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依然在“行骗”的“印象派”[图文]

时间 : 03-02 投稿人 : 春儿 点击 :

写在德彪西150周年:

依然在“行骗”的“印象派” | 艺术知识

2000年,在瑞士日内瓦演出的一场《佩里亚斯与梅丽桑德》剧照。

古典音乐的各种机构总爱借各种作曲家的诞辰或逝世纪念日来造势宣传,如今各方已在为明年的瓦格纳和威尔第200周年“磨刀霍霍”。

不过这干150年前的星期三生于巴黎西部的德彪西什么事呢?他的周年庆似乎并没有引起太多注意,至少在纽约的大型机构看来是如此的。卡耐基音乐厅、纽约爱乐乐团和林肯中心对于这个本该“有所表示”的日子表现得无动于衷,只有大都会歌剧院上演了他的歌剧作品《佩里亚斯与梅丽桑德》(下文简称《佩里亚斯》),不过也仅仅只有少得可怜的五场而已。

事实上,主流机构只是喜欢拿“纪念日”借口来“炒”一锅大家耳熟能详的“冷饭”,因此就不难理解为何德彪西受到了“冷遇”,但这个“疏漏”的确值得人深思。

也许德彪西从来都被认为是不够吸引观众的,但是笔者却私忖这背后也许还有更复杂的真实原因。我们习惯性地认为我们所了解和崇拜的德彪西就是那个伟大的印象派大师。如同莫奈之于绘画般,对于音乐,“印象派”的代名词就是德彪西。回想他的华丽至极的《大海》,那种熠熠生辉的听觉感受。诸如此类极富创造性的钢琴练习曲,带着波光粼粼的纹理和令人回味的标题,如同《版画集》和《意象集》都让弹奏者们爱不释手,当然,还有同样精致的管乐作品《牧神午后》。

然而,这些作品美丽诱人的表象同时也掩盖了德彪西音乐中大胆的离经叛道,就像表面画着曼妙少女的印象派画作可以令人忽略其震慑人心的先锋实验性。(下文中我将回到这个问题,即:是否可以将德彪西称之为印象派。)

他的激进表现在很多方面,首先是开创性的和声语言。德彪西偏爱不稳定不解决的和弦,这样的听觉感受今天听来非常吸引人,像艾灵顿公爵和比尔·埃文斯都这样创作音乐。但文艺复兴时期的印记同样清晰体现在德彪西的和声语言中,以及东亚的五声音阶体系也被德彪西在1889年参与巴黎的一次国际博览会之后吸收融合。富于创造性的色彩和音质常常在他含蓄朦胧的音乐纹理中若隐若现地闪现,令人惊喜。然而他依旧是一个精炼而敏锐的法国艺术家,所以,每个和弦和手势,无论多么细微,都暗含值得深思的考究细节。

不过关于德彪西的最激进的艺术要素应该还是他的创作所处的时期。在跃动的节奏盛行了百年之后,德彪西却敢于写作大段几乎静态的音乐。他写大量的舞蹈步态和几乎令人窒息的钢琴练习曲及弦乐四重奏。而在生命的最后时期,他写作了三首异于常规的新古典奏鸣曲,直到现在,拓展时间的限制始终是他的标志。

早期作曲家就曾在一定程度上尝试用这种方法,尤其是瓦格纳,这家伙是个让德彪西终身对其爱恨交加的纠结存在。在19世纪80年代,德彪西自喻为“在瓦格纳阵营中自乱阵脚忘记了最简单行礼规则的信徒”。然而,“瓦格纳魔法”在德彪西1888年参加拜罗伊特音乐节朝圣之后开始消散,此后他甚至经常挖苦瓦格纳。

不过德彪西对瓦格纳的关注还是令他从为上演瓦格纳歌剧而准备钢琴谱的出版商处大赚了一笔。他的朋友皮埃尔·路易斯曾爆料说德彪西打赌说他可以背谱弹奏瓦格纳的整部《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结果他还真的赢了。

德彪西被瓦格纳吸引是显而易见的。瓦格纳闪耀着光芒的编配手法强烈影响着德彪西,瓦格纳同样尝试“时间静止”的步调。然而他的节奏与德彪西很不同。对我来说,这是通过比较《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下文简称《特里斯坦》)和《佩利亚斯》管弦乐中的开篇体现出来的。瓦格纳的歌剧《特里斯坦》及德彪西印象主义音乐中的和声在西方和声发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们代表了西方和声发展的两种路径,同时又都动摇了传统调性和声的根基,其进一步的发展便是大小调和声的解体。

在《特里斯坦》序曲中,瓦格纳丰富饱满的和弦写就在一段惊人的严谨节奏中。仅仅一点点微小的跃动,便获得举重若轻的进展。然而瓦格纳的和弦充满了蓄意的和谐,每个音相互追逐驱赶,时而激进时而舒缓,连绵不断地推进到下一个乐句。

《佩里亚斯》开篇的裸和弦暗示着它仿中世纪宗教音乐的特质,但这些和弦并不推动音乐前进,乐章听起来几乎像一段以和声演唱的单声圣歌停滞片段,以此导向一个不祥的主题。由于要避开瓦格纳式的连贯,传统结构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原有的功能,这就使得德彪西音乐的逻辑与结构问题成为作品的“挑战”。音响上的色彩斑斓、光怪离奇,使整个音乐作品处于一种听觉上的“无序”状态,而原有逻辑结构手段的“去功能化”又使得作品在理性上也处于一种“无根”的状态。《佩里亚斯》的开场几乎是德彪西最激进的静态节奏实验。

还有我最喜欢的钢琴前奏曲之一《月色满庭台》,主题始于一串支离破碎的柔软和弦,整曲的旋律创作都极为自由,追求音乐的模糊性,旋律的淡化,短小、零碎、不连贯、片段化的主题动机,同时与色彩性的和声交织在一起。左手是低沉的音色,右手仿佛追寻这一条蜿蜒又令人揶揄的线索,在持续的升C中逐渐下行沉落。中间的主题进入一个沉静平稳的八度音阶。一些元素用以增加曲子的复杂性,但它依然是寂静的。但其内在舒展的张力,却似有着非凡的气派。当我们在音乐中感受到宁静,基础低音部降C到D的尖锐转换就仿佛之前营造的音乐世界全然颠覆。

如果德彪西的诞辰纪念真的被忽视,那恐怕是因为他有着太多难以被归纳总结的特质,这一点上他自己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他是被误解的,作为一个艺术家,他总是被归为他明明不希望属于的那个范畴。

他可以成为一个很好的合作者。与他保持了30年“最佳损友”关系的萨蒂,其实验性的和声构造体系深深地影响了他。还有一个绝妙的关于德彪西的描述你听了一定心驰神往——1912年,他和斯特拉文斯基一起坐在朋友家的钢琴前在尝试《春之祭》的第一乐章的四手联弹。

英国音乐史学家爱德华·洛克斯贝瑟在他1936年出版的德彪西传记中数次更新了这位艺术家的本质,他暗示德彪西“这是以一排矗立的讽刺来隔绝和掩护自己”。洛克斯贝瑟引用了一封德彪西在1893年写给作曲家欧内斯·肖颂的信:“我在这里,就这样蹉跎了31年还不能确定自己的审美,还有很多事情我不能够达成——创造出旷世的杰作,比如,那种真正富有责任感的作品——我有太多的顾虑,我考虑太多关于我自己的东西,因此只能看到现实的逼迫和我自己的无能为力。”

所以德彪西真的是印象派吗?在广度和深度均得到公认的国际音乐百科全书《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字典》的2001年新版中,法国音乐理论家弗朗索瓦·雷索尔强烈反对这一说法。他将德彪西的条目置于法国文艺界始于1885年的象征主义运动中。这是一个以德彪西美学为特点的分类。雷索尔写道,“抛弃自然主义、现实主义和过度的明确的形式主义,强调敌对,对公众难以捉摸的品味漠不关心,他是神秘的,甚至深奥。”

这些原则中的一部分听起来的确让我们联想到印象主义。当《大海》1905年被介绍进入公众视野,德彪西允许一些条目将其记述为“印象派音乐”,“对其形式拥有专属权的是它的作曲家。”然而到1908年,德彪西给出版社写信试图使自己更加“与众不同”一些,并且说“哪个蠢货说它是印象派,这可能是最不恰当的术语”。

我们能够得出些什么结论呢?好吧,某些人的工作是通过总结使古典音乐更接近普通读者大众,那么这些有问题的条款,比如印象派之于德彪西,或者无调性(勋伯格自己恨极了这种说法)或者极简主义(菲利普·格拉斯始终否认),它们就是这样派上用场的。

雷索尔关于《佩里亚斯与梅丽桑德》1902年首演的描述是“杰出的法国象征主义”。德彪西改编莫里斯·梅特林克1893创作的象征主义戏剧,在森林中迷失的可爱脆弱又神秘的年轻女子梅丽桑德,被忧郁而体面的格劳发现,之后二人结了婚。但格劳冲动不谙世事的弟弟佩里亚斯却不由自主地爱上了梅丽桑德,这样的三角关系注定了悲剧的发生。德彪西的音乐利用微小的难以察觉的暗涌激起看似无关紧要对话之下所潜藏的清晰而繁荣的意象阐释。

德彪西最初承诺梅丽桑德这个角色由梅特林克的情妇扮演,却临时变卦违约并不再继续他们的关系。德彪西明智地选择了委托苏格兰女高音歌唱家玛丽·高登演绎这一角色。一版录制于1904年十分粗糙却珍贵的录音记录了德彪西与高登在钢琴前合作三支短歌的情形。出自《佩里亚斯与梅丽桑德》的小咏叹调《遗忘》,高登的演唱柔情而深邃,似蒙着一层面纱,又带着几分薄凉的意味,可谓是对这个角色和这段音乐的完美演绎。对于今天所有关于如何“贯彻执行”印象派(该死,我自己怎么也用到这个词了)的假设和猜测,德彪西自己的演奏,轻灵的触动和清晰的节奏想必是最好的示范。

当德彪西接受了梅特林克的意见,他变得更加肆意和易怒了。作为罗马奖学金一等奖的获得者,他在意大利并不满意地逗留了三年。之后,他和加布里埃尔·杜邦保持了一段长时间的热恋关系。随后又因为她的朋友罗莎莉·特西尔离开了加布里埃尔,罗莎莉似乎是一名时装模特,1899年德彪西与之结了婚,但是婚后他开始发现她在思想上的局限性,并且和一名见识不凡的巴黎银行家的妻子艾玛·巴达可产生了暧昧关系(这让德彪西妻子后来企图自杀),他和艾玛育有一女,那是他唯一的孩子。

在他人生的最后一段岁月中,这个创造无数美妙音乐的天才却一直饱受直肠癌折磨。尽管1915年他成为了第一批接受结肠造口术手术的病人,但他仍在1918年仅55岁时便英年早逝。

如果今年纽约没有进行关于德彪西的什么庆典,一些有意义的录音还是会被大肆发行,比如德国留声机唱片10月将在美国发行的法国钢琴家皮埃尔·劳伦·艾玛尔的两部关于德彪西前奏曲的新版本就很值得关注。艾玛尔先生11月将在卡耐基音乐厅演奏《前奏曲》(第二册),他将用他精湛的技巧捕捉那些狡猾的、渴望的、炽烈的、充满幻想的巧妙而多样的音乐碎片,并将它们拼凑织就为大胆的当代艺术品。

顺便说一下,为了对抗印象派这个标签,德彪西在每段的结尾都用很小的字注上这些前奏曲的标题。不过,这些充满想像力的标题,比如FeuillesMortes(法语,意为死亡树叶),你有没有觉得它的确怎么看都像一幅印象派画的名字呢?

(安东尼·托马西尼,《纽约时报》首席古典音乐评论家。原文刊登于8月17日《纽约时报》。早报记者陈晨编译)

相关文章

  • 致敬毛泽东 · 诗书画四则之一[图文]
    致敬毛泽东 · 诗书画四则之一[图文]

    编者按:12月26日,是伟人毛泽东诞辰124周的日子,早早就看到有人在发文纪念。这些发自心底的声音,以及庄严的仪式感,就是我们对先贤的告慰与怀念。一个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独立的国家,怎会没有伟人!他的思想,是凝聚民族的力量,也是人们前行的灯塔。在伟人毛泽东诞辰日即将来临之际,在这里发四则画家李人毅创作的诗书画作品,以纪念伟人毛泽东。《屈指论道话沧桑》/李人毅绘屈指论道话沧桑——纪念毛泽...

    1865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入门古玩当攻克难点在先[图文]
    入门古玩当攻克难点在先[图文]

    古玩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行业,它不是单纯的一买一卖,更不是有钱就能够做得到的。古玩行涉足了经营、收藏、研究多个领域,若想进入古玩界,不仅必须具备综合性的文化素质、懂得最基本的审美,还要了解古玩基本的历史文化知识以及目前的市场行情,这些是经营和收藏古玩最基本的条件。对于新入门者来讲,进入古玩界还有七大难点需要克服。一难:很难找到入门老师很多人觉得,自学就能将古玩行的知识全部学到。但在古玩领域,看书...

    1844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苍劲浑厚 随意率真——山水画家方坤作品欣赏[图文]
    苍劲浑厚 随意率真——山水画家方坤作品欣赏[图文]

    【艺术简历】方坤,中国画家。大学学历,90年代末结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史专业。现为中国画学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贵州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李可染画院、广州画院特聘画家,岭南画院签约画家。从事中国画创作40余年,作品雄浑大气,个人风格突出,是我国当代最具艺术个性的山水画家之一。曾在贵州国画院、南京艺术学院、中国画研究院、山东省美术馆、绍兴美术馆、阳江市美术馆、珠海古元美术馆、广州恒源博物馆...

    1243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断臂维纳斯 何以成为杰作?[图文]
    断臂维纳斯 何以成为杰作?[图文]

    《米洛的维纳斯》(Venus de Milo),公元前2世纪,大理石,高202厘米,巴黎卢浮宫博物馆。代代传承的“美的条件”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古希腊的美学作为美术表现的基础,即“美的条件”,得以被传承了下来。那么,所谓“美的条件”到底是什么呢?让我们以被视为“杰作”的《米洛的维纳斯》为例,一边思考这件作品之所以被称作“杰作”的原因,一边欣赏一下吧。《米洛的维纳斯》背部看到这座雕塑,我...

    607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2024甲辰龙年——著名书画家罗中伟元旦特刊[图文]
    2024甲辰龙年——著名书画家罗中伟元旦特刊[图文]

    【艺术简历】罗中伟,现任通辽画院院长;通辽美术馆馆长;通辽市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少数民族促进会会员;内蒙古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内蒙古美术家协会版画艺委会主任;内蒙古美术家协会理事;内蒙古风景画学会副主席;通辽市文联副主席;通辽市政协委员;通辽市政协书画院副院长,哲里木版画研究会主任;内蒙古民族大学美术学院做客教授、研究生、行业指导教师;内蒙古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校...

    737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凝重唯美,富有张力——崔泉溪作品赏析[图文]
    凝重唯美,富有张力——崔泉溪作品赏析[图文]

    画家简历崔泉溪, 军旅画家,笔名, 田羽。1956年10月出生于江苏徐州。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高级美术师。原广州军区文艺创作室正师职油画创作员。1972年参加工作,1977年南京艺术学院舞美班进修,1983年毕业于北京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本科学士学位。1989年中央美院“蛋培拉油画技法”学习班。2000年北京全军美术高级造型研修班。2005年岭南美术出版《崔泉溪油...

    1968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当数字技术遇见文化产业[图文]
    当数字技术遇见文化产业[图文]

    黄卓/制图数字文化产业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两大目标交叉的重点领域,也是“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的关键构成。过去10年,我国数字文化产业供给侧改革实现了重大突破,一是传统文化产业数字化进程在不断加速,新闻出版、影视、演艺等领域通过数字化改造了产业链与商业模式。二是新兴数字文化产业实现了换道超车,部分领域如网络视听、手机游戏等已在全球领跑。但是需要看到...

    1332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台北故宫博物院的“笔墨见真章”与“看画·读画”[图文]
    台北故宫博物院的“笔墨见真章”与“看画·读画”[图文]

    五代 关仝 秋山晚翠台北故宫博物院自7月1日至9月25日的“笔墨见真章:历代书法选萃”及“看画·读画:历代名迹选萃”两项大展,将挑选历代书法与绘画精品,从时序发展的历程来述说历史。(传)宋 刘松年 补衲图台北故宫博物院特别挑选部分与古代运动相关的内容,期盼观众能从书画中找到传统艺术与运动之间的联系,进行一次充满知性的时空文化之旅。元 倪瓒 容膝斋图古代的文人书法家为了精进自身的书法造诣...

    1940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评画家刘越胜扇面画《硕果累累》系列作品[图文]
    评画家刘越胜扇面画《硕果累累》系列作品[图文]

    枇杷黄灿灿真的好诱人枇杷树,古称芙蓉树,已有数千年的种植史。因为她的果实黄灿灿、亮晶晶,汁甜味美,是大人和孩子们极其喜欢的、土生土长的应时鲜果。枇杷不仅仅是人们爱吃的果实,而且还是古今画家和诗人们十分钟爱的创作题材。“扬州八怪”里的罗聘、李方鹰;“金陵八家”里的谢荪、叶欣;“秦淮八艳”里的李香君、董小宛;现代艺术大家齐白石、陆俨少画过枇杷,其传世之作,迄今仍是当代画家们的摹本。至于古人写过枇杷诗...

    1956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彭锋、苏新平、马路、张方白、尹朝阳谈“中国表现”
    彭锋、苏新平、马路、张方白、尹朝阳谈“中国表现”

    嘉宾合影12月3日,“中国表现2023”展览在北京丽都国际艺术中心正式揭幕。“中国表现”通过展出一系列优秀艺术作品,织就了一个学术对话和艺术交流的语境,展示了中国当代艺术的独特内涵和时代风采。本次展览由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彭锋担任策展人,展出了许江、谭平、苏新平、马路、张方白、尹朝阳六位艺术家的作品。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2024年3月1日。何为“中国表现”?“中国表现”与西方抽象表现主义有...

    1556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陈丽华:40年如一日坚守敦煌的黄有为让人尊敬[图文]
    陈丽华:40年如一日坚守敦煌的黄有为让人尊敬[图文]

    黄有为与故宫博物院原副院长陈丽华在一次艺术活动上,故宫博物院原副院长陈丽华老师认识了敦煌画家黄有为,在聊天过程中,陈丽华老师得知黄有为坚守敦煌40年,专注于敦煌壁画的临摹研究和艺术创作之后,陈丽华老师表示非常的感动和赞赏:“在环境如此浮躁的今天,能够40年如一日坚守敦煌,专注于敦煌壁画的临摹研究,是很让人尊敬的一件事情,黄有为的壁画很有个人的风格,他画的菩萨、飞天都非常的细腻传神,他对背景处理也...

    555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大爱无疆 热爱慈善公益事业的书法家——臧永全[图文]
    大爱无疆 热爱慈善公益事业的书法家——臧永全[图文]

    臧永全,(笔名永泉)男,东艺斋主人,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县东安人,现为文化部国礼文化发展委员会景文书画院名义院长,保定市书法家协会会员,保定市竹林书画社理事。常青书画院理事中师学历,自1988年一直从事教育工作多年,2000年后转入石雕业,自幼酷爱书法,以帖为师,初学唐楷,后习二王,得隶书、魏碑之精华,尤精榜书大字。1997年香港回归之际,在北京曾受到了启功、刘炳森、欧阳中石、张书范等大家的启示...

    1858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科技发展浪潮下 数字演艺前途几何?[图文]
    科技发展浪潮下 数字演艺前途几何?[图文]

    科技的发展和进步,正在让许多曾经不可能的事情变成现实。受疫情影响,在剧场时不时得短暂关闭的情况下,文艺院团借助互联网,以直播的形式连接舞台和屏幕前的观众,实现了相关剧目的远程演播,服务了广大群众。这样的形式和实践值得肯定,但这种“舞台+摄像机”简单叠加的方式不应是数字演艺的全部。特别是从观众观赏的角度来讲,无论是一个机位,还是多个机位,将屏幕挡在眼前,原本坐在剧场里沉浸式观剧的现场感被割裂,原...

    1384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国家一级工艺美术师——黄建鹏[图文]
    国家一级工艺美术师——黄建鹏[图文]

    个人简介:黄建鹏,1963年出生,民革党员、高级工艺美术师、一级/高级技师、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郑州市非遗淡彩烙画传承人、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家、河南省民间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国际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中青年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书画专业委员会副理事委员、中国烙画艺术研究院院长、河南省书画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雕塑艺术联盟艺术总监、中国美术家协会...

    1439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浅谈油画的写意精神[图文]
    浅谈油画的写意精神[图文]

    中国油画的发展是世界油画史上的奇迹,改革开放短短40多年的时间就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而中国油画未来如何发展?艺术家要立足于国家文化布局整体发展所需,以人民为中心,扎根社会生活,通过油画创作,把对生活表象的认识、感受,转化为精神的表达,提高精神素质和品格。深入生活、反映生活,并不等于复制生活、照抄生活,不能把艺术家的眼睛变成照相机的镜头,把客观的自然景物照搬到画布上去,而是要把生活的表象经过艺术家...

    1179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