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中国画坛艺术名家:全汉东艺术欣赏[图文]

时间 : 04-19 投稿人 : 小元宵 点击 :

中国画坛艺术名家:全汉东艺术欣赏 | 美术科普

【艺术简介】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学会(美国)副会长,现旅居纽约。1996应邀赴美国纽约参加《韩、中国际艺术交流展》。2005年应邀与英国著名电影导演詹姆斯·艾弗克合作电影《伯爵夫人》。先后讲学于纽约大学及纽约Parsons设计学院。作品被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博物馆及中国当代美术馆收藏,古根海姆博物馆前任馆长私人收藏。

中国画坛艺术名家:全汉东艺术欣赏 | 美术科普

《公牛系列10》 200cm×200cm 1996年

名家点评

旅美多年的全汉东是在这个领域里跳脱超拔的鲜少画家之一。静态的画面有动态的劲道。他画作取材广泛,而取材奔驰的牛群予人以深刻的印象。一群朝着莫知所之的方向狂奔难遏的牛群,形象朗然,而闪现的意向却蕴著朦胧的魅惑。是挣脱,亦是归奔;是后面的抛舍,亦是前面的追寻。不论其属向究竞为何,而勾勒出的似明似暗的群牛影像,又隐隐凸显出无法遏止及永不停歇。二十世纪的文明不但将人类推向始料所未及的境地,同时也带来新的冲击。人类在乏力气馁下,亟欲新的力量挣脱困境。在全汉东的画里可寻索到一份鼓舞的力量。而这份形之於绘画的哲思,又以准确的线条,色彩及布局营构的如此恰当。这已不仅止於绘画功力的圆熟,更是对生命体悟的深化结果。

——陈楚年

中国画坛艺术名家:全汉东艺术欣赏 | 美术科普

《公牛系列38》 124cm×248cm 纸本设色 2016年

全汉东的画彩墨交融,风格雄浑粗犷;形色上都有某种精神追求,构成上也有基本统一的面貌。也许这正是不少人喜欢这些画的原因。人们会从这些作品中受到感动或得到鼓舞,产生某种联想或思考。对于大多数观众来讲,这些题材既通俗又具体,这些造型既有变化又并不怪诞,这些色彩既朴素又不失新鲜,就是构图也有一种新奇有趣却不做作的特点,这与全汉东的追求是一致的。他从幼年起就进行过严格的西画训练,后来又实在摆不脱传统国画对他的诱惑,因而,他希望追求一种传统与现代意念相结合的完美统一,他既接受西画中写实、变形、抽象的造型道路,又欣赏国画中描形、传神、写意的绘画原则。他想担当起这两方面的任务,走一条融贯中西的道路。无疑地,这是创造当代绘画形态的众多道路之一。

——陈绶祥

中国画坛艺术名家:全汉东艺术欣赏 | 美术科普

《公牛系列39》136×68cm 2019

点,线,团块,水份,黑白、色调、节奏构成的力度,具像、变形,夸张,抽象的揉合和分离,是新一代画家所孜孜探求的目标然后进入自我的发现,获得更高境界。灵性敏锐的汉东看到了这一点,连一颗草,一石都不放过,把她们看成人,与之交流,互相补充,开掘诗意,丰富心源,悟到造化之奇特和亲切,陶冶美的情操,净化形象。“山牛”和其他许多作品,无不渗透一种沁入肺腑的醇净气氛。评论家们称他的画为“新文人画”,但他的绘画表现都有明显的不同,以陈老莲,崔子忠为代表的个性强烈的人物画,以及董其昌、王时敏等所创立的文人画曾影响中国画坛三个多世纪。究竟新文人画包含着什么内容,理论家们仍需探讨,方有共识。但是在汉东君那猛烈的情感表现,饱含着稚拙和力量,努力摒弃纤巧,形成天趣盎然,余味深长的意境,这是一首乡土气息浓郁的民歌,山歌,田园诗……又显然充实了文人画的内涵。本质是作者对生活的体验,和通过艺术形象再认识生活(并不是“再现”生活)。就如毕加索的任何一件抽象作品,灵感还是来自生活一样。

——李骆公

中国画坛艺术名家:全汉东艺术欣赏 | 美术科普

《公牛系列40》136×68cm 2019年

汉东是迷恋抒情题材的新文人画家,置身于清隽秀雅的桂林山水间却不去画人们津津乐道的桂林山水,潜心于传统中国画法研究却又在抽象画法中出出进进。他是那种引而不发,发则意外的艺术家。他并不急于完成纯化艺术语言的过程,而更着力于净化创作思维,蜕身于繁重的一系列法则,直抵天真好恶,趣味自然。从《山牛系列》的几十幅作品可以看得见这种金弹、蜕壳、翼展。

——王鲁豫

他渴望用诗的热情拥抱太阳,认为,“不似之似”的变形不是扭曲物象,而是一种更本质的真实。即使也吸收现代精神,所表现的仍是东方人的气质。

——柯文辉

中国画坛艺术名家:全汉东艺术欣赏 | 美术科普

《公牛系列之三》 68×68cm 1992年 纸本

自序

一个成熟的画家,他的画路最终不是越走越宽,而是越走越窄。我将自己限制在一两个系列的极限。一个是牛的系列,我是借牛的载体来表现人类的一种生生不已自强不息的精神,寻觅一种人类的哲思。另一个系列为心灵物语,从东方的抽象语汇(书法)与西方的抽象语言的试验中,在空灵意境之间,寻找心灵自由的含义。运用水墨与宣纸的材质,从水墨的偶然性中寻找一种必然性。

——全汉东

中国画坛艺术名家:全汉东艺术欣赏 | 美术科普

《公牛系列之八》 68×68cm 1996年 纸本

中国画坛艺术名家:全汉东艺术欣赏 | 美术科普

《公牛系列13》68cm×68cm 2009年

中国画坛艺术名家:全汉东艺术欣赏 | 美术科普

《公牛系列30》 68cm×68cm 2010年

中国画坛艺术名家:全汉东艺术欣赏 | 美术科普

《马与人系列》68cm×68cm 2010年

中国画坛艺术名家:全汉东艺术欣赏 | 美术科普

《马与人系列16》68cm×34cm 2011年

中国画坛艺术名家:全汉东艺术欣赏 | 美术科普

《山牛系列12》 68cm×68cm 1996年

中国画坛艺术名家:全汉东艺术欣赏 | 美术科普

《心灵物语系列56》 67cm × 97cm 纸本设色 2016年

中国画坛艺术名家:全汉东艺术欣赏 | 美术科普

《心灵物语之三》 68×132cm 2013年

中国画坛艺术名家:全汉东艺术欣赏 | 美术科普

《心灵物语系列11》 68cm×68cm 纸本设色 2016年

中国画坛艺术名家:全汉东艺术欣赏 | 美术科普

《心灵物语系列5 》67cm×97cm 纸本设色 2016年

中国画坛艺术名家:全汉东艺术欣赏 | 美术科普

《心灵物语系列4》 67cm×97cm 纸本设色 2016年

中国画坛艺术名家:全汉东艺术欣赏 | 美术科普

《心灵物语系列25》纸本设色 68×68cm 2016年

中国画坛艺术名家:全汉东艺术欣赏 | 美术科普

《心灵物语之八》 68×68cm 2010年 纸本

中国画坛艺术名家:全汉东艺术欣赏 | 美术科普

《心灵物语之九》 68×68cm 2010年 纸本

中国画坛艺术名家:全汉东艺术欣赏 | 美术科普

《心灵物语系列18》 68cm×68cm 纸本设色 2013年

展览及作品情况

2019年

作品参加《一画万象——纪念建国70周年桂哈中国画优秀作品联展》

2018年

参加《第八届中国画节》

2018年

作品在高剑父纪念馆展出

2018年

作品在世界艺廊展出 纽约

2017年

双个展世界日报艺廊展 纽约

2016年

美国《世界周刊》人物专访 纽约

2016年

参加《中国画学会(美)首届理事作品美中巡回展览》

2015年

中国当代提名艺术家,进入《2015中国当代艺术家文献》

2014年

《心灵物语》和《公牛系列》参加纽约亚洲艺术博览会

2013年

《全汉东画展》在曼彻斯特大学美术馆展出

《心灵物语》和《公牛系列》15件作品入选人美出版社《艺术沙龙》

2010年

《牛转乾坤》在新加坡L2空间画廊展出

2008年

《南国精灵》由美国印第安那大学出版在《大师作品在印第安那大学美术馆》

2006年

全汉东“公牛系列”在印第安那大学博物馆展出,公牛系列六号-南国精灵被收藏

2004年

《全汉东画展》在纽约协和艺廊展出

2003年

《全汉东画展》在史丹顿岛中国苏州园林展出

2003年

《全汉东画展》在纽约川普大厦景轩艺术沙龙展出

《公牛系列》获大纽约艺术基金奖

《公牛系列》由纽约皇后艺术家联盟出版

2002年

《山牛系列》参加二十一世纪国际华裔名家扇面特展

2001年

《山牛系列》参加桂林中国画院院展

2000 年

“山牛系列”参加桂林绘画艺术展出艾森豪威尔美术馆,罗德岛州

2000 年

“山牛系列”参加纽约大苹果水墨画家联展曼哈顿怀古堂画廊展出,纽约

2000 年

《山牛系列》参加国际名画家艺术联展,纽约喜来登画廊

1998 年

全汉东画展,纽约圣约翰大学美术馆

1997年

全汉东画展,纽约第一银行画廊

1996 年

韩,中国际美术交流展,剑桥画廊,纽约

1996 年

国画《声震大地》入选中国当代著名花鸟画家作品展,获优秀奖,中国文化部主办

1995 年

国画《山牛系列》入选中国名画家展,新加坡

1994 年

国画《南国精灵》入选第八届全国美术作品展,中国文化部,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

1993 年

国画”山牛系列”参加第二届亚洲艺术博览会,香港

1993 年

国画《牧歌》英国获奖

1992 年

国画《山牛》获全国首届中国花鸟画展,佳作奖,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

1992 年

国画《南疆风情》入选92年国际水墨大赛,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

1991年

《山寨》入选中国国家画院举办的《中国山水画邀请展》北京

1991 年

《全汉东画展》中国当代美术馆, 北京

1990 年

《 全汉东现代新水墨画展》日本银座” 牧神” 画廊,日本

1990 年

国画”山牛系列之四”入选中国知名国画家作品展览,获荣誉奖,被北京人民日报收藏

1987 年

国画”山雨欲来”获国际日中美术交流第二回展大奖,日本

相关文章

  • 金牛贺岁——大写意画家贾双武笔墨迎春[图文]
    金牛贺岁——大写意画家贾双武笔墨迎春[图文]

    伴随着欢快的锣鼓,我们送走庚子鼠年,迎来农历辛丑牛年。在这辞旧迎新的时刻,全国各地各行各业都在用不同的方式庆祝我们中华民族最为重要的传统佳节——春节。画家贾双武先生用他精彩的画作也为大家奉上了春节的贺礼——金牛贺岁笔墨迎春。贾双武生于1978年,河北遵化人,唐山美协会员。中国当代著名大写意画家老甲(贾浩义)侄孙,同时师承于老甲。尤以画马见长,其他也均有涉猎。其作品多次参加各级展览,受到美术界专业人...

    254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书法要勤习更要善悟[图文]
    书法要勤习更要善悟[图文]

    黄庭坚 诸上座帖王世国(广东省书法评论家协会主席)唐玄宗时期,书法家张旭曾经受裴儆的邀请,在他府上住了一年多。裴儆是开元年间的名相裴光庭的孙子,进士及第,官至大理卿,左金吾卫将军,统领皇帝禁卫、扈从等事的亲军。他请张旭到府上住,是有心向张旭请教书法。但是,尽管朝夕相伴,他也曾请张旭给他讲讲书法的笔法,张旭却只是要他“倍加工学临写,书法当自悟耳。”张旭在裴府住了一年多,除了写下数本绢素屏以外,...

    1658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尺牍书写文化漫谈[图文]
    尺牍书写文化漫谈[图文]

    (晋)王羲之 快雪时晴帖“尺牍书疏,千里面目。”在遥远而漫长的古代,展阅一纸信笺如同与远隔千里的亲友当面交流。尺牍书法,不仅保留着文人灵动的指腕技巧,亦收藏着其曾经的交往与多变的心绪。它既是引领书画初学者入境的不二法门,亦是久浸丹青之人反复咀嚼的美馔佳肴。尺牍与书法史的关系极为密切,无论是魏晋还是后代,使用毛笔书写的书信都是构成书法史的主要成分,最为著名的莫过于“三希帖”这三封信:《快雪时晴...

    1765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激情澎湃的探索——画家彭柯先生花鸟画[图文]
    激情澎湃的探索——画家彭柯先生花鸟画[图文]

    【艺术简历】彭柯,1954年生于重庆。先后就读于中国传媒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授教于郭怡琮,李乃宙,崔晓东,李铁生,白雪石,李魁正等先生。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重庆渝州画院副院长,重庆九龙坡区美协副主席,重庆梦斋画院院长,国画作品入选国家邮政局出版发行的[中国画名家]邮票集],[中华文化名家专题邮票]等。彭先生的中国画,在注重传统笔墨的同时,更加強调作品创新,他将传统笔墨进行解构重新组合,使...

    904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当代最具有收藏潜力艺术家——赵东军[图文]
    当代最具有收藏潜力艺术家——赵东军[图文]

    【艺术简介】赵东军,1951年生于河南安阳,毕业于天津美院,师从孙其峰等先生。多次参加全国美术展览,并获奖,被评为当代中国画杰出人才,并评为98全国百杰书画家,其牡丹作品被一带一路组委员评为国礼作品由吉尔吉斯坦共和国总理府收藏,被中国收藏鉴赏家协会、中国画廊经营家协会、《翰墨中国》等多家机构列为当代最具收藏投资价值和升值潜力的花鸟画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优秀专家、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

    1748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名重江南一画师  ——忆先伯父种青公[图文]
    名重江南一画师 ——忆先伯父种青公[图文]

    《藤雪楼诗画合册》(赵 润(1868—1934年)今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三店东赵塆人,字种青,一字半跛,以字行,号跛道人,别号无霜点鬓生,室名藤雪楼。有《藤雪楼诗画合册》行世。)大约十年前,一次逛书摊,到了汉口交通路古籍门市部,偶尔见到书架上陈列着几本俞剑华教授编的《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1年第1版),厚厚的16开本,黑色漆布面,烫金字,装帧较为精雅。这引起了我的好...

    483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数字技术给三大石窟开拓了新的领域和范畴[图文]
    数字技术给三大石窟开拓了新的领域和范畴[图文]

    自10月18日起,敦煌、云冈、龙门三大石窟艺术联展在河南洛阳举行。 阚力 摄为期三个月的首次中国三大石窟艺术联展自18日起在河南洛阳开展。此番联展打破不可移动文物的空间壁垒,敦煌、龙门、云岗三大石窟“聚首”向外界呈现逾千年前的苍穹模样和雕琢、绘画技艺。浙江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副院长李志荣阐述,“三窟联展是数字化带来的可能性。”图为唐代菩萨像残件展示 阚力 摄在洛阳博物馆的联展敦煌厅,敦煌莫高窟...

    549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画坛有史以来最贵的一只鸟[图文]
    画坛有史以来最贵的一只鸟[图文]

    《孤禽图》,清代,八大山人,纸本水墨,纵103.5厘米,横44厘米,价值6272万人民币,私人收藏。《孤禽图》,水墨纸本立轴,103.5×44公分,钤印:八大山人、涉笔、普字堂。题字“贤昭阳涉事”,落款“八大山人”。整幅画的画面,仅在中下方,绘一只水禽,鸟的眼睛一圈一点,眼珠顶着眼圈,一副白眼向天的神情。禽鸟一足立地,一足悬,缩颈,拱背、白眼,一副既受欺又不屈,傲兀不群的情态。形象洗练,造型夸张...

    1084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明代《石房精舍》图:幽淡秀润承家风[图文]
    明代《石房精舍》图:幽淡秀润承家风[图文]

    石房精舍图(国画)文嘉万峻池自沈周、文徵明开创吴门(苏州古称吴门)画派后,一跃成为画坛主流,代有传人,遗风不绝。后学诸家成就卓著者有文嘉、文伯仁、钱谷、陆治、陈道复、陆师道、王谷祥、周天球等人。文嘉为文徵明次子,继承家学,光大吴门,向为鉴赏、收藏界所推重。近年来,艺拍会上偶有出品,求者踊跃,竞相搜珍,颇有“洛阳纸贵”之势。文嘉明代书画家、诗人,擅山水,笔法精脱,着色...

    1083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其命惟新者刘佑局是也[图文]
    其命惟新者刘佑局是也[图文]

    “ 刘佑局先生作为幻象主义绘画的创始人,他的作品表现了中西文化合璧的双重性格,同时又具有独立精神的文化品格,他开创了当代一种最新的画风。”—— 克里斯缇娜·亚赤蒂尼(佛罗伦萨美术学院董事局主席)广东美术界近期的两则新闻,引起了我的关注,一是广东美术百年大展先后在中国美术馆和广东美术馆举行,并评选出广东百年美术史上的二十一位已故大师,始起李铁夫,止于杨之光,中间有何香凝、高剑父、陈树人、高奇峰、林...

    1003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紫砂壶大师顾景舟的艺术人生[图文]
    紫砂壶大师顾景舟的艺术人生[图文]

    顾景舟(1915-1996),原名景洲。别称:曼希、瘦萍、武陵逸人、荆南山樵。自号壶叟、老萍。宜兴紫砂名艺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顾景舟出生于紫砂世家,18岁随祖母邵氏制壶。20世纪30年代到上海仿制历代名作,临摹时大彬、陈鸣远、邵大亨之作。顾景舟做壶60余年,心摹手追明代、清代、民国诸名家,有过之而无不及,每器必精心构撰,出手皆成华章,形成了雄健而严谨、流畅而规矩、古朴而...

    647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刘玉来:国画如何运用素描技术[图文]
    刘玉来:国画如何运用素描技术[图文]

    素描本是西画训练造型和光影处理的手法。但它又并不只是一种基础训练的手法,它也可独立的行成完整的作品。在绘画历史中不乏一些基础的描写,但那些完整的作品也相当可观,许多大师还留下了素描创作杰作。不过,从西画技巧方面看来,素描还是一直被视为绘画的基础训练法。素描在西画中被视为是绘画的基础,任何人学习绘画都必须从素描开始。因为绘画是造型艺术,画者要通过自己的笔描述出对象的形象,如此就必须准确,准确就必须...

    484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探寻属于“中国式”的“艺术银行”道路[图文]
    探寻属于“中国式”的“艺术银行”道路[图文]

    早在2006年,北京、上海开始兴起艺术银行,主营业务就是艺术品租赁。这个起初就被业内人士“猛烈”讨论的话题,始终没有走出一条可持续的发展之路。然而近年,一些银行深入分析和把控文化艺术品项目的风险收益和波动特点,开始尝试艺术品租凭的模式……艺术品银行的起源在中国,投资艺术品要好于投资股票,因为中国经济总量比较大,但是质量差,因此股票不是太好的投资,而随着房产税出台、储蓄利率跌至谷底,更多人都将...

    1447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评名画家雷甲宝的重彩画:光彩文采的新视觉盛宴[图文]
    评名画家雷甲宝的重彩画:光彩文采的新视觉盛宴[图文]

    雷甲宝工作照雷甲宝,字凡石,山西洪洞人,国家一级美术师,著名国画家。他师从当代国画大师石齐,矢志弘扬师门心法“大视觉画风”,数十年如一日,在现代中国画创作的道路上,上下求索,独辟蹊径,自创“新视觉重彩画”笔墨技法,探索出了一条用国画颜料来表现色彩及透光效果的新路子,被评论家誉为“重彩油画”。近年来,其人其画逐渐为艺术界所瞩目。近日,在昌平南口的京郊画室里,雷甲宝与记者一席长谈,讲述了自己近半...

    596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金元宝:把笔耕耘吟不倦 灯窗苦读总为诗[图文]
    金元宝:把笔耕耘吟不倦 灯窗苦读总为诗[图文]

    时间,像一缕温暖的阳光,穿过河边百年榕树苍翠茂密的叶子,落在米厂埠头的石阶上,与荡漾的水波、三叔吟诗作文的背影,凝成我记忆中的一段故事。在我们那个有着三百多年历史、拥有两千多人的古村落,三叔可是一个远近闻名的人物,书读得不多,但通晓韵律,精于诗文,颇有智者风范。(一)三叔,1943年生,已步入耄耋之年,大名金元宝,别署亦庐,号丰记后人,北白象镇金炉村金氏第十二代孙。族谱记载,金氏始祖自乐清翁垟...

    1672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