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珍妮·萨维尔:向鲁本斯致敬[图文]

时间 : 03-10 投稿人 : 琤琤 点击 :

珍妮·萨维尔:向鲁本斯致敬 | 艺术常识

皇家艺术学院的大型展览“鲁本斯和他的遗产:从凡•戴克到塞尚

珍妮·萨维尔:向鲁本斯致敬 | 艺术常识

珍妮·萨维尔

自1994年在查尔斯·萨奇的“第三届英国青年艺术家”展览上一举成名后,珍妮·萨维尔的作品被冠上了“鲁本斯流派”的名号。她描绘肥硕女性裸体的巨型画作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鲁本斯画笔下丰腴的肉体。珍妮•萨维尔被视为鲁本斯绘画风格的忠实拥护者,并未追随当时正在风靡的庞克流行乐和早期英国青年艺术家(如达明•赫斯特和莎拉•卢卡斯)的概念派艺术。

20年后,我们有机会看到萨维尔和鲁本斯的作品同台展出。作为皇家艺术学院的大型展览“鲁本斯和他的遗产:从凡•戴克到塞尚”的一部分,珍妮•萨维尔成为其中一个展厅的不二人选负责了一个现代艺术作品展厅的策划工作。

起初,主办方要求她展出自己的作品,但因为她的作品要花几个月才能完成,时间不允许。于是她想出的办法是展出一系列由20-21世纪的艺术家模仿鲁本斯而创作的作品,他们采用了鲁本斯淋漓酣畅、肆意大胆的绘画风格。展厅内还有萨维尔的一幅大型作品,她将这个展厅的展览名定义为“La Peregrina”——她的作品被很多同时代艺术家的作品所包围,如塞西莉•布朗和莎拉•卢卡斯,当然还有很多她偶像的作品,包括威廉•德•库宁,巴勃罗•毕加索和弗兰西斯•培根等。

珍妮·萨维尔:向鲁本斯致敬 | 艺术常识

珍妮·萨维尔作品《反面》

她一边挂画一边同我交谈。与她会面感觉比较奇特,因为我习惯了在她的画作中观看她的面孔:例如,在《支撑》(Propped )(1992年)中,她的脸被画在那巨硕的躯体上;在画幅2.5平方米的《反面》(Reverse)(2002-03年)中,她的脸倾向一侧,满嘴鲜血。但萨维尔描绘自己的作品绝非严格意义上的自画像——她只不过是利用自己的脸来表现主题。

就外表而言,无论是体形还是身高,萨维尔绝对称不上“庞大”,很多观众会因为她的作品而有此误解。虽然已经44岁,但她看起来却还很年轻。而且她是个很有亲和力的朋友,对艺术满怀热情,也很珍视皇家艺术学会给她的这次机会。

也许有些令人意想不到,她说美国抽象表现主义艺术家德•库宁“是她认为与鲁本斯最为相似的艺术家,因为在他的作品中能够看到对肉体的粗旷描绘以及对绘画自由情结的表达”。

珍妮·萨维尔:向鲁本斯致敬 | 艺术常识

鲁本斯作品

“他并不忌讳去描绘那些令人作呕的粉白肉身,鲁本斯也是如此。”萨维尔如是说。

跟她谈论这些艺术家颇有趣味。她欣赏培根的勇气,“凭借这种勇气,他致力于多种学科领域的探索,并能用非常浅显的语言去描述”;她欣赏莎拉•卢卡斯的《两个煎鸡蛋,一串烤肉》(1992年),评价其为“20世纪末伟大的裸体绘画作品”;她欣赏弗兰克•奥尔巴赫,认为他是“英国最‘伦勃朗’式的人物”。

还有卢西恩•佛洛伊德。即使在他于2011年去世之前,萨维尔都被奉为英国最伟大的人物画家。“老实说,是或不是,我并没有想太多,”她说,“很多艺术家都有资格获此殊荣。”

但她承认佛洛伊德确实对自己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是我绘画道路上的一个典范,一本教科书,”她说。“在格拉斯哥大学(萨维尔80和90年代末在其艺术学院求学),坐在画室的地板上,想要知道怎么画乳头?看看佛洛伊德怎么做的吧。很简单,取一点柠檬黄,涂在乳晕周围即可。”

相较展厅内其他作品的浓墨重彩,萨维尔自己的作品《飞机的轰鸣》(The Voice of the Shuttle),则出人意料地低调——巨幅画作里,一堆血肉模糊的尸体上,放着两颗被斩下的头颅(“我脑海里有很多斩首的画面,”她笑道)。作品中仅有的色彩是灰色迷雾森林里的几抹血红。

珍妮·萨维尔:向鲁本斯致敬 | 艺术常识

Pared down: Jenny Saville's drawing The Voice of the Shuttle (Picture: Getty)低调:珍妮•萨维尔的作品《飞机的轰鸣》(The Voice of the Shuttle)(图:盖提)

这幅作品的灵感来源于鲁本斯的作品《夜莺》,《夜莺》的题材是古罗马诗人奥维德所描写的关于强奸,肉刑,食人和复仇的故事。“描绘强奸场景的作品在艺术历史上屡见不鲜,我对这个题材一直都很感兴趣——这是那些你可能永远不会接触的主题之一。因此我想,‘那么我偏要做这个主题’。” 萨维尔将这则虚幻故事带入了当代艺术界。“有很多表现战争的地方,”她指着背景说。“这个画面取自卢旺达的一条马路,这下面实际上有辆自行车,画面表现的是大屠杀——就大屠杀发生的原因,以及关于在战争中强奸也能作为一种武器的观点,我查阅过大量资料。

萨维尔领我还去观看另一幅描绘强奸场景的作品,鲁本斯的小型油画速写《强奸留基伯的女儿们》(The Rape of the Daughters of Leucippus)。“形态真的很优美,不是吗?”她笑道。与其他气势恢弘的巴洛克帆布作品相比,这件作品显得格外含蓄。“当我看见这幅画时,”她说,“我感觉这才是真正的鲁本斯。”

珍妮·萨维尔:向鲁本斯致敬 | 艺术常识

鲁本斯作品《强奸留基伯的女儿们》(The Rape of the Daughters of Leucippus)

萨维尔对古典绘画大师们的钟爱很早就开始了。“8岁时,我就立志当一名艺术家,”她说。“那时我就决定,绘画将是我毕生的追求。”自那时起,她勤勉求艺,极高的艺术天赋得到她艺术史学家叔叔的悉心培养——少年时代,她的叔叔在各大城市进行艺术史研究,她就成了叔叔的“小跟班”。

“我在里亚尔托贸易市场(位于威尼斯)学习画画,每天早上6点钟就起来练习。”或许是必然,萨维尔年少成才。当她被“相中”时,年仅21岁。“查尔斯•萨奇给我打电话,后来带我乘飞机来到伦敦并举行展览,”她回忆道。“我那时刚大学毕业,不得不承认,当时有种中大奖的感觉。”

在萨奇的赞助下,她为1994年的展览创作了很多作品,那场展览立刻引起轰动。但当她在90年代的那场经典展览“感觉”( Sensation)上备受瞩目时,却选择离开英国,“因为这事关重大,英国青年艺术家的风格与我格格不入,我的天性总是与流行元素背道而驰。所以我去了美国。”

自那时起,她就往返于纽约,巴勒莫(在这里与她的另一位偶像,画家塞•托姆布雷,建立起深厚的友谊,托姆布雷于2011年去世)以及牛津城。令人惊讶的是,她在英国举办的个展少之又少。在去年举行的伦敦个展上,萨维尔体现了一种更开放,更抽象的风格。“因为与萨奇合作的那场展览,人们已经把我牢牢地‘格式化’了,现在的我跟那时的我已经不一样了,”她说。

她认为,生养两个孩子,到处旅游,让她变得“更接地气”,并且“让我的作品更丰富,我不仅仅只是个‘英国人物画家’”。

她自豪地守护着那片“宇宙中最珍贵的沃土,我的画室”,摒弃艺术世界的工业气息和商业氛围,日以继夜,勤耕不止,与皇家艺术学会展厅里呈现的那些大师们悉心交流,还有伦布兰特,提香,当然,还有鲁本斯。

“这是与历史的辩论,”她说。“接下来的6个月要办展览,不然人们就会忘记我。我没有精力去想,想得多就是浪费精力。因为只有不断创作,一切才会变得更好。”

相关文章

  • 方增先:析吴国亭先生的花鸟画[图文]
    方增先:析吴国亭先生的花鸟画[图文]

    吴国亭黄山翡翠谷为老友吴国亭画展撰文很高兴,写上几句话。记得他不止一次地在我面前说过:“一个画家如果没有自己的艺术个性,跟着别人走,在艺术上是站不住脚的,在美术史上也不可能有存在的价值,一定要有自己的面目。”他以多年艰辛的艺术实践,朝着自己的观点走去。吴国亭农家小院确实,吴国亭的画很有特点,与众不同,在葆有传统笔墨的基础上,他把所掌握的各种绘画知识和技巧尽可能地熔铸...

    1952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艺术现象:中国山水画山林精神缺失[图文]
    艺术现象:中国山水画山林精神缺失[图文]

    《待细把江山图画》 纸本设色 傅抱石策划:黄颂豪撰文:杨小彦学者巫鸿提醒我们,就中国传统绘画所表现的视觉记忆来说,以“迹”为主题的绘画,可以分为“神迹”、“古迹”、“遗迹”和“胜迹”四个类型:“神迹”表现的是一种越过历史的超自然事件,“古迹”与某一历史事件有关,“遗迹”象征着新近的逝者,而“胜迹”则从属于永恒不息的现在(见巫鸿《时空中的美术》,北京三联,2009)。巫鸿讨论的是古代山水绘画中...

    356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从《新青年》到新青年[图文]
    从《新青年》到新青年[图文]

    五四运动到现今的五四青年转眼“五四青年节”又至,回首1919年的“五四运动”已近百年。说到五四运动,不得不提由陈独秀先生创立的在五四运动期间起到重要作用的《新青年》杂志。《新青年》是一份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具有影响力的革命杂志,并且宣传倡导科学(“赛先生”,Science)、民主(“德先生”,Democracy)和新文学。该杂志也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新文化运动打破了封建旧文化的统治地位,...

    1414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王克举作品欣赏[图文]
    王克举作品欣赏[图文]

    【编者按】油画这一发源于欧洲的画种已经有近六百年的历史,而油画进入中国后经过几代油画家们的不懈努力,油画艺术得到了很好的传播与发展,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精神和文化特质的油画。油画的边界也愈加宽泛,从古典到现代,从写实到抽象无不涉猎,中国的油画家努力运用油画语言来表现本土生活与文化精神,使油画艺术逐渐融入到中国现代化文化的历史进程当中,对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与创造,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如今中国的油画家...

    717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该反思潘天寿坚持“中西绘画拉开距离”的观点[图文]
    该反思潘天寿坚持“中西绘画拉开距离”的观点[图文]

    何怀硕今年恰逢近代画家潘天寿诞辰120周年,知名艺术评论家、台湾师范大学艺术研究所教授何怀硕前不久就此撰写了解析潘天寿“强其骨”思想与何以坚持“中西绘画拉开距离”的文章并寄予“澎湃新闻”,保持着其一贯的犀利与对中国文化的忧思,读后让人深思。何怀硕认为,潘天寿曾在1956年说“中西绘画要拉开距离”,这样的观点在当时是空谷足音,在今天,更是绝无仅有。他的可贵在于当时是大交流,大折衷,甚至是重洋轻...

    893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新汉画创始人王阔海祝:全国人民新春快乐[图文]
    新汉画创始人王阔海祝:全国人民新春快乐[图文]

    【个人简介】王阔海(原名王克海),1952年出生于山东招远市,1970年入伍,1989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国画系,中央国家机关美术家协会原主席,中央国家机关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七届理事,中央电视台栏目艺术顾问,中国画学会理事,中国工笔画学会常务理事。第二炮兵政治部创作室专职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全军高级职称评委,中国人民解放军书画艺术研究院艺术委员,中国汉...

    1994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惊蛰·打绳编筐备耕忙——李人毅节气如歌诗书画[图文]
    惊蛰·打绳编筐备耕忙——李人毅节气如歌诗书画[图文]

    导语有句俗语叫:“惊蛰乌鸦叫”。这是我国北方的一种物候现象。乌鸦对气候变化非常敏感,它们有点冬眠的习性,整个冬天都栖息在树林里,并不觅食,只有惊蛰节气来临,大地回暖它们才开始成群结队,呼朋唤友从树林中飞出,到田野里觅食,准备产卵孵育后代。此时,在作者的家乡黑龙江,正值繁忙的备耕时节,社员们开始打一年要用的绳子,还有编筐挝篓等农活。编筐可在屋内,要编粮囤比较大的器物,就要在室外了,画家为我们展现...

    485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赵金鹤扇面作品赏析[图文]
    赵金鹤扇面作品赏析[图文]

    瑞雪迎春136×68cm2007年艺术的发展是一个以新语言代替旧语言不断向前演进的过程,新语言的诞生必定在视觉上造成一种陌生感,迫使人们要去探索其中的奥秘,因而才更显其不同寻常的魅力,当一种语言不断重复时,陌生感就会消失,因此,对新语言孜孜以求是艺术家生生不息的创造动力。赵金鹤就是这样的一位艺术家,自上世纪80年代初踏入丹青之路以来,便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rdqu...

    1733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感受深厚底蕴——人民艺术家王永春国画欣赏[图文]
    感受深厚底蕴——人民艺术家王永春国画欣赏[图文]

    国家高级美术师人物简介:王永春,字湘鲁,号竹青。1957年生于竹海之乡,湖南省耒阳县上堡。现为一级美术师,山东画院画师,国际美术家联合会会员,中国国画家协会理事,中国书画家联谊会新文艺群体书画家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书画艺术专业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企业报道艺术资本第二届理事会副主席。人们常说儿时的记忆最为深刻,学童时期,满目所见皆为竹,毛竹,斑竹,罗汉竹,龙孙……使他自幼对竹...

    966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沈嘉禄:一柄小刀 无限江山[图文]
    沈嘉禄:一柄小刀 无限江山[图文]

    刻铜是一门古老的艺术,也是中华文明园圃中的奇葩。中国书画艺术中的精品力作,之所以具有深刻而持久的感染力,因为它是艺术家的人格外化、性情流露,亦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时代风气的注释、民族精神的承载,有些还隐约留下了历史的擦痕。抒发家国情怀的宏大叙事,一经流传便融入主流话语,但信手拈来的珠玑小品,往往更能彰显作者的天性真情。也因此,当我们站在艺术家的小件佳作前,总会感到扑面而来的温热气息,仿佛汗泽与呼...

    412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上海抽象艺术研讨会 东方抽象与文化的前路[图文]
    上海抽象艺术研讨会 东方抽象与文化的前路[图文]

    抽象是什么呢?抽象涉及到艺术家在更深层次上如何处理视觉经验和生活世界之间的关系,首先体现于对日常视觉性经验的否定。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周宪将其归纳为“一种视觉表达的立场,一种认知模式,一种哲学的方法论,一种人生在世的精神方式”。“抽象艺术是对相似性原则的颠覆,或者说抽象艺术的标准即是非相似性,不再以实在的物象作为判断依据。比如一位美国抽象表现主义艺术家所说的,‘看一张人脸的素描,我们看的是一张素...

    799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少儿美术考级:艺术教育领域的“鸿茅药酒”[图文]
    少儿美术考级:艺术教育领域的“鸿茅药酒”[图文]

    [编者按]美术考级,是以考试的形式,对从事美术学习的人员,针对其艺术水平进行的测评活动。而少儿美术考级的存在是否合理,一直是美术教育界争论的话题。这一争论已持续了20年,却一直未能休止。很多人认为,儿童的绘画考级不符合儿童自身的发展特点,也不符合美术自身的规律和中小学美术教育的规律。的确,在美术考级方面,仍旧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反思。本期“美育·艺教”版以“少儿美术考级:荒唐何时休?”为主题,邀请数...

    832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2023年度书画焦点人物——董智敏(组图)
    2023年度书画焦点人物——董智敏(组图)

    【艺术简历】董智敏(志敏、纪德),编审、国家一级美术师。曾任山西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太原画院院长。现为山西省人民政府文史馆馆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壁画学会理事、中国大城市专业画院学术年会副主席、山西省美术家协会顾问,山西省中国画学会副会长,山西大学美术学院校外研究生导师,太原市文联副主席。出版发表各类美术评论80余万字,著有《山西古代寺观、墓室壁画精品集萃》、《彩壁千秋》。《少年中国》2...

    910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敦煌古本《楞伽师资记》的校印出版之路[图文]
    敦煌古本《楞伽师资记》的校印出版之路[图文]

    《楞伽师资记》是中国内地久已失传的佛教史书,其内容仅存留于敦煌莫高窟的唐代写本中,后被斯坦因与伯希和分别劫掠至大英博物馆与巴黎国立图书馆。1926年秋,胡适赴欧洲出席“中英庚款委员会”会议之际,在巴黎和伦敦阅读敦煌卷子时,首次发现《楞伽师资记》唐代写本,颇感其内容罕见,史料珍稀,于是自费将其全部影印带归国内,以备研究。事实上,胡适发现的《楞伽师资记》唐代写本共有三种,都不是全本,或多或少都有残缺...

    293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关于文物市场2018的市场走势[图文]
    关于文物市场2018的市场走势[图文]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从而带动了国家整体家庭整体收入和品位提升,收藏群体不断扩大。从目前收藏情形来看,有超过50年以上的物品都将有人收藏;并且出现不同的收入群体将收藏不同的藏品。然后,无论是文物还是高端艺术品其收藏阶层出现板块化移动。2018,文物市场将作何发展趋势走向,我们尚不可知。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了中国古文物协会会长、当代书画收藏界的大师级人物盛昶砚先生,一起来探讨关于...

    681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