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石壶艺术家葛志文之前,我按以前接触过的传统艺术家在脑海中给他画像:家境贫寒却个人清高、身体羸弱却是精神小强;长袍、眼镜、老北京布鞋……当和葛志文见面,我无法相信自己的眼睛:休闲装、大背头,开名车、住别墅,完全一副高富帅形象。
蘑菇壶
拐过大街小巷,路两旁的高楼隐去,取而代之的是一望无际的稻田;耳畔嘈杂的声响淡去,蛙声鸟鸣声声响起。车在田间的一栋别墅前停下,葛志文按了声喇叭,蹲坐在门口的黄狗站起来,边吠边摇尾。推开大铁门,只见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石料在墙角堆成了小山。看着散落的石料,葛志文就像逛商场的女孩看到各式各样的衣裳,两眼放光。看我也对石料有兴趣,葛志文道:“广东肇庆是端砚人的麦加,我每年至少要去朝圣一次,这些石料是我今年从肇庆选回来的,选每一块石料都像皇帝选妃。世人都以为端石是为端砚而生,其实,石头只不过是载体。”
历史的遗存(正面)
说完,他在石头堆里翻弄起来,掂量重量、比划形状、观察纹理……就如同小男孩在检阅自己的玩具。把玩良久,他抱了一块石头,穿过鹅卵石铺就的小径,跨过精致的石拱桥,走进了石料切割室,步伐轻松如走凌波微步,但整个造型却如同建筑工地上的农民工。
木箱壶(端石雕)
开料室内,刺耳的声响惊飞了周围树上的鸟儿;飞溅的火星让我不敢睁眼;最终,弥漫的粉尘把我驱赶出。良久,葛志文从室内出来,摘下口罩,卸下蓝大褂,带我进了那栋灰瓦白墙的徽派建筑,门帘上两个苍劲大字:“闲园”,是诗人俞律的墨迹。名为“闲园”的二层小楼,是葛志文的工作室。
俏色石雕作品:花生壶
俏色石雕作品:梅花笔架闲适中找到灵感,把灵感凝聚在刻刀,点石成壶。
号称“闲园主人”的葛志文喜欢田园诗那样悠闲的意境,每天睡到自然醒后,在园内浇浇花,逗逗狗,或者接待那些天南海北乘兴而来的朋友;或者站在“闲园”阳台上看那些“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农耕生活。无论是浇花的雅兴,逗狗的闲情,饮酒的豪气,还是农户恬静的生活,都是葛志文创作灵感的源泉。
石雕作品:树桩壶
石雕作品:一叶知秋砚(正面)
37岁的葛志文,2009年被南京市政府授予“南京市工艺美术大师”称号。时至今日,他依然是南京最年轻的工艺美术大师,也是全国制作石壶的耀眼新星之一。
俏色石雕作品:为有暗香来砚
1995年葛志文初中毕业,只身从苏北农村到上海,在一家工艺美术品厂做石器雕刻、打磨学徒工。学徒工作既脏又累,还挣不到多少钱,葛志文自幼喜欢绘画,如今把雕刻作为工作,有师傅指点,石料能经自己之手成工艺品,所以他很满意,也激发他的创作欲望。
俏色石雕作品:清风砚(正面)
俏色石雕作品:清风砚(背面)
1997年为纪念香港回归,葛志文和师兄们一起制作了石壶《慈善归源》,最终以12万元人民币高价拍卖,葛志文开始小荷露角;同年十月,他参与设计制作的《金牛壶王》石壶,获“上海大世界基尼斯之最”,并以26万元的高价义卖成交,让葛志文成为了厂里的王牌。名气来了,订单也纷至沓来。
俏色石雕作品:玉米水丞
俏色石雕作品:竹节笔筒
石壶是一种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的全新艺术形式。无章法可寻,正符合少年葛志文天马行空的创作风格。然而身在工厂学艺的葛志文却面临“人在江湖,身不由已”的现实:工厂以“客户为上帝”,制作的石壶都是商品,需要为客户量身订做。但客户对石壶了解很少,在评价石壶时套用陶壶、玉壶的标准。这让一心想在石壶创作中展现自己风格的葛志文施展不开。更重要的是,工厂里设计、创作是群体协作,而葛志文要做的是从选材、设计到雕刻都属于自己的作品。
俏色石雕作品:竹板臂搁(正面)
俏色石雕作品:竹板臂搁(背面)
1998年,葛志文毅然从工厂辞职,在所有人看来这无疑于自废武功,因为石壶制作属于工艺美术的范畴。而工艺美术是一个讲究出身、名气的市场。如果没有师徒传承、切磋,团队配合,是不可能靠单打独斗闯出自己的天地。
俏色石雕作品:竹笋砚(正面)
石雕作品:君子有节壶
石雕作品:喜梅迎春壶
唐伯虎有诗: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这种惬意的生活,在葛志文身上体现得淋漓尽,现在,他一年最多只做十余只石壶,少部分拿出去拍卖,最好的都留给自己的艺术馆收藏和朋友欣赏把玩。
(文章来源:国家人文地理)
俏色石雕作品:竹节笔洗
俏色石雕作品:竹节印泥盒
葛志文在南京创建了自己的工作室,“自己开工作室就不需要受人束缚,能随心所欲地雕刻了”,能让自己能保持艺术纯洁性,创造出更加卓尔不群的作品,他把自己的举动看作是“艺术洁癖”。
然而“不以市场为导向”的创作,很快就让葛志文遭遇了冰冷的现实:整整八年,辛辛苦苦制作出来的石壶作品无人问津,以至于几年间不得不寄居在姐姐家。期间有人出高价,希望他复制、创作类似“慈善归源”、“金牛壶王”那样的作品,但他拒绝了。葛志文只创作自己喜欢的题材,只雕刻自己想雕刻的作品,在他看来,艺术品应该是唯一的,如果雕出的东西能够复制,那就成为了商品。
俏色石雕作品:竹节砚(背面)
俏色石雕作品:竹节砚(正面)
2001年12月,应福建省安溪县人民政府邀请,葛志文参加“中国海峡两岸茶文化交流会”,在“中国茶都茶文化博物馆”展出作品,他创作的“水仙壶”被《中华茶韵》作品集作为封面,他的石壶作品开始为人所知,前几年创作的石壶也被收藏家哄抢一空。
从那以后,虽然葛志文的艺术创作依然偏执,但不再偏于石壶一种形式,砚台、核雕、绘画、紫砂、摄影……不同的艺术形式,都由石壶衍生,却又反过来成为石壶创作的“他山之石”。
俏色石雕作品:竹节镇纸
俏色石雕作品:竹笋水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