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作品鉴赏 | 福寿字句缂丝印章《宝典福书》(2)
相关文章
-
唐伯虎的常用印章(篆刻资料)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据传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故名唐寅。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气横溢,诗文擅名,与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才子”,画名更著,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
899 篆刻资料 篆刻讲解 篆刻文化 -
建文帝与“凝命神宝”玉玺(篆刻常识)
《明史》卷四本纪第四:“三年春正月辛酉朔,凝命神宝成,告天地宗庙,御奉天殿受朝贺。”说的是建文三年(1401年)正月经过一年的雕琢“凝命神宝”终于完成了,于是举行仪式告天地宗庙,通告全国,接受文武百官的朝贺,并大宴百官于奉天门。一个玉玺完工为何要如此隆重?原来朱允炆做皇太孙时,就曾梦见神人授与重宝。等继位后,有...
543 篆刻资料 篆刻讲解 篆刻文化 -
吴昌硕故里行(篆刻学堂)
浙北安吉县鄣吴村位于浙皖两省交界处,依山傍水,村后有一座高耸的金华山拔地而起,村前有一湾清洌的金鸡溪缓缓流过。溪南的玉华山与村后的金华山遥向对峙。清代安吉乡土诗人王显承有《竹枝词》:“行到吴村香雨亭,柳丝斜拂酒旗青。玉华金华双峰峙,流水落花出晚汀。”村头溪边,古树遮云弊日,鸥鹭盘旋其上,蝉鹂鸣噪其间,俗称“柳树窠&rdqu...
1113 篆刻资料 篆刻讲解 篆刻文化 -
张鲁庵巧得曾熙墨宝之趣事(篆刻文摘)
张鲁庵是近代知名的篆刻家和金石篆刻收藏家,同时也是当时知名药店“张同泰”的CEO,是张同泰的第五代传人,张鲁庵自小就对做生意一点兴趣也没有。这种情况在他娶了当时的杭州才女陆献芹后,更加明显了。那陆小姐诗词歌赋无一不通,在做姑娘时就被人称为小李清照。洞房花烛夜,小两口打趣,张鲁庵对妻子说,你要做得了李清照,我就做得了赵明诚!真没想到小两...
689 篆刻知识 篆刻百科 篆刻文化 -
忆陆俨少刻印(篆刻学堂)
“文革”浩劫前,陆俨少先生和先师君匋先生住得很近(均在上海),步行仅需十几分钟而已。陆先生常去钱府闲聊,先师对陆先生则欣赏之极。一次,我把历年集拓的先师印作装订成十册,先师高兴地代向容庚、顾廷龙、谢稚柳先生等十位前辈求题签条。签条全部到手后,先师欣赏再三,说了一句“还是陆俨少最厉害!”那时,先师在上海斜桥附近的...
994 篆刻资料 篆刻讲解 篆刻文化 -
沙曼翁先生:倡“正路”反“野道”(篆刻文摘)
我认识沙曼翁先生是在1979年,当时我是南京艺术学院本科二年级学生。那年秋末的一天,我带了几张书画习作去林散之老师家请教,交谈间我提及即将去苏州实习2个月之事,林老得知后立即嘱咐:“你去苏州,一定要去看看沙老,他的书法篆刻水平很高,当今已很少了。”说着翘起了大拇指。话音刚落,他即起身去内室取出家存宣纸制旧式信封与八行笺,写了2页介绍信...
546 篆刻知识 篆刻百科 篆刻文化 -
来楚生用凿子刻印(篆刻学堂)
来楚生的“刻瘾”来楚生刻印宗吴熙载、吴昌硕,上溯秦汉玺印。七十岁前后风格突变,朴质老辣,雄劲苍古,佳作成批涌现。学生张用博一年前买了两方质尚好的石章,原想自刻,故拟好了印文内容,用纸包好后搁置一边,后又原封不动地送给了来重先生。一九七一年二月,来楚生因“写字厌倦”,突然“印瘾”大发就到处...
1845 篆刻常识 篆刻文摘 篆刻文化 -
篆刻作品欣赏 | 重庆市第八届书法篆刻展获奖入展篆刻作品欣赏
2015重庆市第八届书法篆刻作品展·获奖、入展篆刻作品欣赏主办单位:重庆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共重庆市铜梁区委,重庆市铜梁区人民政府,重庆市书法家协会。承办单位:重庆市铜梁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重庆市书法家协会创作评审委员会。协办单位:铜梁区书法家协会。张弘呈获奖篆刻作品喻志全获奖刻作品标签:篆刻展 篆刻作品欣赏...
1994 篆刻印章 篆刻资源 篆刻展 篆刻作品欣赏
栏目直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