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王时敏虞山惜别图轴 |
---|---|
外文名 | |
创作者 | |
别名 | 王时敏虞山惜别图轴 |
时代 | |
门类 | 绘画 |
出土 | |
备注 | 文物号(新00187504) |
文保级别 | |
馆藏地点 | 故宫博物院 |
王时敏虞山惜别图轴❖图片
王时敏虞山惜别图轴❖简介
《虞山惜别图》轴,清,王时敏绘,纸本,墨笔,纵134厘米,横60厘米。
该图是1668年王时敏77岁时为送别福建烟草商戴瑞阳所作。
此图取常熟城郊虞山之景,用笔苍劲老辣,颇具元代黄公望笔意,山石作披麻皴,苔点细密, 皴染细腻,一派山清水秀的江南景色。
相关知识科普
虞山
古称海隅,一称乌目山。在江苏省常熟市西北。海拔261米。相传西周虞仲葬此,故名。东麓有言子墓、仲雍墓等,南有剑门,北有秦坡、桃源等胜迹。
王时敏
王时敏(1592—1680年),字逊之,号烟客,晚号西庐老人,江苏太仓人。其祖父是明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王锡爵,父亲是明翰林编修王衡。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举进士,崇祯初以荫仕至太常寺卿,崇祯十三年(1640年)辞官隐居,入清不仕。工隶书,善画山水,以元黄公望、倪瓒为宗,又受董其昌影响。他极力主张恢复古法,反对自出新意,是清初画坛正统派的领袖,后世称“娄东派”,与王鉴、王石谷、王原祁合称“四王”,位列“清初四王”之首,在当时有很大影响。
黄公望
黄公望(1269—1354年),字子久,号大痴道人。本姓陆,名坚。字子久,号一峰、大痴道人,晚号井西老人。常熟(今江苏)人。早年一度在大都(今北京)监察御史院当书吏,曾入狱,后隐逸于苏南和富春山,系道教全真教派教徒。他专擅山水,取五代董源、巨然的“平淡天真”,又得元代赵孟頫之“古意”,为“元四家”之首,著有《山水诀》。
披麻皴
山水画皴法之一,亦称“麻皮皴”,由五代董源创始,如元·汤垕《画鉴》所述:董源“山水有二种:一种水墨矾头,疏林野树,平远幽深,山石作麻皮皴。”其状如麻披散而错落交搭,故曰“披麻皴” 。此法善于表现江南土山平缓细密的纹理,董源多运短披麻皴,巨然喜用长披麻皴,董、巨所创江南山水画派系即以披麻皴为显著特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