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清初拓隋宁贙碑 - 故宫铭刻类藏品

12-11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清初拓隋宁贙碑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清初拓隋宁贙碑
时代
门类 铭刻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新00046524)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清初拓隋宁贙碑❖图片

清初拓隋宁贙碑 | 故宫铭刻类藏品

清初拓隋宁贙碑❖简介

宁贙碑》,墨拓整纸本,已裱为立轴。本幅纵116厘米,横74厘米。碑圆首有穿,额正书“宁越郡钦江县正议大夫之碑”4行12字分列碑穿左右。碑阳楷书30行,行39字。隋大业五年(609年)四月立碑。

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许乃济在广东钦州七星坪发现此碑。岭南古刻传世稀少,此碑当时被推为“粤碑之冠”。它不仅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且书法亦有特色,结字竖长,韵味端厚,鉴家多以为与欧阳询风格相近。杨守敬康有为、罗振玉等皆盛称之。原石现藏广东省博物馆。

此碑初发现时左下角缺一块,损10余字。清宣统元年(1909年)寻得残石(其上尚有5字)与原碑拼合,移置州学尊经阁上,并由钦州知事郑荣作隶书题跋一行,刻于碑阳末行之左。今观此拓,缺左下角,并无郑跋。且第二行“维城各理”之“理”字左半未损,第三行“讳贙”之“讳”字右半未损,第八行“仪同三司”之“三”字完好。可定为道光初拓。其上钤有“孝禹”、“王孝禹收藏记”、“怡斋珍藏之印”等鉴藏章。

此碑主要著录有:清莫有芝《金石笔识》、陆耀遹《金石续编》、陆增祥《八琼室金石补正》、汪鋆《十二砚斋金石过眼录》,近代徐树均《宝鸭斋题跋》、方若《校碑随笔》,现代张彦生《善本碑帖录》等。


相关知识科普


宁贙

宁贙,字翔威,隋冀州人氏。父宁猛力、兄宁长真俱仕隋为官,镇守南粤(见于《隋书》卷六十八)。隋开皇十四年(594年)宁贙朝见隋文帝杨坚,获授大都督戎秩。其后累有升迁。大业二年(606年)因与兄一起参加征伐南蛮林邑(在今越南)的战事获胜,授开府仪同三司,即其年改为正议大夫。大业四年(608年)正月去世,享年35岁。大业五年(609年)四月下葬立碑。

大夫

官名。春秋战国时期由诸侯分封的贵族为大夫,享有封地,并掌管封地内的行政。

欧阳询

欧阳询(557—641年),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他经历陈、隋、唐三朝,贞观间官至太子率更令、弘文馆学士,封渤海县男。欧阳询博览古今,书则八体尽能,尤工正、行二体,学王羲之、王献之,吸收汉隶和魏晋以来楷法,笔力险劲刻厉,意态精密俊逸,法度森严,世称“欧体”,于后世影响深远。他与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并称为“初唐四家”。唐人张怀瓘评之曰:“真行之书出于大令,别成一体,森森焉若武库矛戟,风神严于智永,润色寡于虞世南。”(《书断》)有《虞恭公碑》、《化度寺邕禅师塔铭》、《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诸名碑传世。

杨守敬

杨守敬(1839—1915年),字惺吾,号邻苏,湖北宜都人。清同治元年(1862年)举人。初习商,后潜心于历史、地理的研究。精金石之学,善书法,其书初学欧阳询,后致力于颜真卿、苏轼书风的研习,乃自成一家。曾以使馆随员身份赴日本,携古碑帖达万余种,与日本书法家交流研习,因而对日本书坛产生很大影响。归国后,任两湖书院地理教习及勤政学堂总教长。著有《日本访书志》、《书学迩言》、《晦明轩稿》等书多种,尤以历史地理和版本目录学成就为著。

康有为

康有为(1858—1927年),原名祖诒,字广夏,号长素,又号更生,南海(今广东佛山南海区)人。清光绪年进士,官工部主事。“戊戌变法”的主要人物之一。清末著名书论家,倡法北碑,书学包世臣、张裕钊,得力于《石门颂》,评者谓有“纵横奇宕之气”。其书不泥于古法,点划结字不求工整,处处皆有新意。著有《广艺舟双楫》一书。《清史稿》有传。

陆增祥

陆增祥(生卒年不详),字星农,又字魁仲,号莘农。道光进士第一,官翰林院修撰。马宗霍《书林纪事》称其少通篆籀之学,喜学金石文字,搜罗遍天下,积录既多,续王氏《金石萃编》成《金石补正》百余卷。又以所得汉魏晋宋齐梁古砖琢为砚,拓墨本跋之,题曰《三百砖录》。

汪鋆

汪鋆(1816—?年)字研生,江苏仪征人,工诗,邃于金石,善山水花卉,兼能写真。《扬州画苑录》成书于清光绪九年(1883年),此书专录扬州地区画家,自清初至清末共558人,四卷。材料搜罗丰富,确切可信。

相关文章

  • 鄐君开通褒斜道摩崖刻石 - 故宫铭刻类藏品
    鄐君开通褒斜道摩崖刻石 - 故宫铭刻类藏品

    纵:24厘米,横:31厘米。此为明拓本,五十一开,“钜鹿”、“冶”三字未损。石铭刻于汉永平六年(63年)。铭文记汉永平六年汉中太守鄐君受诏承修褒斜道之事。隶书字体,有篆势,浑朴苍劲不可及。刘熙载《艺概》云:“《开通褒斜道刻石》,隶之古也”,康有为《广艺舟双楫》云:“隶中之篆也”,杨守敬谓《平碑记》云:“其字体长短广狭,参差不齐,天然古秀若石纹然,百代而下,无...

    1414 康有为 杨守敬 巡抚 毕沅 波磔 黄易
  • 明拓御府薛稷本兰亭序 - 故宫铭刻类藏品
    明拓御府薛稷本兰亭序 - 故宫铭刻类藏品

    明拓御府薛稷本兰亭序,御府薛稷本兰亭,为故宫藏《明拓稧帖五种》册之一。锦面,挖镶裱,蝴蝶装。二开半。墨纸一开纵27.8厘米,横31.5厘米。钤“季言珍赏”印。后钤 “听雪斋”、“听雪斋鉴定章”、“杏邨珍玩”、“玉田袁氏家藏”、“袁开第审定金石图章”等印。是本兰亭文二十八行,实系一种临写本,“九”字回勾、“有”字行草写法等,自具面貌。古玺印“神龙”、“建业”、...

    1476 薛稷 兰亭序 定武本 三原
  • 卫歡章草书顿首州民帖 - 故宫铭刻类藏品
    卫歡章草书顿首州民帖 - 故宫铭刻类藏品

    卫歡章草书顿首州民帖,墨纸,半开纵26.7厘米,横16.1厘米。此本收于明潘允谅本《淳化阁帖》。...

    1070 章草 淳化阁帖
  • 熹平石经残石 - 故宫铭刻类藏品
    熹平石经残石 - 故宫铭刻类藏品

    熹平石经残石,此为宋拓本,一开半。孙承泽鉴藏。纵23.5、26.5、23.5厘米,横16.5、14.7、9.4厘米。  熹平石经又称一字石经、一体石经,系东汉末年蔡邕等奉诏,为正定经本文字以隶书一体写成,于汉灵帝熹平四年(175年)刻石立于洛阳太学前,不久即毁于战乱。石经至宋代已有残石出土,如洛阳张氏发地得十余块,约九百七十余字,为《尚书》、《鲁诗》、《仪礼...

    1406 孙承泽 尚书 蓬莱 黄易 端方 衡永
  • 宋拓定武兰亭序 - 故宫铭刻类藏品
    宋拓定武兰亭序 - 故宫铭刻类藏品

    宋拓定武兰亭序,蝴蝶装挖镶裱,浓墨擦拓。刻有乌丝界栏。墨纸三开半,半开纵23.8厘米,横9.8厘米。此本“湍”、“流”、“带”、“右”、“天”五字损,“崇”字中有三点,字体偏肥,为定武肥本翻刻。钤印:双龙印、“柯九思”、“停云”、“棠溪审定”、“乾隆御览之宝”等。后附页有署名明郭第、王世贞、文嘉、程应魁、黎民表、顾养谦、汪道贯、梁岳、王世懋、邢侗、李言恭、周...

    709 兰亭序 蝴蝶装 柯九思 王世贞 文嘉 王世懋 邢侗 周天球
  • 清拓《兰亭八柱帖》戏鸿堂刻柳公权兰亭诗 - 故宫铭刻类藏品
    清拓《兰亭八柱帖》戏鸿堂刻柳公权兰亭诗 - 故宫铭刻类藏品

    清拓《兰亭八柱帖》戏鸿堂刻柳公权兰亭诗,木面。乌金精拓,经折装,每开纵29.8厘米,横34.6厘米。戏鸿堂刻柳公权书兰亭诗原本,墨迹勾摹上石。墨迹,清内府常福钩填戏鸿堂刻柳公权书兰亭诗本(见常福钩填戏鸿堂刻柳公权兰亭诗卷),卷前有乾隆皇帝题签“兰亭八柱第五”,并题记一则。钤有“乾隆”等30方鉴藏印。此墨迹本为故宫藏品。此帖刻于兰亭八柱帖第五柱(第五册),钤有...

    1753 柳公权 经折装 内府 避暑山庄
  • 明拓宝鸭斋兰亭之鼎帖本 - 故宫铭刻类藏品
    明拓宝鸭斋兰亭之鼎帖本 - 故宫铭刻类藏品

    明拓宝鸭斋兰亭之鼎帖本,定武翻刻本,挖镶裱,蝴蝶装册,三开半。墨纸半开纵23厘米,横9.5厘米。该本系清徐树钧辑《宝鸭斋兰丛八十六卷》之一。外封题“兰亭八十刻 鼎帖”。江德量题跋认为此本与国学本相近。徐树钧题跋则认为,此本与绍兴十一年所刻《鼎帖》中定武本风神肥瘦及界画石泐缐文丝毫不差,当名曰“鼎帖本”。鼎帖博杂不精,久已无真拓传世,不得核校,其实就是翻刻的定...

    348 定武本 武陵 张伯英
  • 明拓北魏张猛龙碑 - 故宫铭刻类藏品
    明拓北魏张猛龙碑 - 故宫铭刻类藏品

    《张猛龙碑》,北魏刻,明拓,剪裱装册,共36页,每页纵26.6厘米,横14.1厘米。有宝熙及袁氏题签,钤“桂岩”、“彝盦审定书画记”等印6方。《张猛龙碑》,又名《张猛龙清颂碑》,北魏正光三年(522年)立。正书,碑阳26行,行46字,碑阴12列,2至22行不等。额正书3行12字。碑文内容是为张猛龙颂德。碑在山东曲阜孔庙。《张猛龙碑》的书法在魏碑中属于风格雄健...

    1993 张猛龙 宝熙 魏碑 康有为 郭宗昌 顾炎武 王昶
  • 熹平断碑 - 故宫铭刻类藏品
    熹平断碑 - 故宫铭刻类藏品

    纵:67厘米,横:64.5厘米。马衡捐赠。此为清拓本,自乾隆至道光年跋均存。碑约立于汉熹平年间。碑文结体端谨,风格淳厚,方朔评其书“淳实跌宕”。属于东汉隶书成熟时期的作品。碑现存山东曲阜汉魏碑刻陈列馆。黄易《小蓬莱阁金石目》著录。黄易在其《得碑十二图·小蓬莱阁贺碑图》题跋中记述:“乾隆癸丑十月十有九日,余马齿五十之辰,戚友咸集。余避喧泗河,遣工拓碑,得熹平二...

    276 马衡 方朔 魏碑 黄易
  • 宋拓王文惠公本兰亭序卷 - 故宫铭刻类藏品
    宋拓王文惠公本兰亭序卷 - 故宫铭刻类藏品

    《宋拓王文惠公本兰亭序》卷,锦包首。外题签行楷书“宋游丞相藏褚抚兰亭卷。择是居秘箧。松囱题。”墨纸纵25.7厘米,横125.5厘米。宋拓游相兰亭之王文惠公本系褚摹兰亭,除叙文二十八行外,另刻米芾题跋一则,凡十八行,云:“右唐中书令河南公褚遂良字登善临晋右将军王羲之兰亭宴集序,本朝丞相王文惠公故物”,故名“王文惠公本”。王文惠公即王随。王随(约975—1033...

    1961 兰亭序 包首 米芾 王羲之 隔水 翁方纲 卞永誉 安岐
  • 元次山碑 - 故宫铭刻类藏品
    元次山碑 - 故宫铭刻类藏品

    29.2×34.0厘米。晚明拓本。“经略”二字中间未损甚,“都”、“鼎”、“莫”三字未损。朱翼盦及家属捐赠。石在河南鲁山青条岭一高校园。唐大历七年(772年)。颜真卿撰并书。浑厚苍劲,气势磅礴,富有朝气,为颜真卿书法成熟期之作品。《欧斋藏碑帖目录》著录:元次山碑 大历间。颜真卿书。宋拓本。米仲诏藏。辛酉自跋。二十七开。跋半开。一册。购价三百五十元。《欧斋石墨...

    1751 颜真卿
  • 五凤二年刻石(鲁孝王刻石) - 故宫铭刻类藏品
    五凤二年刻石(鲁孝王刻石) - 故宫铭刻类藏品

    纵:25.9厘米,横(半开):26.35厘米。此为清初拓本,墨页三开跋三开半,高德裔跋未损。石刻于西汉宣帝五凤二年(公元前56年)。金明昌二年(1191年)开州刺史高德裔监修孔庙时,在鲁灵光殿遗址西南三十步太子钓鱼池得之。书家多断为隶书定型的例证。康有为也认为此刻石为“汉隶之始”。石现存山东曲阜市汉魏碑刻陈列馆。黄易《小蓬莱阁金石目》著录。...

    613 康有为 魏碑 黄易
  • 嵩山少室东石阙题名册 - 故宫铭刻类藏品
    嵩山少室东石阙题名册 - 故宫铭刻类藏品

    纵:22.4厘米,横:10.4厘米。吴兆璜、臧华云捐赠。此为乾隆甲寅三月精拓本,七开,黄易鉴藏,题签并钤“小松所得金石”印。石阙立于汉延光二年前后。阙位于河南登封嵩山南麓邢家铺西。黄易《小蓬莱阁金石目》著录。...

    910 黄易
  • 董美人墓志 - 故宫铭刻类藏品
    董美人墓志 - 故宫铭刻类藏品

    140.5×72.0厘米。清拓本。石清嘉庆道光年间出土于陕西西安,曾归上海陆剑庵、徐渭仁,清咸丰三年(1853年)毁于兵燹。隋开皇十七年(597年)。端正谨严,俊朗挺拔,骨秀肌丰,字形呈扁方,布局疏密得当,用笔方圆兼备。《欧斋藏碑帖目录》著录:董美人墓志 开皇十七年。一轴。丁卯购于隶古斋。价百二十元。...

    992 徐渭 扁方
  • 宋拓银锭本淳化阁帖卷第六册 - 故宫铭刻类藏品
    宋拓银锭本淳化阁帖卷第六册 - 故宫铭刻类藏品

    宋拓银锭本淳化阁帖卷第六册,长25.4厘米,宽19.4厘米。...

    1413 淳化阁帖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