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民国仿乾隆款五彩双龙耳雕瓷葫芦瓶[图文]

时间 : 01-28 投稿人 : 小麒 点击 :

民国时期的仿古瓷风行一时,究其主要原因,当为官窑瓦解之后,官窑良工四散而流入到民间,以前想仿而不敢仿的官窑瓷,如今但仿无碍。《饮流斋说瓷》“自(清代)末叶至近日所仿至为进步,一由官窑良工四散,散令废驰,从前所不敢仿之贡品,今则无所不敢也。”景德镇制瓷业仿造清代官窑产品一时成为风尚,也是当时的主要行业,仿古瓷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民国瓷器生产的水平。

民国仿乾隆款五彩双龙耳雕瓷葫芦瓶 | 陶瓷知识

民国仿乾隆款五彩双龙耳雕瓷葫芦瓶 | 陶瓷知识

镇江博物馆所藏民国仿乾隆五彩双龙耳雕瓷葫芦瓶(图1、2),高21.5厘米,口颈4.4厘米,足径7厘米;呈葫芦形,口外侈,细颈。肩腹部饰一对称的龙耳,球腹,浅圈足,足内有“乾隆年制”二行楷书款(图3)。颈部对称开光,内雕剔龙纹。腹部对称开光,内雕剔双龙戏珠纹,所雕龙看似栩栩如生,呼之欲出。开光外,雕剔暗八仙,暗八仙不以人物出现,而以各自的持物来表现,花蓝代表蓝采和、宝剑代表吕洞宾、笛子代表韩湘子、阴阳板代表曹国舅、葫芦代表铁拐李、扇子代表汉锺离、拂尘代表张果老、荷花代表何仙姑。瓷器上绘暗八仙纹始于康熙,流行于清代、民国。雕剔工艺使瓷器画面产生立体效果和质感,从阴刻到阳剔,再施釉烧制,在清代中后期开始流行,民国时期雕瓷艺术蓬勃发展。龙纹作为我国传统的装饰纹样有着悠久的历史。龙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异动物。据宋代罗愿《尔雅翼》记载:龙是由蛇身、驼头、鹿角、鬼眼、牛耳、鱼鳞、鹰爪、虎掌等组成一个威猛矫健的形象,具有升天入海,腾云驾雾,能伸能缩的非凡本领,被视为鳞虫之长,四灵之一。据考古资料表明,早在我国新石器时代时期,就已出现了龙的艺术形象。至后经过不断的完善,到秦汉时期,龙的形象基本定型。龙纹在瓷器上的出现大约在南朝晚期至唐朝,宋元时期龙的形象演变的越来越规范化,明清两代是龙纹的全盛时期。

此件五彩双龙耳雕瓷葫芦瓶所雕龙纹,与乾隆官窑瓷上的龙纹相比,乾隆龙纹敏捷健壮,充满活力。而此件龙纹雕刻线条呆板,实无神韵。龙雕刻精细,特别是对龙的头部雕刻繁杂,正是由于这种精细的雕刻而失去了那种威猛矫健、腾云驾雾的生动感,仅形成一种装饰和象征的图案。虽然底部有乾隆款,但乾隆的特征不明显,当为民国仿乾隆器。此件五彩双龙耳雕瓷葫芦瓶只是民国仿乾隆器中的1件,器型颇有乾隆器之遗风,略具形似,但缺少乾隆器之神韵。

相关文章

  • 紫砂壶讲究“一夫一妻制”[图文]
    紫砂壶讲究“一夫一妻制”[图文]

    明·时大彬·莲瓣僧帽壶 高:9.3厘米,口径:9.4厘米,底刻款:万历丁酉时大彬制。现藏于香港茶具文物馆。此壶造型奇特,似一僧帽。壶身为六角形,壶盖为五瓣炼话,第六瓣为壶,第六瓣为壶注。壶注设计颇具匠心,与壶把手前后呼应,与壶身浑然一体。刻款古雅端正。明·时大彬·如意壶   高:11.3厘米,口径:8.4厘米,现藏于无锡市文物管理委员会。   此壶于1984年出土于无锡明代墓中,墓主是明代有名的华...

    1043 陶瓷 陶瓷知识 陶瓷作品鉴赏
  • 故宫联手上博 展出明清贸易瓷[图文]
    故宫联手上博 展出明清贸易瓷[图文]

    景德镇窑青花如意花卉纹香薰近日,当你到北京故宫博物院参观的时候,可以发现由上海博物馆和故宫博物院,联合举办的“越洋遗珍——上海博物馆与故宫博物院藏明清贸易瓷展”,正在延禧宫古陶瓷研究中心展厅举行。本次展览从两馆藏品中遴选出106件(套)明清时期的贸易瓷进行展示,旨在反映中国明清时期陶瓷外销的状况。景德镇窑青花镂空人物图果篮、带托盘相比明清时期的官窑瓷器,贸易瓷器对于许多观众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此次...

    1540 陶瓷 陶瓷科普 陶瓷作品鉴赏
  • 美人醉釉郎窑红:探秘迷人绚烂的传统红釉[图文]
    美人醉釉郎窑红:探秘迷人绚烂的传统红釉[图文]

    郎窑红,是我国名贵铜红釉中色彩最鲜艳的一种,它的特点是:色彩绚丽,红艳鲜明,且具有一种强烈的玻璃光泽。由于釉汁厚,在高温下产生流淌,所以成品的郎红往往于口沿露出白胎,呈现出旋状白线,俗称“灯草边”。而底部边缘釉汁流垂凝聚,近于黑红色。为了流釉不过底足,工匠用刮刀在圈足外侧刮出一个二层台,阻挡流釉淌下来,这是郎窑红瓷器制作过程中一个独特的技法,世有“脱口垂足郎不流”之称。朗窑红为我国名贵的传统红釉之...

    1107 陶瓷 陶瓷科普 陶瓷作品鉴赏
  • 乾隆瓷器塑像现身成都 被指表情温和有点萌[图文]
    乾隆瓷器塑像现身成都 被指表情温和有点萌[图文]

    乾隆瓷器塑像精美的瓷器,是中国人的发明。唐宋以来,瓷器乘风破浪、历尽艰难到达遥远的西方。被瓷器之美征服的西方人,则推动了瓷器技艺在西方世界的传播与发展。18世纪中后期,在欧洲艺术领域内掀起一阵中国瓷器热潮。但是,您知道吗?西方人竟然还曾经用瓷器为乾隆皇帝塑像,甚至还曾赠送过乾隆皇帝。想感受一下“瓷器版的乾隆”么?10月17日,“跨越三个世纪的优雅:(1740-2015)法国塞夫尔制造局特展”,将在...

    1199 陶瓷 陶瓷图片 陶瓷作品鉴赏
  • 天青釉瓷长期占据审美高峰有其必然性[图文]
    天青釉瓷长期占据审美高峰有其必然性[图文]

    五代耀州窑天青釉瓜棱罐学术界收藏界认可度较为一致天青釉瓷长期占据审美高峰有其必然性天青釉从五代耀州窑创烧开始,在中国陶瓷史一直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甚至被誉为代表着中国陶瓷的最高审美价值。而北宋汝窑更是把天青釉推往了历史的高峰,对后世单色釉瓷影响巨大。因此可以说,天青釉瓷长期占据审美高峰是必然的。■收藏周刊记者 梁志钦 实习生 孙林 整理天青色只能是一个青中泛蓝的色系范围据说五代后周柴世宗时,朝廷...

    392 陶瓷 陶瓷知识 陶瓷作品鉴赏
  • 水盂被古代文人称为文房第五宝[图文]
    水盂被古代文人称为文房第五宝[图文]

    北宋景德镇窑青白釉水盂青白釉水盂底部这件小巧精美的北宋景德镇湖田窑青白瓷水盂(图1),水盂高3厘米,口径3.8厘米,足径2.4厘米,口微敛,圆鼓腹,矮圈足。胎壁薄而轻盈,器型规整,做工考究,器物内外均施青白釉,釉面肥腴而匀净,是典型的景德镇湖田窑“湖水蓝”釉色,用“温润如玉”来形容,毫不为过。水盂的足底部(图2)不施釉,可窥其胎体,洁白、坚质而细密。水盂,又名“水丞”,是传统...

    1826 陶瓷 陶瓷作品 陶瓷作品鉴赏
  • 永乐釉里红海水龙纹梅瓶之传奇[图文]
    永乐釉里红海水龙纹梅瓶之传奇[图文]

    在我印象中,这是当今世上唯一在民间流通的永乐釉里红海水龙纹梅瓶。关于这个梅瓶流传,在着名大古董商埃斯凯纳齐(Eskenazi)自传书中有记载。永乐釉里红海水龙纹梅瓶永乐釉里红海水龙纹梅瓶(局部)永乐釉里红海水龙纹梅瓶(局部) 此梅瓶最早进入收藏圈视野是在1960至1970这十年间。当时由身在美国纽约的着名华人古董商戴润斋先生收藏。据说,戴先生于20世纪30年代在上海购买了这件瓷器,也有传说是50...

    816 陶瓷 陶瓷科普 陶瓷作品鉴赏
  • 千年长沙窑瓷器回故里[图文]
    千年长沙窑瓷器回故里[图文]

    神秘的“黑石号”帆船模型。↑因为瓷器,铜官再次迎来春天。  石竹 摄·→铜官窑,瓷泥的魅力。  磊鑫 摄·从“黑石号”沉船打捞出水的“石渚草市”题记碗。具有独特风格的铜官窑瓷器。本版照片除署名外均为受访者提供远远地看去,以褐色为主色调的长沙铜官窑博物馆就像一件巨大的铜官窑瓷器。前日,记者前往预计5月开放的长沙铜官窑博物馆实地采访,一睹神秘的“黑石号”商船及其去年12月底从海外回归的162件“黑石号...

    1569 陶瓷 陶瓷图片 陶瓷作品鉴赏
  • 明清官窑展为嘉德秋拍添彩[图文]
    明清官窑展为嘉德秋拍添彩[图文]

    明宣德 青花蔓草纹笔 日前,中国嘉德在京宣布启动“瓷中佳趣——明清官窑展览”。本次展览将于11月11日至13日在中国嘉德2015年秋拍预展现场呈现,50余件明清官窑佳器汇集一堂,将为预展增添一道靓丽的色彩。此外,在当天的启动仪式上,中国嘉德陶瓷部总经理刘越还向外界披露了几件即将亮相本次秋拍的陶瓷重器。50余件明清官窑争辉本次“瓷中佳趣——明清官窑展览”由佳趣雅集和中国嘉德联合举办,将展出佳趣雅集会...

    1979 陶瓷 陶瓷作品 陶瓷作品鉴赏
  • 瓷片故事:不可不说的成化帝母子畸恋[图文]
    瓷片故事:不可不说的成化帝母子畸恋[图文]

    中国陶瓷,历史悠久,品种繁多,它是我国历代文化的结晶。喜爱古陶瓷艺术品的人不少,但是懂得鉴定的人却为数不多。想要有一技傍身,就要多多磨炼。看真品是最便捷的途径,博物馆多跑跑多看看,总归有不能上手的遗憾,这个时候,潘家园可能是你的福地哟~完整的官窑不好找,但是咱们可以通过瓷片先来学习观摩啊~鉴定古瓷器主要从款识、造型、纹饰和胎釉特征方面下手,就拿款识来说,一片带款识的古瓷片也许胜过几本专业书籍。不信...

    978 陶瓷 陶瓷资料 陶瓷作品鉴赏
  • 汝瓷博物馆馆长揭秘汝瓷复烧(组图)
    汝瓷博物馆馆长揭秘汝瓷复烧(组图)

    清乾隆仿汝釉圆洗中国文物网讯(编辑 王菲)汝窑位列北宋“五大名窑”之首,在南宋笔记《垣斋笔衡》中,有“青瓷之首,汝窑为魁”的赞誉。汝窑烧造时间极短,只有二十年,据统计,存世的汝官窑作品仅七十余件。自明代开始,就不断有人进行汝瓷复烧的尝试,成功者寥若晨星,失败者却代不乏人。汝瓷复烧有着怎样的技术难点?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汝瓷复烧是否有成功的可能?近日,中国文物网记者专访河南汝州汝瓷博物馆馆...

    1162 陶瓷 陶瓷欣赏 陶瓷作品鉴赏
  • 创新设计与悠久历史结合 日本跨领域设计师nendo陶瓷作品[图文]
    创新设计与悠久历史结合 日本跨领域设计师nendo陶瓷作品[图文]

    日本跨领域设计师nendo与拥有260年历史的有田烧名窑“源右卫门窑”合作,以梅花和蔓叶纹饰创造出全新的陶瓷系列‘umekomon’和‘karakusa-e’。nendo采取大胆创新的图案组合形式,得到一系列新颖的视觉形象,又保持了源右卫门窑最为代表性的视觉符号——蓝白色搭配。釉底高反差的明暗对比让整个...

    1223 陶瓷 陶瓷图片 陶瓷作品鉴赏
  • 荥经砂器:南方丝绸之路上的古老手艺[图文]
    荥经砂器:南方丝绸之路上的古老手艺[图文]

    荥经被称为“中华砂器第一乡”,2000多年前这里便是砂陶的产地,“荥经砂锅”似乎也早已成了荥经县的代名词,也由此名列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两百多户人家的古城村,几乎家家有作坊,户户卖砂器。据荥经民间传说,古时一要员南巡,经过古城坪,口渴欲喝水,随从寻水至百姓家中,然家贫无物,百姓抠湿泥捏制成器皿烧水,要员饮之,回味甘甜,大加赞誉。传之后世,即为荥经砂器……时光一下子倒流了两千年我来到荥经古城村,...

    231 陶瓷 陶瓷作品 陶瓷作品鉴赏
  • 鉴藏知识:仿古瓷器如何做到巧识别 [图文]
    鉴藏知识:仿古瓷器如何做到巧识别 [图文]

    提起瓷器收藏,就和仿古瓷有关系,历史上曾多次出现仿瓷的高潮。近几年来,笔者通过学习和研究,对历代的仿瓷有了新认识,下面把这些小知识奉献出来,与大家共勉。 识别仿瓷需要一定的知识和独到的“眼力”,如果你能从以下方面入手,便可以把仿古瓷和现代瓷区别开来。 一、是要注意器物的造型,一般说来老瓷古朴、形制自然,并具有某个时代的风格特征,如康熙时特有器型观音瓶、棒槌瓶等; 二、是要细看釉面...

    670 陶瓷 陶瓷作品 陶瓷作品鉴赏
  • 端庄大气名窑风采(图)
    端庄大气名窑风采(图)

    元龙泉窑青釉划花狮钮盖罐元代虽然属于一个立国较短的朝代,但陶瓷业仍然取得了重要成就,并表现出强烈的时代风格。虽然经历了多年战乱与改朝换代,但由于南方的经济并没有遭受致命的破坏,使得一些宋代流传下来的名窑仍然窑火不熄,如钧窑、磁州窑、龙泉窑、霍窑、景德镇窑等,有的在工艺上又有了创新,有的在规模上还有所扩大,如龙泉窑由龙泉一县向丽水、永嘉、武义等更靠近江、海的地方发展,成为元代出口瓷器的主要产地和内销...

    1027 陶瓷 陶瓷知识 陶瓷作品鉴赏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