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跨领域设计师nendo与拥有260年历史的有田烧名窑“源右卫门窑”合作,以梅花和蔓叶纹饰创造出全新的陶瓷系列‘umekomon’和‘karakusa-e’。nendo采取大胆创新的图案组合形式,得到一系列新颖的视觉形象,又保持了源右卫门窑最为代表性的视觉符号——蓝白色搭配。釉底高反差的明暗对比让整个系列更加富于变化却没有打破整体的风格统一。传统源右卫门窑瓷器是采取先绘制轮廓再添色的工艺,nendo则采用‘sumihajiki’工艺来达成细腻线条的同时得到相对较低的成本。整个系列不仅传承源右卫门窑悠久的历史和传统,同时反映出其不断创新和演变的承诺。
创新设计与悠久历史结合 日本跨领域设计师nendo陶瓷作品[图文]
相关文章
-
三彩凤首壶:丝绸之路繁荣贸易的佐证[图文]
三彩凤首壶文/图:广州日报记者金叶彩凤首壶,唐代文物,1972年12月于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出土。壶高31厘米,口径4厘米。胎呈白色,直口、细颈,口颈相交处作一凤首,凤眼圆睁,神姿英发。椭圆腹,高圈足。凤冠长伸至腹为柄。腹部两面的中央雕塑着凸起四瓣形的团花,圆形器座上还雕塑着垂莲瓣纹,并且精细地刻画出头部额下的毛羽、花瓣的脉络。器身各部位,交错地施绘鲜亮的赭红、黄、青三种釉色,自上而下有十层纹饰,用...
1169 陶瓷 陶瓷图片 陶瓷作品鉴赏 -
回归原始 陶瓷艺术作品欣赏[图文]
以色列艺术家TaliaMukmel用砂子结合面粉、水和绳索,把它们“煮熟”,用最原始的方法得到了这些带有浓郁原始气息的艺术品,它们被命名为Terra-Cotta(陶土),为什么会有种想吃的冲动?...
1902 陶瓷 陶瓷欣赏 陶瓷作品鉴赏 -
李宗文:浅析当代艺术品市场下的汝窑瓷器 [图文]
李宗文:浅析当代艺术品市场下的汝窑瓷器 宋代,是传统制瓷工艺发展史上一个非常繁荣昌盛的时期,陶瓷史家通常将宋代陶瓷窑大致概括为6个瓷窑系,它们分别是:北方地区的定窑系、耀州窑系、钧窑系和磁州窑系;南方地区的龙泉青瓷系和景德镇的青白瓷系,这些窑系一方面具有因受其所在地区使用原材料的影响而具有的特殊性,另一方面又有受帝国时代的政治理念、文化习俗、工艺水平制约而具有的共同性。 宋朝瓷器从胎...
470 陶瓷 陶瓷欣赏 陶瓷作品鉴赏 -
首饰设计师眼中的陶瓷 [图文]
Abigail Mary Rose是一位来自英国的首饰设计师。从2004年开始设计并销售古董陶瓷首饰,在零六年毕业之后,她的作品就已经遍布欧美的各大商店和专卖店里。Abigail用专门的切割工艺和丝带赋予了这些被遗弃的陶瓷另一种生命。她的作品不仅仅是一种首饰,更是一种艺术品,体现着一种陶瓷文化。下面我们来欣赏Abigail的作品,体会作品背后的故事。...
1051 陶瓷 陶瓷知识 陶瓷作品鉴赏 -
2016年高古瓷器引领收藏新向标[图文]
现在,收藏行业越来越火爆,同时这个行业门槛也很低,任何人都可以加入,但是真正的收藏家全是高端玩家,这些高端的玩家才是能够左右收藏行业的人物,最近这些人们为了提升自己的品味,开始收藏高古瓷器,紧接着高古瓷器开始风生水起。所谓的高古瓷器是与明清瓷器相对而说的,高古瓷器通常说的是元代以前的陶瓷器,在北方所称“老窑瓷”。现代的高古瓷器赝品很多,但是有一个可以鉴别的方法那就是看“土斑”,这个是制假者无法仿造...
1009 陶瓷 陶瓷资料 陶瓷作品鉴赏 -
简述元明时期瓷器的造型鉴定[图文]
仿制古陶瓷,往往得其形似而失其神采,能效其隽秀,未必能学其古拙。因为一件器物的创作,与当时人们的生活习惯、审美标准以及技术条件都有密切的关系。一般说陶瓷器在纹饰、胎釉等方面均能体现各时代的特色,但造型在这方面表现得更为突出。所以若能善于识别其形状和神态,就可以在鉴定工作中掌握一种比较可靠的方法。观察器形首先要对历代造型有一个基本概念。陶瓷器的形状,大体是古时简朴,随同时代的演进而渐趋繁复。以元、明...
940 陶瓷 陶瓷资料 陶瓷作品鉴赏 -
鉴定明代瓷器要从5方面入手[图文]
明朝是中国陶瓷史上一个重要发展阶段,以景德镇为主的官窑器有了很大的发展,明朝生活陶瓷,建筑陶瓷和其它类型的陶瓷制造大大地超过了以前历代,展示了陶瓷业大发展的局面。明代青花、五彩、斗彩瓷器是瓷器生产的主流。鉴定明代瓷器,可以从五个方面着手进行。1、胎釉明代胎体迎光透视,都显肉红色而清代及民国仿品则为青白色。如以洁白细润著称于世的成化胎体,迎光透视显出颜色深浅不同的牙白或粉白色,具有如脂似乳的莹润光泽...
1528 陶瓷 陶瓷图片 陶瓷作品鉴赏 -
澄城窑黑釉瓷:渭北高原上的黑珍珠[图文]
图1澄城窑是陕西东部洛河流域新调查发现的一处代表性民窑,就目前掌握的资料判断,烧造年代为元代至近现代,突出特点是延续了耀州窑风格的刻印花青瓷工艺。该窑的黑釉瓷产品较多地使用了剔刻花工艺。澄城窑明末清初时期的黑釉瓷装饰工艺在陕西民窑中表现尤为突出,具有一定的自身特色。这类明末清初的剔刻花黑瓷产品经常被民间收藏界乃至文博界误判窑口与年代。图2澄城窑中心窑区位于陕西东部澄城县西南洛河支流西河和后河交汇处...
642 陶瓷 陶瓷欣赏 陶瓷作品鉴赏 -
北宋越窑摩羯纹粉盒[图文]
图1图2图3五代至北宋早中期的越窑瓷器胎质普遍细腻,呈浅灰色。釉色呈现更多的青绿,正是印证了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的诗意妙境。2011年镇江京口区苗家湾“京岘家园”抢救性考古发掘中,在一座已被破坏、早年曾遭盗掘的长方形砖室墓中,出土了一件越窑摩羯纹青釉粉盒(图1)。该粉盒口径13.3厘米,高4.6厘米,底径10.7厘米,形制为子母口圆形,分底、盖两部分;腹较浅,高圈足(图2),圈足外撇;盖...
624 陶瓷 陶瓷科普 陶瓷作品鉴赏 -
清乾隆粉彩开光人物茶壶[图文]
图1图2图中所示的这件粉彩开光人物茶壶,高12.6厘米,口径5.5厘米,足径6.3厘米,为清乾隆年间清宫御用瓷器,现藏于九江市博物馆。此壶圆鼓腹,柄呈耳状,壶盖为覆钵式,上有莲纹装饰钮。壶身以米红色凤尾锦粉彩团花为地,正、背面各有一开光。正面(图1)开光内以“雨中烹茶”为纹饰主题,用清淡的粉彩描绘出人物在庭院中烹茶的情景;背面(图2)开光内题墨书御制诗一首,诗曰:“溪烟山雨相空濛,生衣独坐杨柳风。...
767 陶瓷 陶瓷图片 陶瓷作品鉴赏 -
宋元明清的瓷器各有风采,你辨得出吗? [图文]
陶器是火与泥的结晶。陶器的发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进程——是人类第一次利用天然物,按照自己的意志创造出来的一种崭新的东西。从河北省阳原县泥河湾地区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的陶片来看,在中国陶器的产生距今已有11700多年的悠久历史。而瓷器,是陶器的进化。今天,就让我们以宋、元、明、清为例,说一说瓷器的辨别方法。1、从器物的造型上区别宋代造型多简朴,以仿青铜器造型为主,并多小件,但在器物的边角、口沿、底足很...
1835 陶瓷 陶瓷作品 陶瓷作品鉴赏 -
西坝窑的黑釉瓷艺术[图文]
图一 西坝窑 窑变釉壶翻开中国古代文化史,陶瓷器是一种独特而重要的载体,它们凭借着坚实的质地,稳定的性能,得以传承千万年。它记录下古代社会的生产、生活、科技,艺术等诸多信息。随着文物保护宣传工作的开展,对文物的研究、保护、收藏在四川地区蔚然成风,西坝窑作为四川黑釉瓷的奇葩,在传承历史,弘扬文化方面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在一程度上说是填补了中国古陶瓷史中西南边陲无大规模黑釉瓷的局面。一般我们在研究古陶...
501 陶瓷 陶瓷知识 陶瓷作品鉴赏 -
承前启后洪武瓷:造型单一器物重[图文]
洪武青花折枝花卉纹菱花式大盘明初洪武(1368~1398年)一朝是元明之际景德镇制瓷发展过程中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历史阶段。虽然研究者对明代官窑设立的具体时间尚有不同认识,但文献记载、传世品及考古发现都表明,洪武时期的景德镇确有窑场受命烧造过一定数量的宫廷官府用瓷,它不仅开明清两代官窑制瓷之先河,也为景德镇成为明代全国的中心窑场奠定了基础。总体看,传世洪武瓷以景德镇所产宫廷官府用瓷为代表,其制作工艺...
219 陶瓷 陶瓷资料 陶瓷作品鉴赏 -
盘点花器的异形器[图文]
青花渣斗 壁瓶像扇子的壁瓶 在5月15日的B2版中,我们邀请专家对中国历来的花器做了详尽的梳理。其实,除了主流花器外,中国历史上还存在着一些怪异有趣的花器,我们不妨盘点一番。 青花渣斗 明早期永宣年间有一种花器叫做青花海水纹渣斗。渣斗俗称痰盂,曾有人认为它是用来吐痰的,或者是个水器。但我们看古代的文献,会发现渣斗可能是一个比我 们想象的更高级别的器物,台北“故宫博物院”有一件传世的青花渣斗,它的内...
1566 陶瓷 陶瓷资料 陶瓷作品鉴赏
栏目直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