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冰华(1962-2009)曾为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院国画系书法篆刻专业教研室主任,教授。书法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西泠印社社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研究生导师。 中国书法家协会艺术委员会委员。 出版专著有《葛冰华篆刻集》、《葛冰华书法集》、当代青年篆刻集《葛冰华卷》、《道教印赏析》,《中国高等院校书法教程》,《全国大写意印风作品集》等十余部。
篆刻作品鉴赏 | 葛冰华篆刻作品欣赏
相关文章
-
篆刻作品鉴赏 | 朱复戡篆刻作品集《静戡印集》
朱复戡篆刻作品集《静戡印集》,1922年民国商务版扫描图片45张。罗振玉书法题签吴昌硕篆书题写扉页《静龛印集》标签:篆刻作品集 ;标签:篆刻作品集 ; 标签:篆刻作品集...
469 篆刻印章 篆刻资源 篆刻作品集 篆刻作品鉴赏 -
蒋仁交游考议(篆刻科普)
蒋仁是“西泠八家”中的重要人物,考订其交游情况对于研究其生平经历、性格情志、生存状态、艺术影响等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本文从目前所能搜集到的相关印章和史料文献入手,基本厘清了蒋仁交游的史实轮廓。对于研究乾隆时期江浙一带印人与文人交游状况,也具有一定参考意义。蒋仁,浙江仁和(今属杭州)人。原名泰,字阶平。后改名仁,字山堂。号女床山民、吉罗居...
1103 篆刻知识 篆刻百科 篆刻文化 -
路边捡来的镇馆之宝(篆刻常识)
古人认为玉有德行,具备信用,所以讲信誉之地都以玉为凭。至少从秦朝起,国家信誉都是以玉为准,国玺都是玉制的,一直延续至清朝。甚至古人对上天要求也是天降祥瑞,瑞的本义按《说文》解释为“以玉为信也”。以玉制玺为帝王所为,小民则以“章”降级一等。古时有身份之人印章都是玉的,铜制的下一等,至于用印石刊刻印章,都是宋代以后...
1881 篆刻知识 篆刻百科 篆刻文化 -
端砚著名坑洞有哪些?(篆刻讲解)
端砚产于中国广东省肇庆市,砚石出自不同的坑口,区别是比较大的。坑口按照不同标准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按开采地点的不同可以分为山坑和水坑两类。水坑佳品细腻嫩爽,滋润坚实,致密严实,具有发墨不伤毫,呵气可研墨的特点。因其常年浸泡于水中,纹润如玉,所以端砚能达到致密、坚实、幼嫩、细润的优点。按端石开采的时间不同可以分为宋坑、明坑和清坑。宋坑又分为"将军坑"、"梅花坑"...
291 篆刻科普 篆刻学堂 篆刻文化 -
傅抱石为毛泽东篆刻的印章(篆刻文摘)
你知道吗?南京大画家傅抱石,曾经为毛泽东刻过一方石印。笔者在南京见到过这方印。这是一方巨印,印面达5厘米见方,印台高4.5厘米,印钮2.5厘米,雕刻一只盘卧回视的怪兽。印材为古铜色的寿山石。印文取法汉印风格,刚健朴茂,平方正直,极有气势,南京著名印学家王本兴先生评论这方印是“大气魄,大手笔,是一件壮美无比的艺术珍品”。这方巨印,是傅抱...
555 篆刻常识 篆刻文摘 篆刻文化 -
两然斋印跋(篆刻科普)
篆刻的风格主要通过线条来表现。邓石如婀娜碗转,吴昌硕浑厚苍莽,齐白石纵横快利,不同的线条构成不同的风格,一如黄山之苍莽、峨眉之清秀。可见,有艺术个性的篆刻家,其印风皆取法自然而又妙合自然。治印,一靠功力,二须人情,三要格高,三者缺一不可。而首当其冲者,即功夫或曰基本功是也。通此关需“咬定青山”,挥汗呵冻,但若不得其门而人,又往往事倍功...
1005 篆刻常识 篆刻文摘 篆刻文化 -
古代的烙木印您见过吗?(篆刻知识)
如果用“寒山积雪”来形容烙木印的话,我想是再合适不过的了。对烙木印的汇总,给了我视觉上的满足。烙木印很值得我们对它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包括它的艺术性、历史性及社会性等很多方面,这也是我这篇文章的关键所在。烙木印本身由于达到一定热度以后烙在木头上面,自然由于木头的质地易遇热胀化形成一种“晕眩”的效果(如图1、图2)...
265 篆刻科普 篆刻学堂 篆刻文化
栏目直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