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高其佩 《怒容钟馗图》轴 纸本设色 148 67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
中国绘画艺术源远流长,就清代绘画艺术而言,它属于中国美术发展的衰落期,世俗化倾向尤为明显。然而,在这个美术发展的衰落期里,兴起了一种新的艺术样式——“指画”,并在清中期画坛上形成了一个独立的艺术流派——“指头画派”。
收藏周刊记者 曾贵真/整理
清代高其佩的“指画”和“指头画派”
指画又名指头画,为写意画的表现手法之一。作画时,用指甲、手掌、手指等部位蘸上水墨或色彩代笔作勾、点、皴、染,也可与毛笔混用,艺术风格偏于粗犷、古拙、奇崛。清代的指画既是清绘画艺术中一朵耀眼的奇葩,又是传统绘画艺术的一个新的分支。
在清代初中期,指画是一种普遍的艺术形式,如清代的王秋山、高其佩等皆能指画。关于指画的起源,学者有不同的观点,如有人认为起源于唐代的张璪,也有人认为始于清代康熙年间的高其佩,还有人认为始于清世祖顺治等。目前,多数学者都认为指画应始于清康熙年间的高其佩。
高其佩(1660~1734年),辽阳人,善指画,生长在官宦人家,隶汉军镶黄旗,官至刑部侍郎。《国朝画征录》曰:“高其佩,字韦之,号且园,辽阳人。善指头画,人物、花木、鱼龙、鸟兽,天姿超迈,奇情异趣,信手而得,四方重之。”他8岁就开始学画,尤以指画而著称于画史,存世的指画代表作有《高岗独立图》轴、《钟馗图》轴、《乞儿图》和《指画人物册》。
清 高其佩 《高岗独立图》轴 纸本水墨 70.9 38.3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高氏始创指画,并使指画发展为一个独立的艺术流派——指头画派,对后世绘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沈柔坚主编的《中国美术辞典》说:“高其佩侄孙高秉著有《指头画说》。高其佩亲承弟子有甘怀园、赵成穆、李世倬等,之后,工指头画有特殊成绩的画家有萨克达(字介文,女)、俞王廷、觉罗西密·杨阿、瑛室等。乾隆、嘉庆以后,兼工指画者益见增多。”除上述提到的高氏亲承弟子之外,还有朱伦瀚、傅雯等。其中,朱伦瀚、李世倬常为高氏的大幅指画代笔。甘士调,一字怀园,清代辽阳人,汉军籍,官中州都监。其传世作品如《指画芙蓉水禽图》轴,现藏辽宁省博物馆。《国朝画征录》载:“李世倬,字汉章……侍郎高其佩甥……其花鸟、果品各种写意,盖得诸舅氏之指墨,而易以笔,故能各名一家。”他的代表作有《岁朝图》轴。《国朝画征续录》载:“朱伦瀚,明宗室……善指头画,得其舅氏高且园法……喜作巨障。近日指点墨甚众,要以伦瀚为优。”朱氏的传世作品有《花鸟图》轴和《采芝图》轴等。
清 高其佩 《花鸟图》册之六 纸本设色 27.9 62.2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清“指画”艺术兴起的缘由
指画之所以能在清中期迅速兴起与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师承原因
在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中,历代画家都很注重师承,如清初的“四王”就继承董其昌的衣钵,现代中国画名家李可染就是齐白石的学生。可以说,高氏的师承是其指画创作的直接原因,也是清代指头画派兴起的主要原因。
但是,高氏却自称其指画创作是“画从梦授,梦自心成”。其实不然。高氏的指画当始于其师吴韦的影响。杨仁恺先生考证曰:“承香港中文大学饶宗颐教授面告,高氏少孤由乃叔父抚养,在粤衙署内曾聘有一位西席先生名吴韦,字山带,号虎泉者,擅长指画,于康熙癸卯(1663年)之春作指画花卉图卷,必然对高氏有直接的启发之功。”可见高氏师承善指画创作的吴韦,并有亲承弟子朱伦瀚、李世倬等继承其指画艺术,逐渐形成了指头画派。
2。经济和市民喜好方面的原因
清代前期是经济迅速发展与繁荣时期,曾出现“康乾盛世”的局面,为指画的兴起奠定了经济基础。而收藏家是非常珍惜、重视高氏的指画作品的。
指画作品之所以能符合当时大众的审美情趣,主要有下面几个因素:首先,该派在题材上就体现了民间世俗化的倾向,作品自然能迎合大众市民的喜好。如高其佩就尤擅长画《钟馗图》,据美术资料的记述,高氏平生所作钟馗像有多种,如《怒容钟馗图》《钟馗变相画册》等。
按民间的说法,钟馗是赐福镇宅圣君,是中国民间俗神信仰中最为人们熟悉的门神。他具有捉鬼驱妖、安宅保太平等神力,如贴于门户是镇鬼辟邪的门神,悬在中堂是禳灾祛魅的灵符,出现于傩仪中是统鬼斩妖的猛将等。《指头画说》也谈到高氏每年端午节都要画钟馗图。同时,他所塑造的钟馗形象就是来自民间的传说。民间传说:“钟馗生得豹头环眼,铁面虬鬓,相貌奇丑。”这样的钟馗形象,见于高氏的指画代表作《怒容钟馗图》轴。其次,作品的造型特点和审美观念也符合民间的审美趣味。一般来说,指头作画,点线飞动,形象塑造生动有趣,并且这个“趣”字明显带有民间世俗的趣味,风格偏于粗犷、古拙,若把指画与传统的文人画相比,两者就存在着明显的造型与审美趣味。一般来说,传统的文人画带有明显的士大夫审美观念,注重抒写胸中之“逸”气和表现画品与人品的关系,追求清淡蕴藉的审美观念、天人合一的境界,而指画却抛弃了士大夫清淡蕴藉的审美观念,以生拙快利来迎合市民喜好。
清 高其佩 《指画洛神图》 纸本设色 116 64厘米 广州美术学院藏
更重要的是,高氏的指画得到了官方的认可与赏识,如在雍正八年(1730年)高其佩得到清统治者的诏令,进入宫中的“如意馆”为宫廷内部作画,从而促进了指头画派的兴盛与发展。
社会环境与艺术自身发展客观规律的原因
汉人知识分子在清初有过“反清复明”的斗争。此斗争不仅在思想、文化上有所反映,而且在艺术上也有所表现,如“四僧”“八怪”“指头画派”等,他们都是对清初统治者所标榜的以“四王”艺术为标准的反叛。指头画派中的画家大部分都是(汉军八旗)朝廷官员,如隶属于汉军镶黄旗的高其佩、汉军正黄旗的李世倬等。陈传席先生在其《中国绘画理论史》清代画论一章中说,清代画论的特点是“反法、守法和法我”。高氏一派的“指画”也应该属于“反法”这一范畴。当然这个“反法”只是针对“四王”或“清初六家”那种“摹古、公式化、程式化”的艺术创作而言的。因而,这种社会环境与时代背景也对指画的兴起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同时,指画的兴起也是艺术自身发展必然规律的体现。事实上,任何艺术都需要不断继承、发展及创新,中国的传统绘画艺术也不例外。例如,在宋宫廷绘画极盛时,画坛上就出现了有异于院体风格的文人画。高氏一派的指画是在继承传统国画用笔的技法(如皴、染)基础上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属于传统中国画的一个分支。高秉在《指头画说》中也说:“万千法书无一字类同,指画面目亦如是矣。”
犹如苏轼开创文人画一样,高其佩所创指画同样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艺术价值。高氏的指画对中国美术的发展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如“扬州八怪”中的郑板桥、李鱓、黄慎、高凤翰及现代画家潘天寿等,都深受其影响。
(本版文图来自收藏杂志,根据上海何海锋/朱晓清《清代“指画”艺术的兴起》一文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