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竹管大霜毫笔 - 故宫文房用品藏品

01-06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竹管大霜毫笔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竹管大霜毫笔
时代
门类 文房用品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故00133205-1/50)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竹管大霜毫笔❖图片

竹管大霜毫笔 | 故宫文房用品藏品

竹管大霜毫笔❖简介

竹管大霜毫笔,清早期,长26.4厘米,径1.3厘米。

笔竹管。管上端阴文填蓝楷书“大霜毫”,字体舒展。顶部贴锦装饰。笔头长硕丰满,锋光润,色如霜雪,副毫染为蓝、褐、橘三色,层次分明,有斑驳之美。此笔的制作简约而不失精细。

宋代的《负喧野录》记载:“韩昌黎为《毛颖传》,是知笔以兔颖为正,然兔有南北之殊,南兔毫短而软,北兔毫长而劲,生背领者,其白如雪霜,作笔绝有力。”这段文字说明,古代用于制笔的兔毫,不仅有紫色、花色的,尚有白色的。“大霜毫”之名是对白色兔毫毛笔的形象称谓。


相关知识科普


阴文

篆刻的一种方式,即把印文镌成凹状,在纸上钤盖时印文是白色,因而又称为白文。

相关文章

  • 珐琅管羊毫提笔 - 故宫文房用品藏品
    珐琅管羊毫提笔 - 故宫文房用品藏品

    珐琅管羊毫提笔,通长20厘米,斗径2.8厘米。笔头为羊毫长锋。笔管为铜胎掐丝珐琅管,饰花卉图案,浅蓝的底色上点染着白、黑、粉诸种珐琅釉色。图案的设计与釉色的应用显现出清代晚期民间珐琅工艺的风格。笔斗体态狭长,与笔管相连的曲线舒缓,表现出清代晚期提笔共有的造型特点。此笔是故宫博物院仅藏的珐琅管毛笔,为传世极少的品种。...

    543 珐琅 提笔 掐丝珐琅 花卉
  • 叶向荣风云际会墨 - 故宫文房用品藏品
    叶向荣风云际会墨 - 故宫文房用品藏品

    叶向荣风云际会墨,明万历,长10.6厘米,宽3.8厘米,厚1.3厘米。墨长方形,正、背面均凸起边框,正面雕龙、虎相遇图,背面题阴文楷书“风云际会”四字,“风”、“际”二字填金,“云”、“会”二字填蓝,四字下有阳文楷书“徽(州)婺(源)叶向荣监制”款。《周易·乾》中“文言”释九五爻之“飞龙在天,利见大人”曰:“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后世遂以“风虎云...

    574 叶向荣 阴文 阳文 周易
  • 三堂款陶砚 - 故宫文房用品藏品
    三堂款陶砚 - 故宫文房用品藏品

    砚为细陶土烧制而成,造型为抄手式,上窄下宽,两侧内敛呈梯形。砚池深凹呈曲线形,并与凸起的砚堂相连。背面深雕弧形,并呈小抄手,底部阴刻篆书“三堂”款识,字体清秀。此砚陶质细腻,表面光滑,并有用墨痕迹。造型呈抄手式,为宋代流行砚式风格。...

    811 抄手式 砚池 砚堂 阴刻
  • 兰亭修禊朱御墨 - 故宫文房用品藏品
    兰亭修禊朱御墨 - 故宫文房用品藏品

    兰亭修禊朱御墨,清乾隆,长16.2厘米,宽8.4厘米,厚2.2厘米。此墨朱色纯正,仍沿袭传统制墨方法,制作精良。一面上方有楷书“御墨”两字,中间为楷书“乾隆丁巳年(1737年)制”六字,下方为“兰亭修禊”印一,皆填金。一面为“兰亭修禊”图。明人高濂《遵生八笺•燕闲清赏》另附《朱墨法》:“用好辰砂一两三,红朱二两,用秦(芩)皮水煮胶,清沁七日夜,倾去胶之清水。...

    1024 丁巳 高濂 辰砂 朱砂 内务府 生漆
  • 五彩瓷暖砚 - 故宫文房用品藏品
    五彩瓷暖砚 - 故宫文房用品藏品

    五彩瓷暖砚,清康熙,长14厘米,宽9厘米,厚6厘米。暖砚呈长方形,内腹中空,可放炭火炙热。砚面为方形砚堂,其上椭圆形砚池,并饰以海藻纹。砚表面施彩釉,侧面装饰花锦地五彩海兽纹图案,并以红、绿、黄、紫褐各色相间,其绿色最为亮丽。砚背面平滑,不施釉。瓷砚,在宋以前较为流行,明清时期颇为少见,瓷砚可耐高温,多有暖砚形式。...

    414 五彩 砚堂 砚池 锦地 海兽
  • 彩漆缠枝莲纹紫毫笔 - 故宫文房用品藏品
    彩漆缠枝莲纹紫毫笔 - 故宫文房用品藏品

    彩漆缠枝莲纹紫毫笔,清,管长18.7厘米,管径0.9厘米,帽长9.1厘米。清宫旧藏。笔头紫毫制,呈兰蕊形,根部装饰浅黄色毫毛,是清代流行的毛笔式样。笔管、笔帽均为竹胎漆艺,黄色漆地上以朱、绿彩绘缠枝莲,莲纹漫卷,疏朗有致。笔管末端及笔帽两端描朱几何图案。笔顶、帽口镶饰象牙。此笔为清代宫廷的御用之物,缠枝莲纹甚为精细,寓意子孙绵长。...

    1961 缠枝 缠枝莲 紫毫
  • 吴去尘龙九子墨 - 故宫文房用品藏品
    吴去尘龙九子墨 - 故宫文房用品藏品

    吴去尘龙九子墨,长10.3厘米,宽4.2厘米,厚0.7厘米。墨长方形,上下边出弧。正面阳刻浮雕9条形态各异的蟠龙。侧面阳文楷书“吴去尘监制”五字款。背面阴文篆书“九子之墨,藏于松炱,本性长生,子孙无边”十六字。此种墨多作礼品用,特别是婚庆时所用。龙九子墨墨质细腻,温如莹玉,为吴去尘的代表作。...

    986 吴去尘 浮雕 阳文 阴文
  • 汪文宪青麟髓墨 - 故宫文房用品藏品
    汪文宪青麟髓墨 - 故宫文房用品藏品

    汪文宪青麟髓墨,明万历,高8.2厘米,宽2.5厘米,厚1.3厘米,重27g。墨为牛舌形。通体浮雕涂金,周身布满云龙纹。一面上方中央有长方形凹面,署阳文楷书“青麟髓文宪制”竖排两列六字款。“青麟髓”为明代徽州制墨家推出的品牌墨之一,最初由方于鲁开创,其后徽墨制造业中的制墨家多有仿制。...

    505 浮雕 龙纹 阳文 方于鲁
  • “雍正年制”松花江石砚 - 故宫文房用品藏品
    “雍正年制”松花江石砚 - 故宫文房用品藏品

    雍正款松花江石砚,清雍正,长12.5厘米,宽8.4厘米,厚1.2厘米。清宫旧藏。砚松花江石制,纹理清雅。砚长方形,砚堂尚留有朱墨痕迹。砚池琢饰折枝柿和如意纹,寓事事如意。砚背面刻御题铭“以静为用,是以永年。”下署篆书“雍正年制”印款。此为清雍正朝御用砚。...

    716 松花江石 松花 砚堂 砚池 折枝 如意纹
  • 端石鼓式砚 - 故宫文房用品藏品
    端石鼓式砚 - 故宫文房用品藏品

    端石鼓式砚,清乾隆,直径10.3厘米,厚2.5厘米。清宫旧藏。砚端石制,石质细腻润泽,石色紫而深沉。圆鼓式,腰饰凸起的鼓钉。圆形砚堂显蕉叶白石品纹理,恰似池中一轮圆月,皎洁生辉。砚面周遭深凹成圆形渠,作砚池用,可贮水,便于磨墨点砚。砚背面光素无纹。砚随形配有紫檀木盒,为清代宫廷造办处所制。...

    926 端石 石鼓 砚堂 白石 砚池 紫檀木
  • 汪节庵书册式墨 - 故宫文房用品藏品
    汪节庵书册式墨 - 故宫文房用品藏品

    汪节庵书函式墨,清乾隆,长7.85厘米,宽3.7厘米,厚1.7厘米墨书函式,其形作函套开启露出书册状,书签上题楷体“乾隆三十年汪节庵造”阳文款。墨上函套部位饰缠枝莲花纹。文字与图案原描金,现金色已褪。清乾隆三十年应为1765年。此墨之墨模雕刻虽不能反映汪氏制墨的最高水平,但其制作纪年款识具有重要的资料价值,可证汪氏制墨生涯至迟在乾隆中叶已开始了。...

    1390 汪节庵 阳文 缠枝 缠枝莲花纹 缠枝莲 描金 墨模
  • 兰亭修褉蓝御墨 - 故宫文房用品藏品
    兰亭修褉蓝御墨 - 故宫文房用品藏品

    兰亭修褉蓝御墨,清乾隆,长16.2厘米,宽8.4厘米,厚2.2厘米。蓝色。正面为“兰亭修禊”图。背面上方有楷书“御墨”两字,中间为楷书“乾隆丁巳年(1737年)制”六字,下方为“兰亭修禊”印一,皆填金。此墨一套共二十六锭,分别为:映日凌云、青藜阁、世掌丝纶、仙居台阁、东林莲社、春华秋实、兰亭修禊、凌烟阁、七香图、冈渎呈祥、众香国、天保九如、黑丹、五凤凰池、五...

    276 丁巳 天保九如 夔龙 杂佩 内廷 御书处
  • 兰亭修禊绿御墨 - 故宫文房用品藏品
    兰亭修禊绿御墨 - 故宫文房用品藏品

    兰亭修禊绿御墨,清乾隆,长16.2厘米,宽8.4厘米,厚2.2厘米。绿色。正面为“兰亭修禊”图。背面上方有楷书“御墨”两字,中间为楷书“乾隆丁巳年(1737年)制”六字,下方为“兰亭修禊”印一,皆填金。此墨一套共二十六锭。...

    1045 丁巳
  • 竹纸 - 故宫文房用品藏品
    竹纸 - 故宫文房用品藏品

    竹纸,明,长56.7厘米,宽42.1厘米。纸质柔软,单薄,呈现半透明状。由于年代久远,纸张多处有泛黄的迹象。我国竹纸制造业历史悠久,据说东汉时期的蔡伦曾经尝试用竹子制作纸张,并且取得实效。但由于竹纸制造工艺流程较为复杂,需要经过破竹、浸煮、发酵、碾碎、调浆、过帘、烘干等多道工序,因而其大批量生产开始于宋代。至明代,随着制纸技术的进步,竹子用作造纸原料成本低廉...

    1878 造工
  • 碧玉竹节式砚 - 故宫文房用品藏品
    碧玉竹节式砚 - 故宫文房用品藏品

    碧玉竹节式砚,清,长9.9厘米,宽5.7厘米,厚1厘米。砚为碧玉质。长方形,雕作竹节式。正面凸雕竹纹,一枝竹枝叶横出,把砚划分为两部分,上部砚池微凹,下部的受墨处平润,下端雕竹节纹。背面为剖开的竹节纹。砚外有长方形嵌玉木匣,所嵌玉为透雕 螭纹。此器的设计与雕工都颇为精巧,为清代宫廷极为珍贵的文房用具。...

    1531 碧玉 砚池 透雕 螭纹 雕工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