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执金吾丞武荣碑 |
---|---|
外文名 | |
创作者 | |
别名 | 执金吾丞武荣碑 |
时代 | |
门类 | 铭刻 |
出土 | |
备注 | 文物号(新00150576) |
文保级别 | |
馆藏地点 | 故宫博物院 |
执金吾丞武荣碑❖图片
执金吾丞武荣碑
执金吾丞武荣碑
执金吾丞武荣碑
执金吾丞武荣碑
执金吾丞武荣碑
执金吾丞武荣碑
执金吾丞武荣碑
执金吾丞武荣碑
执金吾丞武荣碑❖简介
纵:29厘米,横:14厘米。
此为清拓本,七开,首行“孝经论语”之“孝”字已泐,仅存下钩处,“经”字右上半已损。黄易鉴藏,钤“小蓬莱阁金石”印。
碑立于汉永康元年(167年)。碑文记武荣学优则仕及因桓帝“驾崩”悲痛过甚而逝等事。书风淳古而峭健,流丽而圆活,为汉碑佳品,亦书法正宗。碑现藏山东济宁博物馆汉碑室。
黄易《小蓬莱阁金石目》著录。
相关知识科普
黄易
黄易(1744—1802年),书画家、篆刻家,字大易,号小松,又号秋庵主,浙江仁和(今杭州)人。监生,官山东兖州府、济宁运河同知。他的绘画笔墨流畅,潇洒隽永,以山水和花卉为题材的作品有着很高的艺术水平。书法则以隶书擅长。作为著名篆刻家丁敬的学生,他经过努力学习与刻苦钻研,并广泛借鉴书法、碑刻中的表现手法,形成了自己工稳生动的篆刻风格,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美誉。黄易一生致力于金石碑版的研究,曾经四处寻访存世的残碣断碑,并加以较为全面系统的整理与著录,对我国传统金石学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与众不同的是,他亲自用画笔将每次寻访古碑的过程都完整地记录下来,绘制成许多作品,当时的艺术家们广为称颂。终年59岁。著有《丁黄印谱》、《小蓬莱阁金石文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