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竹雕荸荠式小盒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12-21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竹雕荸荠式小盒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竹雕荸荠式小盒
时代
门类 竹木牙角匏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故00120228)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竹雕荸荠式小盒❖图片

竹雕荸荠式小盒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竹雕荸荠式小盒

竹雕荸荠式小盒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竹雕荸荠式小盒局部

竹雕荸荠式小盒❖简介

竹雕荸荠式小盒,清中期,通高4.9厘米,口径最大3厘米。清宫旧藏。

盒以竹根雕作荸荠球茎状,扁圆形,小口,边缘呈不规则状,有蒂式盖,与盒身子母口相合,盖上圆雕弯曲的顶芽,旁簇拥三个短喙状侧芽。盖、身扣紧后,浑然一体,全无痕迹。盒身光滑圆润,浮雕环节一周,底心凹入。此盒肖形生动,意匠高妙,细节处处饶富趣味,惹人怜爱。


相关知识科普


圆雕

即立体雕,约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如红山文化中的玉鸟、含山文化中的玉人等,都是早期圆雕的代表作。此技以后各代多有发展,至清代趋于鼎盛。

浮雕

在平面上雕出凸起的纹饰或物象的一种雕塑。按凸起高度的不同,可分为高浮雕、深浮雕、浅浮雕等,也有几种雕刻技法结合使用的形式,多见于高精繁杂的雕刻作品。

相关文章

  • 朱三松竹雕仕女图笔筒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朱三松竹雕仕女图笔筒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朱三松竹雕仕女图笔筒,高14.6厘米,口径7.8厘米。笔筒竹制,棕红色,下承三矮足。筒壁上刻松、岩、兰草及仕女等图案。仕女头戴风帽,手持兰花,依石壁而立,古松穿岩而出,松枝伸展,蟠曲弯转如龙。松下有石台,台上置杯、砚等器。仕女身旁岩壁上以阴文刻隶书乾隆御制诗一首:不期精细期蒼古,以樸因之曆久存。生面略殊倚修竹,岩蘭在手默無言。創爲鄰鶴有來由,善畫而今畫少留。...

    1841 仕女 笔筒 阴文 朱稚征 浮雕 毛雕 留青 透雕
  • 犀角雕葡萄花果纹杯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犀角雕葡萄花果纹杯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犀角雕葡萄花果纹杯,清,高21厘米,口径17.7-11厘米。杯以非洲犀牛额前之角随形雕成,上阔下尖,葵花式口,宽流。杯身浮雕镂刻枝叶花果,有葡萄、寿桃、石榴、枇杷等,藤蔓萦绕,枝叶繁茂,硕果累累,寓意“多子多寿”。此犀角杯外观莹亮润泽,风格华美。细赏杯壁花果纹饰生气勃勃,举杯啜饮时,杯下端由葡萄串组成的尖足握于手中,感觉温润细腻,正与酒意之醇美相应和。此杯为...

    535 犀角 浮雕
  • 牙雕龙纹五峰笔架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牙雕龙纹五峰笔架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牙雕龙纹五峰笔架,通座高9厘米,底径16-4.5厘米。笔架为圆雕五峰式,架底边深刻水波纹,波涛中双龙盘绕于五峰之间,龙腾水怒。明代中后期,金、玉、竹、木、牙、角雕刻艺术中出现大量赏玩器,并前所未有地迅速发展起来。为了满足社会需求,民间作坊不断设计创新,许多艺术家也在风格上相互借鉴或者标新立异,于是各种精美的文房摆设和雅玩层出不穷,成一时风尚。文人书案上的笔架...

    1211 龙纹 圆雕
  • 竹雕留青仙人图臂搁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竹雕留青仙人图臂搁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竹雕留青仙人图臂搁,清,长23.5厘米,宽6.8厘米,厚0.7厘米。清宫旧藏。臂搁长形,覆瓦式,以留青技法为主刻画山水人物,构图饱满,纹饰细腻入微。下部雕刻海涛翻卷,崖岸兀立,其上虬松挺立;上部巉岩峭拔,如横空而出。又于半空中、波浪间、崖岸上雕刻和合二仙、刘海蟾等仙人形象。其留青技法极为熟练,用青色表皮的去留薄厚来表现笔触的浓淡深浅。利用竹材纵向丝状的肌理营...

    429 留青 臂搁 和合二仙 渲染 浮雕 阴刻
  • 犀角雕双螭柄仿古兽面纹杯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犀角雕双螭柄仿古兽面纹杯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犀角雕双螭柄仿古兽面纹杯,清乾隆,高7.1厘米,口径13.6-8.5厘米。杯敞口,呈八方形,足微撇。器身棕红色,口沿及底足部位阴刻 回纹。外壁以阳纹刻庄重古朴的夔纹兽面图案,并镂雕双螭为柄,螭攀附于口沿,向杯内窥视,神态狡黠活泼。犀角原质地与色泽即浑朴大气,用以仿古铜器的造型和花纹愈显得古色古香。清乾隆时,器皿仿古成为一时风尚。此八方犀角杯造型端庄典雅,纹饰...

    1269 犀角 兽面纹 阴刻 回纹 夔纹 镂雕 刻工 古风
  • 匏制乾隆御题花卉纹扁圆盒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匏制乾隆御题花卉纹扁圆盒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匏制乾隆御题花卉纹扁圆盒,通高9.5厘米,口径18.9厘米。盒扁圆体,有盖,盖、身以子母口相合。盖钮半球状,环钮覆变体莲瓣纹一周,再外环团寿卷草纹一周,近口处饰回纹,口沿立墙为∽形卷草纹。盒外壁亦以回纹饰口沿,立壁则饰“工”字形云纹,间以桃、菊、梅、牡丹等四季花卉。平底,外底模范阳文假山、菊花及蝴蝶飞舞的庭园景致,凸出处略经磨平,即成矮足式,颇见巧思。器内满...

    889 花卉 莲瓣纹 卷草纹 卷草 回纹 范阳 阳文 金漆
  • 牙雕桃式杯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牙雕桃式杯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牙雕桃式杯,清乾隆,高5.5厘米,口径7-6.5厘米。杯象牙质,口呈桃形,柄雕为桃的枝叶形态。远观此杯如小桃初熟,挂枝摇曳,玲珑优美。此杯纹饰雕刻圆润细腻,无锋碴之感,风格精巧灵秀,为清中期作品。...

    1192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 犀角镂雕花木人物槎杯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犀角镂雕花木人物槎杯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犀角雕槎形杯,明末,高8厘米,最长处长16.8厘米,最宽处8.2厘米。此器以亚洲犀角雕成。槎形,槎首蒸栗色,槎尾部呈棕黄色。作者采用圆雕、浮雕等技法,将犀角斜切,内部掏空。槎杯造型为瘿节累累的枯树形舟,舟首枝杈穿孔,流在枯木舟的尾端。一长髯老者背倚枯枝端坐于槎中,身着长衫,头戴素巾,右手置于膝上,左手捻胡须,面带微笑,向左观望,神态极为祥和。人物左侧的枯枝上...

    1465 犀角 圆雕 浮雕 雕工 张骞
  • 小松款竹雕云鹤图笔筒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小松款竹雕云鹤图笔筒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小松款竹雕云鹤图笔筒,清,高14.6厘米,口径9.9厘米。圆体,筒壁较薄,镶木口,口稍外倾,缺底,原应配木座,尚留接榫痕一周。筒身满饰纹饰,以镂雕及浅浮雕为主要表现技法,一面刻画一文士坐于榻上,一手持扇,一手搦笔,似正题字,旁女子奉茶侍立,另有鹑衣妇人提插扇竹器相候。背面雕池中二鹅游弋,一小童洗砚池边,一小童扇火烹茶,空中云气氤氲,白鹤翔舞。湖石上阴刻篆书“...

    1764 小松 笔筒 镂雕 浮雕 砚池 阴刻 王羲之 锦地
  • 竹雕松下牧牛图臂搁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竹雕松下牧牛图臂搁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竹雕松下牧牛图臂搁,清,长27.7厘米,宽7厘米,厚1厘米。臂搁长条形,覆瓦式。器表去地浅浮雕山坡上老松兀立,与云层相接,其下一小童伏身于牛背,牛健硕高大,小童披发短衫,手拢缰绳,俯首似正与牛嬉戏。其技法为典型的“薄地阳文”法,云、树刻画中规中矩,而人物与牧牛则在透视、细节等方面较富特点。...

    1962 臂搁 浮雕 透视
  • 犀角雕岁寒三友纹杯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犀角雕岁寒三友纹杯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犀角雕岁寒三友纹杯,明,高10厘米,口径13.8×9.3厘米。杯以非洲犀角雕成,淡褐色,敞口。器身以一朵玉兰花为主体,花心微微凸起,口沿内壁浮雕成5片花瓣形,并以其中一片花瓣为流,线条优美流畅。镂雕一密布鳞皴瘿节、曲折健硕的松干与一竹干交叉为鋬把,并延伸至杯口内,口沿内饰以浮雕梅花一朵及花蕾,十分别致。外壁以浮雕及镂雕技法雕松、竹、梅图案,足部以梅树树干圈成...

    300 犀角 岁寒三友 浮雕 镂雕
  • 犀角雕山水人物杯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犀角雕山水人物杯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犀角雕山水人物杯,清中期,高13.9厘米,口径15.8×10.2厘米。杯为亚洲犀角制,棕色。根据犀角的天然形状磨口切底,制成撇口缩足的觚形杯。采用镂刻与高浮雕技法,杯身一侧镂雕双树为柄,以西园雅集中的文聚图为题材,画面中山上林木葱茏,奇松、古柏、枫桐满植其间,或斜插或倒悬,或直耸或相拥,穿插掩映。山间溪流蜿蜒,小桥凌空平驾,景色清幽。16个人物分为8组,或坐...

    946 犀角 浮雕 镂雕 雅集 苏轼 黄庭坚
  • 犀角镂雕鹤鹿同春杯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犀角镂雕鹤鹿同春杯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犀角 镂雕 鹤鹿同春杯,清中期,高17.6厘米,口径17.8×10厘米。杯为非洲犀角制,其材质温润晶莹,色如田黄,堪称犀中之珍。杯身采用镂雕、浮雕等多种雕刻手法,刻画出一幅鹿鹤同春的景象。在山崖溪涧旁两位老人正促膝谈心,面带微笑,一童子站立身后,怀抱书匣,笑容可掬。老林古松,参天蔽日,意境恬淡清幽。溪涧边浮雕双鹿,一鹿俯卧,一鹿欲试水溪涧;另有一鹤于涧中觅食...

    610 犀角 镂雕 鹤鹿同春 浮雕 王建
  • 封锡禄款竹雕人物图笔筒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封锡禄款竹雕人物图笔筒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封锡禄款竹雕人物图笔筒,清,封锡禄款,高15.1厘米,筒径10厘米。笔筒圆体,以去地高浮雕技法表现松溪赏月的情景。溪水边,松荫下,二人并立赏月,旁有一小童负书观望。背面山石下角阴刻隶书:“壬寅五月侣梅居士清玩”及“封锡禄刻赠”款识。笔筒壁去地浮雕,技法熟练,再与阴刻法结合,鲜明地呈现出高低错落的多个层次。创作者状物写人均应付自如,雕刻大刀阔斧,删繁就简,但刀...

    1251 笔筒 浮雕 阴刻
  • 竹根雕三羊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竹根雕三羊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竹根雕三羊,清中期,通高7厘米,大羊高4.7厘米,长6厘米,宽3.8厘米。此竹根雕镇纸以一大二小三只山羊组合而成,寓意“三阳开泰”。母羊向一侧蜷肢而卧,一只小羊伏于母羊背上俯身下望,后腿努力支撑起身体;另一只小羊靠在母羊身侧,似欲顺着母羊之腿上爬,与背上伙伴相望嬉戏。此件作品雕刻技巧细腻精湛,母羊的双眼用犀角点嵌,将其垂视爱子的款款深情表现得惟妙惟肖,小羊玩...

    1461 三阳开泰 开泰 犀角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