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剪纸是最为流行的汉族传统艺术,作为一种镂空艺术,她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其载体可以是纸张、金银箔、树皮、树叶、布、皮、革等片状材料。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之一。
早在汉、唐时期,民间妇女便使用金银箔和彩帛,剪成方胜、花鸟贴上鬓角为饰。后来逐步发展,用有色纸剪成各种花草、动物或人物故事,贴在窗户上(称“窗花”)、门楣上(称“门签”)作为装饰,也有作为礼品装饰或刺绣花样之用的。剪纸的工具,一般只是一把小剪刀,有的职业艺人则用一种特制的刻刀刻制,被称为“刻纸”。
中国的民间剪纸手工艺术有它自身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纸的发明是在西汉(公元前3世纪),按理在此之前是不可能有剪纸艺术出现的,但是,为了满足审美的需求,当时人们运用薄片材料,通过镂空雕刻的技法制成工艺品,早在未出现纸时就已流行,即以雕、镂、剔、刻、剪的技法在金箔、皮革、绢帛,甚至在树叶上剪刻纹样。
我国最早的剪纸作品发现,是在1967年我国考古学家在新疆吐鲁番盆地的高昌遗址附近的阿斯塔那古北朝幕群中,发现的两张团花剪纸,他们采用的是麻料纸,都是折叠型祭祀剪纸,他们的发现为我国的剪纸形成提供了实物佐证。真正意义上的剪纸,应该从纸的出现开始。汉代纸的发明促使了剪纸的出现、发展与普及。
老鼠嫁女剪纸
唐代时剪纸已处于大发展时期,唐代剪纸艺术水平极高,画面构图完整,表达一种天上人间的理想境界。唐代流行颉,其镂花木版纹样具有剪纸特色,还出现了利用剪纸形式制作的漏版印花板,人们用厚纸雕刻成花版,将染料漏印到布匹上,形成美丽的图案。
宋代造纸业成熟,纸品名目繁多,为剪纸的普及提供了条件。如成为民间礼品的“礼花”,贴于窗上的“窗花”,或用于灯彩、茶盏的装饰。宋代民间剪纸的运用范围逐渐扩大,江西吉州窑将剪纸作为陶瓷的花样,通过上釉、烧制使陶瓷更加精美;民间还采用剪纸的形式,用驴、牛、马、羊等动物的皮、雕刻成皮影戏的人物造型;蓝印花布工艺制作的镂花制版是用油纸板雕镂成纹,刮浆印花的花版纹样就是采用剪纸的技法,有阴、阳刻之分,长线要割断,以点分虚实。
明、清时期剪纸手工艺术走向成熟,并达到鼎盛时期。民间剪纸手工艺术的运用范围更为广泛,举凡民间灯彩上的花饰,扇面上的纹饰,以及刺绣的花样等等,无一不是利用剪纸作为装饰成再加工的。而更多的是我国民间常常将剪纸作为装饰家居的饰物,美化居家环境,如门栈、窗花、柜花、喜花,棚顶花等都是用来装饰门窗、房间的剪纸。除南宋以后出现的纸扎花样工匠外,中国民间剪纸手工艺的最基本的队伍,还是那些农村妇女。女红是我国传统女性完美的一个重要标志,作为女红的必修技巧—剪纸,也就成了女孩子从小就要学习的手工艺。她们从前辈或姐妹那里要来学习剪纸的花样,通过临剪、重剪、画剪、描绘自己熟悉而热爱的自然景物,鱼虫鸟兽、花草树木、亭桥风景,以至最后达到随心所欲的境界,信手剪出新的花样来。
民间剪纸之所以能够历经中国漫长的历史演进,而不失其纯净和清新的特质,与中国农村稳固的社会结构和文化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它自身存在过程中所具有的互为矛盾,又互为统一的不同特性,决定了其对于不断变革的自然选择方式,从而与宫廷艺术、文人艺术拉开了间距。
民间剪纸是附合民间习俗的必不可少一种艺术活动。它的存在,就必定依附于民间特定的文化背景与生活环境。同时诸多的限制,也形成了艺术上的独特语言。民间剪纸在完成一定的民俗作用之外,又极力显示着自身存在过程中的独立性—即美的特性。一张剪纸,不论它用于何种场合,作者在创作的过程中必然贯注自己的审美感情。只要人们以美的标准肯定了它,它也就有了存在中的审美价值。当然民间剪纸这种艺术形式的独立性,对于民俗的限定不是抛离,而是充分驾驭民俗形式的随心所欲。因而,其存在价值也超越了陪衬民俗的行为目的。
(文章来源:手工之美慢生活哲学)
时至今日,剪纸已蓬勃发展,多姿多样,在国内出现了不同派别,主要有南方派和北方派,其中南方派主要有湖北沔阳剪纸、广东佛山剪纸、福建民间剪纸、江苏扬州剪纸、浙江民间剪纸。北方派主要有山西剪纸、河北蔚县剪纸、陕西民间剪纸、山东民间剪纸等。可谓百家争鸣,当然我们希望这样一种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艺术能够于碰撞当中升华,为更多中华儿女所熟知,并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