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博物馆个性化:一馆千面也是极好的[图文]

时间 : 04-01 投稿人 : 小仪 点击 :

越来越多的人把参观博物馆当成了一种生活态度。无论是“海昏侯”展外浩浩荡荡排起的长龙,还是“何家村窖藏”展柜前川流不息的人群;无论是故宫太和殿前长阶上摩肩接踵的游客,还是国博“大英展”地板上席地而坐的少年,这些大型博物馆的热闹场面,都反映着人们对那些优秀展览的渴望。

自从1905年实业家张謇创办了南通博物苑之后,中国博物馆经历了从欧洲学习,去日本取经,向苏联模仿,到美国借鉴的几个阶段,逐渐走上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但是,数量的快速增长也同时伴随着质量的参差不齐。

都说“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博物馆展览需要精美的陈列布展,更需要独特的内涵挖掘,因为后者才能吸引观众长久驻足。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博物馆建设不要‘千馆一面’,不要追求形式上的大而全,展出的内容要突出特色。”可见,博物馆的个性化发展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博物馆个性化:一馆千面也是极好的 | 艺术杂谈

大到博物馆的外观建筑、陈列展览布置,小到展品说明牌内容、纪念品设计,无一不体现博物馆的个性与设计者的巧思。陈列展览的个性设计是博物馆成功的关键,博物馆陈列展览只有具备个性才能吸引参观者。

文物是一个博物馆的灵魂,博物馆用文物讲述历史。就策展人而言,与其说是策划者、设计者,不如说他是一个讲故事的人,把文物的前世今生摆在观众面前,娓娓道来。年初的“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点燃了国家博物馆,所展文物中不乏远古石器和现代工业产品,但是每一件展品背后都是一个完整的信息点,使得观众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教育是博物馆的主要职能之一,中国生态博物馆奠基人苏东海曾说:“如果不强调博物馆教育本身的个性,博物馆教育始终只能淹没在大教育系统的共性之中,显现不出其独立价值。”以往,博物馆的策展人总是秉持着教育的原则,将展览置于一个崇高的地位。缺乏观众与展品的互动,文物永远在展柜中束之高阁,参观者的感受相应也大打折扣。

博物馆个性化:一馆千面也是极好的 | 艺术杂谈

澳门博物馆在介绍本地区文化、民俗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设计者充分利用层高,在展厅内按比例复制出各类风格民居的外墙,从小户人家到西关大屋,从特色骑楼到葡式洋房,穿行其中,俨然穿越了澳门近代百年的嬗变。这正反映了策展者对博物馆教育功能的深刻理解,放弃了说教,以更亲和、更平民化的方式,做到了让躺着的历史站起来说话。

每一个陈列在设计过程中,都有自己的目标人群。地方博物馆的基本陈列科普性意味更重;大型博物馆的临时陈列以专题划分,适合有一定兴趣的专业人群。不久前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结束的“秘色重光——秘色瓷的考古大发现与再进宫”引起了一大批瓷器迷不小的轰动。展览让新发现的上林湖后司岙窑址与法门寺地宫出土的秘色瓷器,历经千年之后再会面,这是一次科学的胜利,也是一段情怀的聚首。观众终于可以在现实生活中一饱唐代诗人陆龟蒙笔下“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的秘色神光,所以盛况空前已在意料之中。

博物馆个性化:一馆千面也是极好的 | 艺术杂谈

陈列展览的质量和水平固然与博物馆自身的实力有密切关系,但是通过掌握公众信息,从而设计出相适应的展览形式,却是一个展览主办方需认真耐心实践的。对观众来说,独特而富有个性的展览可遇而不可求。杭州市博物馆“最忆是杭州”通史陈列在华丽回归以后颇受好评。无论是“先生的背影”前与大师的隔空对话;还是桌几案头上,官窑瓷器头顶那束倾泻而下的光之惊鸿一瞥;亦或是巨大LED屛上“风光不与四时同”的杭州印象。每一个细节,每一处构思都能一下子抓紧观众的心弦,扣动他们心上对江南至真的情意。

人们常以“深情一眼,挚爱万年”来形容一见钟情的爱情。笔者以为,好的展览应该做到让观众与文物之间形成一种磁场,那是跨越了千年,纵贯了古今的神交,可以让两者在瞬间坦诚相见。从这个角度而言,用“一眼千年”来形容文物带给人长久而深刻的震撼,便一点也不为过了。

相关文章

  • 袁运甫评顾平画作:真水流处自有香[图文]
    袁运甫评顾平画作:真水流处自有香[图文]

    顾平真水流处自有香文 / 袁运甫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了新近调入中国国家画院的顾平教授的画展,顿觉眼前一亮,当今也还有如此坚守笔墨和情致的画家!在这艺术市场浮躁的年代,尤显可贵。清代画家戴熙谈绘画的审美体验时说:“固有令人喜者,令人惊者,令人思者。”无疑,顾平的作品亦具此感。他力求打通山水、花鸟、人物的门类界限,通权达变,随事制宜,信手拈来,皆得理法。他的工笔人物、山水优雅气盛,生动传神。...

    1957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从郑燮《船中人》诗卷浅论其书风[图文]
    从郑燮《船中人》诗卷浅论其书风[图文]

    郑燮《船中人》诗卷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扬州八怪”之一。他早年“初学晋帖”,研习楷书和草书,“楷书尤精,惟不多作”,“狂草古籀,一字一笔,兼众妙之长”。郑燮行书《船中人》诗卷,现藏于扬州博物馆。该卷纵17.3厘米、横140.5厘米,...

    1628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窥探梵高五幅《向日葵》之间的关系[图文]
    窥探梵高五幅《向日葵》之间的关系[图文]

    1890年7月27日,梵高在法国瓦兹河畔举起一把左轮手枪朝自己射击,约30个小时后的7月29日,这位37岁的画家因伤势过重去世。此前两年,梵高在阿尔勒绘制了7幅《向日葵》,成为了艺术史上的经典。其中一幅曾悬挂于“黄色房屋”中高更卧室内,另一幅为1889年梵高依据高更卧室内的一幅创作的相似版本。澎湃新闻获悉,时隔近129年,荷兰阿姆斯特丹 梵高博物馆夏季展“梵高和向日葵” 展出馆藏的一幅《向日葵》...

    1723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李时珍存世唯一书法作品[图文]
    李时珍存世唯一书法作品[图文]

    李时珍款隶书立轴前几年在拍卖会上见过一件署“濒湖山人”的隶书立轴,下面钤盖朱文“李时珍印”,白文“东璧父”。画芯高47.5cm,阔27cm,画幅左下角钤有清代齐彦槐(1774—1841)的收藏印,朱文“彦槐审定”。当时曾与几个朋友议论过此件,共同的意见,此属于孤立品,原作者除本件外没有作品流传,缺乏参照物,且附属证据也不够充分,书写内容亦无证据显示与原作者存在关联性。但有收藏印章,书法风格也与...

    651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百位艺术名家献礼建党100周年——最具收藏潜力著名画家黄华[图文]
    百位艺术名家献礼建党100周年——最具收藏潜力著名画家黄华[图文]

    黄华,字晓清,号清风堂。祖籍山东济宁,现居北京。一九九三年入中央美院,从师著名雕塑家隋建国教授学习雕塑,后师从著名书画家高天祥、贾又福等教授研习书画。现为北京人民画院副院长、一级美术师、北京大泽堂书画院执行院长、陈少梅艺术研究会天津分会副会长。作品分别在《人民日报》海外版、《时代中国》《人民收藏》《青年文摘》等数十家新闻媒体,杂志相继报导其艺术成就。作品入编多部画集、辞书,被国内外多家艺术机构...

    963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清代御医手稿重现记载500余偏方 估值高达2.1亿[图文]
    清代御医手稿重现记载500余偏方 估值高达2.1亿[图文]

    中国收藏家协会书报刊委员会供图 摄清代御医未刊手稿重现 记载500余偏方秘方中新网北京5月21日电 (记者 应妮)清朝嘉庆年间御医汪必昌所著《聊复集·怪症汇纂》手稿日前重现天日,其中记载540种(约650个)偏方秘方令人大开眼界。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成员、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史文献研究所原所长、博士生导师余瀛鳌,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冯世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史文献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中国中...

    819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东汉白玉圆雕三螭龙纹韘形佩珍赏[图文]
    东汉白玉圆雕三螭龙纹韘形佩珍赏[图文]

    正面背面□李伟男在首都博物馆“楚风汉韵—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水源地南阳文物展”的玉器展柜中,有一件东汉时期用和田白玉籽料随形雕琢制成的宝贝——三螭龙纹韘形佩,因其材质珍贵、形体硕大、纹饰精美、存世罕见而备受观众青睐,更被有关文博专家誉为“国宝级文物”。然而你可知道,它竟然是踩出来的!这件来自南阳市文物考古研...

    663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山月临窗近—— 读佘玉奇山水画[图文]
    山月临窗近—— 读佘玉奇山水画[图文]

    佘玉奇,江苏省南通市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常务副秘书长(主持工作),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山水画艺委会副主任,江苏省中国画学会副会长,江苏省艺术专家库成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赏画与读书其实质并无分别,若具体而论,其异约略为:赏画先由感性以及诉诸感官,感觉而引起联想,终至理性而引发思考;而读书则需理性,及认真阅之,读而思之,久之,理性如盐溶于水,有味无形,积...

    1322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抽象艺术会成为当下艺术市场新宠吗[图文]
    抽象艺术会成为当下艺术市场新宠吗[图文]

    丁乙 《十示99-10》 2014年秋拍 北京保利 成交价 494.5万元2012年以来,新水墨、新工笔相继成为不少藏家的追捧对象,2014年下半年,抽象艺术(主要指抽象绘画)紧随其后,尤其在几场重要的拍卖会上,大有取代新水墨之势,进而成为艺术市场上的“新宠”。在《新水墨何以新》一文中,笔者曾指出,与既有的水墨传统比较,“新水墨”的“新”又该如何呈现呢?是语言、修辞方式之新?创作方法论、媒介观...

    1148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心游在生活的沃土上:骆晓萌的人物画[图文]
    心游在生活的沃土上:骆晓萌的人物画[图文]

    【艺术简历】骆晓萌、字逸夫,北京人。生性散淡,一生好读书而不求甚解,长问道而未得真悟。八岁习画,十四岁参加北京市美展。少时也曾投笔从戎,但仍不改游山玩水之性。回京后曾长期从事美术创作、教学与业余美术创作辅导工作,八十年代起先后师从于周思聪、韩国臻、刘大为、王迎春、杜滋龄、李延声等先生。一九八七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美术系,二零零五年入国家画院人物画高研班刘大为工作室。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

    1978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赝品是如何搅热书画市场的
    赝品是如何搅热书画市场的

    赝品是如何搅热书画市场的2008年,上海买家以253万元拍到一幅吴冠中先生的《池塘》,经吴老鉴定系伪作。2012年范曾自曝,“现在市面上‘范曾’的画有500万张,而我每年也就画250张左右,照此计算,500万张我要画2万年,所以市场上99.9%的‘范曾’的画都是假的”。齐白石书画是仿制品重灾区。著名学者画家、北京市东城区美协副主席李海峰说,按照严格推断,齐白石作品在经历“文革”后,存量应有2...

    1176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徐邦达竞拍王原祁山水 说那是中国的“印象派”[图文]
    徐邦达竞拍王原祁山水 说那是中国的“印象派”[图文]

    2000年11月6日上午,北京昆仑饭店多功能厅,中国嘉德古书画拍卖会在举行,985号的王原祁(1642-1715)山水引起激烈的竞投热潮,画价从七万元飙升到七十四万余元,落槌于大鉴定家徐邦达先生的号牌上。先生以九十高龄,亲自到场举牌竞投,且有必得之志,在场者无不为之惊异。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徐邦达徐邦达先生得画后,悬之书房,据说面对端坐三日,观之赏之,大有无尽的乐趣。多年前我到北京看望先生,进门...

    672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艺术家张晓刚不同时期的作品市场简析[图文]
    艺术家张晓刚不同时期的作品市场简析[图文]

    《暴雨将至》张长收根据艺术家张晓刚近四十年来的创作轨迹,可以将其分为四个时期:学习期、探索期、成熟期和转型期。1、学习期(1977-1982年)学习期是指张晓刚在四川美院求学的经历,但是在川美的现实主义绘画训练并没有让张晓刚像很多同学那样成为“伤痕”派画家或投身当时流行的乡土题材,他试图寻找属于自己的创作语汇。在此期间,他创作了《暴雨将至》、《天上的云》、《天地之子头像》系列作品,但此阶...

    1305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李正刚的绘画艺术[图文]
    李正刚的绘画艺术[图文]

    山水四条屏马鸿增(原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江苏省美术馆副馆长、江苏省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李正刚的山水画跃动着一种充沛的生命精神,他十分重视主体修为,又常与大自然对话,与天地精神相往来,同时注重从古典山水画传统和近现代前辈作品中汲取笔墨精华,故而他的山水画创作日见精进。李正刚山水画的重要特征是“实境”与“情境”的融合。看他的画既能产生真实感、亲近感,又可感知内在的精神和笔墨性情。李...

    1550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传统书画是否过于守旧[图文]
    传统书画是否过于守旧[图文]

    王进玉不可否认,相对于社会变迁,如经济、科技、信息等的迅猛发展,特别在改革开放之后的最近几十年,艺术的发展,尤其是传统书画的发展(注意,指的是传统一路的书画创作,当代艺术、实验水墨、新水墨等不在此次讨论范围)则显得严重“滞后”“落伍”,无论是欣赏习惯,还是创作者的审美与创作理念、水平,似乎并未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其创作思维及对作品的评价标准等,基本还停留在旧形式、老观念上,很少有新...

    1470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