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立峰
安徽省原副省长倪发科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一案将于今日上午8时30分在山东省东营市中级人民法院第一审判法庭公开审理。公诉人法庭上出示各式玉石物证照片。据悉,“爱玉成痴”的倪发科收藏有大量玉石,其受贿额近八成系玉石,总价值达1200万元。今天的庭审,有全国、省两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新闻记者、倪发科的亲属和社会各界人士等100余人参加旁听。(12月15日人民网)
去年6月4日,中纪委网站发布消息:安徽省原副省长倪发科涉嫌严重违纪,正接受组织调查。随后“雅贿”一词就成了倪发科的“标配”,媒体报道,倪发科爱玉成痴,说起玉石“顿感精神、眼睛发光”,平时看电视、看书,玉不离手,脖子上还要戴上一个玉石挂件,而倪发科玉石藏品之丰富可开办玉石展。不过,笔者看了东营中级人民法院出示的十八张玉石照片,真没感觉那些玉石价值1200万元。
从履历上看,现年60岁的倪发科农业部门任职22年,38岁时升任南陵县委书记,此后开始转任芜湖、六安,54岁升任副部级。当地人评价倪发科有两个突出特点:“有能力、有魄力”和“爱玉成痴”。远华特大走私案主角赖昌星曾有句“经典”之言:“不怕领导讲原则,就怕领导没爱好”,有能力、有魄力的倪发科无疑正栽在了自己的爱好上,而且,他还将个人爱好发扬成“雅贿”,并导致了“塌方式腐败”。那么,倪发科是如何一步步掉进投机商人设下的“雅贿”陷阱呢?
2004年,六安淠河首次发现六安玉,当时也称淠河玉,时任六安市委书记的倪发科想将六安玉培育为产业,于是邀请了多名全国玉石专家前来鉴赏、献策,但2008年六安玉原石送交国土资源部合肥矿产资源监督检测中心、上海同济大学鉴定主要成份为玉髓,即石英质玉,产业未成,倪发科却把自己发展成了玉石爱好者,从中他学到了相关知识,知道了什么玉才值钱。也正是2008年,他升任安徽省副省长,分管国土资源工作,未经组织审批同意就担任了省珠宝协会名誉会长,并接触上了玉石,从此他痴玉之名开始人所共知。而善于钻营的投机商人也开始同时盯上了倪发科的“雅好”和权力,并投机所好,屡屡以玉石敲开他的权力之门,为迎合倪发科对更高品质和田玉的“追求”,大昌矿业公司老板吉立昌多次专程带着玉石专家坐飞机去新疆,买回玉石供倪发科挑选;房地产公司老板黄某得知倪发科“好玉”,精心买了一件玉器送去,不料倪发科却称“这块玉石的白度不够”,为此黄某另到玉石市场“寻宝”,花16万元买了一块“更完美”的和田玉奉上。
“吃人嘴短,拿人手短”之后,倪发科也开始“知恩回报”:以副省长的身份陪吉立昌一起为其公司跑环评、项目审批,帮其低价购买铁矿探矿权,挪用国家保障房用地指标。倪发科授意并共同接受贿赂后,安徽省国土厅原厅长陈良纲、原正厅级巡视员杨先静、安徽省地矿局原局长李学文、六安市经开区管委会原主任周耀、六安副市长的权俊良等人也各自利用权力帮助吉立昌公司在霍邱县一些铁矿的矿业权分立、出让、转让中非法获利,导致国家财产损失18.9亿余元。吉立昌除了多次送给倪发科价格近千万的玉石“雅贿”之外,对杨先静先后4次行贿人民币1001万元、2000美元,满足其“为女儿在北京买房”和“退休后有钱投资”的愿望,对权俊良23次行贿73万元,并送其北京住房1套。从中可见,投机商人获利18.9亿却只拿出2000多万来行贿官员,其心有多黑。
“雅好”本为生活情趣之美,而我们看到,当“雅好”与腐败联姻,就会生出一个叫“雅贿”的怪胎,海南省原副省长谭力、安徽省原副省长倪发科、原沈阳市市长慕绥新、原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秦玉海无一不是毁在了自己的“雅贿”怪胎上。而说到底官员所谓“雅好”更像是他们自己挖的腐败地下通道,试图将自己丑陋的权钱交易披上一块貌似高雅的“遮羞布”,但当这块“遮羞布”被扯下,腐败官员的丑态更龌龊三分。“好船者溺,好骑者堕,君子各以所好为祸”,领导干部需警惕玩物丧志,并远小人,近君子,让“君子之交淡如水”,因为淡所以才能不腻而持久,而制度的笼子更需严守官员雅好清正,让官员雅好如纸包兰麝,因香而得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