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合影
12月3日,“中国表现2023”展览在北京丽都国际艺术中心正式揭幕。“中国表现”通过展出一系列优秀艺术作品,织就了一个学术对话和艺术交流的语境,展示了中国当代艺术的独特内涵和时代风采。本次展览由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彭锋担任策展人,展出了许江、谭平、苏新平、马路、张方白、尹朝阳六位艺术家的作品。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2024年3月1日。
何为“中国表现”?“中国表现”与西方抽象表现主义有何区别?艺术家如何通过作品实现中国艺术传统在当代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展览期间,《中国美术报》记者对本次展览策展人彭锋和参展艺术家苏新平、马路、张方白、尹朝阳进行了专访,一起探讨为何在众多中国当代艺术样式和风格中突出“中国表现”。
为什么是“中国表现”?
中国美术报:结合中国现代化的发展阶段,在您看来,“中国表现”艺术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经历了怎样的历程?
彭锋:中国传统也有一种表现性的艺术,我们称其为“写意”。不过,写意和表现的侧重有所不同。当下如果还强调写意,就有可能跟古人一样,给人还没有现代化的感觉。“中国表现”有写意的精神,但是跟今天的生活发生了关系,可以说是一种当代写意。“中国表现”与写意最大的区别在于它是一个全球性的艺术。如果“写意”只有中国人懂,那么它就是一种地方性的艺术。通过与“表现”的结合,“写意”就从传统进入了现代。所以,“中国表现”可以说是中国传统写意艺术的现代化结果,它不再是对传统的简单重复,而是对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展览现场
许江 东方葵-离
中国美术报:“中国表现”的艺术家是如何选择的?
彭锋:此次参展的六位艺术家均是比较典型的表现性艺术家,之所以选择他们,一方面,他们基本上都是美院毕业或在美院教书,仍保持着中国的艺术传统和学院传统;另一方面,每位艺术家都经历了自我突破的过程,且经过多年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许江、谭平、苏新平的创作并不完全是从个人的角度出发,而是更多地是从国家民族精神、中国艺术发展等宏观问题出发。许江笔下的向日葵是一代中国人的象征,他的油画创作以中国画的笔法和笔势,通过一簇簇的向日葵传达一代人集体性的生命体验。许江的“中国表现”体现在他以笔法与中国传统发生关系,以向日葵与中国的现实发生关系,两者的结合是值得借鉴的。
尹朝阳感知到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变化后,他开始反思艺术与文化的关系,创作由原来的以批判性介入社会的艺术,转到当下以建设性介入文化的艺术。在我看来,这样的转变是非常合适这一代中国艺术家的。尹朝阳的“中国表现”体现在他把中国传统的青绿山水转换成了今天的油画样式,具有强烈的时代性。
马路将西方抽象绘画语言、中国的哲学思想以及东方意象性的认识相融合,创造出新的艺术样式。苏新平将表现性的版画语言和中国传统绘画理念、方法有机融合到了油画的创作中,让作品能充分表现内心的情感。
在创作方面,这些艺术家都并不纠结作品是具象还是抽象,只要能最大限度地表达和释放自己内心的感受,对象有形无形并不重要。张方白没有刻意表现石头的形状,而是以中国画的黑白灰为主,将传统水墨的技法和美学观念融入油画创作中。
中国美术报:结合中国传统美学理论,“中国表现”作为一种新的美学理论,它有何特色?
彭锋:“中国表现”有两个重要特征,一是中国性,二是现代性。其中现代性包括两个方面,即时代性和国际性。当代艺术要置身于全球视野之中,如果仅是传统水墨,它的国际性和时代性都不太明显,我们应向世界推出大家都能看懂的艺术。
展览现场
谭平 无题2017
如何理解“中国表现”?
中国美术报:您是如何理解“中国表现”的?
苏新平:这是中国当代艺术一个很大的课题,可以从不同角度理解。作为一种艺术表现方式,可以用具有中国意味的艺术语言表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宇宙的关系。如果艺术语言不限制的情况下,“中国表现”还可以是艺术家的一种精神指向。对艺术家来说,“中国表现”是个人对这个世界的一种诉求和愿望,即用中国文化的传统因素来表达今天人们的心理状态、精神状态。
马路:如果以德国表现主义为参照理解“中国表现”的话,德国表现主义以表现自我为主旨,“中国表现”不以个人的表现为标准,而是更关注外在,更偏向于对天地自然天人合一的理解。
张方白:“中国表现”是近20年来中国艺术的又一个艺术潮流。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对中华传统艺术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当代艺术的应有之义。“中国表现”的特点是重新从中华传统艺术中寻找资源,并根据时代和现实的要求进行创作。“中国表现”的艺术特征是有张力、有表现性;在艺术主题和思想性上,作品具有社会性导向和审美性导向;并以艺术语言传达对民族文化精神的阐释与反思,用艺术保持中华的文脉与气息。
尹朝阳:“中国表现”是一个开放的概念,即西方的表现主义加了一个定语。表现主义是一种宣泄情绪的表达方式,加上“中国”,就意味着你要跟这个地方的人和文脉发生关系。
展览现场
苏新平 行走的人1
中国美术报:结合您的创作谈谈具有“中国表现”意味的作品与西方抽象表现主义绘画有何区别?
苏新平:抽象表现主义的特点是抛弃具体物象,用夸张变形的语言表现人类的内心情感。但我在创作时并没有把注意力放在表现主义、抽象主义、当代性与否等方面,而是站在人类的角度,关注他们在这个世界上的基本处境。面对当下纷繁变化的世界,艺术家总得有一个态度,在我看来,“忙”是今天每个人的基本状态,大家都处于大踏步往前走的过程中,但最后的终极目标到底往哪走?这是我给自己提出的一个问题。
作品《行走的人》中,我并没有完全抛弃具体事物,而是从社会观照的现实角度,以正在疾步行走的男子形象作为视觉符号指涉人类群体,我希望有一个普世的价值观在背后支撑着社会或个人,让处于迷失的状态下的他们可以勇往直前。
马路:德国新表现主义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兴起的,对我的影响很大。我的创作深受德国表现主义的影响,在借鉴表现主义、抽象绘画的同时,也吸收了中国艺术的“写意”传统,用油画来表现画中的意境。
张方白:抽象表现主义是美国的现代艺术运动,它结合了抽象和表现主义这两种艺术流派的主要特征,强调艺术中的自我表现和形式纯粹性。“中国表现”是20世纪以来德国表现、美国抽象表现、德国新表现的继续与拓展,也有抽象艺术和表现艺术的特征,它既洽接西方艺术精华又吸取中国传统艺术元素,从而将中国传统美学资源转换为当代艺术。“中国表现”有着很强烈的中国符号,如中国审美里的笔墨、韵味、气息以及禅意。“中国表现”是20世纪以来中国文化的一次重新出发,是中国当代艺术的一个时代象征。
尹朝阳:在我看来,没有必要刻意去区分表现主义、抽象艺术这些西方的概念,当你生活在中国这个大环境中时,你的创作自然就与这个地方有关了,这是藏不住的。从创作过程来看,西方的表现主义就是直接把情绪宣泄掉,而“中国表现”要有一个“蓄”过程,然后再抒发出来。
展览现场
马路 喜悦
中国美术报:您的作品是如何体现对传统的传承与创新,以及对时代与“大我”的展现。
苏新平:在中国传统的文化血脉中,先天就具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不同之处在于你怎么使用,无论是直接挪用还是创造性转化都是可行的。但在我看来,能够进入美术史的艺术,都是符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并在艺术语言和思想观念方面具有独特性的作品,这是艺术的核心。此外,你还要具备丰厚的文化积淀和丰富的社会经验,并在此基础上能够独立地提出问题,并以独创的方式方法进行创作。
马路:我的画不是具象,也不是抽象,也不是写意。写意要意在笔先,我是意在笔后,甚至无笔,没有笔的驾驭,画面就没有固定的笔法或笔刷的痕迹,这种全然自然的创作状态,最终让画形成一种天人合一的观感。
在绘画技法方面,我吸取了中国水墨画的营养,一改油画笔触堆积的厚涂法,而是用水将丙烯溶解,在自然物理化学作用下,让颜料在纸上形成流淌、堆叠、互溶、渗透等变化,并最终呈现出一种很精致的视觉形象,这有点类似于中国的新水墨泼彩。表面上看我的作品没有中国元素,但只有深厚的中国审美积淀,你才能够产生这样的画面效果。西方绘画是靠对笔刷的控制来完成,而中国画的优点是在可控与不可控之间,这种不可控的控制才能够产生出天地相通的感觉。
展览现场
张方白 白石图六号
张方白:早在40多年前,我就撰写了《建立中国现代本土艺术之我见》一文,并持续在艺术创作中探索一条中国表现的道路。艺术实践方面,在“实在”系列、“鹰”系列、“塔”系列、“根”系列以及近期创作的“白石”系列中,我从中国篆刻的线、中国书画的黑白中提炼艺术语言,但作品体现的是当代的精神,例如我笔下的鹰有别于八大山人的孤傲冷寂,而是用厚重苍茫的艺术语言表现一种雄浑的生命之力。我坚持苍劲、雄浑的中国美学追求,力求将当代艺术与中国美学联系起来,创造出体现中国性的当代艺术。
展览现场
尹朝阳 青绿江山
尹朝阳:以《青绿江山》为例,我是用现代人的方式扩大了中国传统青绿山水的概念和外延,我觉得这就够了。艺术家没有必要刻意去宣示自己的创新,例如强调自己在工具材料方面的创新,如果这样你的创作是没有任何可能性的。在当代艺术创作过程中,在画面上用一点材料,这太司空见惯,根本不值得作为一个噱头来提。我只是刚好手边有这些材料并觉得合适,就直接使用了,任何过度的引申都是业余的。作为一位艺术家,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感知是最基本的。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