效果,色彩的浓淡、色相都产生了有机的变化。在她的《睡莲》、《水静》、《壶中天》、《观磊听涛》等系列作品中,这种手法都被充分运用。另外,宿墨脱色、漫流等手法,也被她发展成为新的艺术语言,在一系列抽象性构成符号的处理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画出的线条丰富多变,俊朗清奇。

冬莹君的人艺一席谈 | 美术资料

听涛1波と石1·Wave and stones 1 宓冬莹 68cm×65cm 2016年

宓冬莹的作品类型比较多样,表现方式比较多变,艺术思维跨度比较宽阔,很难用一个既定的观念来概括。明显看出,宓冬莹一直在思考。一个系列一个系列地创作下来,其实每个系列都在力求表达某种特定情感,解决某种特定的艺术问题。她尝以若隐若现的墨线结合扑朔烂漫的色彩描绘日本的樱花,尽显浪漫情调;也一度以不同色彩线条的组合表现水面,制造出如印象派般视觉混合的光色感觉;近期的《王府珍石》系列,则专注于对一石一花温文尔雅的抒写,体现出对传统笔墨意趣的眷恋;《观磊听涛》、《壶中天》等系列作品中,她将各种几何形体直接磊磊落落地布陈铺排,显现出对物象“有意味的形式”的新思考;她在以花卉为主题的一类作品中,将处于两极的具象表现与抽象符号并陈,以一种略显生硬的异质元素介入,造成人们审美定势的阻隔,从思维路径来看,又不妨理解为艺术家力图挣脱传统羁绊、追求自由表达的无声宣言。

冬莹君的人艺一席谈 | 美术资料

梅开五福梅花石·Plum blossoms stone 宓冬莹 68cm×65cm 2016年

宓冬莹这些不同系列的作品,粗看似乎距离很大,缺乏联系,其实内在线索是明确的。一方面,从构成思维来看,她在探寻对立统一的关系,花卉系列中具象与抽象的同构,花石系列中坚硬的石与柔媚的花合而为一,凡此种种超越常规的媾和方式,都体现出她“对立统一”的思维模式。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她所谓“物语”。在她的作品中,总是透出一种若隐若现的特殊“味道”,令人捉摸不定,亦挥之不去。这或许便是艺术家的“味象”所得,是物我融通的状态。无论形象的明确与消解,形式的隐晦与凸显,最终都与自我的情思、心境、状态相接相同,成为精神在物象上的投射、心灵在视觉上的镜像。这,也正是她的创作与传统文化精神的内在契合之处。想起台湾林新居多年以前为《一味禅》所作的序言:《风花雪月本一味》。“担水劈柴,无非妙道”。抽象与具象、花与石、色与墨,没有分别。万般色相,百千画法,殊途同归。对于宓冬莹来说,能够遵从心灵,一任自然,才是她所追求的好状态、高境界。

相关文章

  • 天地玄黄,金墨无界——高明柱在古今中西之间构建永恒[图文]
    天地玄黄,金墨无界——高明柱在古今中西之间构建永恒[图文]

    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与奥林匹克一路去同行,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到2014年南京青奥会,再到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与2023年的中国奥艺会,中国与奥林匹克的四次“约定”,充分彰显了奥运会坚定的参与者、奥运会精神积极的践行者的大国担当。百年余来,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历经风雨,砥砺前行。在全球疫情共克时艰的当下,艺术文化越发成为跨越国界的重要纽带。在北京冬奥会即将来临之际,期待着更多艺术家携起...

    1161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喜迎二十大 翰墨绘华章——著名画家周平(组图)
    喜迎二十大 翰墨绘华章——著名画家周平(组图)

    艺术简介周平,1959年生,四川成都人。1991年至1992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2000年在全国首届中国画高研班学习。现任新都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巴蜀画派 文化促进会副会长,四川省政协书画研究院研究员,四川省诗书画院研究员,四川省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委员兼中国人物画秘书长,四海画院副院长。2001年11月作品《圆了的梦》和2004年11月作品《阳光下成长》《...

    1187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论崔晓东山水画创作的当代性建构——陕北写生后带来的思考[图文]
    论崔晓东山水画创作的当代性建构——陕北写生后带来的思考[图文]

    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山水系主任、炎黄艺术馆馆长崔晓东教授,5月26日带领他的中央美院研究生,及北大崔晓东工作室高研班学员,荣宝斋画院崔晓东工作室画家等一行20人,前往陕北榆林郭家沟写生,陕北风光中的大自然风貌在崔晓东教授几天来的写生创作中,呈现出中国山水画独具一格的当代性建构。多少年来,关于传统山水画的继承与创新是摆在中国当代山水画家面前的两个重要课题。关于传统山水画的继承问题,现已达成一定...

    1124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中国画的世界影响力[图文]
    中国画的世界影响力[图文]

    文化的交往,是任何国家的疆界都阻挡不了的。而绘画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更有其独特的优势。美国艺术收藏家、鉴赏家阿瑟·赛格勒曾经说,“印象派、立体派和抽象派以及现代和当代绘画和雕塑领域中的各种创新,都可以在亚洲前期书法、绘画和雕塑中找到雏形”,“在所有这些活动的丰富遗产面前,我们西方人是受益者。”早在魏晋时,中国画就传入朝鲜半岛。东晋孝武帝时,僧人摩罗难陀自中国携带佛经佛画前往百济(朝鲜古国)...

    1754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寅虎纳财 鸿虎齐天——著名画家赵小竹[图文]
    寅虎纳财 鸿虎齐天——著名画家赵小竹[图文]

    艺术简介赵小竹,中国美协会员、第七、八届全国青联委员、国家工笔画院院长、中国孙膑书画院名誉院长、北京国际文化艺术交流中心主任。 先后有千余幅美术作品和学术文章在全国各大报刊上发表,一些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南海、人民大会堂、天安门城楼等做永久性收藏,有些作品还多次被党和国家领导人作为国礼赠送国外友人。1991年,他在“全国自学成才优秀人物”评选中,受到了团中央的命名和表彰。1998年被评选为“全国...

    1347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20世纪60年代毕加索作品拍卖价格分析[图文]
    20世纪60年代毕加索作品拍卖价格分析[图文]

    毕加索的名作《格尔尼卡》我们关注每一年的最高价作品,也会看看最低价不幸落在哪一幅作品上。从图7和图8可以看出,在各年能拍出最高价的时候,往往低价格也会同时出现,而在1965和1966年最高价并不高,最低价也不是最低;1964年的最高价和最低价都很低。但是从1964年开始,最高价一直呈上升趋势,而最低价却呈锯齿状,不过,人们总是不在乎最低价,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在这个时期,毕加索的素描作品最高价...

    472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艺术品市场健康生态离不开完善税法[图文]
    艺术品市场健康生态离不开完善税法[图文]

    周林近日,在中国拍卖行业协会的配合下,财政部、商务部、文化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国家文物局六部门调研文物回流税制,倾听了来自业界的政协委员及有关专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传递出文物税收政策利好的一些信号。在我国艺术品市场,与税法相关的问题屡见不鲜,特别是2012年某进口艺术品查税事件,曾引起社会的关注。艺术品市场管理者、从业者及专家对此持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我国艺术品行业税收混乱,进口...

    495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什么影响了青瓷价格构成[图文]
    什么影响了青瓷价格构成[图文]

    青瓷作品的价格由很多因素构成,制作者是一种要素,要了解制作者对整个行业、对这项艺术做了多少贡献;另外,看起来一个杯子很简单,但是实际上有很多奥妙,比例到不到位,釉色好不好,细看有很多区别。符合现代审美的青瓷作品,不一定要像传统审美那样讲究对称、完美、圆润,很多都是表达一种山水、自然的空间,需要偏向于雕塑的、异型的造型。这种异型其实不容易塑造,拉一个圆罐很容易,但是把圆罐变成另一种形状就复杂很多...

    465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收藏的魅力[图文]
    收藏的魅力[图文]

    明代黄花梨四面平带翘头条桌古玩收藏业界,俨然就是一个王国,汇聚了千百万各行各业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男女老少,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携带着美好的发财梦而踏足的。当然,货真价实的古玩,确凿是可以变出钱来的。因此,在这个鱼龙混杂的王国混上二三十个春秋,既无镇宅之宝可以让蓬筚生辉,亦无最起码的数十万存款能够聊以自慰,甚而至于,竟然越收藏越穷困,自然便不能算是一个好的收藏家了。毋庸讳言,奔发财而来的收藏...

    481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没有立体的抽象不是好波普[图文]
    没有立体的抽象不是好波普[图文]

    一个人过世半个世纪后,突然咸鱼翻身,成就重被提起。这种事大概只会在艺术圈,才会成为可能。而一旦有这等事出现,当事人肯定多少有些生不逢时。曾经有过一个时期,市面上盛行各种浪漫情怀,都是关于受挫的天才人物,面对愚昧的群氓和时代,做出高贵的抉择——为了身后永恒的荣誉,摒弃庸俗的现世功名。随着了解更多的历史,人们慢慢发现创作家和世俗欲望的关系,比起市面上的鸡汤配料,可要复杂多了。艺术和社会的关系首先是...

    802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翰墨歌盛世——著名书画家张满山作品欣赏[图文]
    翰墨歌盛世——著名书画家张满山作品欣赏[图文]

    【艺术简介】张满山,浙江长兴县人,男,1960年4月出生,大学毕业。自小受家庭熏陶热爱书画艺术。在全国许多书画比赛中获奖,入编作品集被众多家单位永久收藏,并多次被授予荣誉称号(详见张满山艺术网)。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林业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名家协会会员、中华书画艺术家协会理事、北京华夏国艺书画院院士、东坡书画艺术研究院常务理事、中国青年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画艺术研究...

    1236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减税会是艺术品投资的突破口么[图文]
    减税会是艺术品投资的突破口么[图文]

    苏富比拍卖行在2018春季纽约亚洲艺术周上,推出的一尊东魏兴和三年黄花石雕佛七尊像,以133.5万美元(约合人民币847.2万元)成交7月1日,国务院下调艺术品进口关税的政策正式生效。此次关税下调是历年来下调力度最大的一次,得到业内人士的普遍认可。长期以来,关税问题都是困扰艺术市场发展的一道障碍,呼吁“减税”的声音也从未停歇。那么,这一利好政策的最终落地,能否破除艺术品行业痛点呢?关税下调史...

    1353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迈克尔·莱杰:论波洛克的绘画[图文]
    迈克尔·莱杰:论波洛克的绘画[图文]

    杰克逊·波洛克,《1951年第7号》。布面油画,142×168厘米。华盛顿美国国家美术馆收藏;美术馆收藏委员会馈赠在《重构抽象表现主义》一书中,作者莱杰提出了对形式主义分析的质疑,然而莱杰并未完全否定形式主义。在他对波洛克绘画的分析过程中,形式始终是他十分重视的内容。本次推送节选自其书中第五章。《1951年第7号》之所以是一幅表现画家掌控能力的杰作,是因为他仔细地复制了一些特殊的形式。这幅画被...

    719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从中国油画中看学院派的艺术力量[图文]
    从中国油画中看学院派的艺术力量[图文]

    作为中国当代艺术中最为举足轻重的艺术力量,学院派为中国油画的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训练有素的学院背景赋予其创作以坚实的造型功底,留学海外的艺术生涯则给予他们广阔而锐利的眼光,无论是戴士和、苏笑柏创作的现代主义语汇,还是王克举、崔开玺笔下天人合一的自然景致,都在东西融合的当代浪潮中找到自身坚守的艺术阵地,在创作中关注着绘画中线、形、色、光的组合与构成,使任何物象与媒介都能够在本土语境中焕发新颜。LOT...

    275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艺术市场行情不如人意 亮点仍在高精尖[图文]
    艺术市场行情不如人意 亮点仍在高精尖[图文]

    明代 成化斗彩鸡缸杯成交价:2.8亿港元2014年艺术品拍卖市场,在一片议论声中画上了句号。回望过去,回暖与调整等成了这一年中艺术品市场的关键词。尽管业界的评论声莫衷一是,但投资者趋于理性、人为炒作泡沫减少等现象,却得到了市场的一致共识,这或许是2014年国内艺术品市场最大的收获。自2012年艺术品拍卖市场掉头向下调整以来,已经延续到了第6个拍卖季。虽然期间市场行情在2013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反...

    1068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