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青铜马 - 故宫雕塑类藏品

12-17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青铜马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青铜马
时代
门类 雕塑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故00083263)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青铜马❖图片

青铜马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青铜马❖简介

青铜马,战国,高29厘米。

牡马,仰首端立,竖耳鼓目,鼻孔张大,好像正在喘息。马头塑造得细致生动,躯体起伏表现出马的肥硕与健壮,马尾上扎一结。此马应是随葬用的明器。古代事死如生。商周贵族墓中常有御者及车马实物出土,此时墓葬中所出动物形象,多以工艺品的造型出现,或作容器,或作器座;到战国,金属、陶、木等各种明器多有出现,虽然造型显得古拙,但它标志着新的丧葬制度出现,为后代陶塑明器的成长发展准备着条件。


相关知识科普


明器

明器也称“冥器”、“盟器”,是中国古代为随葬而制造的器物。它包括各种礼器、日用器皿、兵器、工具等。始见于春秋战国时代,沿袭至明清以后。其质以陶、石、木、纸最为常见。

相关文章

  • 曹娥投江砖 - 故宫雕塑类藏品
    曹娥投江砖 - 故宫雕塑类藏品

    曹娥投江砖,北宋,高19厘米,宽26厘米,厚3厘米。砖长方形,砖面内凹凿成壸门状,上刻“曹娥”2字。画面上曹娥长袖掩面,手中拄杖,沿江行走。曹娥投江为二十四孝故事之一。曹娥之父为巫师,因在江涛中迎婆娑神不幸溺水身亡,不见尸骸。14岁的曹娥沿江哭号,昼夜不息,最后投江而死。曹娥死后,县长度尚悲怜其义,为之改葬,命邯郸子礼为之作碑,刻以诔辞,这就是碑帖史上著名的...

    1178 壸门 二十四孝
  • 刘明达卖儿砖雕 - 故宫雕塑类藏品
    刘明达卖儿砖雕 - 故宫雕塑类藏品

    刘明达卖儿砖雕,北宋,高19.2厘米,宽26厘米,厚3厘米。砖长方形,砖面内凹凿成壸门状,上部刻“刘明达”3字。壸门内左侧雕刻一骑马男子怀抱幼儿前行,右侧一女子正急步追赶,探手呼唤。背景衬托树木山石。画面讲述的是古代二十四孝中“刘明达卖儿”的故事。刘明达家贫,无力兼顾母亲与孩子的口粮,见老母日渐消瘦,无奈之下,遂将孩子卖给路过的王将军。妻子见儿被卖,连声呼唤...

    227 壸门 二十四孝
  • 石佛造像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石佛造像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石造像碑,北魏正光三年(公元522年),高224厘米,宽113厘米。背屏中部高浮雕一佛二胁侍 菩萨。主尊佛像圆形头光,内刻莲瓣纹,外披双领下垂式袈裟,内着僧祇支,施无畏与愿印,结跏趺坐,袈裟下摆呈三角形悬挂座前。二胁侍菩萨均为火焰纹头光,戴三叶冠,束冠宝缯平伸下折。佩戴项饰,披帛在腹前交叉绕膝上折缠臂下垂,外端呈燕尾状。二菩萨均内手在下持玉环,外手在上握莲蕾...

    1981 造像 浮雕 胁侍 菩萨 僧祇支 与愿印 结跏趺坐 宝缯
  • 铜鎏金卢舍那法界佛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铜鎏金卢舍那法界佛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铜鎏金 卢舍那 法界佛像,高15厘米(底座失)。此尊佛像高肉髻,面形浑圆,两眉拉长,间距较窄,双耳垂至颈部,神情端严肃穆。右手作说法状,左手扶于膝部,结跏趺坐于阶梯式双瓣覆莲高座上。法衣上左右肩分别雕饰日、月,日中刻有三足乌,月中刻桂树和玉兔。佛胸前雕一悬浮于空中的宫殿。座帐呈倒山字形下垂,左右两侧分别雕牛头人身像和竖发大口瘦身人像,中间雕一齿轮状物,上面刻...

    814 鎏金 卢舍那 法界 肉髻 说法 结跏趺坐 三足乌 桂树
  • 石羊 - 故宫雕塑类藏品
    石羊 - 故宫雕塑类藏品

    石羊,东汉永和五年(140年),高98厘米,长105厘米。石羊用整块石头圆雕而成。羊角侧卷成“C”形,体两侧羊毛为同心圆状,腿屈曲,身体呈跪卧姿势。胸部刻有铭文“孝子徐侯”。此件石羊与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另一件石羊,从原存放地点、大小形制、雕刻手法上看应是一对。二者联系考察,孙仲乔应为石匠,即石羊的雕刻者,出资者为徐侯。石羊传出自山东临沂县石羊镇。...

    1420 圆雕
  • 陶提水女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提水女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提水女俑,东汉,高38.5厘米,宽15.5厘米。女俑头系巾,修眉细目,面带微笑。身穿右衽衣,腰系带,双袖上挽,两手各提一水桶。这类提水俑表现了家庭庖厨工作的场景。东汉后期,陶俑制作的中心移至巴蜀地区。巴蜀陶俑注重面部表情的刻画,以表达神韵为最高的艺术追求。此俑出自四川彭山地区。...

    275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雕塑类藏品
  • “玉璇”款寿山石雕罗汉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玉璇”款寿山石雕罗汉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玉璇”款寿山石雕罗汉像,宽5.5厘米,高7厘米。罗汉内著交领衣,外披袈裟,双手端捧宝塔,神态安详。发式、衣饰雕刻精美,背后镌有“玉璇”款,为清代雕刻名家杨玉璇的代表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280 寿山石 罗汉 杨玉璇
  • 王丰姬造石弥勒佛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王丰姬造石弥勒佛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王丰姬造石弥勒佛像,东魏兴和三年(541年),残高45厘米。弥勒像高肉髻,修眉细目,眼略向下视,内穿僧祗支,胸前系带,身著袈裟,袈裟在两腿间呈弧形下垂,裙下缘外侈,衣褶起伏有序,手施无畏印、与愿印,跣足立于双瓣覆莲上。底为长方形素面 基座,头光刻莲花图案。基座刻发愿文:“大魏兴和三年十一月廿五日,上曲阳县人李晦妻王丰姬为亡息李景珍敬造弥勒像一区(躯),上为国...

    1267 弥勒佛 弥勒 肉髻 僧祗支 施无畏印 无畏印 与愿印 跣足
  • 塑彩绘人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塑彩绘人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泥塑彩绘人像,明,高54厘米,宽30厘米。此像为一老者,头戴高冠,面目慈祥,双目炯炯有神,大耳下垂,两颊和唇部留有梳理整齐的胡须。身穿右衽广袖长衫,上绣纹饰,腰系绳索结节于胸前,两手抚右膝坐在凳子上。衣衫下垂盖住双脚的脚面,只露出脚尖。...

    1564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雕塑类藏品
  • 铁罗汉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铁罗汉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铁罗汉像,明弘治十年(1497年)造,高117厘米,宽74厘米。罗汉前额突出,长眉,眉间有白毫,双眼略向下视,鼻直口方,耳垂阔大。双手残,身穿袈裟,结跏趺坐。袈裟前右下铸阳文“大明弘治丁巳年造,太监姚举施”13字铭文。该像原应有座,现已失。这是一尊由太监姚举出资铸造的罗汉像,至于施主的具体情况现已无从查考。太监信佛,历朝皆有,如唐朝著名太监高力士曾多次向寺院...

    1066 罗汉 白毫 结跏趺坐 阳文 丁巳 发愿文
  • 陶彩绘女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彩绘女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彩绘女俑,五代南唐升元七年(943年),高49厘米。女俑圆脸丰润,高髻,双手置于胸前。内着抹胸,外穿对襟大衣,衣外加云肩华袂,腰系丝带,长袖下垂,裳外微露出上翘的鞋头。从其华丽的服装、雍容的气质分析,此女俑象征着一位地位相当尊贵的妇女形象。在塑造手法上,它继承了唐朝雕塑的优秀传统,如敷粉、施朱、面庞圆润等,依稀可见唐朝风韵。此女俑1950年出土于江苏江宁祖...

    1727 高髻 对襟 云肩 李昪
  • 郭武牺造铜鎏金观音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郭武牺造铜鎏金观音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郭武牺造铜鎏金 观音像,北魏太和廿三年(499年),高16.5厘米。   像通体鎏金。观音头戴冠,椭圆形面庞,修眉细目,眼角略向上翘,尖鼻。右手持长茎莲,左手握披帛一角,披帛缠绕其袒露之上身,颈戴项圈,下著裙,跣足,直立。背靠舟形背光,火焰纹。背后一侧一供养人手持香花,礼拜另一侧的释迦牟尼,释迦牟尼著圆领袈裟,结跏趺坐,形象高大庄严,与供养人形成鲜明的对比。...

    750 鎏金 观音 披帛 跣足 背光 供养人 释迦牟尼 结跏趺坐
  • 老莱子娱亲砖 - 故宫雕塑类藏品
    老莱子娱亲砖 - 故宫雕塑类藏品

    老莱子娱亲砖,北宋,长19.2厘米,宽26厘米,厚3厘米。画像砖为长方形,砖面内凹呈壸门状,正中上刻“老莱子”3字。老莱子的父母坐在长方形桌子后面,背后树枝婆娑。左下角为老莱子,面向双亲,双腿下跪,两手各持一玩具,地面上放有4个木偶,树下摆放一鼓,鼓上置两杖。老莱子娱亲为二十四孝故事之一。据传,老莱子本是春秋时期楚国隐士,后来不知怎的传为他为尽孝道,都年过7...

    739 壸门 二十四孝 五彩 武梁祠 武梁祠石室画像 石室 鲁迅
  • 赵邑人等造石弥勒菩萨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赵邑人等造石弥勒菩萨像 - 故宫雕塑类藏品

    赵邑人等造石弥勒 菩萨像,北齐乾明元年(560年),残高36.5厘米。主尊为菩萨装,呈交脚姿势,菩萨双足下各有一童子承足,右侧龙树与造像残失,左侧为辟支佛(也称螺髻梵王,地位介于菩萨与弟子之间),头施螺髻。基座中央为双童子托举博山炉(博山炉残失大部),外侧依次为狮子、力士(金刚)。狮子一足抬起,后部呈蹲坐状。力士(金刚)双足也被童子托举,这在曲阳 白石佛教造...

    304 弥勒 菩萨 龙树 造像 基座 博山炉 曲阳 白石
  • 陶黄釉画彩弹琵琶骑马女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黄釉画彩弹琵琶骑马女俑 - 故宫雕塑类藏品

    陶黄釉画彩弹琵琶骑马女俑,隋,高31.5厘米。女俑盘发,外束巾,并在头前部系结,弯眉细目,鼻梁挺直,面带微笑。上穿窄袖衫,施红彩,下着高腰长裙,裙腰系带飘于胸前。跨坐于马背,双手持曲颈琵琶作弹奏状。马施黄釉,身佩桥形鞍,下铺障泥,马腿粗壮,直立于底板之上。马头向下,眼圆睁,神态似欲奋力前行。此俑当属墓中随葬仪仗俑中的伎乐俑之一。此俑为郑振铎先生捐赠故宫博物院...

    1813 黄釉 琵琶 障泥 明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