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以自己的方式“在场”——殷小峰艺术状态[图文]

时间 : 03-02 投稿人 : 都都 点击 :

以自己的方式“在场”——殷小峰艺术状态 | 艺术百科

当代艺术的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高度关注“当下”社会的生存状态,作为一种介入方式,当代艺术在介入生活的现场中实现自己的价值,所以,是否“在场”成为衡量当代艺术的一个重要指标。

问题的另一面是,由于当代艺术强调生活的现场感,于是也存在把生活浅表化、简单化、概念化的可能。事实上,一些“当代艺术”仅仅只是在表面上模拟、再现生活的场景,生吞活剥地在“关注当下”的旗号下,把当代生活变成为一种标签,似乎只要能展现生活的一些特定的侧面,特别是边缘、底层、另类的生活,表现了感性的,亚文化的生活场景,就天然获得了当代艺术的合法性,就具有了干预现实、批判现实的力量。

这种情形对中国当代艺术而言值得警惕,因为,自然地、机械的描摹日常生活的场景,容易落入以“题材”来决定“当代”的陷阱,一些人可能因为缺乏思考的力量,只是由于大胆、敢于出位,就能赢得“当代”的美誉。更可怕的是,这种风气一旦成为竞相效仿的时尚,成为一种固定的创作模式,它就完全有可能成为“当代艺术”的“终南捷径”,它会导致跟风、从众,相互模仿的不良习气因而将当代艺术引向歧路。

基于这样的背景,我们讨论殷小峰的艺术创作状态就有了特别的意义。在我们看来,殷小峰的艺术创作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当代艺术的“在场”是否只有一种可能?是否存在着其它的“在场”方式?

殷小峰的作品无疑也是属于当代艺术范畴的,然而,殷小峰给我们的启示是,他并没有简单化地拿作品去对应生活现实,而是自觉地与生活现实保持着思考的距离,他站在文化人类学立场,以具有鲜明的,富有个性特色的艺术语言,反思现代文明、思考文化的多样性、展现现代性和原始文化的关系、揭示全球化和地域性的关系……殷小峰的一系列艺术创作在当代艺术中独树一帜,这种独特的创作状态,集中表现在他用自己的方式介入“当下”,尽管他的表现对象并不是人们眼前的、耳熟能详的现实生活,但是他关注的对象和思考的重心却直指当代文化中的敏感问题。殷小峰的这种状态为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关心边缘、寻找差异、与流行保持距离,坚持个人的独立思考,是殷小峰一直以来的创作所体现出来的鲜明特色。

“通古斯”是殷小峰大学时代的毕业作品,正是在遥远的大兴安岭,神奇的鄂温克民族,给了殷小峰创作的灵感,也开启了他将创作重点放在少数民族的文化形态和生存状态的展现和思考之中。在此之后,他又创作了“修复的嬷嬷人”系列、“修正嬷嬷人”系列等作品。

在当代艺术一直将关注的重心集中在都市,聚焦在潮流、时尚的社会生活时,殷小峰独辟蹊径,他的选择似乎是逆时尚而动的,反而把创作焦点锁定在原始森林、遥远的大山和少数民族,事实上,这种创作状态本身就是“当代“的。

也就是说,在全球化时代,在全球的政治霸权、文化霸权、经济霸权甚嚣尘上的时候,殷小峰所关心的,是一种地方性的知识。

所谓“地方性知识”是人类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由美国人类学家格而兹所提出的。在过去人类学研究中,一直存在着关于普遍主义和特殊主义的分歧,在一些强调欧洲中心主义的人类学家看来,人类学田野考察,不过是为了证明人类学的共同结构和普遍规律;而“地方性知识”则相反,它强调不同文化、不同地域之间的差异性,主张做具体细微的田野个案考察,而反对那种大而空的理论建构,反对笼而统之的普遍主义的话语,它主张研究文化形成的特定的语境,特定的历史条件,特定的价值观念,而反对以先入为主,削足适履的理论叙述,强调丰富的文化个案本身也具有独立的价值。

殷小峰对地方性文化、地方性知识的关注,在“通古斯”和几个“嬷嬷人”系列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就“嬷嬷人”形象来说,它与北方古老的萨满教有密切而关联,与满族的民间剪纸、与皮影、与岩画都有着文化渊源上的关系。殷小峰的这种创作取向其意义是双重的:在对象上,他寻找差异,反抗宏大叙事的一统天下;同时,他对少数民族生活的表现,在当代艺术上还具有方法论的意义,这种意义表现在,殷小峰用自己的创作实践说明,当代艺术并没有一种统一的不可改变的模式。当代艺术应该是从问题出发,而不是从模式出发的,把焦点聚集在都市,固然是“当代”的;然而从都市抽身出来,回到乡村、回到田野,回到远离现代文明的时空,同样也可以是“当代”的,这是从另一个侧面对当代的切入。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在地域性、差异性越来越被忽视的今天,提出这个话题,本身就是具有强烈的当代性和问题意识的。

正如著名画家高更在谈到自己创作状态时所说的那样:“远离欧洲那追名逐利的斗争。在美丽的塔希提热带之夜的寂静中,我将能倾听我的心脏跳动的甜蜜而又动听的咚咚声,它与我周围的神秘生活保持着柔情的和谐。我最终将在没有金钱和烦恼的情况下自由地去爱、去唱、去死。”谁能否认,高更的这种生活态度和创作态度,不是一种反抗,不是一种对现实社会所持有的一种批判立场呢?

殷小峰除了创作“修复嬷嬷人”、“修正的嬷嬷人”等系列,他还创作了“捆绑系列”。看起来,这两个系列似乎差别很大,但深入考察,发现它们有着内在的一致性,这就是,它们都是针对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关注和揭示,这些问题本身,就是当代文化中所亟需关注的问题。

殷小峰在“嬷嬷人”几个系列中,它之所以关心古代、传统、地方,其着眼点并不只是这些事物本身,在这种关注的背后,是对当代问题的思考。在现代化的过程中,科学主义、理性主义盛行,人的生活被单一化、标准化、异化了,人们在自认为掌握了自然、实现了自身的同时,可能失去自己的生命之根,失去自己与自然的联系。所谓当代艺术,其重要的工作任务之一,就是质疑和反思现代性。

“捆绑系列”虽然视觉形象比较具体,但作品本身是抽离的,它表现了人的天性、人的身体与来自外界的压抑、束缚之间的激烈冲突;表现了人性在解放与禁锢之间的激烈对抗,这个问题同样是现代化过程中的基本问题,也是当代性很强的问题。殷小峰的做法是,他没有直接、具体地表现某个具体的生活故事和场景,而是把人体作为一种象征的语言,这些女人体都是没有头部的,作品在视觉上的紧张和不安的感受,使这些作品具有较大视觉冲击力和一种隐喻的、形而上的气息。

寻找差异,不光体现在殷小峰作品所表现的对象上,还体现在他的艺术语言中。在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的学习中,殷小峰受到了良好的基本功训练,打下了扎实的写实雕塑的基础,然而,一旦进入到创作状态,他没有拘泥在学院的造型框架中,而是努力在地方传统和民族传统中吸收营养,当然也注意从西方现当代艺术中吸收营养。正是因为有了博采众家的基础,他的雕塑作品形成了鲜明的,不可复制的个性特色。例如“通古斯”系列,作品既有雕塑的体量感,又有中国传统雕塑的写意特征,它不是通过学院式的解剖、精确来表达对象,而是通过对韵味、神态的捕捉来把握人物的内在精神。

再如他几个“嬷嬷人”系列,在造型上古朴、拙重;既显得高古,沉郁,又显出童趣、率真;这些形象具有很强的视觉个性,让人看后过目不忘,会长久地停留在记忆中。一个艺术家只有形成了具有个人独特魅力的艺术表现力,才能让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殷小峰是个多才多艺的人,他的才艺不仅表现在雕塑方面,同时他还努力掌握其它艺术门类的技艺,例如他能画得一手好的速写和水彩,他的水彩并在全国大展中屡屡获奖,这在目前国内的雕塑家中间是十分罕见的。

殷小峰在学校读书时就一直没有放弃绘画,绘画创作与他的雕塑创作相得益彰:他在进行雕塑创作时,水彩画创作成为他收集素材,保持形象记忆的重要手段;当雕塑创作完成后,雕塑本身又成为水彩画创作的对象;这种二维空间和三维空间,平面和立体的相互转化,体现在一个人的创作实践中,其中的快乐也许只有他自己才能真正体会到。

当代艺术经常说要打破艺术门类之间的界限,对艺术家而言,打破界限很容易,但是在精通了不同门类的艺术语言后,将它们融会贯通,有机结合在一起,则是打破界限的另一种境界。殷小峰的这种状态,对当代艺术而言,是相当具有启示意义的。

相关文章

  • “慢艺术"会成为下一个大型艺术运动吗?[图文]
    “慢艺术"会成为下一个大型艺术运动吗?[图文]

    图片: 拉古纳海滩,“大师选美”在这个拥有疯狂节奏的网络时代,一本呼吁我们慢下来的新书,萦绕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慢食运动“(Slow Food movement)和“慢‘性‘运动”(Slow Sex movement)早已不是新鲜事,而就艺术而言,近几年来在博物馆中推行的“慢艺术日“(Slow Art Day)尽管还没有全面大热,却已经有了渗透式的进展——这个理念要求参观者们放慢步伐,全身心...

    1311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关于汉风墨韵与彭城画派[图文]
    关于汉风墨韵与彭城画派[图文]

    李可染作品《牧牛图》“汉风墨韵——徐州美术的历史与今天暨彭城画派”作品展将于12月5日在上海中华艺术宫开幕。此次展览从挖掘徐州美术历史内涵、梳理徐州美术文脉以及徐州美术在东西美术交流中的特殊地位等方面着手,旨在呈现徐州美术两千余年的文化积淀,展现“彭城画派”的坚守与创新。展览分为五个专题:一是石上史诗·跨越两千年的遗产馈赠;二是百年先觉·徐州籍大师群体惊艳于中国现代艺术史;三是双星辉映·李可染...

    1589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刘艺先生谈草书系列文章之十一:《自叙帖》赏析[图文]
    刘艺先生谈草书系列文章之十一:《自叙帖》赏析[图文]

    唐代僧人怀素是我国书法史上成就卓著的草书大师。他在世时挥毫泼墨,创作了无数精品。历经一千多年,现在流传下来的墨迹刻帖仅有十几种,如《藏真帖》、《律公帖》、《自叙帖》、《苦笋帖》、《圣母帖》、《食鱼帖》、《小草千字文》等,件件珍贵,篇篇精彩。其中《自叙帖》是他狂草的代表作,有墨迹本及刻本流传(有学者认为墨迹本为摹本而非真迹)。此帖篇幅较长,向来是学草书者爱临的法帖。下面,谈谈如何欣赏这部狂草杰作。...

    1629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八大山人”:朱耷独创的“表情包”[图文]
    “八大山人”:朱耷独创的“表情包”[图文]

    朱耷,别号“八大山人”,明末清初画家、书法家,清初画坛“四僧”之一。在绘画上,他以大笔水墨写意画著称,并善于泼墨,尤以花鸟画称美于世,对后世的写意花鸟画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朱耷的花鸟画作品中,现收藏于天津博物馆的《河上花图》可谓精品中的精品,这幅巨幅长卷与二百余字的《河上花歌》相映生辉,堪称“八大山人”一生境遇的缩影和晚年心态的真实写照。朱耷,明宁献王朱权后裔。1644年,清军入关,明朝灭亡...

    1576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考古学家眼中的盗墓:毫无技术含量本质是体力活[图文]
    考古学家眼中的盗墓:毫无技术含量本质是体力活[图文]

    浙江的考古工作者,有个大困惑,就是汉墓数量特别多,西汉土坑墓、东汉砖室墓,一挖一大群,然而唐墓特别少,在许多地区只有个位数。汉墓多,唐墓少,安徽、江苏、山东等地也有类似现象。汉唐盛世,莫非汉代人口特多,唐朝荒芜一片?这个问题,我终究猜不透。同样的西汉土坑墓,绍兴、宁波的山地丘陵地区,墓坑开口于基岩之上,即所谓“生土坑”;湖州、嘉兴平原地区的土坑墓,营建于人为堆筑的土墩之上,即所谓“熟土坑”。从...

    722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灵气逼人:赵曼人物画作品欣赏[图文]
    灵气逼人:赵曼人物画作品欣赏[图文]

    赵曼·艺术简介郑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郑州美术馆郑州画院专业画家、扬州大学艺术学院特聘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博物馆协会会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业技术拔尖人才。赵曼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以长安画派和浙派诸家为师,综南北画派优长,兼收并蓄,致力于以中国画传统写意精神表现时代风尚及人物的内心世界。作品形式多样,题材丰富,代表作品“葵风”系列巨幅,以象征艺术手法,开创独特的魔幻现实主...

    333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许钦松:中国画学会要回归学术本身[图文]
    许钦松:中国画学会要回归学术本身[图文]

    关山月 毛主席咏梅词意图 158cm×291cm 1965年作于广东温泉宾馆“要团结画家,把创作搞好!”又一个美术组织在岭南诞生!12月6日上午,广东省中国画学会成立大会在从化广东温泉宾馆召开,来自全国的十余位艺术“大腕”与百余位本地艺术家相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艺术团体的成立。广东省中国画学会到底是怎样一种组织?它与原有的广东美协到底有何不同?接下来究竟有怎样的作为?1935年黄宾虹在香港(黄...

    963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第十三届“鸿儒杯”海峡两岸书画大赛铜奖段友生作品赏析
    第十三届“鸿儒杯”海峡两岸书画大赛铜奖段友生作品赏析

    段友生, 男,汉,北京人。现为北京润墨斋书画院高级院士。2019年春夏之交,一位老友数次来我漏宅,数次来都不止一次的向我谈到一个人,在这位朋友口中他所谈的这个人是一位“奇人”,我以为又如社会的那套虚头巴脑的吹嘘,在我面前总是提及此人,无非是想让我为其写一篇吹捧文章。尽管朋友不厌其烦的数次谈及此人,我却没有当回事。后来又有几次与其它朋友聚会,席间酒后却总有朋友谈到那位所谓的奇人,多位朋友谈多了,...

    842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单霁翔呼吁:保护20世纪建筑遗产刻不容缓[图文]
    单霁翔呼吁:保护20世纪建筑遗产刻不容缓[图文]

    图说:《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大典(北京卷)》首发式今天上午在故宫举行 主办方供图北京火车站、人民大会堂、北京和平宾馆……《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大典(北京卷)》首发式今天上午在故宫举行。该书提炼和展示出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中50个北京建筑,这些建筑是新中国建筑时代北京作品的缩影与典范,是新中国北京建筑师的智慧人生与创作思想的展现,也是一代人不可磨灭的记忆。《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大典(北京卷)...

    1291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绘画还是雕塑? 这是个问题[图文]
    绘画还是雕塑? 这是个问题[图文]

    《拉奥孔》,雕塑,高184cm,罗马梵蒂冈美术馆藏就像许多其他重要问题那样,关于绘画和雕塑谁更胜一筹的问题仍然悬而未决,但至少这种无谓的争执已经停止了。相对于自己不了解的艺术形式,雕塑家和画家无疑还是更钟爱自己从事的艺术,但他们已经不再认为有必要将自己从事的艺术捧到高人一等的地位了。在这个时代,我们已不会再去探寻雕塑是不是一门比绘画更尊贵的艺术,但我们确实会致力发现这两种艺术形式之间的共性、差...

    1700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动荡的现实——何汶玦的《日常影像》[图文]
    动荡的现实——何汶玦的《日常影像》[图文]

    缅甸印象-僧90x160cm--布面油何汶玦在20世纪90年代已经开始《水》组画的创作,最近十年,他用《水》和《看电影》两个系列绘画,在中国当代艺术界取得了一席之地。但为了进行突破,目前他正在探索和完善《日常影像》系列,力图与《水》和《看电影》拉开距离。尽管变革的意图明显,但从整体上看,《水》《看电影》《日常影像》都是何汶玦的成长经验和生活所见,它们具有内在的相异性和联系性,如同画上刮出的痕...

    1280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如何出售收藏品 了解下[图文]
    如何出售收藏品 了解下[图文]

    Jessica Craig-MartinArt SuppliesNathalie Karg Gallery在如今数十亿美元的艺术品市场中,当代艺商大多直接从艺术家处获得作品的供应。尽管如此,仍有相当一部分在售的艺术品曾有归属,但由于各式各样的原因重新进入了市场。通常,这种转手都可以归因于三个“D”——死亡(death)、离婚(divorce)或是债务问题(debt)。然而,收藏家品位的转变...

    1624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著名画家魏占峰艺术之路[图文]
    著名画家魏占峰艺术之路[图文]

    【艺术简历】魏占峰,1989年考入河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2007年考入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创作研究生班,2014进修于北京画院油画研究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徐悲鸿画院北京油画院画家、国家民族画院特聘画家、河北画院油画研究员、河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河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客座教授。重要展览2019年作品《演出来到家门口》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2018年作品《北京延庆永...

    264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顾风:艺术的突破要靠文化的引领[图文]
    顾风:艺术的突破要靠文化的引领[图文]

    甘泉山汉墓中殿刻石文字 顾风本报记者 李亦奕日前,“广陵潮——顾风主题书法展”在江苏省美术馆开展,扬州文化学者、文物考古专家顾风用书法形式复活扬州这座古城两千多年的历史,用历史的图式对接书法的现代语式,展览学术性和艺术性并重,以耐人寻味的“主题书法展”呈现在世人面前,值得书法界思考借鉴。用书法诉说一座城细读展览,记者发现展出作品几乎囊括所有书 体,经文以及题跋解读特色鲜明,充满书写趣味,只...

    1081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墨点日月 笔扬清风——解读梅兴保先生书法之美[图文]
    墨点日月 笔扬清风——解读梅兴保先生书法之美[图文]

    墨点日月 笔扬清风——解读梅兴保先生书法之美“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这是梅兴保先生近日赠予我的墨宝。其实,老子的“上善若水”与梅先生的人品、家风极为吻合。梅先生是我的好姐妹喜安姐姐的夫君,了解其人品高洁、清正,治家严谨、妻贤子慧,但见识到他书法,还是最近几年的事。三年前的一个秋天,我和一位好友去北京西山脚下的一个小型社区拜访梅先生及夫人,他正在客厅式书房书写兰亭序。记得那天秋高气爽,一...

    494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