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缂丝乾隆御制诗鹭立芦汀图轴 - 故宫织绣类藏品

11-23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缂丝乾隆御制诗鹭立芦汀图轴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缂丝乾隆御制诗鹭立芦汀图轴
时代
门类 织绣品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故00072739)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缂丝乾隆御制诗鹭立芦汀图轴❖图片

缂丝乾隆御制诗鹭立芦汀图轴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缂丝乾隆御制诗鹭立芦汀图轴❖简介

缂丝乾隆御制诗鹭立芦汀图轴,清乾隆,纵40厘米,横67厘米。清宫旧藏。

米色地上缂织芦花白鹭,右上方以黑线缂织高宗隶书御制诗一首:

采采亚汀洲,为花岂自由。

群摇令夕雨,不异去年秋。

藏鹭恋青叶,凌波颤白头。

吟看惊隙影,荣落宜淹留。

诗末织圆、方朱印“乾”、“隆”各一方。此图轴的特点在于先缂织出物象形状,其上再着笔渲染,如白鹭即先以白丝线织其形态,而后用墨笔画羽毛,地上的小草则全以笔描画,这种织与画的结合,可以画笔来描绘细小而不易缂织之处,弥补了织的不足。

此作品织与画搭配得当,缂工上乘,以平缂构缂环缂子母经为主。画面上还钤有阳文朱印“乾隆御览之宝”、“宣统御览之宝”、“石渠宝笈”、“石渠定鉴”、“三希精鉴玺”、“无逸斋精鉴玺”、“乾清宫鉴藏宝”、“宣统鉴赏”和“乾隆鉴赏”、“宜子孙”、“宝笈重编”阴文印章。《石渠宝笈续编》著录。


相关知识科普


缂丝

中国传统丝织工艺品种之一,其历史悠久。其织法以生丝为经,熟丝为纬,先将预定的图案纹样以墨线勾稿,画在经线面上,然后用几只乃至几十只装有不同色纬的小梭,依照纹样的轮廓和色彩以小梭、拨子等工具,用平戗、搭梭、长短戗、木梳戗、环缂(音刻)、掼缂、双子母经、绕、勾边线等多种技法,将多种彩色纬丝分段缂织,按图稿所示与经线交织,形成“通经断纬”。织物表面只显彩色的纬纹和单色的地纬,正反两面花纹和色彩一致。由于采用局部回纬织制,纬丝并不贯穿整个幅面,即花纹与素地及色与色之间呈小空或断痕,“承空观之,如雕镂之象”,故名缂丝,又名刻丝、克丝、刻色等。 宋代缂丝大都摹缂名家书画,北宋时以定州的缂丝最为有名,南宋时以淞江朱克柔的缂丝最负盛誉。明清时除缂织书画、诗文、佛像外,还缂织袍服、屏风、靠垫等,尤以苏州缂丝最为精美。由于缂丝工艺繁复,一件成功的作品,所用人力物力非普通人家可以承受,故有“一寸缂丝一寸金”之说。

渲染

中国画技法之一,属辅助性用笔,为突出形象之用。“渲”是在皴擦处略敷水墨或色彩,“染”是用大面积的湿笔在形象的外围着色或着墨,烘托画面形象。

平缂

依照图案色彩的变化要求,顺经纬之理进行平纹交织。

构缂

缂丝技法之一,又称构(勾)边。在纹样的边缘部位,以区别于主体纹样色彩的另一种色线缂出明显的边界或轮廓线,具有分别色彩层次和划分纹样之间界线的作用。

环缂

将丝线沿着花形、叶脉的走向进行环绕编织,以构成图案的轮廓、脉络。

子母经

子母经,亦是缂织技法之一。此种缂织技法,是在经线上适当的部位拴上一根细丝(称子径)然后在两根经线上织纬线,此种缂识方法用识印章、文字时遇到垂直线时采用。

阳文

篆刻的一种方式,即把印文镌成凸状,在纸上钤盖时印文是红色,因而又称为朱文。

石渠宝笈

清乾隆、嘉庆间宫廷书画著录书,共有三编,初编成书于乾隆十年(1745年),共四十四卷;续编成书于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共四十卷;三编成书于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共二十八函,一百二十册。书中收录了清朝宫廷所藏五帝御笔、历朝书画、本朝书画以及少量的碑帖和织绣作品近万件。

石渠

西汉高祖四年(前200年),萧何在未央宫正殿北(今西安市未央区柯家寨村西)建造国家藏书机构,以收藏入关所得秦之律令、图籍。其下砌石为渠以导水,因称“石渠阁”。宣帝甘露三年(前51年),诏太子太傅萧望之,诸儒韦玄成、施雠、梁丘临、戴圣、刘向等,于阁内讲五经异同,增立博士。至成帝时藏秘书于此。此后,“石渠”便成为皇家收藏图书典籍之所的专称。

三希堂

位于紫禁城西六宫之一养心殿内西暖阁,原为乾隆皇帝的书房,名温室。因内府收藏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王珣《伯远帖》,乾隆皇帝视为稀世之宝,贮藏于此,并撰《三希堂记》,阐释“三希“之深意,遂易名为三希堂。至今仍保持原貌。

三希

清乾隆内府曾收藏晋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王珣《伯远帖》三件晋人书迹,高宗弘历视之为稀世珍宝,贮藏于养心殿西暖阁“温室”,颜曰“三希堂”。

乾清宫

阴文

篆刻的一种方式,即把印文镌成凹状,在纸上钤盖时印文是白色,因而又称为白文。

《石渠宝笈续编》

记录清内府收藏的绘画、书法之著录书。清王杰、董诰、金士松、沈初、彭元瑞、阮元等奉敕纂辑。续编八十八卷,目录三卷。清内府所贮书画自乾隆十年(1745年)十月完成《石渠宝笈》初编,迄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已历40余年,其间收藏更趋宏富。为宝典藏,以免舛伪错失,乾隆帝敕谕王杰等人重加荟辑。是书于乾隆五十六年始辑,迄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成书。体例依初编以书画作品的贮存处所(如乾清宫、养心殿、三希堂、重华宫、御书房等)分辑,以备点查。其叙述书画按照书册、画册、书画合册、书卷、画卷、书画合卷、书轴、画轴、书画合轴九类区分。文字分划段落,标界朱栏,以清眉目。书首列有总目,以便查稽。

相关文章

  • 香色地百蝶花卉纹妆花缎棉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香色地百蝶花卉纹妆花缎棉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香色地百蝶花卉纹妆花缎棉袍,清乾隆,身长153厘米,两袖通长192厘米。清宫旧藏。袍右衽,捻襟式,马蹄袖。领、袖镶酱色云龙海水纹妆花缎边,宽8.5厘米。领边有正龙2,行龙3;接袖处有行龙2,两袖端有正龙各1。棉袍面料为妆花缎,衬湖色云纹暗花绫里。妆花缎为八枚三飞经向缎纹组织,经密为144根/厘米,经线投影宽0.1mm,纬密为50根/厘米,纬线投影宽0.15-...

    565 花卉 妆花 行龙 八枚三飞 纹纬 挖梭 织造 桂花
  • 绿色纱缀绣八团夔龙单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绿色纱缀绣八团夔龙单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绿色纱缀绣八团夔龙单袍,清雍正,身长145厘米, 两袖通长174厘米,袖口宽25厘米,下摆宽126厘米,左右开裾长85厘米,八团直径28厘米。清宫旧藏。袍圆领,大襟右衽,马蹄袖,裾左右开。袍以二至四色晕法在绿色暗团龙实地纱地上钉缀彩绣八团二爪夔龙及海水江崖纹样,领、袖镶石青纱绣彩云金龙边,接袖为石青色暗团龙实地纱,沿镶二色平金及蓝色花卉 织金缎边,月白色缠枝...

    1493 夔龙 大襟 实地纱 平金 花卉 织金缎 织金 月白
  • 栽绒金银线边地莲枝地毯 - 故宫织绣类藏品
    栽绒金银线边地莲枝地毯 - 故宫织绣类藏品

    栽绒 金银线边地莲枝地毯,清中期,长398厘米,宽210厘米。清宫旧藏。地毯上下两端的穗长13厘米,毯基为丝经丝纬,在经线上30.5厘米起纬线103道,经线上绒高0.4厘米,毯心、毯边的毯基为金银线地。毯边以3道花卉纹饰边,其中主花卉为栀子花边饰,毯心为菊花莲枝纹饰。此地毯颜色繁多,毯边内框为蓝色,花卉枝叶为绿色,花瓣为木红色,花边和毯外边框为黑色,毯边底衬...

    628 栽绒 金银线 花卉
  • 月白缎绣金龙铜钉棉甲 - 故宫织绣类藏品
    月白缎绣金龙铜钉棉甲 - 故宫织绣类藏品

    月白缎绣金龙铜钉棉甲,清雍正,上衣长74厘米,肩宽35厘米,下摆77厘米,袖长38厘米;下裳长67厘米,上宽94厘米,下摆57厘米。清宫旧藏。一套计12件。附件:棉坎肩一件。此为清世宗雍正御用甲。甲为上衣下裳式,月白缎地绣金龙、火珠、云纹、海水江崖等图案,布铜镀金钉,蓝绸里,敷一层薄丝棉,附石青色棉坎肩一件,另分左、右护肩,左、右袖,前、左遮缝各一。下裳分左...

    1856 月白 甲胄 八旗
  • 锦群地三多花卉锦 - 故宫织绣类藏品
    锦群地三多花卉锦 - 故宫织绣类藏品

    锦群地 三多 花卉锦,清乾隆,长178厘米,宽75厘米。清宫旧藏。锦以蓝色地经、地纬织成五枚二飞缎纹地,以黄、绿、蓝、月白、红、驼、圆金等色线为纹纬与纹经交织成五枚左向纬斜纹显花。其锦群地以龟背形为骨架,在龟背形骨架内四周,分别填绿色古钱纹、红色斜万字(即曲水)、蓝色锁子纹和柳绿色方胜纹,中间填朵菊和宝相花。两种不同颜色和花纹交错排列,组成了满地锦群纹样。在...

    317 锦群地 三多 花卉 地经 地纬 月白 纹纬 纹经
  • 石青色云纹缎地平金蟒补袷朝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石青色云纹缎地平金蟒补袷朝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石青色云纹缎地平金蟒补袷朝服,清晚期,身长130厘米,两袖通长214厘米,袖口25厘米,下摆宽114厘米。清宫旧藏。此衣圆领,右衽大襟,马蹄形袖端,上衣下裳相连属,下裳施襞积。石青色四合如意云纹缎面,蓝青布里,钉素面铜扣五枚。袖、襟边和下摆边镶石青色勾莲纹织金缎边和姜黄色剪绒边各一道。前胸后背绣金行蟒纹方补各一。据《大清会典》的规定,清代文武品官的朝服以不同...

    1980 地平 平金 大襟 素面 勾莲 勾莲纹 织金缎 织金
  • 月白色团荷花暗花绸女衬衣 - 故宫织绣类藏品
    月白色团荷花暗花绸女衬衣 - 故宫织绣类藏品

    月白色团荷花暗花绸女衬衣,清道光,身长138厘米,两袖通长180厘米,袖口宽24厘米,下摆宽117厘米。清宫旧藏。衬衣圆领,大襟右衽,平直袖口,石青色素绸镶领边,不开裾。袖口衬里为白色四季花暗花绸,其余部分为粉红色素绸衬里。衬衣面用月白色团荷花暗花绸做成,每个花纹单位直径39厘米,团花中几片荷叶衬托着一朵盛开的荷花,给人以清新靓丽之感。此衣织工极其精细,利用...

    1596 月白 大襟 团花
  • 黄色缎绣云龙狐皮龙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黄色缎绣云龙狐皮龙袍 - 故宫织绣类藏品

    黄色缎绣云龙狐皮龙袍,清雍正,身长142厘米,两袖通长194厘米,袖口宽18厘米,下摆宽130厘米,左右开裾长23厘米,前后开裾长40厘米。清宫旧藏。龙袍圆领,大襟右衽,马蹄袖,裾四开。袍以二至四色晕的装饰手法,在明黄色缎地上用缉线、平金、平针、缠针、套针、打籽、正戗等针法彩绣祥云金龙及七章纹样(日、月、星辰、黼、黻、华虫、宗彝),局部作淡彩着笔装饰。领、襟...

    659 大襟 缉线 平金 平针 缠针 套针 打籽 宗彝
  • 薛文华绣紫藤双鸡图轴 - 故宫织绣类藏品
    薛文华绣紫藤双鸡图轴 - 故宫织绣类藏品

    薛文华绣紫藤双鸡图轴,民国,纵113厘米,横40厘米。图轴为白色绫地上刺绣双鸡图。画面上方一枝紫藤自然下垂,枝下有雌雄双鸡。左上方用黑线绣行书“時癸丑长夏墨畊(即倪田)画文华绣”,下绣朱文“文华”等二方印章。此作品绣工简单,颜色单调,只用套针和斜缠针两种针法,但作者运用套针一批套一批的特点,将紫、深灰、浅灰、褐、黑等色巧妙地融入绣线的丝理中,似清代画家华喦...

    899 倪田 套针 斜缠针 缠针 华喦 兼工带写 湿笔 没骨
  • 石青色织金妆花缎彩云团龙纹褂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石青色织金妆花缎彩云团龙纹褂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石青色织金 妆花缎彩云团龙纹褂,清康熙,身长85厘米,两袖通长94厘米,袖口宽23厘米,下摆宽78厘米,左右裾长42厘米,后裾长40厘米。清宫旧藏。褂圆领,对襟,平袖,裾三开。石青色彩云团龙织金妆花缎面,里子现已被拆,仅左袖内残留少许银鼠皮。通身以妆花和织金技法织横向对称排列的金团龙纹和五彩云纹,织工娴熟精巧,提花清晰细致,纹样疏朗有致,雅淡清丽,具有康熙时...

    1910 织金 妆花 团龙纹 龙纹 对襟 五彩 织造 造工
  • 明黄色平金海水金龙活计 - 故宫织绣类藏品
    明黄色平金海水金龙活计 - 故宫织绣类藏品

    明黄色平金海水金龙活计,清光绪皇帝御用服饰织绣佩饰。全套七件,包括荷包一对、褡裢、表套、搬指套、眼镜套、表套。明黄色素缎面,平金银绣海水江崖、五彩祥云,拉锁针绣金龙。捻金银线极细而且柔软,绣海水、祥云,针脚细密平齐,流光溢彩。龙的全身采用高绣技法,先将龙身部分用棉花垫起,高于织物,呈现立体感。金线绣龙身,采用拉锁针法,针脚均匀细密,每一个拉锁挽套都如片片龙鳞...

    1687 平金 五彩 金银线 高绣 行龙 浮雕 如意馆 内务府
  • 红色菊花纹绉绸大襟小棉袄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红色菊花纹绉绸大襟小棉袄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红色菊花纹绉绸大襟小棉袄,清同治,身长46厘米,两袖通长73厘米,袖口20厘米,下摆49厘米。此为清宫中公主婴儿时期冬季穿用的棉袄。红色荷花菊花纹暗花绸为面,月白色素绸为里,中絮丝绵。镶黑色地卍字花卉纹襟边,缀铜鎏金 錾花空心扣4枚。袖口内镶小朵花纹绦边,里衬月白色暗花绫,挽出时可显露于外,既实用又富于装饰性。...

    252 菊花纹 大襟 月白 花卉 鎏金 錾花 绦边
  • 缂丝赵昌花卉图卷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缂丝赵昌花卉图卷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缂丝 赵昌 花卉图卷,明,纵44厘米,横245厘米。清宫旧藏。这件缂丝作品以赵昌之画为粉本,运用齐缂、长短戗、木梳戗、凤尾戗、子母经和搭缂等技法缂织牡丹飞蝶、荷花、芙蓉翠鸟和雀梅4组写生花鸟。设色清丽典雅,清劲秀逸,多采用三晕色的配色方法,如荷叶正面用墨绿,叶脉用草绿,背面用黄绿,色度从深到浅逐层递减,过渡自然,表现出荷叶仰偃卷曲、柔媚秀雅的姿态和阴阳向背、...

    263 缂丝 赵昌 花卉 长短戗 木梳戗 凤尾戗 子母经 搭缂
  • 红呢绣双喜龙凤彩云子孙万代纹炕毯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红呢绣双喜龙凤彩云子孙万代纹炕毯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红呢绣双喜龙凤彩云子孙万代纹炕毯,清光绪,长463厘米,宽330厘米。此毯为清光绪皇帝大婚时铺用的毛呢绣花炕毯。其刺绣带有明显的粤绣风格特点,绣纹重叠隆起,以金线围刻图案,色彩浓郁鲜艳。主要针法为顺咬针、平针、迭鳞针、风车针等,都是粤绣的特征。图案整体呈现出喜庆的格调。毯边为万蝠花卉喜字花边,间有葫芦、梅花和寿桃纹饰,蝙蝠与花卉寓意富贵、幸福,葫芦象征多子多...

    1303 平针 风车针 花卉
  • 缂丝仇英后赤壁赋图卷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缂丝仇英后赤壁赋图卷 - 故宫织绣类藏品

    缂丝 仇英后赤壁赋图卷,清乾隆,纵30厘米,横498厘米。《后赤壁赋》为大文豪苏轼于北宋元丰五年(1082年)重游赤壁后所作,明代画家仇英依赋作画,此图卷由缂丝艺人以仇英画为蓝本缂织而成,详尽地描绘出苏轼在初冬时节夜游赤壁的场景。画面共分8段,前三段表现苏轼重游旧地的欢快,后五段则借景写情,寄人生如梦之感慨。图卷采用平缂、长短戗、构缂、搭梭、掼等多种缂织方法...

    584 缂丝 仇英 赤壁 后赤壁赋 苏轼 平缂 长短戗 构缂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