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青花云龙纹天球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11-06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青花云龙纹天球瓶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青花云龙纹天球瓶
时代
门类 陶瓷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故00145568)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青花云龙纹天球瓶❖图片

青花云龙纹天球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云龙纹天球瓶

青花云龙纹天球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云龙纹天球瓶器底

青花云龙纹天球瓶❖简介

青花龙纹 天球瓶,明永乐,高41.5厘米,口径9.3厘米,足径15.5厘米。清宫旧藏。

此器体大端正,圆口,直颈,口与颈大小相若,腹浑圆,肩与底相若,俗称“天球瓶”。通体青花纹饰,自上而下分为两层。外口饰忍冬纹,以枝叶作骨架,向左右延伸形成连续边饰,颈饰6云朵纹。整个腹部绘云龙纹,龙体较大,张口怒目,鬃发上冲,作回首状,四肢前伸,三爪矫健有力。龙身间隙处饰各种形状的云纹,衬托出巨龙行空之势。平底白釉无款。

天球瓶是明初江西景德镇窑的创新之器。此器造型饱满,青花龙为三爪,怒目回首,鬃鬣飞扬,刻画细腻,颇有气势。使用进口青料描绘花纹,烧制过程中有自然形成的铁结晶斑,更显出龙的凶猛有力,栩栩如生。此器是永乐时期龙纹青花瓷器中的典型之作。


相关知识科普


青花

瓷器釉彩之一,被用作白地蓝花瓷的专称。因蓝花在釉下,所以青花属釉下彩。其原料为含氧化钴的钴土矿,以蓝青色料在瓷胎上描绘纹饰,然后施透明釉,在高温还原焰中一次烧成。元代景德镇已能烧制成熟的青花瓷器。青花瓷器的盛行改变了青瓷为主的局面,成为明、清两代中国瓷器生产的主流。

龙纹

陶瓷器装饰纹样之一种。明、清两代是陶瓷器以龙纹为装饰的全盛时期,主要采用釉上、釉下彩绘方法,亦有印花、刻划等工艺。龙的体态有较多变化,常见有云龙、戏珠龙、海水龙、螭龙、行龙、立龙、正面龙、侧面龙、夔龙等。

天球

人们为了研究天体在天空中的位置和运动,引进了一个假想的圆球:它的球心就是观测者所处位置,它的半径无穷大,这个圆球称作天球。地球以外的天体在天球上都有各自的投影,人们在说明天体位置和运动的时候,可以把天体的投影看成是它们本身。地球的自转轴无限延长,同天球球面相交于两点,这称作天极,即南天极和北天极。地球的赤道平面无限扩大,同天球相交的大圆称作天赤道。有了天极和天赤道,天球就有了它自己的经线和纬线。

天球瓶

明宣德时才出现的一种造型,其体大端正,气势雄浑,造型敦厚古朴,因圆腹似球而名。

忍冬纹

陶瓷器装饰纹饰之一,为最早出现的缠枝纹,枝叶蔓卷,相缠成带状。始见于南北朝时期的陶瓷器上,隋、唐两代盛行。一般与莲瓣纹组合,成为佛教艺术装饰题材之一。后人将忍冬纹归于卷草纹范畴。

景德镇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位于江西省东北部,原名新平,因地处昌江东南,故又名昌南镇,北宋景德年间(1004--1007年)改称景德镇,以皇帝年号名。景德镇地处群山环抱之中,自然资源非常丰富,历史上曾以瓷、茶而闻名中外。瓷、茶并茂,工商辐辏,促进了城市的繁荣和经济的发展,曾与湖北的汉口镇、广东的佛山镇、河南的朱仙镇并称我国古代四大名镇。文献记载景德镇制瓷始于汉代,但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瓷窑遗址为五代时期。明、清以来,随着历朝皇帝在景德镇设御器(窑)厂,专门烧造宫廷用瓷,带动了民营瓷业的发展和繁荣,于是,天下至精至美之瓷器莫不出于景德镇,景德镇也因此博得“瓷都”之美誉。

花瓷

唐人对黑色釉地上饰以天蓝或月白等色花斑的瓷器的称谓。唐代工匠为了改变黑釉瓷器的单调色彩,创造性地在黑色的铁质底釉上施加以铜、锰、钛、磷酸钙等为原料的釉料,经高温烧制,釉料相互融合、浸润,变化出黑蓝、天蓝、褐色、月白等彩色斑纹,深受人们的喜爱。其产地主要有河南鲁山、郏县、内乡、禹县及山西交城等地,产品以腰鼓最为著名。 20世纪60年代,以陈万里、冯先铭为代表的古陶瓷研究者,先后在河南省的鲁山、郏县、内乡、禹县及山西交城等地发现唐代烧制花瓷的窑址。其制品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为黑色或黑褐色釉饰以月白或灰白彩斑,多产于河南鲁山段店及禹县下白峪和山西交城;一类为黑色、褐色或钧蓝釉色饰以天蓝色彩斑,出产于河南郏县黄道窑和内乡二处。这些窑址出土的标本为我们廓清了唐代花瓷的生产状况。

相关文章

  • 青釉刻花六系瓷罐 - 河南博物院瓷器
    青釉刻花六系瓷罐 - 河南博物院瓷器

    北齐武平七年(公元576年)        1958年河南省濮阳县李云墓出土        高28.5厘米 口径18.5厘米        肩附六系(两横系四竖系),系之间以圆规刻划圆圈、花瓣纹。腹部刻有三周弦纹带和鸭、树及斜线三角纹。此罐胎质坚硬,内外施釉,内满釉外半釉,釉质清澈明亮。...

    963 瓷器 青釉刻花六系瓷罐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哥窑八方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哥窑八方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哥窑青釉八方碗,高4.2厘米,口径7.8厘米,足径2.8厘米。碗呈八方形,口微外撇,弧壁,八方形圈足微外撇。通体施青釉,满布开片纹。内壁施较釉薄,开片细小而密集,形成一种无规则的蜘蛛网线,即百圾碎。外壁施釉较厚,开片较大,为冰裂纹。口沿因釉垂流变薄隐隐映出紫黑色胎骨,足端无釉呈铁黑色,俗称“紫口铁足”。此碗造型新颖雅致,折角棱线分明,线条宛转自然,为宋哥窑器...

    1725 哥窑 开片 百圾碎 紫口铁足
  • 五彩十二月花卉纹杯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五彩十二月花卉纹杯 - 故宫陶瓷器藏品

    杯一套由12 件组成。均撇口、深弧腹、圈足。内、外和圈足内均施白釉,足端无釉。胎体轻薄,釉面光亮。外壁一面以青花 五彩装饰,描绘代表12 个月中某个月的花卉,另一面题写与花卉相对应的诗句。分别为:一月,迎春花,题“金英翠萼带春寒,黄色花中有几般”;二月,杏花,题“清香和宿雨,佳色出晴烟”;三月,桃花,题“风花新社燕,时节旧春农”;四月,牡丹花,题“晓艳远分金...

    302 五彩 花卉 青花 桂花
  • 青花云龙纹炉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云龙纹炉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云龙纹炉,清顺治,高19厘米,口径21厘米,底径12厘米。炉盘口,短颈,敛腹,平底,因残缺无耳无足。口沿施酱釉,外口下绘几何纹,颈饰菊花宝珠纹,腹饰二龙戏珠,隙地青花书“山东东昌府临清州席厂街,三义庙供奉炉瓶一案。顺治十一年四月初三日,信士董世瑜奉。”此炉造型、纹饰均为清初青花炉的典型式样,且书有具体的供奉地点、年代,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527 青花 龙纹 几何纹
  • 青釉刻划忍冬纹单柄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釉刻划忍冬纹单柄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釉刻划忍冬纹单柄壶,北朝,高21.3厘米 口径11厘米 足径12厘米壶口出沿、短颈、溜肩、鼓腹,底下承以饼形实足。肩部两侧对称置竖系,另一侧置管状短流,与流相对一侧置一弯曲手柄。形体饱满、浑圆。胎体厚重,呈灰白色。壶内外均施釉,釉色青绿,釉层透明,釉的玻璃质感较强,釉面开细碎片纹。壶通体刻划花装饰,纹饰共分3层,肩部及腹下部分别为仰、覆莲瓣纹,仰、覆莲瓣纹...

    1137 青釉 刻花 忍冬纹 弦纹 青瓷
  • 汝窑天蓝釉刻花鹅颈瓶 - 河南博物院瓷器
    汝窑天蓝釉刻花鹅颈瓶 - 河南博物院瓷器

    汝窑天蓝釉刻花鹅颈瓶北宋(960年-1127年) 高19.5厘米,口径5.6厘米,底径8.2厘米 1987年河南省宝丰清凉寺村出土 汝窑天蓝釉刻花鹅颈瓶,侈口,细长颈,圆鼓腹,圈足。瓶颈和腹部分别刻有两组折枝莲花纹。器表满施天蓝釉,釉层匀净莹润,开片疏密有致。圈足底部无釉,露香灰色胎,并粘有细小沙粒,表明此器是垫烧而成。这件汝窑天蓝釉刻花鹅颈瓶,口小底大,器...

    977 瓷器 汝窑天蓝釉刻花鹅颈瓶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青花折枝花果纹梅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折枝花果纹梅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 折枝花果纹梅瓶,高28.5厘米,口径4.8厘米,足径11.3厘米。瓶小口圆唇,短颈,丰肩,宽圈足。通体青花装饰。肩部绘变形莲瓣纹,纹内绘朵花。瓶身绘折枝花果,大小各3枝,分别为石榴、枇杷、樱桃、葡萄、荔枝,近足处绘上仰蕉叶纹一周,素底无釉。此瓶是明永乐时期景德镇 御窑厂烧制的宫廷用器,这种梅瓶的传世完整器物不多,十分名贵。此梅瓶胎质洁白,做工精细,青花...

    1301 青花 折枝 梅瓶 莲瓣纹 蕉叶纹 景德镇 御窑厂 永乐青花
  • 窑变釉带耳双环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窑变釉带耳双环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窑变釉带耳双环瓶,清雍正,高23厘米,口径11厘米,足径12.5厘米。瓶唇口微撇,短颈,溜肩,垂腹,圈足外撇。颈部两侧贴塑穿带环耳。通体施窑变釉。外底施酱釉,阴刻“雍正年制”双行四字篆书款。此瓶釉色鲜艳浓重,宛如燃烧的火焰般灿烂夺目,为窑变釉中“火焰红”的典型作品。瓶的口沿处和耳部因釉层流动变薄而形成的灯草边是雍正时期窑变釉类瓷器的特征之一。...

    1633 阴刻 灯草边
  • 黄地墨彩花蝶纹羹匙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黄地墨彩花蝶纹羹匙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黄地墨彩花蝶纹羹匙,清光绪,长16厘米。羹匙长柄,椭圆匙,外底红彩椭圆圈内红彩书“永庆长春”4字楷书款。内施黄釉,其上墨彩绘花蝶纹,并红彩书“大雅斋”3字楷书款和“天地一家春”5字篆书款。外壁白釉地上粉彩绘缠枝花。 ...

    1319 黄釉 大雅斋 粉彩 缠枝
  • 仿木纹釉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仿木纹釉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仿木纹釉碗,清乾隆,高4.6厘米,口径13.6厘米,足径9.2厘米。碗敞口微外撇、浅腹、玉璧底、底部有支钉痕。里外满施木纹釉。仿木纹釉出现于清雍正时期,乾隆时制作更为广泛,釉面比雍正时有更富于变化。此碗仿木纹纹理清晰,釉面质感逼真。...

    920 玉璧 支钉
  • 汝窑天青釉盏托 - 河南博物院瓷器
    汝窑天青釉盏托 - 河南博物院瓷器

    汝窑天青釉盏托宋代(公元960-1279年) 高4.8厘米,盘口径17.8厘米,底径12.4厘米 1987年河南宝丰清凉寺汝窑遗址出土 盏托通体施天青釉,托盘口沿釉薄处微显胎色,呈淡米黄色,器内有细密开片,釉面有较多棕眼。因采用“满釉支烧”的方法,故圈足底部留有五个支钉痕。 盏托始制于东晋,南北朝时广泛流行,隋唐时期随着江南地区的饮茶风俗而盛行。中国茶文化兴...

    455 瓷器 汝窑天青釉盏托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青花“加官进爵”图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加官进爵”图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加官进爵”图盘,清顺治,高7厘米,口径33.7厘米,足径17.5厘米。盘敞口,弧壁,坦底,圈足。口沿施酱釉,白釉闪青。盘内青花绘加官图。庭院内花树草坪,洞石盆景,景色宜人。一官人立于之下,身后有一侍者,手举华盖。官人面前,差人敬献官帽,画面有“升官进爵”的吉祥寓意。图案空白处署青花楷书“戊戌冬月赠子墉贤契 鲁溪王锳制”纪年款。外壁及圈足内施白釉。外底署青花...

    1483 青花 加官 华盖
  • 仿定窑白釉划花牡丹双鱼纹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仿定窑白釉划花牡丹双鱼纹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仿定窑白釉划花牡丹双鱼纹碗,清康熙,高5.7厘米,口径19.6厘米,足径5.3厘米。故宫博物院藏。碗呈斗笠式,敞口,斜直壁,圈足。通体施白釉,口沿一周呈灰黑色,俗称“青砂口”,系模仿定窑瓷器所镶的铜釦。外壁光素无纹饰,内壁划花装饰。近口沿处以一周卷草纹为边饰,腹部刻缠枝牡丹纹,内底刻双鱼纹。此器造型、胎体、釉色、纹饰以及铜口等特征虽逼真地模仿定窑,但釉面较宋...

    772 定窑 划花 鱼纹 卷草纹 卷草 缠枝 白瓷 刻花
  • 吉州窑黑釉剪纸贴花三凤纹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吉州窑黑釉剪纸贴花三凤纹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吉州窑黑釉剪纸贴花三凤纹碗,高6.8厘米,口径16.4厘米,足径4.9厘米。碗内釉呈黄褐色,以剪纸贴花装饰,内底为梅花一朵,内壁饰三只凤凰,似在相逐飞舞。通体施黑釉,外壁在黑釉上以黄褐色釉随意点洒成大小不一的斑点,施釉不到底。  宋代饮茶、斗茶之风盛行,黑色茶盏受到斗茶者的喜爱,宋徽宗在《大观茶论》中称:“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故全国兴起了不少烧黑瓷...

    1162 吉州窑 剪纸贴花 建窑
  • 三彩天王俑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三彩天王俑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三彩天王俑,唐,高118厘米,宽50厘米。天王俑头顶置一展翅欲飞之鸟。双眉紧蹙,双眼圆睁,张嘴露齿。一手叉腰,一手握拳上扬。身穿明光甲,龙首护膊,腹部有护甲,腰中系带,腰下垂膝裙,下缚吊腿,右腿直立,左腿微曲,踏在卧牛之上。卧牛下为山形座。通体以绿、褐、白三色釉为主,釉色鲜艳明亮。天王俑是唐朝葬仪的组成部分之一,起镇墓作用。它与镇墓兽一起,多摆设在墓道或墓室...

    304 明光甲 镇墓兽 四神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