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乾隆款掐丝珐琅蟠螭纹纹鼎式炉 - 故宫珐琅器藏品

11-27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乾隆款掐丝珐琅蟠螭纹纹鼎式炉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乾隆款掐丝珐琅蟠螭纹纹鼎式炉
时代
门类 珐琅器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故00118767)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乾隆款掐丝珐琅蟠螭纹纹鼎式炉❖图片

乾隆款掐丝珐琅蟠螭纹纹鼎式炉 | 故宫珐琅器藏品

掐丝珐琅螭纹四足炉

乾隆款掐丝珐琅蟠螭纹纹鼎式炉 | 故宫珐琅器藏品

掐丝珐琅螭纹四足炉底款

乾隆款掐丝珐琅蟠螭纹纹鼎式炉❖简介

乾隆款掐丝珐琅螭纹鼎式炉,清乾隆,高28.5厘米,口径20x15.5厘米,底径12.5厘米。清宫旧藏。

此器系仿商代晚期礼器铜鼎制作而成,双立耳,敞口,平折沿,斜腹,平底,四足外撇,腹部及四角有铜鎏金出戟。腹部饰蟠螭纹,足跟部饰兽面纹。外底中心嵌长方形鎏金铜片,上镌阳文“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楷书款,铜片周围饰折枝 花卉纹。

此器胎体厚重,造型古朴,虽釉面砂眼较多,色泽较为黯淡,但仍不失乾隆朝造型规范,装饰工整的工艺特点。


相关知识科普


掐丝珐琅

俗称“景泰蓝”。以红铜作胎,将很细的铜扁丝掐成花纹后用药焊于器表,再以随类附彩的方法将珐琅釉料填进丝间,经焙烧、打磨、镀金而成。

珐琅

珐琅,又称“佛郎”“法蓝”“琺瑯”,是一外来语的音译词。珐琅的基本成分为石英、长石、硼砂和氟化物,与陶瓷釉、琉璃、玻璃(料)同属硅酸盐类物质。中国古代习惯将附着在陶或瓷胎表面的称“釉”;附着在建筑瓦件上的称“琉璃”;而附着在金属表面上的则称为“珐琅”。 金属胎珐琅器则依据在制作过程中具体加工工艺的不同,可分为掐丝珐琅器、錾胎珐琅器、画珐琅器和透明珐琅器等几个品种。

螭纹

螭,传说中的一种龙,又名螭虎龙。明式家具常用为装饰纹样。

蟠螭纹

蟠螭,即盘曲的龙,躯体较为粗壮。《文选》:“白鹿孑蜺于欂栌,蟠螭宛转而承楣。”

饕餮

传说中龙生九子,饕餮便是其中之一,特点是极其贪食。《说文解字》释其为:“饕,乃贪嗜财货饮食之意。贪食每较贪财为甚,以食盖财,故从食。餮,为大张其口以人财货纳饮食,故从飧声。”《吕览·先识》中说:“饕餮,恶兽名。古代钟鼎彝器,多琢其以为饰。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报更也。” 虽然饕餮纹大多铸于青铜器,但玉器、瓷器等上也有不少饕餮纹。有的作品只琢刻鼻以上的部分,无口与颏,寓意节食戒贪。

阳文

篆刻的一种方式,即把印文镌成凸状,在纸上钤盖时印文是红色,因而又称为朱文。

折枝

花卉画的一种。画花卉不写全株,只画从树干上折下来的部分花枝,故名。有折枝梅、折枝莲、折枝牡丹、折枝果实等。

花卉

古建筑彩画绘画的一种题材。清代中期之前多画绿叶子花卉,清代晚期画黑叶子花卉。

相关文章

  • 掐丝珐琅缠枝莲纹鼎式炉 - 故宫珐琅器藏品
    掐丝珐琅缠枝莲纹鼎式炉 - 故宫珐琅器藏品

    掐丝珐琅 缠枝莲纹鼎式炉,元,通高28.4厘米,口径17.1厘米。炉做圆形,冲耳,鼓腹,柱形足,炉内置铜鎏金胆。造型源自青铜鼎,古朴庄重。  炉腹上部以一道鎏金弦纹将炉体图案界为两部分,线上以绿色珐琅为地,饰白色菊花十二朵;线下以蓝色珐琅为地,饰缠枝莲花六朵。三足均以蓝色珐琅为地,饰彩色菊花纹。元代掐丝珐琅器的装饰多以盛开的缠枝莲花为主题,特点是花朵舒展饱满...

    1413 掐丝珐琅 珐琅 缠枝 缠枝莲 冲耳 弦纹 菊花纹 缠枝莲花纹
  • 雍正款画珐琅寿字花卉纹盏 - 故宫珐琅器藏品
    雍正款画珐琅寿字花卉纹盏 - 故宫珐琅器藏品

    雍正款画珐琅寿字花卉纹盏,清雍正,通高8.5厘米,口径5.1厘米,足径2.5厘米,托盘口径16厘米,足径12厘米。清宫旧藏。盏为圆形,直口带盖,圈足。下置托盘,盘中心凸起盏槽,与盏的圈足相吻合。盏上绘制了莲花、月季、翠竹、梅花、桃实、石榴、灵芝、佛手、葫芦以及蝙蝠等,寓意多福多寿、子孙万代。足内白地,双方框内蓝色楷书“雍正年制”款。托盘饰寿字、花卉、桃蝠纹,...

    1921 画珐琅 珐琅 盏托 开光
  • 宣德款錾胎珐琅缠枝莲纹盒 - 故宫珐琅器藏品
    宣德款錾胎珐琅缠枝莲纹盒 - 故宫珐琅器藏品

    宣德款錾胎珐琅 缠枝莲纹盒,明宣德,高5.5厘米,直径11.3厘米。清宫旧藏。盒圆形,直壁,平顶。通体以蓝色珐琅为地,盖面中心饰盛开的莲花一朵,周围环以枝蔓,壁周饰彩色缠枝莲纹数朵。底心署“宣德年造”款,并以款为中心环绕两周填彩釉的莲瓣装饰。此盒纹样的制作方法与掐丝珐琅不同,线条粗犷,它是以金属錾花技法,在铜胎表面錾刻出花纹,然后在凹下处填施各色的珐琅,再经...

    1281 錾胎珐琅 珐琅 缠枝 缠枝莲 阳文 掐丝珐琅 錾花 錾刻
  • 錾胎珐琅太平有象 - 故宫珐琅器藏品
    錾胎珐琅太平有象 - 故宫珐琅器藏品

    錾胎珐琅 太平有象,清乾隆,通高170厘米,长100厘米,宽55厘米。清宫旧藏。象卷鼻垂尾,四腿直立,背托宝瓶,寓意“太平有象”,下置束腰长方座。象通体以月白色珐琅为地,上饰勾云纹。鞍垫饰云龙纹。宝瓶饰流苏缠枝莲花纹。象形体硕大,胎体厚重,气派非凡。器为一对,据记载,是两广总督李侍尧于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进贡的,说明广州不仅擅长制造画珐琅器,也精于錾胎...

    693 錾胎珐琅 珐琅 太平有象 束腰 月白 捶揲 鞍鞯 总督
  • 掐丝珐琅甪端香熏 - 故宫珐琅器藏品
    掐丝珐琅甪端香熏 - 故宫珐琅器藏品

    掐丝珐琅 甪端香熏,清中期,高45厘米,长28厘米,宽22.5厘米。甪端以掐丝珐琅工艺做装饰,兼大面积鎏金,色彩斑斓,金光闪烁,宫廷色彩浓厚。其独角,张口,浑源身躯,四腿直立,具雄壮威武之势,为标准清宫造型。甪端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瑞兽,日行一万八千里,通四夷之语,知远方之事,好生恶杀,明君在位则奉书而至。将甪端陈设在宝座两旁,显示在位皇帝是圣明君王。...

    2007 掐丝珐琅 珐琅 甪端 宝座
  • 景泰款掐丝珐琅双龙戏珠纹菊瓣口盘 - 故宫珐琅器藏品
    景泰款掐丝珐琅双龙戏珠纹菊瓣口盘 - 故宫珐琅器藏品

    景泰款掐丝珐琅双龙戏珠纹菊瓣口盘,明万历 高8厘米,口径51.8厘米,足径31.8厘米。清宫旧藏。盘圆形,斜直壁,菊瓣式口边,平底,圈足。内底饰红、黄色珐琅龙纹两条,为二龙戏珠状,周围点缀如意式云头纹。内壁饰八吉祥纹。外底中心以掐丝如意式云头纹组成长方框,框内嵌鎏金铜板,上镌“大明景泰年制”六字款。此器的款识沿铜鎏金边框做如意云头纹一周,十分规范,是明万历年...

    532 掐丝珐琅 珐琅 御用监 龙纹 八宝 如意式云头纹 焊接
  • 景泰款掐丝珐琅缠枝莲纹龙耳瓶 - 故宫珐琅器藏品
    景泰款掐丝珐琅缠枝莲纹龙耳瓶 - 故宫珐琅器藏品

    景泰款掐丝珐琅 缠枝莲纹龙耳瓶,元,高36.8厘米,口径10.7厘米,足径12.9厘米。瓶盘口,束颈,颈两侧饰鎏金龙形双耳,垂腹,双层相叠圈足。通体以蓝釉为地,饰掐丝花卉纹。颈部为绿釉蕉叶茶花纹,颈下凸起莲瓣一周。腹部正中做弦纹一道将腹部纹饰界为上下两部分,上部饰缠枝莲六朵,下部饰石榴、山茶花等各色花卉。足墙饰菊花纹。底镌阳文楷书“景泰年制”四字双行款。此瓶...

    250 掐丝珐琅 珐琅 缠枝 缠枝莲 蓝釉 花卉 弦纹 阳文
  • 宣德款掐丝珐琅缠枝花卉纹盏托 - 故宫珐琅器藏品
    宣德款掐丝珐琅缠枝花卉纹盏托 - 故宫珐琅器藏品

    宣德款掐丝珐琅 缠枝花卉纹盏托,明宣德,高1.2厘米,口径19.3厘米,底径16厘米。盏托圆形,折边口,中心凸起杯槽。通体以天蓝色釉为地,折边饰蔓草纹一周,盘内饰各异的缠枝花卉纹六朵。槽内嵌铜鎏金圆片,錾螭纹环抱方栏,栏内阳文篆书“景杯绍篱”,意为大杯里的酒来自小箩筐里的粮,用以警喻王公贵族富贵生活源于稼穑之艰辛,言简意深。外底中心阴刻楷书“大明宣德年制”双...

    420 掐丝珐琅 珐琅 缠枝 盏托 螭纹 阳文 阴刻
  • 掐丝珐琅团花纹菱花式火锅 - 故宫珐琅器藏品
    掐丝珐琅团花纹菱花式火锅 - 故宫珐琅器藏品

    掐丝珐琅 团花纹菱花式火锅,清晚期,高19厘米,口径21厘米,足径15厘米。火锅为菱花式,圈足,上附錾刻鎏金的提手和螭耳。通体在蓝色地上饰各色的团花纹,有黄、红、兰、白等,团花三三两两,疏密自然,散布周身。涮火锅,是中国人独创的美食,历史悠久。至清代,火锅不仅在民间盛行,还是著名的宫廷菜肴。因铜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所以火锅以铜质为主。珐琅工艺以铜为胎体,以珐...

    1716 掐丝珐琅 珐琅 团花 錾刻 千叟宴
  • 画珐琅兽面纹甗 - 故宫珐琅器藏品
    画珐琅兽面纹甗 - 故宫珐琅器藏品

    画珐琅 兽面纹甗,清乾隆,通高19.8厘米,口径13厘米。清宫旧藏。甗为上甑下鬲,冲耳,三足,三道鎏金出戟。通体施仿古铜蓝、绿色的珐琅,之上以描金 回纹和兽面纹做装饰。此器系仿青铜器甗的造型制成,其色彩以仿古的蓝、绿为地色晕染,以描金手法做装饰,是清乾隆朝广东珐琅器别具特色的作品。...

    1453 画珐琅 珐琅 兽面纹 出戟 描金 回纹 螭纹 古铜彩
  • 掐丝珐琅花卉纹兽耳活环婴足鼓式盖炉 - 故宫珐琅器藏品
    掐丝珐琅花卉纹兽耳活环婴足鼓式盖炉 - 故宫珐琅器藏品

    掐丝珐琅花卉纹兽耳活环婴足鼓式盖炉,清中期,高38厘米,口径23厘米。炉呈鼓式造型,鼓腹,平底。腹壁施黑色珐琅釉,以兽首衔环为间隔,装饰卍字锦地牡丹、莲花、菊花、梅花,为四季名花。盖面装饰双狮戏球纹,将绣球置于中央,巧妙地将上面站立玩耍的两个小童作为盖钮。三足皆作童子造型,但姿态各异,正面童子以脊背负驮炉身,另两个小童皆作侧身弓步,以胸腹及双手承托炉身,三人...

    334 掐丝珐琅 珐琅 狮戏球 鎏金
  • 乾隆款掐丝珐琅兽面纹尊 - 故宫珐琅器藏品
    乾隆款掐丝珐琅兽面纹尊 - 故宫珐琅器藏品

    乾隆款掐丝珐琅 兽面纹尊,清乾隆,高13.5厘米,口径11厘米。清宫旧藏。尊圆形,撇口,鼓腹,高圈足。通体在浅蓝色珐琅地上饰掐丝回纹 锦地。颈部饰蕉叶形开光,内有螭纹。腹、足四面均饰兽面纹。口内饰缠枝莲纹。外底双方框内镌阳文“乾隆年制”楷书款。此尊造型仿古铜器,掐丝均匀细腻,填饰饱满,工艺精致,为清乾隆时期掐丝珐琅器皿中的精品。...

    1984 掐丝珐琅 珐琅 兽面纹 回纹 锦地 开光 螭纹 缠枝
  • 宣德款掐丝珐琅缠枝莲纹碗 - 故宫珐琅器藏品
    宣德款掐丝珐琅缠枝莲纹碗 - 故宫珐琅器藏品

    宣德款掐丝珐琅 缠枝莲纹碗,明宣德,高13.9厘米,口径29.7厘米,足径13厘米。清宫旧藏。碗收腹,圈足。内壁施蓝色珐琅釉为地,在朵朵祥云和杂宝纹之中饰双龙戏珠纹。外壁一周施白色珐琅釉为地,以S形的枝叶串联起六朵红、黄、墨绿色的莲花,布局规矩对称,纹饰绚美富丽。足内饰彩釉菊花纹,中心方框内做红地鎏金“宣德年造”篆书款。宣德款掐丝珐琅器是目前所见最早有纪年款...

    387 掐丝珐琅 珐琅 缠枝 缠枝莲 御用监 杂宝纹 菊花纹 红釉
  • 景泰款掐丝珐琅八狮纹三环尊 - 故宫珐琅器藏品
    景泰款掐丝珐琅八狮纹三环尊 - 故宫珐琅器藏品

    景泰款掐丝珐琅八狮纹三环尊,明中期,高28.7厘米,口径21.4厘米,足距15.6厘米。尊圆形,撇口,长颈,丰肩,敛腹。肩部装铜鎏金兽首衔环耳三只,底置铜鎏金瑞兽式足三个。通体在浅蓝色珐琅地上,饰八狮戏球纹及杂宝纹。外底中心起地阳文“景泰年制”款。明代中期掐丝珐琅器的装饰题材丰富了很多,除缠枝莲花纹外,狮戏球、海马、杂宝纹等也有较多运用,此尊即为一例。尊的颈...

    1170 掐丝珐琅 珐琅 兽首衔环耳 辟邪 狮戏球 杂宝纹 阳文 缠枝
  • 乾隆款画珐琅开光西洋风景人物图海棠花式瓶 - 故宫珐琅器藏品
    乾隆款画珐琅开光西洋风景人物图海棠花式瓶 - 故宫珐琅器藏品

    乾隆款画珐琅 开光西洋风景人物图海棠花式瓶,清乾隆,高50.5厘米,口径16厘米,足径14厘米。瓶做四瓣海棠花式,束颈,鼔腹下敛,圈足,整体体修长,肩处饰兽首衔环耳。通体锤揲隐起大卷叶纹并鎏金,其间填饰彩色的花朵纹。腹部两面对称开光,内绘西洋风景人物图。足内白釉,中心蓝色长方栏内署“大清乾隆年制”篆书款。此瓶为乾隆时期广州为宫廷制作的贡品。绘制的风景图为典型...

    1162 画珐琅 珐琅 海棠 铺首 捶揲 洛可可 描金 开光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