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犀角雕狮子形铡刀 |
---|---|
外文名 | |
创作者 | |
别名 | 犀角雕狮子形铡刀 |
时代 | |
门类 | 竹木牙角匏 |
出土 | |
备注 | 文物号(新00195489) |
文保级别 | |
馆藏地点 | 故宫博物院 |
犀角雕狮子形铡刀❖图片
犀角雕狮子形铡刀❖简介
犀角雕狮子形铡刀,清,长15.5厘米。
刀架以犀角圆雕成一颔首狮子形。狮子宽鼻阔口,隆眉凸睛,眼珠染黑,颈鬣卷曲成朵朵小涡,前后腿撑持于刀架边缘,位置处理得很巧妙。尾部斜伸出一多节的柱状饰,中空,每节均刻几何状莲瓣纹,其上高浮雕一小狮,前置镂空多孔绣球,小狮与绣球以绦带相连,绦带延伸衔于大狮口内。刀轴位于大狮腮部。刀短而阔,已锈蚀,可以打开约30°角,有环形护手把,经试用,单手即能操作,拇指持刀把,其余四指握狮尾圆柱,环节处刚好便于手指拿捏,可能非常实用,只是用途不明。大狮臀部有一圆钮,似供穿系佩带之用。
相关知识科普
犀角
又名“奴角”,是生长在犀牛鼻额上的角,为一种含有碳磷酸钙、氨酸等化学成分,具有清热、解毒、定惊等医药效能之珍贵药材。中国古代常用作装饰品,宋以后多以之制犀角杯。
圆雕
即立体雕,约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如红山文化中的玉鸟、含山文化中的玉人等,都是早期圆雕的代表作。此技以后各代多有发展,至清代趋于鼎盛。
莲瓣纹
莲花俗称“佛花”,莲瓣纹是佛教文化影响下流行的纹饰。南北朝时期由于佛教文化盛行,瓷器上常用莲瓣纹做装饰。隋初瓷器装饰也受此风影响。
浮雕
在平面上雕出凸起的纹饰或物象的一种雕塑。按凸起高度的不同,可分为高浮雕、深浮雕、浅浮雕等,也有几种雕刻技法结合使用的形式,多见于高精繁杂的雕刻作品。
镂空
镂空是瓷器的装饰技法之一,也被称作“镂花”或“透雕”。它是将器物胎体上的纹样镂通,形成内外通透的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