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全世界只有67件汝窑存世[图文]

时间 : 01-25 投稿人 : 倩倩 点击 :

全世界只有67件汝窑存世 | 陶瓷

马未都 东道汝窑玄(天青)

马未都赞其重现汝窑风采,徐结根直言:

我希望把汝窑的美学精神传承下来

简介

徐结根

中国茶配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恒福茶文化博物馆馆长、收藏家。

几年前的一天,有客人带着一件“当代汝窑”想让马未都鉴赏,起初马未都并不同意,因为每天找他看东西的人实在太多了,但在朋友再三劝说之下,他终于同意见面。结果,客人带来的这件瓷器让他甚为意外,他拿起来看,又放下,然后再拿起,最后,他对送来瓷器的人说,“你们不容易,这可谓再现了汝窑的昔日风采!”而送瓷器的这位客人,正是东道汝窑的创始人——徐结根,他说“我希望能把汝窑的美学精神传承下来,让大众感受到这种美。”

全世界只有67件汝窑存世 | 陶瓷

徐结根 东道汝窑福根茶壶半组

存世

全世界只有67件汝窑 “台北故宫”有21件

在“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中,汝窑瓷器不但代表着中国瓷器制作水平的最高峰,而它极为稀少的存世量更使得其增添了几分神秘感。天青釉是汝窑的代表,它创烧在五代耀州窑,发展高峰则在北宋汝窑,五代后周柴世宗赋诗“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说的正是这种模拟“天空蓝”的天青釉色。天青釉给人以理性、高雅、含蓄、自然的感觉,成为历代文人追求的艺术品。

马未都认为,汝窑水平高的地方正是因为它包含了哲学思考,“北宋的皇帝及师傅们在文化需求上都不是等闲之辈,他们已发现瓷器可以更多地肩负使用之外的文化责任。”

南宋人周密在《武林旧事》中,对汝窑有过一次具体的记载,罗列中共有16件,马未都认为“这是宋代所有的历史文献中记载汝窑最多的一次。”

而根据目前已有资料的统计,全世界有记录可查的汝窑大约仅有67件,而且绝大部分都在世界级的博物馆里,“台北故宫”是汝窑最集中的地方,现在精确的统计是21件,其余的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英国大英博物馆、大维德基金会等。

马未都在《百家讲坛》上坦言,“官、哥、钧、定我全有了,也在凑汝窑。二十多年过去,还没碰上合适的。”

全世界只有67件汝窑存世 | 陶瓷

结合饶宗颐作品创作的“安忍精进(天青)”陶瓷

仿造

汝窑历代均有仿品 雍正时期成就最高

据了解,自北宋后,历代皇帝都对汝窑有所追求,尤其到了清代,雍正皇帝对汝窑非常赞赏,在业界,甚至一致认为雍正时期仿汝窑的成就最高。而近年的拍卖市场表现中,也可见端倪,早在2011年,一件“(清雍正)仿汝窑釉弦纹贯耳方壶”便突破千万,在香港苏富比以1298万成交,而在2013年,“(清雍正) 仿汝窑六棱大瓶”也以862.5万在西泠印社成交。在市场上,历代的仿汝窑瓷器均已成为瓷器藏家角逐的对象。

能够真正见过甚至把玩北宋汝窑的人并不多,而对于历代的仿汝窑在拍场上的受捧程度,也使得一般藏家或者消费者对此望尘莫及。作为恒福茶文化博物馆馆长、收藏家的徐结根十多年前已经感受到汝窑的珍贵,他在经营多年茶具生意的同时,总在思考如何把古代瓷器的文化精神引入到日常生活中。2000年之后,他总来往于各大博物馆,深入了解历代瓷器,包括北宋汝窑。终于在2008年正式创立东道汝窑,通过以北宋汝窑作为范本,尽可能地复原当年天青釉瓷器的气韵。而也正在这一年,与观复博物馆创始人,著名收藏家马未都的合作,不但成为了业内佳话,更坚定了他继承汝窑发展方向的信心。

创作

与名人合作瓷器 7年涨价近十倍

2008年的一天,徐结根通过朋友“牵线”,把自己最新创作的一件仿汝窑作品送予马未都鉴赏。一开始马未都并不在意,甚至表现出不感兴趣的样子,经过朋友的再三劝说,他终于同意见面,朋友把带来之物打开后,马未都甚为意外。徐结根说,“他当时拿起来看,又放下,然后再拿起,再三端详,看得很是着迷。”最后,马未都对着徐结根说,“你们不容易,这可谓再现了汝窑的昔日风采!”徐结根听后甚为欣喜,在自己的作品得到如此高的评价之后,他马上提出了自己多年来的想法,他说“我希望能把汝窑的美学精神传到普通百姓家。”并希望能跟马未都一同合作一套限量版的仿汝窑作品,没想到,马未都也对此倍感兴趣,当场便答应了。

随后,马未都根据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北宋)汝窑青釉奁式炉”的形制进行参考,与徐结根合作创作出了一套名为“东道汝窑玄壶组(天青)”的茶具,造型极为简洁高古,巧妙地把天青釉色与现代茶具用品有机结合。设计师及工艺监制人罗瑞鸿表示,成功烧成这样一套天青釉的茶具,成品率极低,只有3%左右,因此,这一套限量版从2008年出来之后,价格每年递增,从开始的1.5万元到现在的14万元,七年时间涨了近十倍。

与马未都成功合作之后,徐结根又找到了中国陶瓷泰斗张守智合作,时值张守智在香港公干,他正在思考如何把自己在陶瓷界的创作经验与天青釉茶具的结合,散步于维多利亚港时,突然被远处的滑浪风帆所吸引,他决定把一种运动中的线条融入到陶瓷创作中,徐结根说,为了快速准确地还原张守智的想法,他当时专门安排了技术人员,与张守智密切配合,根据其手稿通过电脑建立3D模型,而张守智为了避免沟通出现问题,甚至直接就在徐结根的工作室待了几日,经过数月的沟通配合,造型独特,线条赋有动感的“东道汝窑乘风破浪茶组(天青)”终于面世。

据了解,近年与徐结根合作的艺术界名家越来越多,例如国学大师饶宗颐、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陈履生等。而徐结根创作的汝窑作品也开始陆续得到业界的相关肯定,多次获得“国家级文化特殊产业重点项目”以及文博会等国家级文创大奖,而更值得注意的是,不少作品已经进入了中国茶具博物馆等相关国家级博物馆领域的收藏。

知多D

东道汝窑特点

东道汝窑选取天青、粉青、月白三种釉色。釉面莹润,摸上去的感觉如同手中握着珍珠一样,有一种鲜活的生命感。宋代汝窑在釉面上存在着大量的针孔及棕眼,这是由于胎和釉层中的气泡在烧成过程中自釉面逸出后留下的小点。釉面上另一个显著的特点即开片。开片是由于胎与釉的收缩系数不一样而形成的,有直开片、斜开片、大开片、小开片、鱼鳞纹等,是汝窑外观的一个重要特征,而用蝉翼纹能更形象的描述汝窑的开片。

相关文章

  • 清代青花瓷的工艺和发展 [图文]
    清代青花瓷的工艺和发展 [图文]

    清代青花瓷的工艺和发展 清初顺治(1644—1661)朝时间不长,但却是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为后来康熙时期的巅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顺治青花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器型较少,主要有炉、觚、瓶、大小盘、碗、罐等。胎体总的来说较粗糙,大器如炉、大盘、觚等胎体厚重,小器如小盘、碗等胎体则较轻薄。但也有个别器物胎质细腻、致密的,可见糯米状。底釉多白中闪青,有的还略显泛灰,釉层稀薄。青花料应是浙料和石子青两...

    1672 陶瓷 陶瓷作品 陶瓷作品鉴赏
  • 刚烈倔强的盛唐粉彩马[图文]
    刚烈倔强的盛唐粉彩马[图文]

    陇县唐粉彩马这件粉彩陶马俑(见图),是从陕西陇县东南乡党家庄二组一唐墓出土,通高35.4厘米,长32.5厘米,为国家二级文物。马俑泥质红陶,头部较小,勾首沉思、竖耳瞪目,鬃毛竖立,短尾尖上翘,立于长方形座上。通体施红、黑、白三色,马背上有鞍具和辔饰,彩绘部分脱落但保存完好。作为艺术品,粉彩陶质动物造型在春秋墓葬中已经出现,如陇县边家庄一春秋时期的秦墓中就发现了一件泥质彩绘陶虎,这大概可以当作粉彩陶...

    1291 陶瓷 陶瓷资料 陶瓷作品鉴赏
  • 手工瓷器:不息的千年窑火[图文]
    手工瓷器:不息的千年窑火[图文]

    民国粉彩盖碗如今,工业化的陶瓷生产既节省成本,又可大规模量产,符合大众消费的需求。但手工陶瓷的魅力历经千年却丝毫不减。每一个手工陶瓷作品,从成型,到施釉、绘画、雕刻,再到烧制,每一步都融入了个人的创造与情感。因此近现代的手工瓷器也成为收藏家们的心头之好。晓芳窑仿汝钟式盖碗手工陶瓷,创意与手造之美初看上去,是一只并不太特别的白色杯子,拿到手里细细看来,净色的瓷面圆润光泽,瓷纹若隐若现,仿若天成。“这...

    224 陶瓷 陶瓷作品 陶瓷作品鉴赏
  • 元明清官窑瓷器上的龙纹欣赏[图文]
    元明清官窑瓷器上的龙纹欣赏[图文]

    角 龙“角龙”即头上长角的龙,通常称为“虬龙”“蛟龙”,是景德镇御厂最常使用的龙纹造型。体形可用上文“九似”来形容,如“角似鹿,眼似虾,项似蛇,腹似蛇,鳞似鱼,爪似凤”等。明清时期,五爪龙纹被官方垄断,代表帝王,民窑瓷器上不可使用。应 龙“应龙”指有翼的龙,俗称“翼龙”“飞龙”。汉代淮南王刘安的《淮南子·览冥训》中记载女娲炼五色石补天后“乘雷车,服应龙,骖青虬,援绝瑞,席萝图,络黄云,前白螭,后奔...

    355 陶瓷 陶瓷欣赏 陶瓷作品鉴赏
  • 红色收藏-民国莲溪陶绘墨彩山水胜利壶鉴赏[图文]
    红色收藏-民国莲溪陶绘墨彩山水胜利壶鉴赏[图文]

    红色收藏-民国莲溪陶绘墨彩山水胜利壶华夏收藏网讯 这是一把比较典型的胜利壶,宽16cm,高 7cm, 口径5.6cm, 底经 8.8cm,它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特征。胜利壶是为了纪念抗日战争的胜利而专门制作的茶壶壶型,大多生产于1845-1946年间,造型扁平,胎质一流。胜利壶的特点是壶流根部战胜国国旗或书写“胜利”二字,盖钮多为象征胜利的拳头或火轮,为民国时期的顶级造型。此壶壶流根部铸有描红篆书阳文...

    1226 陶瓷 陶瓷图片 陶瓷作品鉴赏
  • 蟾蜍型茶宠是旺财瑞兽金蟾 一般有三只脚 [图文]
    蟾蜍型茶宠是旺财瑞兽金蟾 一般有三只脚 [图文]

    (原标题:金猴献瑞浸茶香)茶宠,是茶台上的常见之物。它们静静地呆在茶盘中,默默无闻,籍籍无名。只有喝茶的时候,洗茶之水,剩余茶水,残茶冷茶,都纷纷浇向它们,这些湿漉漉的动物们才霎时间显露出生命的鲜活来。时间越久,便越发觉得它们有生命力。而这生命力,是茶叶的浸润和茶水的滋养,俗世纷扰,惟有茶香扑鼻,茶宠越来越有味道。笔者所养这只猴型茶宠,为清代之物,经过百余年的岁月侵蚀,表面已经斑驳,看上去伤痕累...

    345 陶瓷 陶瓷欣赏 陶瓷作品鉴赏
  • 揭秘为何吴越地区原始瓷器型多仿青铜礼器[图文]
    揭秘为何吴越地区原始瓷器型多仿青铜礼器[图文]

    战国原始瓷盖鼎商至周,由于统治阶层对礼制的加强,一些用于祭祀和宴饮的器物,被赋予特殊的意义,成为礼制的体现,这就是所谓“藏礼于器”,这类器物被称作“礼器”。礼 器则以青铜礼器为多见,其有六大类:炊器、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和杂器。对比分析考古发掘出土的原始瓷器形,我们发现原始瓷存在大量的鼎、尊、罍、簋、 匜、鉴、盂、豆等仿青铜礼器的器物,至春秋、战国时期也有一部分钟、錞于等仿青铜乐器。吴越文化区域...

    1912 陶瓷 陶瓷欣赏 陶瓷作品鉴赏
  • 明代成化青花瓷器:拍卖高价的保持者[图文]
    明代成化青花瓷器:拍卖高价的保持者[图文]

    明成化青花缠枝莲八宝纹三足炉 高9CM 口径10CM 足距9.5CM尔今收藏界有“明看成化,清看雍正”的说法。其实早在古代瓷器收藏家之中就已经流传这样一句话:“宁存成窑,不苟富贵。”明代沈德符《万历野获编》中则有:“窑器初贵成化,次则宣德。杯盏之属,初不过数金,顷来京师,成窑酒杯,每对至博银百金,为吐舌不能下。”明朝人程哲在《蓉槎蠡说》一书中品评明代瓷器时推成窑瓷器为明代之冠。另在清...

    265 陶瓷 陶瓷作品 陶瓷作品鉴赏
  • 中国古瓷与阿拉伯瓷器的渊源[图文]
    中国古瓷与阿拉伯瓷器的渊源[图文]

    阿拉伯(中国史书上称为大食)地处欧亚非三大洲的联合处,这一优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在世界交通史上的特殊地位。阿拉伯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民族,信奉伊斯兰教。中国与阿拉伯民族的交往在公元前后就开始了公元前2世纪末,汉朝因张骞出使西域而得知条支,并谴使该地。到8——9世纪时达到高潮。中国的丝绸与瓷器一直是阿拉伯世界所喜爱的奢侈品,在中国与阿拉伯世界这条商路上,无论是“陆上丝绸之路”上的驼队,还是“海上...

    1817 陶瓷 陶瓷知识 陶瓷作品鉴赏
  • 唐三彩为何能烧得那么美[图文]
    唐三彩为何能烧得那么美[图文]

    唐三彩 马 CFP供图唐三彩是一种流行于唐代的多彩釉陶制品,因其釉色以黄、绿、白三种颜色为主,故被称为“唐三彩”。它因其质美、色美、触美、音美,在陶瓷艺术中被人们所钟爱。唐三彩主要体现在造型美、色彩美、装饰美上。唐三彩凝结着中原文化的深厚内涵,形象地记录了中华民族高超的智慧与聪颖的技能以及精美的创造。不少人一直都很好奇,那么唐三彩为什么能烧得那么美呢?唐三彩作品《贵妇游春》 新华社发造型分人物动物...

    1171 陶瓷 陶瓷作品 陶瓷作品鉴赏
  • 釉瓷瓷器杂质鉴定知识 [图文]
    釉瓷瓷器杂质鉴定知识 [图文]

    汝、官、哥、类汝釉瓷器釉质上有杂质的情况常见,杂质是一种缺陷,从理论上讲,没有杂质的汝、官、哥、类汝釉瓷器釉质是不存在的,当然汝、官、哥、类汝釉瓷器可以通过技术、材料、烧造态度等一系列工序,将釉面杂质控制在相当微小的范围内,甚至是人们的视觉无法觉察到的,而汝、官、哥、类汝釉瓷器在这一点上显然做得非常好。瓷器鉴定时应注意分辨。釉瓷鉴定要点:从程度上看,汝、官、哥、类汝釉瓷器釉面杂质根据其严重程度的不...

    1414 陶瓷 陶瓷资料 陶瓷作品鉴赏
  • 古陶瓷之绞胎陶瓷器[图文]
    古陶瓷之绞胎陶瓷器[图文]

    唐 素面绞胎脉枕楼钢说古陶瓷之十三本栏目摘选自著名古陶瓷鉴赏家楼钢的著作《中国古陶瓷鉴赏手册》,为读者提供了一种阅读古陶瓷的方式。绞胎陶瓷器物枕呈长方形,以切片贴合技术制作,素身无釉;胎体以绞胎形式制作,呈褐、白双色混合,纹饰层层叠叠,在枕面上做出菊花般的纹路,在两侧做出水波纹,具有朴素的美。绞胎陶瓷器物自唐代开始出现,延及宋代,宋之后就已消失,直到清代乾隆时期才又再出现仿制品,而其时绞胎技术已经...

    1263 陶瓷 陶瓷欣赏 陶瓷作品鉴赏
  • 瓷器:有一种美叫做何朝宗[图文]
    瓷器:有一种美叫做何朝宗[图文]

    北京诚轩2016年春季拍卖会Lot 870 明晚期德化窑白瓷何朝宗制书卷观音坐像 32cm. High 明晚期德化窑制瓷水平臻至巅峰,名家辈出,尤以嘉靖万历时期著名的德化窑瓷塑大师何朝宗最为著名,其所塑神佛像形神具备,气韵典雅,被誉为旷世杰作,为后人景仰。拍品观音坐像即出自何朝宗之手,为德化瓷塑之代表作。 何朝宗作品传世不多,见有钤“何朝宗”篆书葫芦形印、“何朝宗印”篆书方形印者。拍...

    697 陶瓷 陶瓷图片 陶瓷作品鉴赏
  • 景德镇瓷器浅绛彩:暗香浮动小众之美[图文]
    景德镇瓷器浅绛彩:暗香浮动小众之美[图文]

    景德镇瓷器品种多,质量精,除了传统的四大名瓷之外,还有很多有特色的瓷器品类,虽然有的不像青花、粉彩、颜色釉、玲珑瓷等广为人知,但丝毫不影响其在陶瓷历史上的地位,浅绛彩瓷就是这样一类“小众”。 浅绛彩瓷是一种瓷器彩饰品种,“浅绛”是借用中国画的概念。它是中国元代开始出现的一种山水绘画技法,浅绛彩瓷是清代晚期景德镇生产的一种釉上彩瓷新品种。它以浓淡相间的黑色釉上彩料,在瓷胎上绘出纹饰,再染以淡赭、草...

    1650 陶瓷 陶瓷科普 陶瓷作品鉴赏
  • 200余件精美磁州窑瓷器展出[图文]
    200余件精美磁州窑瓷器展出[图文]

    展品本报邯郸电(通讯员王健方 记者陈正)明代时期的酱褐彩,清代、民国时期的褐彩、青花、五彩瓷器。近日,由邯郸市峰峰矿区磁州窑历史博物馆主办的“滏源丹青— 明清民国磁州窑艺术精品展”隆重开幕,近200余件明清民国时期磁州窑艺术精品对过去一些学者关于“明代磁州窑进入黑暗期”的说法给予了实物驳斥。展品展出200余件精美瓷器据了解,此次“滏源丹青— 明清民国磁州窑艺术精品展”展出的200余件精美展品,一部...

    991 陶瓷 陶瓷图片 陶瓷作品鉴赏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