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乾隆款画珐琅开光山水花鸟图八棱提梁壶 |
---|---|
外文名 | |
创作者 | |
别名 | 乾隆款画珐琅开光山水花鸟图八棱提梁壶 |
时代 | |
门类 | 珐琅器 |
出土 | |
备注 | 文物号(故00116587) |
文保级别 | |
馆藏地点 | 故宫博物院 |
乾隆款画珐琅开光山水花鸟图八棱提梁壶❖图片
画珐琅八棱开光提梁壶
画珐琅八棱开光提梁壶款识
乾隆款画珐琅开光山水花鸟图八棱提梁壶❖简介
乾隆款画珐琅 开光山水花鸟图八棱提梁壶,清乾隆,通高37厘米,口径9.1厘米,底径13.5厘米。
壶八棱式,高提梁,提梁中央嵌有金星玻璃。曲流,三弯腿架,架内置油壶,用以燃烧加温。器表随形做大开光八个,内彩绘各异的山水和花鸟图各四幅,相间排列。盖和颈饰黄地缠枝花卉纹。在画珐琅的装饰之外全部鎏金,且金水浓厚。壶底、盒底均署“乾隆年制”款。
此壶造型仿西洋银壶,玲珑别致。装饰纹图为传统的山水花鸟,宫廷风格,是一件融东西方文化于一体工艺杰作,是精品中的精品。
相关知识科普
画珐琅
金属胎珐琅工艺之一。作法是先在红铜胎上涂白珐琅,入窑烧结后,在其平滑的表面以各色珐琅料及金绘画图案,再经焙烧而成。这种工艺晚于錾胎和掐丝珐琅,是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在欧洲画珐琅工艺的影响下烧制成功的。
珐琅
珐琅,又称“佛郎”“法蓝”“琺瑯”,是一外来语的音译词。珐琅的基本成分为石英、长石、硼砂和氟化物,与陶瓷釉、琉璃、玻璃(料)同属硅酸盐类物质。中国古代习惯将附着在陶或瓷胎表面的称“釉”;附着在建筑瓦件上的称“琉璃”;而附着在金属表面上的则称为“珐琅”。 金属胎珐琅器则依据在制作过程中具体加工工艺的不同,可分为掐丝珐琅器、錾胎珐琅器、画珐琅器和透明珐琅器等几个品种。
开光
我国传统装饰技法之一。即为使器物上的装饰变化多样或突出某一形象,往往在器物的某一部位勾勒出某一形状(如扇形、蕉叶形、菱形、心形、桃形、圆形等)的空间,其内饰以图纹。
提梁壶
提梁壶与鸡冠壶、皮囊壶为辽代北方游牧民族使用的特殊器形之壶,用以盛放酒或水,形状模仿皮制囊壶造型,便于携带。
菊花纹
传统装饰纹样之一。常与梅、兰、竹一起被喻为四君子,为文人所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