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德化瓷:中国传承世界名窑 [图文]

时间 : 01-25 投稿人 : 演演 点击 :

德化瓷:中国传承世界名窑  | 陶瓷欣赏

德化瓷:中国传承,世界名窑

德化,位于福建省中部,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历史文化古名城—泉州,素有闽中屋脊之称的戴云山下腹地德化县而得名“德化瓷”。

德化瓷的烧制技艺历史悠久,始于新石器时代、完善于商周等朝代,兴于唐、宋、元,盛于明、清时期,发展于现代;是中国陶瓷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更是世界陶瓷稀有历史文化的一颗璀灿明珠。

在中国陶瓷历史的发展中,德化与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三足鼎立,并称为“中国三大古瓷都”。

德化瓷的烧制,历来以民窑命名。因为德化窑在历朝历代末能得到皇恩的“宠幸”而无缘于“官窑”,也是未能得到国内人士重视的世界遗产,令人遗憾。

但是,在元代时期,偶然赐予德化窑的机遇,有位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于1291年取道福建,来到当时在国际上被誉为东方第一大港的泉州港航海归国,将德化瓷从海上丝绸之路带回欧洲,让欧洲人士更全面的了解德化瓷。在当时,欧洲各国人士对来自中国德化的白瓷视如稀世珍宝、爱不释手,他们都以不同的语言给德化白瓷命名“中国白”,使法国人以法文命名为——BLANC DE CHINE,英国人以英文直接称呼——CHINA是对珍稀的德化白瓷的赞誉,在国际上“中国白”的称呼延续至今。

在欧洲国家,他们认为德化窑烧制的稀有独特的白瓷,如象牙白、奶油白和胎质细腻美如“凝脂似玉、洁白高雅”及其高透光度的瓷质是中国瓷器之上品,让德化白瓷享有世界陶瓷历史文化最高的赞誉——中国白。

德化,位于福建省中部,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历史文化古名城—泉州,素有闽中屋脊之称的戴云山下腹地德化县而得名“德化瓷”。

德化瓷在欧洲几百年以来,由于她得到各国皇室贵族的“宠爱”所致世界各地许多博物馆的馆藏中都有她(中国白)的身影;有的博物馆将“BLANC DE CHINE或 CHINA”的中国白瓷列为镇馆之宝,使德化瓷成为世界陶瓷文化遗产中宝贵的经典项目,于是德化窑被世界各国誉为世界的“官窑”。

德化窑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国家对陶瓷文物的重视,先后在德化县境内、进行全面系统性的研究和考查,考查队在考查中发现了龙浔镇丁溪村的云尾山、牛尾寨、驷埔山及美湖乡的后坪山等,在这四个古窑址出土了大量的陶瓷器皿及标本遗物,经考古人员的对比和论证,发现该陶瓷标本遗物的制作技艺及工具、是用石器刮削和手工印制生产的陶瓷属--原始古窑址,经过专家分析研究,证实德化窑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开始生产陶瓷。

考古人员在研究盖德乡碗坪北宋窑址,出土的陶瓷标本与东南亚出土的瓷器标本祥细比对,在瓷质和装饰纹样的制作方法经分析完全相同,确定“德化窑”在北宋时期生产的陶瓷,已经大量出口畅销国外。

后来,德化县村民又在三班镇桥内村尖山周围发现成片的古窑址,经考古专家根据现场出土的原始陶瓷标本,经过分析、研究比对确定为商周时期、大规模生产的“商周”窑址,在大量丰富的实样标本中、考古专家一致确定德化窑最早生产“青瓷”的时间为——商周时期。

唐朝五代时期,德化制瓷业的生产已经开始兴旺,烧制产品以日用陶瓷为主。在当时就有本县乡贤颜化彩、为了陶瓷制造行业的生产管理及彩画装饰的统一标准规范,曾编写了《陶业法》和《绘梅岭图》等、陶瓷制作专业法和彩绘专着。

宋元代时期,德化窑在前期发展的基础上制瓷业已进入兴旺繁荣,陶瓷生产主要以青瓷(影青)和白瓷为主。在陶瓷产品的装饰方面,以花卉缠枝及鱼、鸟图案等等、构图严谨,重于写实的高超绘画技艺及色彩丰富。瓷雕技艺的佛像艺术制作已开始盛行,纯手工艺制作均采用拓印、圆雕、堆雕、浮雕、捏雕及刻划等生产装饰技艺制做。

在这个时期,窑炉的制造技术及烧制技艺已经更进一步发展,由龙窑(又名鸡笼窑)技术发展向阶梯窑转变过程,及对阶梯窑的改进和完善整体窑炉的结构。日本柴烧窑也是深受德化阶梯窑(别名蛇目窑)的影响而设计的,所以日本陶瓷业人士将德化窑称为“串窑”的始祖。

明代时期,德化陶瓷制造业已进入兴旺高峰期。特别是佛像雕塑艺术瓷的成熟,涌现出一批优秀的瓷雕艺术家,如何朝宗、何朝水、何朝春、张寿山、陈伟等等;他们将德化传统陶瓷雕塑推陈出新,展现出前所末有的瓷雕艺术境界,最具代表性的瓷雕技艺“何派”艺术,在依服纹理的雕塑技法,具有“宽能跑马、密不透风”的独特风格,是容纳入 “曹衣出水、吴带当风” 绘画技艺的高雅内涵,何朝宗制作的观音瓷雕作品,素有“除非观音离南海、何来大士现真身”之称的美誉,在国际上享有“东方艺术”及瓷圣的赞誉,其所开创的独特技艺和艺术风格垂范后世,为德化窑传统瓷雕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到了明晚期,德化陶瓷已经不是单一生产 “中国白” 的象牙白、猪油白瓷质,已生产美如婴儿的肌肤、白里透红的 “孩儿红”瓷质,和釉上釉下彩的—青花瓷;及釉下彩绘经高温烧成反应后,呈红、黄、绿、蓝、紫五种颜色釉下五彩瓷,五彩瓷的制作生产以康熙、乾隆年间生产的五彩瓷最佳,色彩鲜艳、优美独特,最具高雅。

清代时期,德化瓷的制造业已发展至空前兴盛,窑场遍布全县各乡村,主要生产釉下青花瓷,产品以日用陶瓷和艺术瓷雕为主;日用瓷画工精细,呈色鲜艳,,釉下青花瓷的兴起、代替了大量白瓷的出口。

在清末至民国时期,受到国力的衰退和战争的影响,德化瓷业每况愈下、时过境迁,大小窑场逐渐衰落关闭停产,只剩下寥寥无几的窑场和极少数瓷雕作坊在断断续续着生产,在艰难的岁月中瓷业长期处于不景气和不兴不灭的状态,制瓷业的各种工艺技术只有一些老艺人在从事着他们的技艺传承,他们用自己的青春岁月在保护着德化窑烧制技艺这项独特的制瓷技艺得到延续和世代相传。

在新中国成立后,各行各业开始复苏,在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德化瓷业再获得新生,德化窑场在国营和集体的重新组合,恢复日用细瓷和陈设艺术瓷的相继生产及建白瓷和高白瓷的研制,研制出瓷质如凝脂似玉、皓似猪油的猪油白和宛如象牙的建白瓷,及素有冰肌玉骨、洁白清雅,白度冠居全国第一的高白瓷。

在瓷雕行业,这时让瓷雕艺人们已经盼望已久的春天终于到来,德化国营瓷厂开始组建陶瓷雕塑车间,特招聘苏勤明、温堆登等,和他们的徒弟们共同努力承办雕塑车间的生产和制作,为德化瓷坛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瓷雕新秀,继承前人的优秀技法和独特的“何派”瓷雕艺术风格,并不断创新发展,让世界誉为“东方艺术”的德化传统瓷雕独特艺术得以重现光彩。

在改革开放后,给德化瓷业带来像雨后春笋般的蓬勃发展,欣欣向荣,大量生产西洋小工艺瓷以发展出口创汇,带动整个德化陶瓷产业和生产技艺的变化及窑炉的改进,电窑、液化气窑、柴油窑取代阶梯窑的烧成,全县先后成立了二百多家陶瓷研究所,大小陶瓷企业二千多家,最高年产值生产出口创汇上百亿,是德化陶瓷业前所末有的发展,三十多年来的发展给德化瓷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和良好的经济效益。

德化瓷烧制技艺,于2006年5月份,经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德化窑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德化陶瓷在世界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在现代陶瓷多元化繁荣发展过程中,同样也取得辉煌的成就。

许多社会发展因素,对陶瓷生产制作的改变和现有经济价值观的综合影响,许多年轻人都不愿意从事学习传统陶瓷的生产制作,因为学习过程长,经济回收见效慢,在德化传统制瓷行业有许多技术领域特长的老艺人、都已人老年迈,有的技艺已到人亡技失之忧,将如何保护和抢救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探讨的问题,有的技艺面临着青黄不接或接近断代无人传承的时候,需要通过有效的方法进行抢救、做好传承保护工作和制度的完善。

德化窑遗址已被列入国家“十二五”期间重要大遗址的专项规划保护项目库,是国家对德化窑历史文化的重视和保护。德化窑,不止是陶瓷文化历史意义、也存在艺术价值和传统技艺的传承,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传承”是核心、灵魂, 还需要融入时代艺术创新和发展,让德化瓷“中国白”这棵璀璨的明珠,在伟大的祖国文艺复兴时期闪耀着永恒的光辉……

相关文章

  • 陶艺家:青木良太陶艺作品欣赏[图文]
    陶艺家:青木良太陶艺作品欣赏[图文]

    青木良太RyotaAOKI以白瓷系列作品闻名。这位1978年出生的年轻陶艺家爱在工作室里听着hip-hop音乐进行一年多达25000种的釉药尝试,而他的作品又呈现出与世无争的宁静美丽。...

    1747 陶瓷 陶瓷知识 陶瓷作品鉴赏
  • 女陶艺家周玲和她的“女人”们 [图文]
    女陶艺家周玲和她的“女人”们 [图文]

    周玲:1996年,考入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陶瓷设计专业;2005年,《暗香》系列人物瓷雕获“第七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金奖,《天籁之音》获铜奖;2005年,《晨曲》获江西省美术家协会陶瓷艺委会“第二届陶瓷艺术作品展示评比”佳作奖;2006年10月,被评为景德镇高级陶瓷美术师;2006年12月,被评为江西省工艺美术师;2007年3月,《女人花》获“第五届全国艺术品、旅游品、家居饰品博览会”金...

    1435 陶瓷 陶瓷图片 陶瓷作品鉴赏
  • 清康熙淡描青花人物纹笔海[图文]
    清康熙淡描青花人物纹笔海[图文]

    这件淡描青花人物纹笔海,高14.5厘米,口径18厘米,腹径18厘米,底径18厘米,呈圆柱筒形,内外壁均施釉,底为细砂底,底部中心微凹,有釉。笔海是文房用具中的一种,其功用与笔筒相近,为插放毛笔之用。但其直径比一般笔筒粗很多,体量大很多,故名为“笔海”。这种矮而粗的笔海,所插放的可能是笔杆短而粗的抓笔之类,也可插放画纸或小画轴等。这件笔海外壁一周以淡描青花的形式绘一组人物故事纹,全图总共绘画有六个人...

    1517 陶瓷 陶瓷知识 陶瓷作品鉴赏
  • 紫韵意深 大器近道:写在顾景舟先生百岁诞辰[图文]
    紫韵意深 大器近道:写在顾景舟先生百岁诞辰[图文]

    顾景舟制「松鼠葡萄十头套组茶具」局部文/史俊棠十月金秋祖国的河山瑰丽而沉郁,而这个秋天,在陶都宜兴,在祖国乃至世界各地的紫砂壶艺爱好者心中更多了一份感念。光阴荏苒,一代壶宗顾景舟大师已经离开我们近二十个春秋,今年正是顾景舟先生百岁冥诞,艺海扬舟,德艺之范,本着对紫砂行业多年来的情愫与当年与顾老相识交往的高山仰止,难抑心中怀念与激动,提笔写下拙言。北京东正2015秋拍紫器东来——茶器专场之《献礼》封...

    1985 陶瓷 陶瓷图片 陶瓷作品鉴赏
  • 康熙的果盘:五彩描金花蝶纹攒盘[图文]
    康熙的果盘:五彩描金花蝶纹攒盘[图文]

    五彩描金花蝶纹攒盘(瓷器) 清代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此攒盘作于清康熙年间,由内外两层共12件大小盘组成葵花式样。盘折沿,浅腹,平底,圈足。盘内五彩绘花卉蝴蝶纹,沿面红彩描金,盘外壁红彩八吉祥纹,并描金篆书“瘦”字。攒盘又称为拼盘,为盛放食物的器具。始制于明代万历时期,至清代康熙朝较为流行,并延续至晚清。一组拼盘的数量不等,少则5个,多则达20多个,按件数的不同,又称为“五子”“七巧”“八仙”“九字”...

    650 陶瓷 陶瓷知识 陶瓷作品鉴赏
  • 越窑青瓷衰落原因考辨[图文]
    越窑青瓷衰落原因考辨[图文]

    越窑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瓷窑体系之一,因处于越地而得名,其制瓷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北宋中期开始,越窑的制瓷工艺便停滞不前,且出现衰退的迹象。北宋晚期则是越窑的衰退时期,此时,越窑的中心窑场只有10余处,其他地区的窑址也寥寥无几,生产规模大大缩小,产品质量急剧下降。至南宋初期,除低岭头、寺龙口等窑烧制部分宫廷用瓷和民用瓷之外,鲜见其他同时期窑业遗存。因此,传统观点认为,越窑衰落于北宋中晚期,至南宋停烧。...

    1876 陶瓷 陶瓷知识 陶瓷作品鉴赏
  • 日本陶瓷艺术家金子佐知恵:卖萌的小清新陶艺作品欣赏[图文]
    日本陶瓷艺术家金子佐知恵:卖萌的小清新陶艺作品欣赏[图文]

    日本人似乎很喜欢用“物语”这个词汇,大意是指故事或者杂谈,但我更愿意理解为好的作品自己会说话,呵!日本陶艺家金子佐知恵的作品,就是如此。而日本人对于细节的追究和把握,在金子佐知恵的作品里体现的更加淋漓尽致,可爱的狮子花瓶,如果你插上鲜花,是不是觉得鲜花和花瓶浑圆一体,而花也变成了狮子的威风的鬃毛呢?鲸鱼背上可以种些绿植,刺猬身上可以收纳细针...这样的小细节在他的作品有很多...

    1383 陶瓷 陶瓷图片 陶瓷作品鉴赏
  • 谜团千年未解:哥窑遗址究竟在哪[图文]
    谜团千年未解:哥窑遗址究竟在哪[图文]

    小档案 藏品名称 传世宋哥窑瓷盘 年代宋民国初年,浙江龙泉山沟里,出现了一种奇特的现象——在方圆不大的地域内,几乎每天都有数百人在拼命挖掘。与常见的寻宝人不同,他们以高涨的热情所找寻的并不是什么金银珠宝,而是一种传说中价值连城的瓷器——宋哥窑瓷器。哥窑与汝、官、钧、定一起,被称为宋代的“五大名窑”,然而,与其他4个已经找到窑址的窑口不同,大名鼎鼎的哥窑,其蛛丝马迹竟然只能在文献中寻找。...

    873 陶瓷 陶瓷图片 陶瓷作品鉴赏
  • 清代陶瓷制品青花玉壶春瓶的赏析[图文]
    清代陶瓷制品青花玉壶春瓶的赏析[图文]

    图一图二图三清代康、雍、乾时期,经济繁荣,工商业兴盛,制瓷业得到迅速发展,取得了空前的繁荣,不仅官窑成就显著,民窑也兴旺发达。清代许之衡在《饮流斋说瓷》中形容“至乾隆,精巧之至,几于鬼斧神工。”乾隆青花仍是当时瓷器生产的主要品种,承袭康熙、雍正青花的特点,并在其基础上继续发展创新、提高,体现在制作技巧上达到前所未有的成就。从工艺制作上看,其胎体的成型、青料的绘制等等,都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清中期...

    1240 陶瓷 陶瓷图片 陶瓷作品鉴赏
  • 梁志伟:“沙里淘金”淘马窑[图文]
    梁志伟:“沙里淘金”淘马窑[图文]

    梁志伟上海收藏协会副秘书长,涉足收藏二十余年,收藏有古陶瓷、奇石等。梁志伟的“文博堂”位于上海多伦路上一幢小洋房内,这里已经开发成一条文化名人街。通过二楼半米宽不到的一个木楼梯攀爬上去则是一个小阁楼,阴暗,沾满了灰,地上全是他收藏的大大小小的彩陶。梁志伟说,很少有人知道阁楼还有这样一个玄机。1973年,梁志伟被招进上海市工艺品进出口公司工艺美校,学习绘画雕塑及古陶瓷、古书画鉴定。毕业后梁志伟进入该...

    833 陶瓷 陶瓷图片 陶瓷作品鉴赏
  • 郑贵甫 :传承重任在肩,钧瓷文化使者[图文]
    郑贵甫 :传承重任在肩,钧瓷文化使者[图文]

    五大名瓷之首的钧瓷,始于唐盛于宋,产于河南省禹州市神垕镇。其历经千年而不衰,是我国传统民族文化中的宝贵遗产。钧瓷烧制工艺复杂,是世界上惟一经过1300度高温的窑变瓷,历来就有“十窑九不成之说”。自唐宋起历代帝王皆钦定为御用贡瓷,专有于宫廷而严禁于民间,亦“君无双”之意。五大名瓷以钧瓷为首,谓瓷之君也。从诞生的那天起就有“家中无钧瓷,不可自夸富”之说。自古就成为身份地位象征,当今仍是国家领导人馈赠各...

    549 陶瓷 陶瓷科普 陶瓷作品鉴赏
  • 红色收藏-民国莲溪陶绘墨彩山水胜利壶鉴赏[图文]
    红色收藏-民国莲溪陶绘墨彩山水胜利壶鉴赏[图文]

    红色收藏-民国莲溪陶绘墨彩山水胜利壶华夏收藏网讯 这是一把比较典型的胜利壶,宽16cm,高 7cm, 口径5.6cm, 底经 8.8cm,它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特征。胜利壶是为了纪念抗日战争的胜利而专门制作的茶壶壶型,大多生产于1845-1946年间,造型扁平,胎质一流。胜利壶的特点是壶流根部战胜国国旗或书写“胜利”二字,盖钮多为象征胜利的拳头或火轮,为民国时期的顶级造型。此壶壶流根部铸有描红篆书阳文...

    1226 陶瓷 陶瓷图片 陶瓷作品鉴赏
  • 大尺寸北朝绿釉香熏炉罕见[图文]
    大尺寸北朝绿釉香熏炉罕见[图文]

    大尺寸北朝绿釉香熏炉罕见张保庆(河南省陶瓷文化研究会供图)自古以来,国人就有熏香的习俗。到了汉魏南北朝时期,熏香的形式日渐丰富,渗透入上层人士的生活。由于当时玄学、清谈之风盛行,清雅又缥缈的熏香自然受到当时贵族和高士们的青睐,成为他们居家养生、陶冶情操的重要方式。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熏香是把香料压制成饼状,放入造型各异的香炉内焚烧。这时期的香炉大多为陶瓷烧制,涌现出众多让人耳目一新的香熏炉具。自汉末佛...

    1799 陶瓷 陶瓷知识 陶瓷作品鉴赏
  • 来龙去脉有出处:注壶的前世今生[图文]
    来龙去脉有出处:注壶的前世今生[图文]

    宋代《文会图》出现注壶与注碗 从史料来看,注子至少始于晚唐,是古代酒器而非茶具。盛行于唐中期至宋代,是由魏晋南北朝以来流行的鸡头壶或盘口壶演变而来,其形状似今日之酒壶,有喙,有柄,即能盛酒,又可注酒于酒杯中,因而取代了以前的樽、勺等酒具。玉女三浆捧帝壶 去柄安系唐偏提 瓷器大致出现的时间是东汉前后。东汉以降,随着制瓷业的发展,从魏晋南北朝至唐宋元明清的各个朝代,造型各异的瓷质酒器纷纷出现,酒注子就...

    1692 陶瓷 陶瓷科普 陶瓷作品鉴赏
  • 元霍窑效古定折腰碗最精致[图文]
    元霍窑效古定折腰碗最精致[图文]

    元霍州窑白釉印花荷莲双鱼纹折沿盘霍州窑原称霍县窑,也称“霍窑”或“彭窑”,窑址在今山西省霍州市陈村南。霍州窑是见诸明代文献记载的元代瓷窑,明初曹昭《格古要论》霍器条云:“霍器出山西平阳府霍州。”同书彭窑条亦载:“元朝戗金匠彭均宝效古定器,制折腰样者甚整齐,故名曰彭窑,土脉细白者与定器相似……卖古董者称为新定。”而晚明时人谷应泰《博物要览》中则进一步明确指出:“元时,彭君(均)宝仿定窑烧于霍州者,名...

    1026 陶瓷 陶瓷资料 陶瓷作品鉴赏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