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灵武窑黑釉剔花瓶 |
---|---|
外文名 | |
创作者 | |
别名 | 灵武窑黑釉剔花瓶 |
时代 | |
门类 | 陶瓷 |
出土 | |
备注 | 文物号(新00083477) |
文保级别 | |
馆藏地点 | 故宫博物院 |
灵武窑黑釉剔花瓶❖图片
灵武窑黑釉剔花瓶
灵武窑黑釉剔花瓶底部
灵武窑黑釉剔花瓶❖简介
灵武窑 黑釉剔花瓶,西夏,高38厘米,口径5厘米,足径10厘米。
瓶小口,短颈,折肩,深腹,腹下部内敛,浅圈足。通体施黑釉近足部。腹部剔刻纹饰,两侧花形开光内各剔刻折枝 花卉纹一组,开光外以划花海水纹作地子。外底无釉露胎,呈深褐色。
此器纹饰质朴豪放,与硬朗的造型、粗糙的胎质相得益彰。此瓶的胎、釉特征及装饰手法与文物工作者调查、发掘宁夏灵武市磁窑堡所获得的标本一致,由此可断定此瓶系灵武窑产品。
西夏地区的瓷器烧造深受磁州窑系的影响,釉色有白釉、青釉、褐釉、黑釉、茶叶末釉等,装饰风格亦有些相近,有白釉剔花、白釉划花、黑釉剔花、白釉点褐彩等品种。纹饰以花卉纹为主,造型硬朗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相关知识科普
灵武窑
灵武窑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市磁窑堡,是西夏时期的瓷窑。灵武窑属北方窑系,是一个综合性瓷窑。烧造品种丰富,有白釉、青釉、褐釉、黑釉等。其装饰风格与河北磁州窑接近,如白釉剔花、白釉划花、黑釉剔花、白釉点褐彩等。其中折枝、缠枝牡丹最多。折枝花多在器物开光内出现。以海水纹地衬托花纹是该窑装饰的一个特征。
黑釉剔花
吉州窑瓷器装饰技法之一。器型有剔花瓶、剔花炉、剔花罐等器物。其装饰特点系以黑釉衬托出剔刻的黄色花纹,效果鲜明生动。
剔花
剔花是瓷器的一种传统装饰技法,可分为留地剔花与留花剔地两种,花纹突起,露出胎色,具有浅浮雕般效果。宋元代南北各地瓷窑都有运用,其中以磁州窑与吉州窑剔花产品最具代表性。
西夏
公元1038年,李元昊建立大夏国,与辽、金先后成为对立于宋王朝北疆的少数民族政权。其统治范围在今宁夏、陕北、甘肃西北、青海东北一带地区,地理位置在宋朝控制区域以西,故被宋中央政权称为西夏,此称谓历史上或有沿用。
开光
我国传统装饰技法之一。即为使器物上的装饰变化多样或突出某一形象,往往在器物的某一部位勾勒出某一形状(如扇形、蕉叶形、菱形、心形、桃形、圆形等)的空间,其内饰以图纹。
折枝
花卉画的一种。画花卉不写全株,只画从树干上折下来的部分花枝,故名。有折枝梅、折枝莲、折枝牡丹、折枝果实等。
花卉
古建筑彩画绘画的一种题材。清代中期之前多画绿叶子花卉,清代晚期画黑叶子花卉。
划花
用类似针尖状的竹木工具,在坯体表面用力均匀地刻划,划痕较浅,转折灵活,曲线为主,粗细一致,流畅活泼,注重形象的轮廓效果。纹饰之间相互穿插有序,布局匀称。
地子
所谓地子是指青铜器长期埋藏地下,受多种腐蚀因素影响,在器物表面生成的一层不同色泽的致密的腐蚀光膜,是鉴别古代青铜器的重要标志之一。常见地子有黑漆古、绿漆古、鸡骨白、反铜地、水银浸地等。
磁州窑
北宋、元、金代北方地区著名的民间瓷窑之一。窑址位于河北磁县观台镇与彭城镇一带,宋代属磁州,故名。产品以白瓷、黑瓷和白地釉下黑、褐彩绘瓷为主。白瓷装饰有划花、剔花、绿斑、褐斑及珍珠地划花等。白地釉下黑、褐彩划花器是磁州窑的优质瓷,器物除瓶、缸、罐、碗、盆等日用品外,以瓷枕颇为著名,枕底往往有张家、李家、王家和陈家造等印记。图案内容除一般的花鸟禽兽外,还有各种富有生活气息的题材,清新活泼。瓷枕上往往书写宋、金流行的词牌、曲牌,如《满庭芳》、《朝天子》、《普天乐》等,开创了我国瓷器彩绘装饰的新途径,在我国陶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青釉
瓷器釉色名。一种含铁量在1%—3%左右,经高温还原气氛中烧成,呈现青绿色泽的釉,是中国最早的颜色釉。商周时期原始瓷器的青黄釉色是青釉的初级阶段。汉代已烧制出釉色纯正的青釉瓷器。至唐代日臻完美,被誉为“千峰翠色”。宋代的粉青、梅子青如同青玉,色泽与质感之美达到顶峰。明清之际,永乐朝的翠青、冬青(即东青),雍正朝的粉青、豆青等均色调匀净,苍翠欲滴,烧制水平已臻于炉火纯青的境界,出现了很多名贵品种。
褐彩
一种以铁为主要呈色剂的彩料。始见于西晋后期,东晋到南朝早期曾普遍使用,而在隋唐白瓷上运用效果尤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