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17-18世纪中国瓷器的远洋贸易[图文]

时间 : 01-25 投稿人 : 绮儿 点击 :

17-18世纪中国瓷器的远洋贸易 | 陶瓷科普

越南头顿沉船出水的中国青花壶瓶

袁泉

17世纪始,欧洲各国纷纷在东方建立商贸公司,以荷兰和英国先后建立的东印度公司最有代表性。这些商贸公司具有亦官亦民的性质,往往以列强在中国代表的身份出现,相对集中地开展远洋商贸活动。在这种经济格局中,中国开始大批量接受西方订货。以此为契机,中国陶瓷以前所未有的规模流入西方市场,涌现了大批各具特色的外销瓷品种。

远帆竞至:东印度公司的陶瓷贸易

1602年,荷兰人为保护其在印度洋地区的贸易利益、支持本国与西班牙争夺东方领地和海上霸权的战争,创立了联合东印度公司,后更名为荷属东印度公司,建立起横跨远东、印度洋、太平洋直至欧洲的强大商业王国,垄断了几乎整个17世纪印度洋上的贸易活动。17世纪末开始,随着荷兰海上霸权的衰落,荷属东印度公司的贸易也逐渐日薄西山。1799年,荷兰在印度洋贸易的统治时代最终落幕。继之而起称雄全球远洋贸易的,是后来居上的英属东印度公司。1715年,英国商馆在广州正式设立,英属东印度公司亦专门成立了驻广州办事处特别委员会,负责英中贸易与外交事宜。此后100余年,英国以广州为口岸,同大清帝国进行了规模空前的陶瓷、丝绸及茶叶贸易,逐渐成为最大的对华贸易国。

根据东印度公司档案,17世纪经由荷属东印度公司贩运到欧洲的中国陶瓷累计共达1600万件;而仅仅在1780年,英国就向中国订购瓷器80万件。17-18世纪全球贸易下中国瓷器洪水般地输往欧洲,这一史实不仅记录在冰冷档案数字中,更通过陶瓷贸易线上的沉船遗迹,无声却生动地诉说着当年远帆竟至的盛况。

迄今为止打捞出水的明末清初远洋沉船,有来自中国福建平潭海域“碗礁一号”、“碗礁二号”,也有东南亚海域的历史钩沉,如发现于越南海域的头顿沉船、新加坡海峡的“海尔德马尔森”号和爪哇海的“泰兴号”,更不乏非洲海岸线和大西洋海域的商船遗迹,如南非海岸沉没的“圣康卡罗号”和大荷兰港口失事的“哥德堡号”。这些出水瓷器和沉船遗迹如珍珠点点,串联起明清之际中国与东南亚、欧罗巴地区间漫长而繁荣的陶瓷贸易通路。

这一时期的远洋贸易以瓷器为重要船货,广州是重要的海上对外贸易口岸,随着 “一口通商”时代的到来,粤海关更成为清代对外贸易的中心。

17-18世纪中国瓷器的远洋贸易 | 陶瓷科普

荷属东印度公司定制三博士釉上彩瓷图盘及其水彩设计稿

一口通商:广州十三行的崛起

街市上往来着东西方各国商旅,珠江水面上大小货船穿梭不息;瓷器、茶叶与丝绸源源不断地从商行仓库打包装货,运往在黄埔港上等候的远洋商船;珠江江畔幢幢排列整齐的建筑,是中外客商们交易、夜宿、集货之地;气派非凡的商馆广场上,大清帝国“钦命粤海关”的旗帜周围飘扬着大英帝国、丹麦、法兰西、瑞典、荷兰的国旗:这就是清代的帝国商行——广州十三行的盛景。

清政府在结束了海禁政策之后,出于既要对外通商又要约束外商贸易的考虑,于广州指定专营“外洋贩来货物及出海贸易货物”的“牙商”开设行店,进行垄断贸易,“十三行”自此登上历史舞台。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政府规定中国的对外贸易集中在广州进行,其“一口通商”的地位一直延续到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自此,经十三行进出口的贸易额节节增长,广州成为“金山珠海,天子南库”的对外贸易的中心。广州一口通商和十三行制度,在清政府闭关锁国的政策下开辟出一片通商贸易的广阔天地,成为清代前期的贸易“特区”;不仅促进了瓷器等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也将中西陶瓷贸易推向一个崭新阶段。

作为在华洋人的集中聚居地,商业交流和文化碰撞统使十三行街区成为工艺美术制造业的天堂。商行工匠通过欧洲绘画、磨花玻璃、珐琅彩等艺术品和工艺品,汲取了广阔的创作灵感,并将其与中国传统的文化元素结合,形成了众多中西合璧的地域性工艺门类;著名的“广彩瓷”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而广彩之外,17-18世纪间“中西融汇”的外销瓷产品,展示出丰富的文化面貌。

17-18世纪中国瓷器的远洋贸易 | 陶瓷科普

荷属东印度公司定制的粉彩纹章瓷

中西合璧:外销瓷器的发展与繁荣

清代一口通商之后,大量欧洲人到中国定购瓷器,他们一方面欣赏中国陶瓷传统的艺术风格,另一方面也按照本国的文化风俗和审美好尚对外销产品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并带来木样、纸样以及陶器样品作为外销瓷生产的参照样本。这些西方器用所反映的域外风尚,改变了中国外销陶瓷的产品结构、釉彩调色和形纹装饰,不仅提供了令人耳目一新的艺术风格,也成为国人了解外部世界的独特介质。

西方风格瓷器的批量定烧,使中国外销贸易瓷从17世纪开始进入一个“融汇中西”的新阶段。这些远洋贸易瓷既涵括了丰富的中国元素,激发出西方世界对神秘东方的无尽想象,又体现出欧洲社会的审美意趣和社会好尚,是典型的中西文化合璧之作,堪称一柄折射东西文化的双面镜。瓷器装饰主题在中国传统的花鸟、瑞兽及人物图案外,还常见徽章、外国文字、罗盘、园林水法及西洋风景画;瓷器造形也引入了西方生活中习见的花浇、水罐和杯壶。

在广阔海外市场的催育下,一批中西荟萃、风格独特的外销瓷器品种应运而生,广彩瓷、克拉克瓷和纹章瓷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广彩瓷借助广州“帝国商行”的地利之便,充分迎合西方华丽明艳的审美传统,以“绚彩华丽,金碧辉煌”的艺术风格在外销瓷中独树一帜,有“白色的黄金”之誉;盛销欧亚的克拉克青花瓷则呈现出层次丰富而又主次分明的装饰风格,在钴蓝彩绘的妙笔下,绽放出蓝与白独具魅力的视觉艺术;而装饰着家族、军团、都市、公司、团体等特殊标志的纹章瓷,则成为西方社会彰显身份和纪念荣耀的精美艺术品。

17-18世纪中国瓷器的远洋贸易 | 陶瓷科普

里斯本桑托斯宫镶嵌的克拉克瓷

相关文章

  • 小瓷器卖天价 藏界新风尚?[图文]
    小瓷器卖天价 藏界新风尚?[图文]

    相比尺寸硕大,体量浑厚的大器,如今人们也更关注一类尺寸称手,更利于掌中把玩的精致小器,宫廷制器讲究皇家气息,反映在这类小器的制作时,更多表现为造型比例的协调,线条感的耐人寻味,纹饰画面的精致耐看,且不失文艺情趣。盈盈一握间,极富年代感的气息扑面而来,市场关注度逐年走高。为迎合藏家审美,苏富比(微博)于今年春拍推出的专场“玲珑雅趣——明清掌上御瓷珍玩”。明成化青花折枝花卉纹卧足杯3016万元成交成化...

    1462 陶瓷 陶瓷知识 陶瓷作品鉴赏
  • 明清瓷器“太极八卦”纹样的流行[图文]
    明清瓷器“太极八卦”纹样的流行[图文]

    图1在明清时期的瓷器纹样中,“纹以载道”是一个十分常见的现象。晚明出现的一种以太极、阴阳、八卦为主体的纹样(图1),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的出现,是要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表达中国传统文化认同的一种宇宙观。“太极”、“阴阳”、“八卦”,原本是先秦古老的典籍中用来说明宇宙万物如何产生和变化的概念。如《周易·系辞上》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凶吉,凶吉生大业。”这段话后来被...

    1059 陶瓷 陶瓷作品 陶瓷作品鉴赏
  • 壶中日月长 名品茶壶欣赏[图文]
    壶中日月长 名品茶壶欣赏[图文]

    清乾隆青花红彩云龙纹贲巴壶工藤延年造饕餮纹龙纹玉盖银壶蒋蓉紫砂壶树桩浮雕壶老紫砂壶天王壶范大生制段泥雪桃壶顾道荣顾景舟作品鉴赏此乐壶郭其林制青灰砂东坡提梁壶黄山寿书画玉成窑方砖壶时大彬开光方壶吴经墓出土的提梁壶大彬制款鼎足盖圆壶段泥贴花葡萄纹提梁壶方衡禄制紫泥六方狮球壶畊山制朱泥梨皮小壶清代描金山水风景紫砂壶高12cm;口径5.5cm;底径11cm壶带盖,盖钮涂金,壶口内敛,壶身微鼓,壶柄与短流对...

    1181 陶瓷 陶瓷欣赏 陶瓷作品鉴赏
  • 香港苏富比秋拍:高端古董的洗牌趋势[图文]
    香港苏富比秋拍:高端古董的洗牌趋势[图文]

    清乾隆帝御宝青玉交龙钮方玺,成交价:9148万港元10月5日,香港苏富比迎来了2016秋拍的最后一天,“Roger Keverne 私人瑰藏”、“巴黎名藏中国艺术收藏III”、“龙游帝苑”、“坂本五郎珍藏早期佛教铜像”、“明式家具”、“中国艺术珍品”六场古董家具板块的专场拍卖相继举槌,拍品数量达到291件,成交212件,六场的总成交率达72.9%,总成交额达602,723,750港元,其...

    1227 陶瓷 陶瓷欣赏 陶瓷作品鉴赏
  • 泰裔Vipoo Srivilasa陶艺作品欣赏[图文]
  • 意境之美  Kazunori Ohnaka陶瓷作品欣赏[图文]
    意境之美 Kazunori Ohnaka陶瓷作品欣赏[图文]

    日本陶瓷艺术家Kazunori Ohnaka于2001年在山口县开设了自己的陶瓷制作工作室,开始了陶瓷设计制作之路,很难想象,这些有如锈迹斑斑铁器的家居作品,居然是陶瓷烧制出来的。他的陶瓷作品,更像是雕塑作品。身临其境,感受空间带来的世界与生命体合一的存在....

    718 陶瓷 陶瓷科普 陶瓷作品鉴赏
  • 陶艺家:青木良太陶艺作品欣赏[图文]
    陶艺家:青木良太陶艺作品欣赏[图文]

    青木良太RyotaAOKI以白瓷系列作品闻名。这位1978年出生的年轻陶艺家爱在工作室里听着hip-hop音乐进行一年多达25000种的釉药尝试,而他的作品又呈现出与世无争的宁静美丽。...

    1747 陶瓷 陶瓷知识 陶瓷作品鉴赏
  • 荥经砂器:南方丝绸之路上的古老手艺[图文]
    荥经砂器:南方丝绸之路上的古老手艺[图文]

    荥经被称为“中华砂器第一乡”,2000多年前这里便是砂陶的产地,“荥经砂锅”似乎也早已成了荥经县的代名词,也由此名列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两百多户人家的古城村,几乎家家有作坊,户户卖砂器。据荥经民间传说,古时一要员南巡,经过古城坪,口渴欲喝水,随从寻水至百姓家中,然家贫无物,百姓抠湿泥捏制成器皿烧水,要员饮之,回味甘甜,大加赞誉。传之后世,即为荥经砂器……时光一下子倒流了两千年我来到荥经古城村,...

    231 陶瓷 陶瓷作品 陶瓷作品鉴赏
  • 爱茶之人首选的把玩茶具:汝窑[图文]
  • 人物故事元青花四爱图梅瓶:同根生殊途归[图文]
    人物故事元青花四爱图梅瓶:同根生殊途归[图文]

    存世元代青花瓷器的数量可谓屈指可数,目前全球仅四百多件,国内考古发现和博物馆收藏约一百多件。其中绘有人物及故事情节的,更是凤毛麟角,因此湖北省博物馆收藏的出土元青花“四爱图”梅瓶和武汉市博物馆收藏的传世元青花“四爱图”梅瓶格外引人关注。湖北省博物馆馆藏的元青花“四爱图”梅瓶(以下简称“前者”)(图1左),2006年出土于湖北省钟祥市明代郢靖王墓。墓主郢靖王朱栋是明太祖朱元璋第二十三子,生于洪武二十...

    549 陶瓷 陶瓷欣赏 陶瓷作品鉴赏
  • 德化瓷:中国传承世界名窑 [图文]
    德化瓷:中国传承世界名窑 [图文]

    德化瓷:中国传承,世界名窑德化,位于福建省中部,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历史文化古名城—泉州,素有闽中屋脊之称的戴云山下腹地德化县而得名“德化瓷”。德化瓷的烧制技艺历史悠久,始于新石器时代、完善于商周等朝代,兴于唐、宋、元,盛于明、清时期,发展于现代;是中国陶瓷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更是世界陶瓷稀有历史文化的一颗璀灿明珠。在中国陶瓷历史的发展中,德化与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三足鼎立,并称为“中国三大古瓷都”...

    1972 陶瓷 陶瓷科普 陶瓷作品鉴赏
  • 现代陶瓷:是收藏也是投资[图文]
    现代陶瓷:是收藏也是投资[图文]

    刘嘉鸿作品。作为青年陶瓷艺术家刘嘉鸿的首场个展,刘嘉鸿陶瓷艺术作品展正在深圳景亿山庄典范别院艺术馆举行,展览不仅带来了70余件工艺精湛、造型独特的陶瓷艺术作品,而且聚集了一个深圳现代陶瓷收藏群体。而作为收藏现代艺术陶瓷长达20余年的资深收藏家,景亿山庄典范别院艺术馆主人李强和景德镇陶瓷艺术家刘嘉鸿的相遇,也掀起了一个现代艺术陶瓷市场在暴冷暴热之后回归理性的收藏话题。中国缺少专业艺术经纪人对于从事金...

    281 陶瓷 陶瓷欣赏 陶瓷作品鉴赏
  • 清新瓷器——单色釉 [图文]
    清新瓷器——单色釉 [图文]

    红釉玉壶春瓶此件“御制粉青釉浮雕龙纹罐”以“云龙海水”的图案为主题,罐上雕有双龙,长龙双目炯炯,轮廓分明,龙躯盘曲在汹涌浪涛之中,造型栩栩如生。最迷人的是其釉色的质地,色泽青绿淡雅,釉面光泽柔和,如玉般莹润,为青釉中最佳色调之一。清乾隆御制粉青釉浮雕龙纹罐与其他种类的瓷器相比,单色釉瓷形态清雅、用色单纯,既没有复杂的图案纹饰,也没有丰富的色彩搭配,但是却具有另外一种令人如痴如醉的美,一直受到有品位...

    847 陶瓷 陶瓷科普 陶瓷作品鉴赏
  • 青年陶瓷艺术家张万莲作品欣赏[图文]
    青年陶瓷艺术家张万莲作品欣赏[图文]

    张万莲,江西奉新人,1997年毕业于景德镇职工大学。江西省工艺美术师,江西省高级技师,江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国画院江西分院院士,景德镇市青年美术家协会会员。 张万莲擅长古彩花鸟人物,新彩人物釉下彩装饰,作品传统中见新颖,大胆创新,富有灵性。在人物表现上,张万莲善于用画笔捕捉典型剧情中的典型情景,通过对人物扮相及姿态的设计打造出特色鲜明的角色形象。《西厢记》中的崔莺莺和张生,《牡丹亭》中的杜丽...

    853 陶瓷 陶瓷科普 陶瓷作品鉴赏
  • 你相信这是陶瓷做出来的吗?[图文]
    你相信这是陶瓷做出来的吗?[图文]

    美国艺术家Cheryl Ann Thomas用最传统的方式进行她的创作。运用前哥伦布时代印地安人与西非人製作大型陶瓷器皿的技术,重现陶瓷工艺的悠久历史。将传统的条纹一圈一圈叠合,她选择留下泥土的天然质感以及她自己的手作印记。她说,“文物与艺术创作是人类干预历史的遗留证据,我的雕塑构成了我与物质相互干预而留下永久的纪录!”。(文章来源:视觉艺术)...

    1538 陶瓷 陶瓷欣赏 陶瓷作品鉴赏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