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御用监造”玉海东青啄雁饰 - 故宫玉石器藏品

11-20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御用监造”玉海东青啄雁饰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御用监造”玉海东青啄雁饰
时代
门类 玉石器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新00135297)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御用监造”玉海东青啄雁饰❖图片

“御用监造”玉海东青啄雁饰 | 故宫玉石器藏品

“御用监造”玉海东青啄雁饰

“御用监造”玉海东青啄雁饰 | 故宫玉石器藏品

“御用监造”玉海东青啄雁饰另面

“御用监造”玉海东青啄雁饰❖简介

御用监造”玉海东青啄雁饰,明,长5.5厘米,宽3.5厘米,厚1.4厘米。

玉饰暗白色,月牙形,中间透雕一海东青啄大雁头,迫其降落于水,下部有水波与苇叶纹。作品背面边柱上有阴线“大明宣德年制”、“御用监造”款识。

“御用监”是明代宫廷内专司造办用品的机构,由此而知此物为明代宫廷督造的用品。传世的明代玉器中带有制造年款的非常少,而带有“御用监”款的作品仅此一件,因而非常珍贵。“海东青啄雁”的图案反映了我国北方地区养鹘捕雁的习俗,同类题材在辽、金玉器中大量出现。从造型判断此饰物应为妇女的头饰。


相关知识科普


御用监

官署名,明清宦官衙门。明初置,设令、丞等官,为二十四衙门之一。后来迭经变易,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改设掌印太监1员,下设里外监把总2员及典簿、掌司、写字、监工等,掌管造办御用围屏、床榻等木器及紫檀、象牙、乌木、螺钿等玩器。所属仁智殿有掌殿监工1员,掌管武英殿中书承旨所写书籍画扇。清代沿置。清顺治十年(1653年),其为十三衙门之一。顺治十八年(1661年)裁废。

海东青

海东青是一种鹰,体小而凶猛,善捕杀大雁、天鹅,金、元时贵族养之用于狩猎。据金史记载,女真贵族每年都要进行放鹘捉雁、捕鹅的“如春水”活动,海东青捕雁(鹅)图案正是这一活动的表现。这类题材的玉器被人们称为“春水”玉。

透雕

雕刻技法之一。一种是在浮雕的基础上镂空背景部分,有单面雕、双面雕之分。另一种介于圆雕和浮雕之间,常用于民间床、窗、梁、护板的雕刻中。

相关文章

  • “御用监造”玉海东青啄雁饰 - 故宫玉石器藏品
    “御用监造”玉海东青啄雁饰 - 故宫玉石器藏品

    “御用监造”玉海东青啄雁饰,明,长5.5厘米,宽3.5厘米,厚1.4厘米。玉饰暗白色,月牙形,中间透雕一海东青啄大雁头,迫其降落于水,下部有水波与苇叶纹。作品背面边柱上有阴线“大明宣德年制”、“御用监造”款识。“御用监”是明代宫廷内专司造办用品的机构,由此而知此物为明代宫廷督造的用品。传世的明代玉器中带有制造年款的非常少,而带有“御用监”款的作品仅此一件,因...

    1524 御用监 海东青 透雕
  • 青玉龙形佩 - 河南博物院玉器
    青玉龙形佩 - 河南博物院玉器

    青玉龙形佩西周 长6.4厘米,宽1.8里,厚0.2厘米 1990年河南省三门峡市虢国墓地2001号墓出土 器成片状,长形,两面纹饰相同。龙仰首,张口,菱形眼,头顶有一蘑菇柱。收后腿作前仆状。长尾向上卷曲,身饰简单阴线,嘴部与尾部各有一小孔可供穿绳系佩。此龙形佩原为青玉,全部受沁,变为土黄色。 (文字内容源自于《群雄逐鹿——两周中原列国文物瑰宝》,河南博物院等...

    405 玉器 青玉龙形佩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玉饮酒胡人纹带板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玉饮酒胡人纹带板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玉饮酒胡人纹带板,唐,长4.5厘米,宽4.1厘米,厚0.8厘米。带板为白玉制,近似正方形,略厚,四边呈坡状。中部琢一胡人坐于毯上,项下缀饰物,左手扶膝,右手举杯,一长帛在脑后飘舞,两端从腋下穿过。带板背面无花纹,四角各有一对穿孔,并有阴镌“十一六”3字。此作品为成组玉带饰中的一件,所雕胡人大眼高鼻,卷发后披,窄衣细袖。唐时,中亚地区的波斯人大量进入内地,他们...

    922 胡人 带板 波斯
  • 玉龙螭纹洗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玉龙螭纹洗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玉龙螭纹洗,汉,长16.8厘米,宽14厘米,高2.8厘米。清宫旧藏。此器玉料为青色,圆形,内膛很浅,可贮水。口沿宽而平,两侧横出片状柄,左侧柄饰龙、螭,螭头似虎而有角,身自云水中隐没,龙隐于螭后,仅露头,头形似熊。右侧柄装饰一长身龙,独角,身亦隐于云水中。柄的背面为阴线刻的图案,与正面图案近似。中国文化在汉代有了很大的发展,书、画勃兴,文房用具出现了很多新品...

    1133 螭纹 砚滴
  • 玉人首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玉人首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玉人首,商,高4.3厘米,宽3.4厘米,厚1厘米。青绿色玉,局部有白色沁。大致呈片状,正面凸鼓,背面稍内凹。玉人首主要采用阴刻等方法雕琢。“臣”字形双目,阔鼻,大嘴,头发用纵向细阴线装饰。虽刀法简洁,但五官非常清晰。两眼中间有一通孔,可供穿系或他用。玉人首一般分正面像和侧面像两种,工艺上有圆雕和浮雕之分。最早见于新石器时代,殷商时期也较为流行。...

    593 阴刻 圆雕 浮雕
  • 碧玉大盘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碧玉大盘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碧玉大盘,清乾隆,口径64.5厘米,底径42.5厘米,高14.5厘米。这是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清军平阿睦尔撒纳叛乱战事中,在伊犁缴获并呈进内廷的战利品。乾隆帝非常喜爱,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命工匠在玉盘内镌御制诗:“绿玉大盘径二尺,围盈六尺含精泽。葱岭之产葱其色,砑光无瑕抚无迹。团䂓寳月三五魄,素质弗事雕几饰。弘璧琬琰谁则识,荒唐徒见传荆国。岁贡...

    833 碧玉 阿睦尔撒纳 内廷
  • 白玉山林观景山子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白玉山林观景山子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白玉山林观景山子,清,通高16. 7厘米,宽9.6厘米。...

    297 景山 山子
  • 玉虎形佩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玉虎形佩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玉虎形佩,商,长6厘米,宽1.5厘米,厚0.5厘米。整器已受沁为鸡骨白色,看不出原来的玉色。玉虎为扁身片状,呈匍匐状,四爪前伸,动感十足。“曰”字形眼,卷耳。口及尾部均钻一孔,孔为两面对钻,可系挂。商代玉虎较为多见,有片状也有圆雕件,一般形体较小,安阳殷墟就出土有多件类似的玉虎形佩。...

    655 鸡骨白 圆雕 殷墟
  • 白玉镂雕龙穿牡丹纹帽顶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白玉镂雕龙穿牡丹纹帽顶 - 故宫玉石器藏品

    长6.8厘米、宽5.8厘米、高7.2厘米白玉质,底为椭圆形,整器多层镂雕龙穿牡丹之纹,龙首置于器顶,张口、双角。龙身环绕于牡丹花丛之中。器表打磨光泽,镂雕处则少有抛光。这类玉器之用途,经学者考证应为元代之帽顶,明人沈德符在其《野获编》中,认为元代王公贵人俱带大帽,此物为大帽上之帽顶。明代服饰更张,帽顶便被移于炉盖上,成为炉顶。...

    1269 镂雕 炉顶
  • 碧玉镂雕夔龙璜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碧玉镂雕夔龙璜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碧玉 镂雕 夔龙璜,清,长14.8厘米,宽5.2厘米,捐献自章乃器。...

    1743 碧玉 镂雕 夔龙
  • 碧玉象耳衔活环花觚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碧玉象耳衔活环花觚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碧玉 兽面纹象耳活环觚,清,高22.6厘米,口径8.9×10.4厘米,足径7.1×8.1厘米。碧玉质,色深,玉质莹润。玉觚圆腹,深膛,口、足为外撇的五瓣花形,双象耳套活环。颈部和足上饰俯仰的变形蝉纹,腹部饰兽面纹,均为仿古代青铜器纹饰。器壁厚,具有稳定性,可用于插花。清宫旧藏于寿康宫。目前发现的早期玉觚为明代作品。总体来看,清代玉觚较明代玉觚口部更阔,腰部较...

    415 碧玉 兽面纹 寿康宫
  • 白玉王羲之爱鹅勒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白玉王羲之爱鹅勒 - 故宫玉石器藏品

    白玉莹白光润,中穿孔。表面以两棵树为界布置山石、抚栏作为背景,一侧树下站立著长衫长须老者,高抬右手招呼前方奔跑的小童。小童在另一侧树下,怀中抱鹅,似因听到老者的呼喊而回头,但并未因此驻足。两树间留白处镌刻直行行书“羲之爱鹅”四字点题。图、纹均浅浮雕。清代将中间穿孔的圆柱形、方柱形或三棱柱形小玉器称勒子、勒或玏,多用作佩饰或坠饰。...

    1904 王羲之 浮雕
  • 金镶红宝石领针 - 故宫玉石器藏品
  • 翠雕鼻烟壶 - 故宫玉石器藏品
  • 青玉御题觥 - 故宫玉石器藏品
    青玉御题觥 - 故宫玉石器藏品

    青玉御题觥,清乾隆,高10.2厘米,口径13.2×6.6厘米。觥青玉质,玉质温润。浅腹,龙形鋬,圈足,觥身光素。器配兽头盖,盖口缘曲线优美,与器口吻合严密,纽为卧虎形。盖内阴刻隶书乾隆皇帝御制诗一首:“和田玉来夥,巧制颇纷如。渐欲引之古,庶几返以初。为匜肖周代,作器戒虚车。流鋬考二合,敦牟介绍渚。”末署“乾隆丙申新正上澣,御题”。器底阴刻“乾隆仿古”款。觥配...

    1439 阴刻 紫檀木 仿古玉器 王国维 说法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