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山月 毛主席咏梅词意图 158cm×291cm 1965年作于广东温泉宾馆
“要团结画家,把创作搞好!”
又一个美术组织在岭南诞生!12月6日上午,广东省中国画学会成立大会在从化广东温泉宾馆召开,来自全国的十余位艺术“大腕”与百余位本地艺术家相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艺术团体的成立。广东省中国画学会到底是怎样一种组织?它与原有的广东美协到底有何不同?接下来究竟有怎样的作为?
1935年黄宾虹在香港(黄般若摄)
中国画学会2011年成立,副会长近30位
12月5日,在广东省中国画学会成立的前一个晚上,该会召开了第一次会员大会,以举手投票的形式通过了总顾问、名誉顾问、名誉会长、学术指导、会长、执行会长、副会长、秘书长、理事、会员等人员机构方案。其中,中国美协副主席、广东美协主席许钦松为名誉会长,岭南画派纪念馆原馆长陈永锵为会长,广东美协副主席、广州画院院长方土为执行会长,广东青年画院院长周正良为秘书长。
而就在三年前,2011年7月,中国画学会在北京成立,积聚了全国大批著名艺术家。据其官方网站介绍,该会“是由从事中国画研究的专家学者自愿组成的学术性、专业性、全国性的社会组织,在国画界具有着广泛的代表性”。官网显示,该会副会长达29位之多。此后,各地的“中国画学会”相继成立。其官方网站显示,已有湖北、安徽、吉林、内蒙古、甘肃等省份成立本省的中国画学会。而据方土介绍,广东省中国画学会是第十四个地方性的中国画学会,“已经很落后了”。而记者留意到,山东、浙江、北京、陕西等传统中国画大省目前尚没有成立中国画学会的省级组织。
陈永锵1993年与程十发在上海美术馆个展上合影
记者调查发现,广东本土已经有了一个“中国画学会”的组织,即“广州中国画学会”。打开其官方网站,“广州国画”四个大字赫然挂在主页的左上方,书写者正是陈永锵。
该网站相关文字显示,广州中国画学会原名广州中国画会,成立于1980年,第一任会长是胡根天、第二任会长为黄志坚、第三任会长为陈永康。该“简介”的发布时间为2003年1月3日,这意味着该官网的主要资料已经11年没有更新。
作为一家机构的“脸面”,自己官网的相关讯息迟迟没有更新,这是不是意味着该美术组织已经后继乏力?而新成立的广东省中国画学会能否逃脱这样的命运?最终要看该组织的作为。
“建议应努力探索传统中国画的当代形态”
12月6日,广东省中国画学会成立当天,本土国画艺术名家云集,来自广东画院、广州画院、广州美院及其他美术机构的艺术家相聚从化,而这些艺术家中,绝大多数都已加入了广东美术家协会。
按照中国的美协组织通行惯例,美协内部一般都会设置各艺术门类的委员会。以广东美协为例,下列中国画艺委会、油画艺委会、版画艺委会等12个艺委会组织。其中,中国画艺委会主任为广东文联专职副主席、广东美协副主席李劲堃,副主任为王大鹏与李东伟,方土担任委员。
广东省中国画学会与广东美协及中国画艺委会到底有何不同?其定位与职能到底是如何设定的?此类问题成为学会成立当日理事及会员们讨论的话题。在下午举行的“南来北往”学术研讨会上,中国画学会副会长董小明发言强调“成立三年多之后,应研究讨论中国画学会的核心价值在哪里,我们主要应该做什么事情”。而对于刚刚成立的广东省中国画学会,他建议应努力探索传统中国画的当代形态。“革新和传承其实是整个中国画界相当一个时期来始终在探讨、在纠结的课题,作为广东省中国画学会,在全国大盘子中,我们更多是一个革新者的形象。”在该学会提供的相关宣传资料中,亦提到成立的宗旨:“搭建起一个研究岭南画派发展历史,弘扬岭南画派改革精神,探寻岭南画派当代性的重要学术平台。”由此可见,改革与革新成为该会的学术主调。
而对于广东省中国画学会的办会理念,方土则做了另一个解读。他主张“与传统相吻合”,“在已断裂的文脉基础上,重建中国画的审美法则”。
在“南来北往”学术研讨会上,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陈履生首先围绕着“主流画坛江湖化”的话题发表了个人见解。其中,他谈到“现在中国画学会成立得越多,问题越严重;画院成立得越多,问题越严重”,他最后建议艺术家应回到书斋多读书。
声音
要警惕市场对创作的负面影响,剔除市场上唯利的倾向,把时代精神、中国气派作为学术目标和追求。最后,要协调、团结国画家,把国画领域的学术、创作搞好。这个学会的“学”跟协会的“协”是完全不一样的。学会更需要回到学术本身,希望学会吸纳更多的学术理论家,做好理论建设。
——许钦松 中国美协副主席、广东文联主席、广东美协主席、广东画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