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龙泉窑青釉净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11-11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龙泉窑青釉净瓶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龙泉窑青釉净瓶
时代
门类 陶瓷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故00145509)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龙泉窑青釉净瓶❖图片

龙泉窑青釉净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龙泉窑青釉净瓶❖简介

龙泉窑 青釉 净瓶,元,高48.2厘米,口径7.3厘米。清宫旧藏。

净瓶直口,长颈,丰肩,肩以下渐收敛,近足处微外撇,圈足。颈下部有轮状出沿。内外施粉青色釉,釉面匀净。

这种俗称净瓶的器物,实际上是属于“军持”的一种。“军持”是梵语 “kundikā”、兴都斯坦语 “kundi”的音译,也称“君迟”、“君持”、“军迟”、“捃稚迦”等,意思是“瓶”,“水瓶”。本为印度民族的一种日常生活用具,后来被佛教徒赋予宗教涵义,用于贮水,以备云游四方时饮用、净手或饭后漱口。军持大致上可分为两口和单口两种类型,质地有陶瓷、金属等。瓷质单口军持从五代至清代皆有烧造,其基本特征是小口,长颈,丰肩,肩以下渐收敛,圈足,颈部有轮状出沿。

元代浙江龙泉窑烧造的这种青釉净瓶,因其外形像个“吉”字,因此人们常称之为“吉字瓶”。元代龙泉窑青釉净瓶发现不少,但像这件净瓶这样体大且釉色精美者殊为少见。


相关知识科普


龙泉窑

宋元时期中国南方最大的民间窑厂,窑址在今浙江省龙泉县,故名。窑址已发现上百处。始烧于北宋前期,南宋至元为其鼎盛时期,瓷窑数量成倍增长,其产品质量提高。南宋中期烧成了著名的粉青釉,器型也更加丰富,尤以鬲式炉、堆塑龙虎盖罐、双耳瓶、八卦炉为典型器。器物胎色灰白,釉质滋润,造型多种多样,在生产白胎青瓷的同时,还仿造官窑的黑胎器物。元时在烧制大件器物上成就突出,近三尺的大盘、大瓶,烧成后不变形。明中期后渐衰落。 龙泉窑烧瓷历史悠久,产品传世较多,宋元时远销到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巴基斯坦、印度、埃及等国。1976年自南朝鲜新安海底沉船打捞出一万七千余件元代瓷器,其中龙泉青瓷达九千余件,可见外销数量之大。

青釉

瓷器釉色名。一种含铁量在1%—3%左右,经高温还原气氛中烧成,呈现青绿色泽的釉,是中国最早的颜色釉。商周时期原始瓷器的青黄釉色是青釉的初级阶段。汉代已烧制出釉色纯正的青釉瓷器。至唐代日臻完美,被誉为“千峰翠色”。宋代的粉青、梅子青如同青玉,色泽与质感之美达到顶峰。明清之际,永乐朝的翠青、冬青(即东青),雍正朝的粉青、豆青等均色调匀净,苍翠欲滴,烧制水平已臻于炉火纯青的境界,出现了很多名贵品种。

净瓶

净瓶,以陶或金属等制造的盛水器具,为比丘十八物之一,盛水供饮用或洗濯,又称水瓶或澡瓶。

军持

一般认为“军持”原是印度语“knudikā”的译音,也称“军持”、“君持”,意思是“瓶,水瓶也”,为佛教僧侣“十八物之一”,用以饮水或净手。文献记载军持的生产和使用最迟在晋代就已开始,考古发现证明,军持始于唐,盛行于宋元。元代以德化屈斗宫窑的青白釉军持最为有名,造型为喇叭口,折腹,器体较矮。明清时期,在肩腹之间安上一个丰肥的乳房状流,壶口和注口都加盖,便于保持卫生。壶的腹部和流的底部均圆广,而瓶口和注口都狭小,因而不易倾覆,便于携带。已发现的军持产地有唐代北方的白窑窑场、湖南长沙窑;宋元时期的定窑、福建德化窑、泉州的磁灶窑和广东的西村窑;明清时期的景德镇窑等。

相关文章

  • 宜兴窑紫砂莲心铭花鸟六方茶叶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宜兴窑紫砂莲心铭花鸟六方茶叶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宜兴窑紫砂莲心铭花鸟六方茶叶罐,清雍正,高13厘米,口径3.6厘米,底径5.9厘米。罐呈六方形,平肩,平底,子母双套盖。盖面刻楷书“莲心”二字。罐腹六面分别以泥浆堆绘山石花鸟图。砂泥呈紫红色,肌理细润,纹饰精妙。雍正时期内廷特向宜兴定制带有不同的茶叶名称的小容量紫砂茶叶罐,供皇帝品茶使用。莲心茶为江南名茶之一。...

    560 宜兴窑 内廷
  • 黑釉剔花缸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黑釉剔花缸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黑釉剔花缸,金,高17厘米,口径13.5厘米,足径9.5厘米。缸唇口,鼓腹,圈足。缸内口部施黑釉,外壁以黑釉剔花装饰,肩部为变形回纹,腹部为缠枝花草纹。外底无釉。此缸造型浑厚饱满,黑釉光亮如漆,剔花技法娴熟,以黄白色的地子衬托黑色花纹,对比鲜明,具有较好的装饰效果。从其胎釉特征看,应是金代山西窑产品。以往由于种种原因,许多金代陶瓷被划归于宋代,从而认为金代陶...

    895 黑釉剔花 剔花 回纹 缠枝 地子 定窑 耀州窑 钧窑
  • 宜兴窑紫砂百果诗句铭砚滴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宜兴窑紫砂百果诗句铭砚滴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宜兴窑紫砂百果诗句铭砚滴,清乾隆,高5.4厘米,口径1.1×2厘米,足距2厘米。砚滴圆鼓腹、曲流、曲柄。此壶砚滴作像生形,以石榴为身,蘑菇为盖,藕节为流,灵芝为柄。肩部饰瓜子,底以柿子、桃子、核桃作足。壶身上的微缩瓜果均采用果实本色,形态逼真。主体砂泥呈冷金黄色,掺杂点点暗红砂。腹部阴刻行书“仙家花果四时同”七字。作为文房用具的砚滴最早出现时为铜质,两晋时期...

    999 宜兴窑 砚滴 灵芝 青瓷
  • 德清窑黑釉唾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德清窑黑釉唾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德清窑黑釉唾壶,东晋,高9.9厘米,口径8.9厘米,底径9.4厘米。唾壶盘口,束颈,扁圆腹,平底略上凹。外壁施黑釉,釉不及底。因釉层在高温熔融状态下产生垂流,致使器物下部积釉处釉层较厚,堆积欲滴。釉面滋润,开有片纹。唾壶亦称唾器,属于卫生洁具。安徽阜阳双古堆西汉汝阴侯墓曾出土署“女阴侯唾器”铭的漆唾器。瓷质唾壶始见于东汉,三国、两晋时开始流行。东晋时期以青釉...

    929 德清窑 青釉
  • 钧窑月白釉紫红斑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钧窑月白釉紫红斑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月白釉紫红斑碗,北宋,高4.5厘米,口径13.1厘米,足径4厘米。碗直口,腹部内折,弧壁,痩底,圈足。足部露胎无釉,通体月白釉紫红斑装饰。造型古朴端庄。 钧釉基本釉色是各种浓淡不一的蓝色乳光釉,较深的称为天蓝,较淡的称为天青,比天青更淡的称为月白釉。...

    1201 钧窑 月白
  • 原始瓷青釉鐎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原始瓷青釉鐎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原始瓷鐎斗,战国,高10.3厘米,口径16厘米,足距12.5厘米。鐎(jiāo音交)斗仿青铜器造型,腹部置横柄一个,底下承以三足。腹上部饰弦纹2周,器内外施青釉。鐎斗,又称“刁斗”,盛行于汉、晋。常与形状如钵、胎壁较厚、口沿置对称半环形双鼻的火盆共存,说明鐎斗被搁置于火盆上,盆中加放炭火即可用来温食,应是模仿“暖锅”而作。外出途中可作温食用具,军旅多用之。唐...

    1900 青釉 弦纹 原始青瓷 青瓷 印纹硬陶
  • 临汝窑豆青釉盘 - 河南博物院瓷器
    临汝窑豆青釉盘 - 河南博物院瓷器

    临汝窑豆青釉盘宋代(公元960-1279年) 高3.7厘米,口径16.8厘米,底径6.2厘米 1976年河南方城拐河菜园窖藏出土 敛口,浅腹,圈足。盘内外施豆青釉,足底端露胎。 (以上文字内容源自《大象中原:河南古代文明之光=Plentiful Central Plains——Henan's Resplendent  Antiquity:汉、英》,河南博物院...

    1367 瓷器 临汝窑豆青釉盘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宜兴窑桃式水注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宜兴窑桃式水注 - 故宫陶瓷器藏品

    桃式水注,明,通高11.9厘米,腹径12厘米。水注为横卧桃形,一侧以雕琢枝干为柄,另一侧的桃尖处开注口。胎质灰白,胎薄体轻。通体施仿宋,灰蓝色釉地中密布白色、橘黄色的斑点。釉层较厚,细密。无款识。水注色调淡雅,造型设计巧妙,实用性与观赏性相结合,别具匠心。宜兴窑明、清时期生产的仿钧产品俗称“宜钧”。宜钧胎有白色与褐色两种,白胎用宜兴白泥制成,褐色胎用宜兴紫泥...

    414 宜兴 宜兴窑 钧窑 天蓝釉 蓝釉 开片
  • 耀州窑青釉刻花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耀州窑青釉刻花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耀州窑 青釉 刻花瓶,北宋,高19.9厘米,口径6.9厘米,足径7.8厘米。瓶平口出沿,短直颈,丰肩,腹以下渐收敛,隐圈足。瓶通体施青釉,釉面晶莹温润,玻璃质感强,釉层匀净。肩部有弦纹3道。瓶身以刻花为饰,腹部满刻缠枝牡丹花,近足处刻双层莲瓣纹。此瓶刻工刀锋犀利,斜刀深刻,牡丹花繁而不乱,花冠丰满,俯仰结合。耀州窑刻花青瓷以盘、碗为多,瓶类器物较少。此瓶小口...

    791 耀州窑 青釉 刻花 弦纹 缠枝 莲瓣纹 刻工 青瓷
  • 仿汝釉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仿汝釉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仿汝釉盘,明宣德,高4.2厘米,口径17.6厘米,足径11厘米。清宫旧藏。盘撇口,弧腹,圈足。通体及足内均施仿汝釉,釉色灰青闪蓝,满布细碎的纹片,对光斜视,可见釉面泛起橘皮纹。外底署青花楷体“大明宣德年制”六字双行款,外围青花双线圈。明代仿宋官窑器一般只注重仿宋器的釉色而不太注重仿其造型,故少有乱真之作,如此盘除釉色貌似宋汝窑器外,其造型和歀识都显示出宣德官...

    1635 青花 汝窑 景德镇
  • 宜兴窑紫砂暗刻兰花诗句三角花盆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宜兴窑紫砂暗刻兰花诗句三角花盆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宜兴窑紫砂暗刻兰花诗句三角花盆,清雍正,高13厘米,边长35厘米。花盆呈三角形,折沿,平底,底中心有一孔,下承三直角足。浅褐色砂泥,泥质极佳,粗中有细。花盆一面阴刻一丛兰花,刀法豪放。另二面刻篆书七言诗句:“乞巧红楼秋思渴,抱琴夜佇餐凉雪。”此花盆泥色独特,赭中泛灰,俗称“灰鼠皮”。这种泥色古朴耐看,雍正时创制,乾隆以后消失。...

    1693 宜兴窑 花盆 阴刻 乞巧
  • 青花八宝纹背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八宝纹背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 八宝纹背壶,清雍正。 壶直口、短颈、圆肩、圆腹、高足,颈部两侧出卷云形耳。通体青花装饰,口沿、颈部做云水纹装饰,腹部满绘八遍宝相花,花叶内各绘一组八吉祥图样,花卉画六瓣卷云头装饰花纹。高足壁绘缠枝花卉纹装饰。该瓶整体装饰画面布局大方严整,青花花色暗沉,线条、着色细腻,体现了宫廷用陈设器的雍容风貌。...

    1246 青花 八宝
  • 黄地红彩二龙赶珠纹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黄地红彩二龙赶珠纹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黄地红彩二龙赶珠纹碗,清康熙,高7.4厘米,口径15厘米,足径6.4厘米。清宫旧藏。碗撇口,弧壁,圈足。内施白釉,外壁黄地红彩双龙纹装饰。红彩呈枣皮红色。圈足内施白釉。外底署青花楷体“大清康熙年制”六字双行款,外围青花双线圈。黄彩与矾红彩虽都是以氧化铁为着色剂,但是它们所含PbO(氧化铅)和Fe2O3(三氧化二铁)的量却不相同。黄彩中PbO的含量在40%以上...

    1735 黄地红彩 龙纹 青花 矾红
  • 粉彩荷花鹭鸶纹圆盒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粉彩荷花鹭鸶纹圆盒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粉彩荷花鹭鸶纹圆盒,清光绪,口径29.2厘米,足径20.2厘米,高20.5厘米。盒圆形,盖面凸起,子母口,上下扣合紧密,圈足。内施白釉,外壁上下均绘有盛开的红色荷花、绿色荷叶,一对鹭鸶嬉戏于其中。盖面纹饰空隙处,红彩由右至左书“大雅斋”3字楷书款,款识右侧有一椭圆形闲章款,闲章内书“天地一家春”5字篆书款。盒底白釉红彩书“永庆长春”4字楷书款。大雅斋瓷器是光...

    1098 粉彩 大雅斋 闲章
  • 白釉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白釉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白釉罐,隋,高19.2厘米,口径9.7厘米,底径15.2厘米。罐唇口,无颈,溜肩,肩下垂直至足,平底无釉。胎骨呈白色,较为厚重。内外施白釉,外壁施釉不及底。釉薄而匀净,纯白无瑕,布满细碎开片纹。底后刻“元和宝用丁亥年造”款罐体造型饱满端庄,优雅古朴。白瓷虽然在北朝时期已经开始出现,但真正烧制成功则在隋代。与北朝相比,隋代白釉瓷器的烧制工艺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

    452 开片 白瓷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