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黄釉刻折枝花圆花盆、奁 - 故宫陶瓷器藏品

11-11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黄釉刻折枝花圆花盆、奁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黄釉刻折枝花圆花盆、奁
时代
门类 陶瓷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故00156225)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黄釉刻折枝花圆花盆、奁❖图片

黄釉刻折枝花圆花盆、奁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黄釉刻折枝花圆花盆、奁

黄釉刻折枝花圆花盆、奁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黄釉刻折枝花圆花盆款识

黄釉刻折枝花圆花盆、奁❖简介

黄釉折枝花圆花盆、奁,清同治,盆高10.9厘米,口径16.9厘米,足径11.5厘米;

奁高3.5厘米,口径16.9厘米,足径13.2厘米。

盆板沿,直壁,圈足。盆内施白釉,底开两圆形小孔。外通体施浅黄色釉,饰暗刻花卉,口沿处暗刻卷枝朵花纹,腹部暗刻折枝菊花、玉兰图案两组。底暗刻“体和殿制”4字篆款。

奁板沿,浅腹,圈足。内施白釉无纹。外通体施浅黄色釉,饰暗刻花卉,口沿处暗刻卷枝朵花纹,腹部暗刻折枝菊花、玉兰图案两组。底暗刻“体和殿制”4字篆款。


相关知识科普


黄釉

低温黄釉瓷器创烧于明洪武时的景德镇官窑,以后各朝多有烧造。以“黄”与“皇”谐音,故以黄色象征皇家的尊贵,黄色瓷器亦只限于御用。黄釉瓷器均采用两次烧成,即先高温烧成涩胎或素白瓷,然后施黄釉,再入窑经850-900℃烘烧而成。由于黄釉瓷器常以浇釉法施釉,故有“浇黄”之称。对于颜色娇嫩如鸡油者,人们又称之为“娇黄”或“鸡油黄”。统观历史上的黄釉瓷器,以明弘治朝之产品最受称道,被视为黄釉瓷器的典范。其釉面光洁,釉色浅淡娇嫩。从故宫博物院收藏的诸多弘治黄釉瓷器来看,其呈色几无差异,表明当时黄釉瓷器烧造技术之娴熟。

折枝

花卉画的一种。画花卉不写全株,只画从树干上折下来的部分花枝,故名。有折枝梅、折枝莲、折枝牡丹、折枝果实等。

花盆

栽种花草的盆具。宋代最名贵的瓷花盆品种是钧窑专为宫廷烧制的玫瑰紫釉器,通常与花盆托一起使用。明、清两代花盆造型亦很丰富,有葵花式、海棠式、折沿式、长方、正方、六方、八方、椭圆等式,大小不等,以适应不同用途。装饰上主要有青花、五彩、粉彩等品种。

刻花

陶瓷装饰技法之一。用竹、骨、铁制的平口或斜口刀状工具在已干或半干的坯体上刻出花纹。其特点是雕刻较深,花纹有层次。刻花在宋代陶瓷装饰中极为普遍。如耀州窑、定窑、磁州窑、景德镇窑等刻花都各具特点。刻花一般常与划花结合运用,故亦常称刻划花。此种技法至今在陶瓷器制作中仍有使用。

花卉

古建筑彩画绘画的一种题材。清代中期之前多画绿叶子花卉,清代晚期画黑叶子花卉。

体和殿

相关文章

  • 官窑粉青釉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官窑粉青釉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官窑粉青釉瓶,宋,高34.5厘米,口径9.9厘米,足径14厘米。瓶直口,口沿下凸起弦纹1道,长颈,垂腹,圈足。通体施粉青色釉,釉层肥腴,美若古玉,釉面开有冰裂状纹片,上部开大片纹,近底处纹片细碎。“官瓷重楷模,精华四海粹”,这是《饮流斋说瓷》中对宋代官窑瓷器的赞美。官窑属于五大名窑之一,窑址有南北之分。北宋官窑兴盛于宋徽宗时期,据文献记载,窑场设在汴京(今河...

    270 青釉 饮流斋说瓷 宋代官窑
  • 景德镇窑卵白釉印花“太禧”铭云龙纹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景德镇窑卵白釉印花“太禧”铭云龙纹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卵白釉 印花“太禧”铭云龙纹盘 高2.3厘米,口径17.8厘米,足径11.4厘米。盘敞口,浅弧壁,圈足。胎骨坚细洁白,内外施釉,釉层较厚,呈失透状,釉面莹润,釉色白中泛青,恰似鹅卵色泽,故名“卵白釉”。足内露胎无釉。盘外壁刻划变形莲瓣纹一周,共16瓣,莲瓣纹尖部划一道弦纹。盘内有阳纹印花装饰,盘心是一龙戏珠,龙,张口露齿五爪,身体舞动,异常骄猛,衬以朵云和火...

    1416 卵白釉 印花 龙纹 莲瓣纹 弦纹 缠枝 缠枝莲 八吉祥
  • 三彩骆驼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三彩骆驼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三彩骆驼,唐,高80厘米,长69厘米。骆驼为双峰驼,两目圆睁,张嘴嘶鸣,直立于托板之上。头、颈、双峰及鞯施釉,双峰、头、颈部为褐色,鞯(jiān音肩)则绿、褐相间。最外缘似流苏装饰,其内为一串连珠纹,再内为菱形纹。身及四足素胎。鞯是指衬托马鞍的垫子。骆驼分单、双峰两种。双峰骆驼产于中亚及我国。最迟在东汉时期,四川汉画像砖上已有表现。隋唐时期,伴随着中外文化交...

    1610 唐三彩
  • 青釉堆塑谷仓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釉堆塑谷仓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釉堆塑谷仓罐,三国吴,高46.4厘米,口径11.3厘米,底径13.5厘米。谷仓上半部堆塑多种饰物:有三层崇楼居中,一层两侧各有一条狗把门,楼檐之上有栖息的鸟和觅食的老鼠。崇楼两侧各立一亭,阙下有八位侍仆各执不同的乐器,正聚精会神地演奏乐曲。谷仓顶部堆塑五只相连的罐子,大罐居中,一鼠正从罐口爬出。四小罐分列大罐四角,周围簇拥着引颈觅食的雀鸟。谷仓的下半部为一完整的青...

    1997 青釉 谷仓 青瓷 塑贴 五种 明器
  • 钧窑天蓝釉三足炉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钧窑天蓝釉三足炉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天蓝釉三足炉,金,高4.9厘米,口径6.1厘米,足距3.5厘米。炉唇口出沿,短颈,鼓腹,腹下渐收,底下承以三足。附后配铜盖。通体施天蓝色釉,足上施酱釉。钧窑为我国北方著名瓷窑,在古钧州境内,故名钧窑,亦称“均窑”、“钧州窑”。钧瓷以“釉具五色,艳丽绝伦”而独树一帜。古人曾用“夕阳紫翠忽成岚”诗句来形容钧瓷釉色灵活变化之微妙。...

    723 钧窑 天蓝釉 蓝釉
  • 青花龙凤纹出戟花觚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龙凤纹出戟花觚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龙凤纹花,明万历,高21.9厘米,口径15.7厘米,足径11.3厘米。觚(gū 音孤)撇口,长颈,鼓腹,两侧对应出戟(jǐ 音几),高圈足外撇。通体青花装饰。腹部主题图案绘云龙和云凤纹。颈部绘洞石牡丹两组。足上绘云朵、和圆点纹。圈足内施白釉。外底署青花楷体“大明万历年制” 双行六字款,外围青花双线圈。此觚为宫廷陈设用器,仿商周青铜器式样,造型端庄,雄浑古朴。...

    530 青花 出戟 折枝
  • 仿木纹釉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仿木纹釉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仿木纹釉碗,清乾隆,高4.6厘米,口径13.6厘米,足径9.2厘米。碗敞口微外撇、浅腹、玉璧底、底部有支钉痕。里外满施木纹釉。仿木纹釉出现于清雍正时期,乾隆时制作更为广泛,釉面比雍正时有更富于变化。此碗仿木纹纹理清晰,釉面质感逼真。...

    920 玉璧 支钉
  • 斗彩如意耳蒜头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斗彩如意耳蒜头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斗彩 如意耳 蒜头瓶,清雍正,高26厘米,口径5.2厘米,足径11.8厘米。瓶口呈蒜头形,束颈,溜肩,圆腹,圈足,口、肩之间对称置如意耳。瓶外通体斗彩装饰。口沿处绘回纹作边饰,蒜头口上绘折枝 花卉纹。颈上起棱,共有三层纹饰,依次为卷草、朵花及蕉叶纹。肩、胫上分别绘如意云纹和变形莲瓣纹。腹部绘六组折枝花卉纹,间以勾莲纹。外底青花双圈内署青花“大清雍正年制”双行...

    431 斗彩 如意耳 蒜头瓶 回纹 折枝 花卉 卷草 蕉叶纹
  • 甜白釉划花缠枝莲纹梅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甜白釉划花缠枝莲纹梅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甜白釉 划花 缠枝莲纹梅瓶,高24.8厘米,口径4.5厘米。瓶小口,肩下渐敛,足胫处略外撇,圈足,砂底无釉。通体施甜白釉,釉面暗划3组纹饰,依次为卷草纹、缠枝莲花纹、折枝 花卉纹,以弦纹间隔。此梅瓶保持了宋代梅瓶器身修长挺拔的特点,适当压缩了瓶身的高度,放宽了肩部和足部,使各部位比例更趋谐调。瓶体所施甜白釉纯正洁净,色泽柔润,纹饰刻划细腻,是永乐时期甜白釉瓷...

    1203 甜白釉 划花 缠枝 缠枝莲 梅瓶 暗划 卷草纹 卷草
  • 黑陶盉 - 河南博物院陶器
    黑陶盉 - 河南博物院陶器

    夏代高32厘米,口径5.6厘米,底径12.8 厘米1990 年伊川县南寨遗址出土...

    266 陶器 黑陶盉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灵武窑黑釉剔花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灵武窑黑釉剔花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灵武窑 黑釉剔花瓶,西夏,高38厘米,口径5厘米,足径10厘米。瓶小口,短颈,折肩,深腹,腹下部内敛,浅圈足。通体施黑釉近足部。腹部剔刻纹饰,两侧花形开光内各剔刻折枝 花卉纹一组,开光外以划花海水纹作地子。外底无釉露胎,呈深褐色。此器纹饰质朴豪放,与硬朗的造型、粗糙的胎质相得益彰。此瓶的胎、釉特征及装饰手法与文物工作者调查、发掘宁夏灵武市磁窑堡所获得的标本一...

    1257 灵武窑 黑釉剔花 剔花 西夏 开光 折枝 花卉 划花
  • 天蓝地开光镂空粉彩转心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天蓝地开光镂空粉彩转心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天蓝地开光 镂空 粉彩 转心瓶,清乾隆,高73厘米,口径31厘米,足径28厘米。瓶撇口、长颈、颈部两侧各有一金彩蟠螭耳,丰肩、上腹圆鼓、下腹内收、圈足外撇、瓶底有5个圆孔。瓶由颈、腹、底座三部分组成,用铜螺丝固定。通体以天蓝釉为地,绘青花 蟠螭纹。腹部四面开光,镂空粉彩窗栏,瓶中套一桶式瓶,套瓶通体以粉彩绘西洋人物风景。瓶底座呈莲花状,莲瓣内绘折枝花。外底十...

    1400 开光 镂空 粉彩 转心瓶 天蓝釉 蓝釉 青花 蟠螭纹
  • 霁蓝釉小杯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霁蓝釉小杯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霁蓝釉小杯,清雍正,口径7.2厘米,足径2.9厘米,高3.7厘米。杯口外撇,弧壁,圈足。杯内施白釉,外施霁蓝釉。足底青花双圈内书“大清雍正年制”双行六字楷书款。霁蓝釉是一种以氧化钴为呈色剂的高温单色釉。常见宫廷祭器,因此又被称为祭蓝釉。此杯胎薄体轻,造型规整,釉色均匀润泽。...

    269 蓝釉 青花
  • 白釉珍珠地划花折枝牡丹纹枕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白釉珍珠地划花折枝牡丹纹枕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白釉折枝牡丹纹枕,宋,高12厘米,长25.8厘米,宽18.4厘米。枕呈腰圆形,素底,后部开一圆形通气孔。枕面以戳印的细密珍珠状小圆圈为地,主题纹饰为划花折枝牡丹,两朵盛开的牡丹花各居一侧,卷曲的枝叶充溢其间。枕四侧面内均刻划。珍珠地划花瓷器系模仿金银器錾胎工艺烧造而成,起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这一品种在河北、河南、山西的一些瓷窑中可见。目前已知的有河北,河南...

    1544 珍珠地 划花 折枝 开光 卷草纹 卷草 磁州窑 密县窑
  • 龙泉窑青釉凸花缠枝莲纹尊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龙泉窑青釉凸花缠枝莲纹尊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龙泉窑 青釉凸花缠枝莲纹尊,明,高33厘米,口径13厘米,底径16.3厘米。瓷尊撇口卷唇,短颈,溜肩,肩以下渐收敛,圈足内凹。通体施青釉,器身满刻凸缠枝莲纹,腹下部至胫部刻菊瓣纹。足沿露胎处呈火石红色。此器胎体厚重,造型规整端正,釉色呈黄绿色,釉质光洁莹亮,透明度强,具有明初龙泉窑青瓷的典型特征。...

    734 龙泉窑 青釉 缠枝 缠枝莲 火石红 火石 青瓷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