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曹志明——寄情山水 留住乡愁[图文]

时间 : 03-13 投稿人 : 小涛 点击 :

曹志明:字石丁,号明道堂主,(微信公众平台搜索:“明道堂主”即可关注)1960年7月生于江苏苏州。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水• 乡愁”书画雅集推广人,曾组织参与“中央电视台雕塑大赛”、“CCTV书画系列公益活动”,大型电视文献片《中国书法五千年》总编导,现为中央电视台书画院秘书长。

曹志明——寄情山水 留住乡愁 | 美术科普

曹先生,您为什么要以“山水• 乡愁”这样的主题来推广书画公益?您认为书画公益推广,核心问题是什么?这些问题对文化传承会起什么样作用?

说到“山水• 乡愁”,其实是一个情感归属和行动方向的问题。做一件事,总是要问问为啥做?做什么?怎么做?比如去年的“CCTV书画公益活动”,各级领导给予极大支持和关心。参与活动的50位著名书画家先后赴山东青州、重庆铜梁、河南新乡、福建泉州、北京海淀、云南版纳等地,走进村寨、营区、学校、社区等,开展“艺术开讲、现场辅导、公益捐赠、写生创作”等活动,我台《新闻联播》、《晚间新闻》、《中国新闻》、《新闻直播间》、央视网书画频道以及全国二十多家省市媒体报道了活动情况。应该讲起到预期效果,对“促进人文交流、传递正面声音”做了有益探索。

很多书画家希望这个活动能继续下去,但是公益活动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和参与,书画家要率先垂范,仅仅靠媒体呼吁和行动,力量有限。于是才有了“山水• 乡愁”书画雅集这个概念,希望乐于公益的书画家能参与进来,但现在的情况并不乐观。操作上还是很困难的。

这个困难在于,书画家首先要搞创作、要搞教学、要搞学术研究等等,不仅时间不够用,精力也顾不过来。很多书画家之所以能参与公益,最大的动力还是源自于一颗慈善的心。再忙再苦再累,只要投身于山水间,回归到乡愁里,他们内心最柔软的情感就会被调动起来,就会激发出无限热忱。

现在“乡愁”越来越多被人提及,是因为人们的心灵需要回归,而“山水”又是最理想的去处。回到自然,人心可以静下来,情绪可以稳下来,功名可以抛下来。所以说“山水• 乡愁”比较能代表书画家的内心寄托。

我曾以“书法是我的乡愁”为题,写过一篇微文:

“我18岁离开苏州老家,至今已有37个年头,对我来说,最大的乡愁,就是对书法刻骨铭心的记忆和牵挂。

苏州是中国第一个书法名城,现在只要你随便走进一个弄堂(胡同),总能找得出很多人家会写毛笔字的孩子,并且这些孩子的书艺水平,都称得上少年书家。这是苏州建城2500多年来,老天给苏州孩子的恩赐。”

如果没有苏州的人文环境,没有从小的启蒙教育,我和书法不会结下不解之缘。而这个缘,更多的是吴门书画的前辈们,从改革开放初期开始,就热衷于书画拥军慰问活动。

这些前辈包括费新我、沙曼翁、张辛稼、沈彬如、吴䍩木、宋文治先生等。1978年我入伍至总后勤部管理局,过了一年,这些先生应中央军委及三总部邀请,到驻京各部队开展书画拥军活动。因师生之谊,费新我先生在京两个月里,我能陪伴左右。我记忆最深刻的是沈彬如先生的《九骏图》就是在这个系列活动中创作完成的。直到1981年,吴门书画拥军活动一直没有间断过,并在这一年,北京荣宝斋在店庆30周年之际,组织全国著名书画家进京开展拥军活动。我也有幸见到李苦禅、李可染、吴作人、关山月、赵少昂、郑乃光、魏紫熙、钱松喦、张仃、宋文治、亚明、张辛稼先生合作作画,费新我先生为这幅巨作题款“锦绣江山莺歌燕舞”。

正是这些经历,在我青年时期留下的深深烙印,我对书画公益有着自我理解和执着。更重要的是,作为曾经的军人,始终想着一种报答,有生之年只要有机会,一定要把吴门书画这种传统继承下来、传播下去。

这也许就是一种使命在促动着我,而完成使命的动力,就是努力去做。即使在当下,人们对书画公益有着与过去不同的理解和看法,但还是需要我们重新回归到那个年代,重拾那个不为功利和私欲的人文心态。

我想说明的是,现在赋予书画艺术的社会责任和担当,越来越被轻视和搁置,继承传统文化,书画是最直接、最形象的。就像老百姓对“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诚勤睦和善、忠孝勇谦廉”那样熟悉和亲切,可惜这些东西要重回我们身边,已经非常困难了。但是我们还是应该建立信心和勇气,因为传统文化的精髓一直还流淌在我们血液里,何时流得更通畅只是个时间问题。

曹志明——寄情山水 留住乡愁 | 美术科普

听了您的介绍,是不是可以这样认为,现在搞书画公益已经不符潮流,即便去做,也会碰到很多困难,甚至是某种不被理解或歪曲呢?

我们不需要这样悲观。所谓不符潮流,首先要分析一下什么是潮流。目前而言,人们对文化需求的愿望普遍提高,这是主流,那么主流之外,还有各种支流,就像一条河,支流的水少,还能指望主流的水多吗?支流的水是脏的,到了主流一定干净不了。这说明什么呢,只能说明要从源头治理。而恰恰是,一条河流是由各支流组成,通过流淌,集结到万流归宗。好在不是所有的支流都是污泥浊水,还是有很多没被污染的,已被保护的。

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明,如果人民大众需要书画,那么书画就一定对大众有益,也一定会服务于大众的。你可以看到,那些博人眼球的“行为书画”,不正在被揭露和鞭挞吗?要知道,在自媒体时代,人们以中国书画普遍的审美,是看得清美丑和好坏的。既然看得清,就要说出来,能够站出来说公道话的人,往往不是书画家自身群体,而是懂得艺术、懂得良知的普通大众。他们为什么敢说愿说,就是因为他们实在不能接受丑的东西,他们不怕得罪人,得罪所谓的“同行”。是大众给了社会公义,给了有良知的书画家以勇气,共同携起手来向丑陋斗争。

的确,那些“行为书画”害人不浅。以书法而言,丑陋的作品有一些共同特点:一是违反《文字法》,二是背离传统,三是扭曲汉字败坏书风,四是误导审美贻害青少年,五是装疯卖傻欺世盗名,六是破坏书法美学评价体系。如果说我们今天来推广书画公益,碰到的是这样的一股逆流,我们该退却吗?如果书画艺术的弘扬,被这股逆流所所吓倒,我们哪来勇气与丑恶斗争?

国家已经将书法纳入到中小学学习当中,这也是从源头治理的一个国家行为,当我们的青少年有了自己的审美和观察,有了自己的鉴别和修为,那些牛鬼蛇神、污泥浊水,就无处藏身和泛滥,可以得到明辨和清理。总之美的丑不了,丑的美不了,不用担心正义的事业被困扰、被歪曲。

曹志明——寄情山水 留住乡愁 | 美术科普

辅导小学生书法课

既然您对书画公益那么有信心,是否能介绍一下,今后这种公益活动会怎样开展?又有哪些具体目标和任务?

要说信心,一开始就有。就算现在有一些困难,那也是在做的过程中遇到的,如果没困难,还要我们干什么。做公益本身就是向困难挑战。因此如何克服困难,是我们搞公益活动最需要做的基础工作,下面我就谈谈“山水• 乡愁”书画公益的一些想法和工作。

现在,国家极力倡导文化振兴,社会大众对文化的关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热切,可以说文化和伪文化之间形成的“相持、对垒、角力、博弈”显得异常激烈、精彩。在这样的对峙中,公益文化的介入,一定可以传递正面声音。

中国文化之所以绵延千年,就是因为我们的圣贤先哲,一代一代秉承优秀传统,将接力棒传递到我们这个时代,其中有非常优秀和雅俗共赏的作品和遗产,至今都熠熠发光。再用三十年,我们重修遗产、重振文化,重塑形象、重铸精神。可以相信,中国文化再度辉煌指日可待。

“山水• 乡愁”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要求下,尽绵薄之力来弘扬推广书画艺术,当然,对于我们来讲,推广的同时,也是在修炼书画艺术的人文精神,只要按照正确的政治导向、良好的社会愿望、先进的文化理念、广泛的民意支持。推广活动一定能可以遗风余教、积基树本。

我认为从事书画公益推广,应和国家“五位一体”构想紧密结合起来,这也是我们工作的目标和任务,具体来讲,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一是开展书画公益事业,要跟进国家文化建设,不能只满足于推广,更应去挖掘其中包含的人文精神;不能只满足于传播,更应让其中蕴藏的精神鲜活起来。二是推广书画公益可以结合生态文明建设,存正祛邪,修身立德。通过一幅字、一幅画的精神启发,影响社会风气“讲操守、重品行、养正气、集大观”。 三是关爱下一代,通过公益活动,寄希望播种未来,正确引导下一代“崇智尚学,学做真人”;让热爱文化成为指路明灯,教育辅导下一代“记住要求,心有榜样,从小做起,接受帮助。”

四是为“文化走出去”服务,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的事。让世界对中国文化更友善、更亲近、更认同、更支持。五是书画公益的开展,应成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具体行动,在老百姓物质生活提高,精神生活缺乏,文化偏离轨道的同时,来呼吁全社会共建精神文化生活、维护文化公平正义、创造美好生活环境。

作为文化推广及其微弱的一种力量,“山水• 乡愁”书画公益推广,在整个文化建设当中,作用微不足道。但是我希望这种作用可以成为“拧成一股绳”的一根丝线,去尽到我们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也只有这样,我们的公益活动才有意义。

相关文章

  • 艺术品到底要不要买保险[图文]
    艺术品到底要不要买保险[图文]

    蒙克作品《玛多娜》著名画家蒙克的两张作品《呐喊》和《玛多娜》几年前曾经被持枪劫匪在光天化日之下从挪威奥斯陆的蒙克博物馆劫走。而更早的1990年3月18日,包括伦伯朗的名画《加利利海风暴》在内,总计11幅杰作于波士顿伊莎贝拉。加德纳博物馆被盗,至今下落不明,这起案件是世界十大名画失窃案之一。大约价值3亿美元的艺术品被从博物馆偷走。伊莎贝拉。加德纳艺术博物馆这些被盗艺术品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但真...

    974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心游在生活的沃土上:骆晓萌的人物画[图文]
    心游在生活的沃土上:骆晓萌的人物画[图文]

    【艺术简历】骆晓萌、字逸夫,北京人。生性散淡,一生好读书而不求甚解,长问道而未得真悟。八岁习画,十四岁参加北京市美展。少时也曾投笔从戎,但仍不改游山玩水之性。回京后曾长期从事美术创作、教学与业余美术创作辅导工作,八十年代起先后师从于周思聪、韩国臻、刘大为、王迎春、杜滋龄、李延声等先生。一九八七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美术系,二零零五年入国家画院人物画高研班刘大为工作室。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

    1978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不断创新 让传统工艺更好地回归现代生活[图文]
    不断创新 让传统工艺更好地回归现代生活[图文]

    2月11日正月初七,春节假期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在贵州省赤水市大同镇竹编体验中心,30多名身着民族特色服饰的工作人员在紧张忙碌地工作。其中,全国人大代表、“90后”省级非遗项目赤水竹编传承人杨昌芹的身影尤为吸引人,她正用一块蜡染手帕反复擦拭着一幅用竹丝编织的2.6米长遵义会议会址画,几天后杨昌芹将带着这幅画参加在香港举办的“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2019欢乐春节香港文化庙会。在2018年全国两会上...

    1716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艺术市场报告披露中国拍卖流拍未付款情况严重[图文]
    艺术市场报告披露中国拍卖流拍未付款情况严重[图文]

    记者 欧志葵 上海报道中国艺术品交易市场在2015年持续回落;全球艺术品市场2015年销售额亦较2014年略有回调,为640亿欧元,是持续三年强劲增长后的首次下滑。“上海对话-艺术开启未来”高峰论坛近日在上海举行,期间发布的《TEFAF2016全球艺术市场报告》(欧洲艺术基金会)中文版,全面回顾和总结2015年全球艺术市场发展。《TEFAF报告》撰写人克莱尔·麦克·安德鲁指出,中国艺术交易市场经...

    1720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马未都:皇帝的龙袍鉴赏[图文]
    马未都:皇帝的龙袍鉴赏[图文]

    从古至今,龙袍对于普通大众来说都是特别神秘的。其实古代中国人缔造出了很多瑞兽,比如龙、麒麟、凤凰等,尤其是麒麟,有太平、安康、祥瑞的意思。可为什么偏偏选择龙作为皇帝衣衫上的图案呢?简单地说,因为龙的寓意要比麒麟更深刻一些。麒麟形象早期受长颈鹿的启发麒麟说起来很有意思,有学者认为,我们创造麒麟这个瑞兽早期是受长颈鹿的启发。从某种意义上讲,人创造这样一个形象,一定是基于某一种形象。在远古时代,有人...

    752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香港巴塞尔前夕对谈 世界最大艺博会有何野心?[图文]
    香港巴塞尔前夕对谈 世界最大艺博会有何野心?[图文]

    巴塞尔艺博会全球总监马克·斯皮格勒。图片:courtesy of Art Basel10年前,作为艺术圈触觉最灵敏的艺术市场记者之一的马克·斯皮格勒(Marc Spiegler)离开了媒体圈,成为巴塞尔艺博会的掌舵者,而当时的艺博会也只有瑞士和迈阿密两地展会。毫无疑问的是,那时的艺博会就是集结了全球的艺术经纪人,向一批藏家们展示自己代理的艺术作品,让藏家们有机会亲自察看这些作品,然后有所新发现。...

    1387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特别推荐艺术先锋人物:方伟杰[图文]
    特别推荐艺术先锋人物:方伟杰[图文]

    【艺术简历】方伟杰,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协会会员,中国女画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2001年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系作品《观唐宫乐图》获毕业创作优秀奖,2015年结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要红宇工笔人物创作高级研修班,同年获优秀毕业生奖。作品《种子》入选2015年吉祥草原·丹青鹿城全国中国画展,2016年入选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作品《种子系列·阳光下》入选2...

    1943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互联网环境下 中国艺术品市场需开拓新方向[图文]
    互联网环境下 中国艺术品市场需开拓新方向[图文]

    当前,互联网正在深刻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中国艺术品市场与其他市场形态一样,遇到的最大挑战或机遇就是互联网因不断发展而推动形成的系统性融合,对艺术品市场与艺术品产业业态所产生的改变。在此之前,在研究与观察中国艺术品市场创新方面,更多的是强调市场的取向,关注更好地利用市场机制来解决市场中的问题。而在互联网条件下,则需要进一步转变发展思路,更多地强调在“市场+互联网”机制这个框架下解决艺...

    982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刘玉来:书画圈的那点事[图文]
    刘玉来:书画圈的那点事[图文]

    刘玉来作品谈书画圈首先要厘清他的组成结构,也就是说他是由哪些人组成的。大略说来是由三部分人组成的:专业画家、业余爱好者、退休后进者。并不是进入国家书画协会的都是专业书画家,其中有相当部分的人是非专业的。专业画家指以书画谋生的,他们基本没有第二职业。当然,如果他搞书画之外还搞其他捞钱的作业,这样的人依旧属于职业书画家,因为他的职业就是从事书画为主。这些人都经过正统学校或私下拜过师,系统学习过书...

    1895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阿钵:禅修路上的“摇滚”[图文]
    阿钵:禅修路上的“摇滚”[图文]

    阿钵作品阿钵是个静心禅定之人。搞艺术的人如没有内心的修持就难入境地。阿钵写书法,水墨入画,金石趣通禅那,分毫不离那个……他的“日日有说”说的尽是梵我自在,一派清凉世界,一片心宁天空,成了万象堂了。他画了幅小品《禅修路上的摇滚》:一禅者行脚如风,勇悦地畅悦地弹着吉他,弹的是什么曲子,是一首诗:“如来路上无私曲,便请玄音和一场&rd...

    451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典籍文献对传承福建历史文化的作用与影响[图文]
    典籍文献对传承福建历史文化的作用与影响[图文]

    中华典籍文献记载着中华民族的辉煌、延续着民族精神的血脉,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这一重要论述为创新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根本遵循。2019年3月12日,福建省委、省政府启动实施福建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古籍整理出版项目——《八闽文库》全媒体出版工程(简称《八闽文库》),致...

    1994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大同窑:农耕文化和草原文明的碰撞[图文]
    大同窑:农耕文化和草原文明的碰撞[图文]

    大同,塞上明珠,位于内外长城之间,是古代汉民族北出大漠和少数民族进入中原的中转站,是农耕文明和草原文明碰撞、交融的结合带。作为北魏帝都、辽金西京、元朝重镇,其深厚的历史积淀为这座文化名城及周边地区留下了丰富的人文遗产和艺术瑰宝。其中,大同地区辽、金、元时期制作的瓷器就极具艺术欣赏和美学研究价值。冯先铭先生在1977年发表的《山西浑源古窑址调查》中首次披露发现了大同浑源窑,并确认了浑源窑的创烧年...

    1837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如何观看西方抽象画[图文]
    如何观看西方抽象画[图文]

    马蒂斯设计的旺斯教堂,1951年建成。人们十有八九会在欣赏抽象艺术时,说这样的话:“这我也能画。”以为抽象艺术只是毫无理由的乱涂乱画,这其实是对抽象艺术的误读。观者如何才能找到观看抽象艺术的角度和方法。首先要了解的是,抽象艺术和抽象艺术家到底想做什么。让我们回到抽象艺术的起点。西方艺术进入19世纪,艺术家很大程度上摆脱了政治、宗教及赞助人的控制。艺术家开始自由地选择绘画题材和风格,同时他们也...

    989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从美术培训中窥得艺考趋势[图文]
    从美术培训中窥得艺考趋势[图文]

    随着中国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等美术院校校考陆续展开,全国各美术培训机构的工作也到了一年之中最白热化的阶段,关于2019年的艺考,我们采访了几家有代表性的美术培训机构负责人,希望从这些从事艺考培训教育第一线的“教官”身上还原出2019年艺考大军备考的真实状况,也希望他们的感触和建议,给正在前往艺考之路的广大艺考生一点帮助和启发。教学准备更精细没空子可钻周辰是杭州一所美术培训机构的负责人,从...

    381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你的局外人和我的自己人[图文]
    你的局外人和我的自己人[图文]

    都说“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但暂时的逃避充其量也就只能短期满足“朋友圈摄影大赛”的存在感,真正的自我寻找还是需要去“那个”自己向往的地方长期的停留和生活,才可能揭开表面的矫揉造作,真实了解到自己“这个”陌生或者熟悉的内在,在人类表面理想化的“大同”之下,是“这个与那个”之间格格不入的真实和永不磨灭的吸引力。卡尔.兰多(CarlRandall)出生在英格兰北部的一个海滨小镇,18岁移居伦敦并开...

    302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