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元明清官窑瓷器上的龙纹欣赏[图文]

时间 : 01-25 投稿人 : 小朗 点击 :

元明清官窑瓷器上的龙纹欣赏 | 陶瓷科普

角 龙

“角龙”即头上长角的龙,通常称为“虬龙”“蛟龙”,是景德镇御厂最常使用的龙纹造型。体形可用上文“九似”来形容,如“角似鹿,眼似虾,项似蛇,腹似蛇,鳞似鱼,爪似凤”等。明清时期,五爪龙纹被官方垄断,代表帝王,民窑瓷器上不可使用。

元明清官窑瓷器上的龙纹欣赏 | 陶瓷科普

应 龙

“应龙”指有翼的龙,俗称“翼龙”“飞龙”。汉代淮南王刘安的《淮南子·览冥训》中记载女娲炼五色石补天后“乘雷车,服应龙,骖青虬,援绝瑞,席萝图,络黄云,前白螭,后奔蛇,浮游逍遥……”《吴志·吾粲传》中也曾提到“夫应龙以屈伸为神,凤皇以嘉鸣为贵”。随着对应龙不断的神化,清康熙年间东轩主人又在《述异记》中渲染道:“虺五百年化为蛟,蛟千年化为龙,龙五百年为角龙,角龙千年方为应龙。”

元明清官窑瓷器上的龙纹欣赏 | 陶瓷科普

夔 龙

战国至汉代初年成书的《山海经·大荒东经》中介绍过一种神兽:“东海中有流坡山,入海七千里。其上有兽,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有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黄帝得之,以其皮为鼓,橛以雷兽之骨,声闻五百里,以威天下。”一些古代文献说夔是蛇状怪物,如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解释:“夔,神魅也,如龙一足。”总之,“夔”因似龙而被称为“夔龙”。

元明清官窑瓷器上的龙纹欣赏 | 陶瓷科普

螭 龙

一般将“螭”解释为“古代传说中一种没有角的龙”,即《说文》所说“无角曰螭”。但从明清官窑瓷器看,所绘螭龙多为独角,偶尔双角,几乎没有无角的情况。螭龙纹是原始社会形成的图腾标志之一,在古代建筑以及青铜、玉、陶瓷等工艺品中经常出现。《宋书·志第八》中记载:“初,高祖入关,得秦始皇蓝田玉玺,螭虎钮,文曰‘受天之命,皇帝寿昌’。高祖佩之,后代名曰‘传国玺’,与斩白蛇剑俱为乘舆所宝。”描述秦始皇玉玺上雕刻螭虎,随后各朝纷纷仿效,常以螭为钮制作宝玺。

元明清官窑瓷器上的龙纹欣赏 | 陶瓷科普

秃尾龙

清代官窑瓷中经常可以看到一种尾巴呈秃顶状的龙纹,简称“秃尾龙”。该龙除缺少扫帚形尾部,再无异样特征。明清两朝,此种龙纹仅清代御厂瓷器独有,尤以康熙朝制作最盛。清朝袁枚所著《子不语》中记载了一个传说:天上有一龙,被罚至人间,投胎于山东文登县毕氏妇腹中,产后化为小龙,其父以刀断其尾部,于是成为秃尾龙。该龙断尾后飞至东北,落户白龙江,化名黑龙。成人后与江内危害百姓的白龙苦斗几番,最终获胜,成为江中主宰,从此沿岸风调雨顺,黑龙也被尊称为“秃尾巴李龙爷”。为纪念其功绩,当地人们将“白龙江”改名为“黑龙江”,使用至今。

元明清官窑瓷器上的龙纹欣赏 | 陶瓷科普

龙凤呈祥

“凤凰”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百鸟之王,四灵之一。《诗·大雅·卷阿》中记载“凤凰于飞,翙(huì)翙其羽”,用来祝福夫妻和谐美满。《孔丛子·记问》中记载:“天子布德,将致太平,则麟凤龟龙先为之呈祥。”因此世间多以龙凤纹相互搭配,既代表皇权至尊,也暗喻吉庆,即“龙凤呈祥”。

元明清官窑瓷器上的龙纹欣赏 | 陶瓷科普

将元明清御厂常用五种龙纹造型列表对比总结,可知螭、夔皆无鳞,为兽足造型,这很可能与传说中的二者皆为兽有关。根据螭、夔、应龙三者各自异同点,可以简单归结:四足、无鳞、无翼者为螭龙;双足、无鳞、有翼者为夔龙;足可有可无、可二可四,有鳞有翼者为应龙。秃尾龙除尾巴光秃外,其他特征与角龙无异。

从元明清三代龙纹的使用情况看,明朝宣德年间同时出现螭龙、应龙、夔龙三种新颖造型,说明当时御厂制瓷创新、变革力度之大。虽然后朝御厂制瓷业几度繁荣,但造型主要以宣德朝为基础。所以说,宣德朝制瓷在明清御厂发展过程中承前启后,并为后代奠定了基础,具有划时代意义。另外,多种不同龙纹造型的先后出现,也反映出御厂纹饰设计在吸取、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时,还在不断演变与创新。

元明清官窑瓷器上的龙纹欣赏 | 陶瓷科普

元明清官窑瓷器上的龙纹欣赏 | 陶瓷科普

元明清官窑瓷器上的龙纹欣赏 | 陶瓷科普

元明清官窑瓷器上的龙纹欣赏 | 陶瓷科普

相关文章

  • 唐三彩为何能烧得那么美[图文]
    唐三彩为何能烧得那么美[图文]

    唐三彩 马 CFP供图唐三彩是一种流行于唐代的多彩釉陶制品,因其釉色以黄、绿、白三种颜色为主,故被称为“唐三彩”。它因其质美、色美、触美、音美,在陶瓷艺术中被人们所钟爱。唐三彩主要体现在造型美、色彩美、装饰美上。唐三彩凝结着中原文化的深厚内涵,形象地记录了中华民族高超的智慧与聪颖的技能以及精美的创造。不少人一直都很好奇,那么唐三彩为什么能烧得那么美呢?唐三彩作品《贵妇游春》 新华社发造型分人物动物...

    1171 陶瓷 陶瓷作品 陶瓷作品鉴赏
  • 哥窑新发现:千古之谜乃千古奇冤[图文]
    哥窑新发现:千古之谜乃千古奇冤[图文]

    沈岳明人物介绍沈岳明,198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系,一直在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从事陶瓷窑址的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现任浙江省文物研究所书记、研究员。7月22号,由北京市文物局和浙江省文物局联合主办的“比德尚玉”龙泉窑瓷器学术报告会在京开幕,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书记沈岳明在现场做了“十二世纪的龙泉窑”的学术报告,其中分析和界定了龙泉黒胎青瓷出现的历史和类别。随后接受了中国文物网的专访,并针对目前哥窑...

    489 陶瓷 陶瓷欣赏 陶瓷作品鉴赏
  • 古朴典雅绞胎瓷 [图文]
    古朴典雅绞胎瓷 [图文]

    绞胎瓷以“花纹出胎骨、天然去雕饰”,在北宋时已享有盛誉,其表里如一、内外通透的特性在陶瓷王国独树一帜。器型百变、釉色天成,绞胎瓷则是从胎土上别具匠心的陶瓷艺术奇葩。同时,它又是唐代河南巩县窑烧造的,继唐代白瓷与唐代三彩之后又一个闻名世界的陶瓷品种。绞胎陶瓷的出现,冲脱了隋、唐以前单调青白两 色瓷的束缚,开启了陶瓷的色彩篇章。一、“绞”出变幻无穷的盛世风华顾名思义,绞胎陶瓷是将不同的胎土像绞麻花一样...

    804 陶瓷 陶瓷知识 陶瓷作品鉴赏
  • 河北定州静志寺塔基地宫出土瓷器精粹 [图文]
    河北定州静志寺塔基地宫出土瓷器精粹 [图文]

    静志寺塔基地宫位于定州贡院院内。1969年5月,电力公司施工时,发现石刻歇山式屋顶一块。揭开屋顶,下面是一方形洞口。从洞口往下看,只见散乱地摆放着许多器物。该公司当即报告了县文物部门,定县博物馆遂于7月清理了这座塔基地宫,出土了大量珍宝。地宫坐北朝南,呈不规则的方形,东壁长2.2米,西壁长2.1米,北壁长2.17米。宫门为砖砌拱券式,门宽0.63米,门距东壁0.81米,距西壁0.76米。当初,宫门...

    1052 陶瓷 陶瓷知识 陶瓷作品鉴赏
  • 行家教你如何收藏天青釉瓷器[图文]
    行家教你如何收藏天青釉瓷器[图文]

    清乾隆 仿汝釉大盌“单色釉更接近宋代淳朴美学。”冯玮瑜谈感悟:收藏天青釉瓷器追求的是文人情怀“如果现在有人跟我说,他有一件汝窑的天青釉瓷器,我想这是一件很难得到公认的器物。”广州艺术品行业商会副会长冯玮瑜如是表示,她有时候说话比较婉转,但在某些节骨眼点上,却又很笃定,这一点也许跟她浸淫拍场多年的经历有关。她说:“收藏天青釉瓷器是一种品位与文化的象征,追求的是文人情怀。”冯玮瑜广州艺术品行业商会副会...

    530 陶瓷 陶瓷欣赏 陶瓷作品鉴赏
  • 陶器与瓷器的区别要点[图文]
    陶器与瓷器的区别要点[图文]

    瓷器是我国古代的一项重要发明,在古代各种手工业品种中有它的独有的地位,随着社会发展进步,陶器不能满足人类生活各方面的需要,而瓷器的花式品种越来越多,应用的范围也越来越广,制瓷技术越来越精,适应了人类生活发展需要。那么,陶器与瓷器的区别在哪里呢?现在就带你来了解一下:陶器与瓷器的区别之一烧成温度不同陶器烧成温度一般都低于瓷器,最低甚至达到800℃以下,最高可达1100℃左右。瓷器的烧成温度则比较高,...

    1078 陶瓷 陶瓷资料 陶瓷作品鉴赏
  • 德国迈森瓷器制作过程大揭秘[图文]
  • 唐黄堡窑黑釉剔刻花填白花卉纹壶鉴藏[图文]
    唐黄堡窑黑釉剔刻花填白花卉纹壶鉴藏[图文]

    唐 黄堡窑黑釉剔刻花填白花卉纹壶楼钢说古陶瓷之十一本栏目摘选自著名古陶瓷鉴赏家楼钢的著作《中国古陶瓷鉴赏手册》,为读者提供了一种阅读古陶瓷的方式。小唇口、直颈、修长腹、平底;肩上有鋬与口相连,另面出短直流,流下采用剔刻花填白形式饰花卉纹;通体施黑釉,釉层近底,釉色略带酱色,为唐晚期物。镶嵌瓷和青釉白彩瓷是晚唐时期陕西黄堡窑特有的产品,其中镶嵌瓷就是人们通常称呼的黑釉剔刻花填白彩瓷。其加工方法是,先...

    1878 陶瓷 陶瓷资料 陶瓷作品鉴赏
  • 妖娆而不俗的茶叶末釉[图文]
    妖娆而不俗的茶叶末釉[图文]

    淄博茶叶末釉香炉“茶叶末釉”一词始见于《陶雅》:“茶叶末釉,黄杂绿色,妖娆而不俗,艳于茶,美如花,范为瓶,最养目。”据史料考证,茶叶末釉起源于唐代的黑釉,开始是无意中烧成的,釉呈黄绿色,颇似茶叶末,古朴清丽。宋代以后一度失传。清代前期在江西景德镇再度问世,多被用于制作贡品,民间少有。清末民初,淄博博山陶瓷工艺传习所研制恢复了茶叶末釉,质地细腻、造型新颖、工艺精湛、釉色鲜艳。在淄博市的博山淄川一带,...

    1053 陶瓷 陶瓷作品 陶瓷作品鉴赏
  • 清朝宫廷御用瓷器中的珐琅彩瓷如何辨识[图文]
    清朝宫廷御用瓷器中的珐琅彩瓷如何辨识[图文]

    珐琅彩,创烧于康熙时期,在雍正、乾隆时,达到顶峰。单从名字上看,就不像青花、斗彩、影青或者是五彩那样本土化。其实,最早珐琅彩的原料是舶来品,从欧洲进口的。但是珐琅彩瓷器的出现,却是清朝康熙皇帝下令宫廷匠师把铜胎画珐琅的技术移植到瓷胎上的。此种技法的成功运用使得瓷器大家族又增加了一个新成员。珐琅彩瓷为清朝宫廷御用瓷器,有时也赏赐给一些有功的大臣,而普通百姓连见到都是很困难的。在烧制过程中,要求十分严...

    1261 陶瓷 陶瓷知识 陶瓷作品鉴赏
  • 这两件文物瑰宝为啥这么值钱[图文]
    这两件文物瑰宝为啥这么值钱[图文]

    仇国仕展示《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康熙御制粉红地珐琅彩开光花卉碗康熙御制粉红地珐琅彩开光花卉碗明宣德御制《大般若波罗蜜多经》4月3日,注定是一个引起文物界、收藏界高度关注和惊喜的日子。因为,这一天是香港苏富比(微博)2018年春季拍卖的收官日,首度有3件中国工艺珍品以超过亿元(港币,下同)价格在半日内成交。其中清康熙御制粉红地珐琅彩花卉碗及明宣德御制《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皆以2.39亿元成交,前者刷新了...

    1862 陶瓷 陶瓷图片 陶瓷作品鉴赏
  • 你知道司马光砸的是什么缸[图文]
    你知道司马光砸的是什么缸[图文]

    此瓮体型硕大圆满,纹饰壮观,被誉为“彩陶王”。其表面彩绘在黑线中套以红色,如河水漩涡一般相互连环,水涡之下为起伏的波浪。这体现了先民对水的依赖和对水神的敬畏,也似乎暗示这大瓮是用来盛水的,究其容量,当在百升以上。司马光砸的不是缸。据《宋史·司马光传》:“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你看,司马光砸的是瓮,缸和瓮是同一种玩意儿吗?缸除了用来盛放水或食物还...

    1191 陶瓷 陶瓷知识 陶瓷作品鉴赏
  • 唐宋时期绚丽多姿的茶器[图文]
    唐宋时期绚丽多姿的茶器[图文]

    唐代花釉水注桃之文河南民间珍宝档案河南省民办博物馆协会、《大河收藏》周刊联合推出唐宋茶具特展中国是茶的原产地,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茶叶的国家。作为古老东方文明的一个象征,茶及其茶文化随着丝绸之路,不断地影响和推动着世界各国茶文化的兴起和 发展。唐宋时期,社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饮茶之风盛行,大大促进了陶瓷器制造业的发展,形成了各种不同风格、不同特色的茶器。唐时,借助丝绸之路的繁 荣,中国的茶叶经...

    1453 陶瓷 陶瓷知识 陶瓷作品鉴赏
  • 大阪东洋陶瓷美术馆收藏的中国陶瓷精品[图文]
    大阪东洋陶瓷美术馆收藏的中国陶瓷精品[图文]

    木叶天目茶碗油滴天目茶碗青釉点彩铁斑纹玉壶春白瓷刻花莲纹洗青釉凤耳瓶白地褐花牡丹纹瓶青瓷刻花牡丹纹瓶三彩贴花宝相花纹壶绿釉黑花牡丹纹瓶青花牡丹纹盘青花莲池鱼藻纹罐...

    372 陶瓷 陶瓷资料 陶瓷作品鉴赏
  • 越窑青瓷的装饰技法及特点(组图)
    越窑青瓷的装饰技法及特点(组图)

    历年来考古调查表明上林湖及其周围的白洋湖、里杜湖、古银锭湖等地分布着古窑址近200处。尤以上林湖分布最为密集,在不足4平方公里的范围内 已发现了115处遗存,占窑址总数的一半以上。根据各遗存的面貌特征,确认东汉、三国10处,东晋、南朝9处。隋唐至北宋170处,南宋8处。其年代跨度 之大,窑址密集程度之高,为全国所罕见。统计数据显示,在上林湖地区瓷业遗存中,尚缺西晋时期,或许还未被发现,或许是已遭破...

    854 陶瓷 陶瓷图片 陶瓷作品鉴赏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