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竹雕荷蟹图臂搁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12-19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竹雕荷蟹图臂搁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竹雕荷蟹图臂搁
时代
门类 竹木牙角匏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新00124676)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竹雕荷蟹图臂搁❖图片

竹雕荷蟹图臂搁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竹雕荷花蟹臂搁

竹雕荷蟹图臂搁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竹雕荷花蟹臂搁局部

竹雕荷蟹图臂搁❖简介

竹雕荷蟹图臂搁,清,长23厘米,宽7.8厘米,厚1.2厘米。

臂搁以剔地浮雕法雕刻荷花螃蟹等为主的池塘小景,浮雕层次多至五六层,展现出似阳实阴、阴中有阳的特殊装饰效果。细部处理上,如俯伏的螃蟹、叶面的虫蚀以及似为清风所动的欹侧叶尖,皆生动异常,而荷叶翻卷处则以镂雕表现,极为精妙。纹饰左下有去地阳文 “松山”篆书小印。

此臂搁主要以剔地技巧造型,而雕刻则达到阴阳相配、虚实相生、凹凸变化精微的境地,纹饰之美与臂搁的深红色泽亦相得益彰。此臂搁显示出艺匠卓越的技巧和作品雅致的格调。


相关知识科普


臂搁

文房用具,又名“秘搁”。一般为片状,背面内空,写字时可置于肘下,以免将写过的字弄脏。宋代文献中已有臂搁使用的记载,目前发现的古代臂搁多为竹、木、牙、玉制。

浮雕

在平面上雕出凸起的纹饰或物象的一种雕塑。按凸起高度的不同,可分为高浮雕、深浮雕、浅浮雕等,也有几种雕刻技法结合使用的形式,多见于高精繁杂的雕刻作品。

镂雕

1.雕塑的表现手法之一,即在浮雕的基础上,为了生动地表现物象,局部圆雕,使其脱离背景,形成镂空。 2.瓷器装饰技法之一,也称“镂花”、“镂空”或“透雕”。将装饰花纹雕空,形成内外通透的图案。此技法出现在新石器时代陶器上,后在瓷器纹饰上广泛使用。

阳文

篆刻的一种方式,即把印文镌成凸状,在纸上钤盖时印文是红色,因而又称为朱文。

“松山”

其人不见著录,从作品观察,当为清代中期的竹刻家。

相关文章

  • 牙雕龙纹五峰笔架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牙雕龙纹五峰笔架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牙雕龙纹五峰笔架,通座高9厘米,底径16-4.5厘米。笔架为圆雕五峰式,架底边深刻水波纹,波涛中双龙盘绕于五峰之间,龙腾水怒。明代中后期,金、玉、竹、木、牙、角雕刻艺术中出现大量赏玩器,并前所未有地迅速发展起来。为了满足社会需求,民间作坊不断设计创新,许多艺术家也在风格上相互借鉴或者标新立异,于是各种精美的文房摆设和雅玩层出不穷,成一时风尚。文人书案上的笔架...

    1211 龙纹 圆雕
  • 犀角雕水兽纹杯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犀角雕水兽纹杯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犀角雕水兽纹杯,清初,高9.5厘米,口径16.2-10.8厘米。杯随角形,粗短敦厚,上宽下窄。外壁通体深雕各种水族异兽,有龟、螭、龙、夔、麒麟、牛、蟾、螺贝等,或张扬翼翅,或腾云驾雾,或兴波作浪,围绕半空中的仙阁,在云水中畅游。雕一苍龙为杯柄,双臂紧攀杯口,龙首窥探杯内,似馋涎于琼浆玉液。杯以亚洲犀角制,经染色使原角色泽如蒸栗一般。其刻纹繁密,刀法精湛,气势...

    1166 犀角 麒麟 苍龙
  • 吴之璠黄杨木雕东山报捷图笔筒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吴之璠黄杨木雕东山报捷图笔筒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黄杨木雕东山报捷图笔筒,高17.8厘米,口径13.5-8.5厘米。笔筒椭圆形,鹅黄色,嵌紫檀木口缘和底座。筒壁采用高浮雕技法,以山崖屏障为界,将画面分为两部分。山壁右侧为曲径幽林,古松插壁,垂荫如盖,松下三位老者围石桌而坐,谈笑自若,正在对弈。三位侍女立于老人身后,手持莲花,相顾低语。山壁左侧树高林深,峡谷重叠。两骑士高举信旗,争先恐后,策马奔驰在谷道林间。...

    1787 黄杨木 笔筒 紫檀木 浮雕 吴之璠 淝水之战 谢安
  • 竹雕竹林七贤图笔筒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竹雕竹林七贤图笔筒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竹雕竹林七贤图笔筒,清,高12厘米,筒径6厘米。笔筒圆体,三矮足。筒身外壁以去地高浮雕及镂雕技法刻画松岩竹林中老者及小童10人,分作4组,或对弈,或抚琴,或烹茶,或倚树观望,错落有致,神情各异。刀法圆熟有力,在大量以竹林七贤为题材的传世竹刻作品中,此笔筒属较为精彩的一件。...

    1451 竹林七贤 笔筒 浮雕 镂雕
  • 黄杨木雕梅竹笔筒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黄杨木雕梅竹笔筒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黄杨木雕梅竹笔筒,高15厘米,口径最大6.1厘米,底径最大7厘米。笔筒色微黄,雕作新老竹干丛生状,以老竹一截为主体,环以粗细不同的三枝嫩竹,又镂雕梅干一株与竹并立。梅、竹干间多处镂空,以梅枝、竹叶穿插其间,精巧玲珑。作者将镂雕、高浮雕、浅浮雕、阴刻等工艺技法相结合,构图疏密得当,虚实应和。嫩竹、梅干微显屈曲旖旎,老干则刚劲挺拔,两相对照,更增韵味。梅、竹旧时...

    264 黄杨木 笔筒 镂雕 镂空 高浮雕、浅浮雕 浮雕 阴刻
  • 吴之璠款竹雕刘海戏蟾图笔筒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吴之璠款竹雕刘海戏蟾图笔筒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吴之璠款竹雕刘海戏蟾图笔筒,清,吴之璠款,高14.5厘米,筒径11.4厘米。清宫旧藏。笔筒圆体,三矮足。以去地浮雕法刻画刘海于两株松树旁信步缓行,一手搦钱串并担负长帚,帚上伏三足金蟾,一手持葫芦。刘海敞衣袒腹,围豹皮裙,回首与蟾蜍对视,咧嘴而笑,憨态可掬。雕刻技法之粗犷处,如衣褶、松枝、帚梢等,大开大阖,线条峻急有力;而精细处如发丝、松鳞等,特别是以黑漆点人...

    912 笔筒 吴之璠 浮雕 足金 阴文
  • 犀角雕山水人物杯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犀角雕山水人物杯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犀角雕山水人物杯,明,尤侃制,口径16.7厘米X8.8厘米,底径4.6厘米X3.9厘米,高11厘米。...

    601 犀角
  • 匏制缠枝莲槌形瓶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匏制缠枝莲槌形瓶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匏制缠枝莲槌形瓶,高15厘米,口径7.2厘米。瓶敞口,细颈,隆肩,圆腹,玉璧形底。内壁髹以黑漆。外壁口沿处饰回纹带,肩部饰仰莲纹,腹部为一周缠枝莲,近底处为变形莲瓣纹,外底有三周弦纹。纹饰均为凸起之阳文。通体有合模痕迹。颈部阴刻添绿彩隶书乾隆御题诗一首:幸谢蒸鹅佐脱粟,却成槌纸得全壶。囫囵弗籍范而范,沕穆何妨觚不觚。学士漫嗤画依样,陶人那问铸从模。无烦贮水安...

    242 缠枝 缠枝莲 玉璧 回纹 莲瓣纹 弦纹 阳文 合模
  • 尤侃犀角雕松荫高士杯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尤侃犀角雕松荫高士杯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犀角雕松荫高士杯,明,尤侃制,高8.3厘米,口径12-8厘米,足径4.5-3厘米。杯犀角质,敞口,小足,似角之倒置。杯身通体雕刻纹饰,松树下有高士倚石而坐,其周围繁枝茂叶,岩间流水潺潺,意境清幽。杯底刻篆书“尤侃”二字。尤侃,明末著名的犀角雕刻高手,擅长犀角、象牙等雕刻,有不少名贵珍品传世。...

    408 犀角
  • 犀角雕狮子形铡刀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犀角雕狮子形铡刀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犀角雕狮子形铡刀,清,长15.5厘米。刀架以犀角圆雕成一颔首狮子形。狮子宽鼻阔口,隆眉凸睛,眼珠染黑,颈鬣卷曲成朵朵小涡,前后腿撑持于刀架边缘,位置处理得很巧妙。尾部斜伸出一多节的柱状饰,中空,每节均刻几何状莲瓣纹,其上高浮雕一小狮,前置镂空多孔绣球,小狮与绣球以绦带相连,绦带延伸衔于大狮口内。刀轴位于大狮腮部。刀短而阔,已锈蚀,可以打开约30°角,有环形护...

    731 犀角 圆雕 莲瓣纹 浮雕 镂空
  • 文竹八宝嵌竹丝四瓣盒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文竹八宝嵌竹丝四瓣盒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文竹 八宝嵌竹丝四瓣盒,清中期,通高4.4厘米,口径9.2厘米。清宫旧藏。盒作四葵瓣式,盖与身子母口相合。通体包镶文竹为饰,外立面贴饰细密的横向竹丝,排列整齐均匀。竹丝的自然色泽与纹理因深浅变化而呈现出独特的装饰效果。盖面在竹丝层上又粘贴文竹层,并以深色竹簧刻画八宝纹,既赋予其吉祥的寓意,亦丰富了器物的整体美感,是点睛之笔。...

    1594 文竹 八宝 包镶 竹簧
  • “普天同庆班”笏板及架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普天同庆班”笏板及架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普天同庆班”笏板及架,清光绪。光绪年间,慈禧太后以其寝居长春宫的太监为主成立“普天同庆”戏班。此即该戏班的牌位,使用时放置于后台桌上。...

    1896 长春宫
  • 王梅邻款竹雕放鹤图笔筒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王梅邻款竹雕放鹤图笔筒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王梅邻款竹雕放鹤图笔筒,清,高12.2厘米,筒径6.2厘米。笔筒圆体,三矮足,器表浅浮雕山水人物图景。云气缭绕之间,现出山岩高峻,崖岸平旷,溪水潺潺,松竹掩映。有柴扉半掩,门侧岸边,一老者与一小童遥望天际,但见层峦之外有白鹤悠然唳鸣。画面清新,如一幅描绘山居生活的淡墨小品。其刀法圆熟老练。空白处阴刻行书节录宋苏轼《放鹤亭记》:“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

    564 笔筒 浮雕 阴刻 梅邻
  • 犀角镂雕梅枝柄仿古兽面纹杯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犀角镂雕梅枝柄仿古兽面纹杯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犀角 镂雕梅枝柄仿古兽面纹杯,清中期,高10.3厘米,口径16.8×11.6厘米。杯为亚洲犀角制,角质染成棕红色,光泽柔和,角上细纹清晰可辨。杯口外撇呈椭圆形,小足,足底深凹成高圈足。杯柄镂雕成盘曲的梅花树枝干。杯外壁有二道竖脊,三道横脊,纹饰分三层。中层浅浮雕兽面纹,上下两层以浅浮雕夔龙纹衬之。在杯沿流口下方阴刻草书“罗浮山下西湖上,独占江南第一乡”诗句及...

    1677 犀角 镂雕 兽面纹 浮雕 夔龙 龙纹 阴刻
  • 匏制团花纹漆里碗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匏制团花纹漆里碗 - 故宫竹木牙角匏类藏品

    匏制团花纹漆里碗,清康熙,高7.4厘米,口径15.2厘米,足径6.8厘米。碗侈口,敛腹,圈足。外壁阳起6组团窠图案,每组均为二云螭环绕卐字团寿纹,取“万寿吉祥”之义。口沿及下腹饰回纹装饰带。内壁髹黑漆,描金漆口边,绘大朵团花于碗心,而内壁所绘4组花草纹甚为写实,这种风格、技法都近似日本的“莳绘”工艺。外底重圈中有“康熙赏玩”四字款识。...

    1751 团花 团窠 回纹 描金漆 描金 金漆 莳绘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