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晋城阳简侯石尠墓志 |
---|---|
外文名 | |
创作者 | |
别名 | 晋城阳简侯石尠墓志 |
时代 | |
门类 | 铭刻 |
出土 | |
备注 | 文物号(新00013648) |
文保级别 | |
馆藏地点 | 故宫博物院 |
晋城阳简侯石尠墓志❖图片
晋城阳简侯石尠墓志
晋城阳简侯石尠墓志正面拓片
晋城阳简侯石尠墓志背面拓片
晋城阳简侯石尠墓志侧面拓片(夫人简历)
晋城阳简侯石尠墓志侧面拓片(子女简历)
晋城阳简侯石尠墓志❖简介
晋城阳简侯石尠墓志,西晋,高46厘米,宽22.5厘米。
西晋永嘉二年(308年)墓志刻石,今存文27行480字,隶书体。此墓志四面刊刻,正背两面刊刻石尠生平事迹,内容主要记载逝者生前身份、官职、履历与功绩,两侧面分刻其夫人与子女之籍贯、姓氏及简历。
早期墓志形制不定,此志为其中一种,应是两汉以来墓碑的缩小演变。石尠墓志保存完整,书文精美,刊刻精良,志文内容极具史料价值,是墓志中难得的精品。1919年出土于河南洛阳城北马坡村。曾归周季木收藏。
录文:晋故尚书征虏将军幽州刺史城阳简侯乐陵厌次都乡清明里石尠,字处约,侍中太尉 昌安元公第二子也。明识清远,有伦理刑断,少受赐官太中大夫、关中侯,除南阳王文学、太子洗马、尚书三公侍郎。情断大狱卅余条,于时内外,莫不归当。迁南阳王友、廷尉正、中书侍郎,时正直内省,值扬駮作逆,诏引尠式前殿,在事正色,使诛伐不滥。拜大将军秦王长史,计勋酬功,进爵城阳乡侯,入补尚书吏部郎。疾病去职。迁荥阳太守、御史中丞。国清,定太中正侍中□。屡表告疾,出为大司农。赵王篡位,左迁员外散骑常侍。三王举义,惠皇帝反正,拜廷尉卿,除征虏将军、幽州刺史。军事屡兴,于是罢武修文,城都王遣荥阳太守和演代尠,召为和南尹。自表以疾,权驻乡里。永嘉元年,逆贼汲桑破邺都之后,遂肆其凶暴东北,其年九月五日,奄见攻围。尠亲率邑族,临危守节,义旧不回,众寡不敌,七日,城陷,薨,年六十二。天子嗟悼,谴使者孔汏、邢霸护丧。二年七月十九日祔葬于皇考墓侧神道之右。大子定、少子迈致命所在。庶子恭嗣,刊石纪终,俾示来世。夫人广平临水刘氏,字阿容。父字世颖,晋故步兵校尉、关内侯。夫人琅邪阳都诸葛氏,字南姊。父字长茂,故廷尉卿、平阳乡侯。长子定,字庶公,年廿八,本国功曹察孝、州辟秀才不行,本州三辟部济南从事主簿。女字令修,适黄门侍郎、江安侯颖川陈世范。
相关知识科普
尚书
一为我国最早的历史文献汇编,《尚书》即《书经》,内容为商、西周两代统治者的讲话记录及春秋、战国时期根据远古材料加工编成的虞、夏史事。
一为官名,始于战国,西汉时尚书的地位逐渐重要,隋唐时设三省六部,尚书为三省之一,宋以后,行政全归尚书省掌管。明代以六部尚书分掌政务,六部尚书等于国务大臣,清代沿袭明制。
太尉
职官名。最早见于秦,秦统一后置太尉为全国最高军事长官。此后历朝历代或置或否,并且必须兼有它职时才有实权,如无兼职则多为加官或赠官。元朝枢密院是全国最高军事机构,总掌天下军甲兵机,太尉一职与宋、辽、金时相同,名义上参议国事,实为加官或赠官,掌权者另有它职。
昌安元公
即石鉴,字林伯,乐陵厌次人。魏世历为尚书郎、侍御史、尚书左丞、御史中丞,出为并州刺史、假节、护匈奴中郎将。晋武帝受禅,封堂阳子,为司隶校尉,转尚书,后为镇南将军、豫州刺史、司隶校尉、光禄大夫、领司徒。封昌安县侯。元康初,为太尉。薨年八十余,谥曰元。
大夫
官名。春秋战国时期由诸侯分封的贵族为大夫,享有封地,并掌管封地内的行政。
正色
古代以五色配五行五方。青、赤、黄、白、黑为五方正色,土居中,故以黄为中央之正色。
大子
即太子。
琅邪
琅邪王国,两汉均有。西汉时为刘泽封国。《汉书·高五王传》:“高后七年(公元前181年),割齐琅邪郡立营陵侯刘泽为琅邪王。”《荆燕吴传》:“文帝元年(公元前179年),徒泽为燕王,而复以琅邪归齐。”是知刘泽之琅邪国仅存两年。东汉时琅邪国为刘京封国。《后汉书·光武十王传》:“琅邪孝王京,建武十五年(39年)琅邪公,十七年进爵为王……永平二年(59年)以泰山之盖、南武、阳华,东莱之昌阳、虚乡、东牟六县益琅邪,五年乃就国。”直传至建安末,国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