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王鉴青绿山水图卷 - 故宫绘画藏品

10-17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王鉴青绿山水图卷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王鉴青绿山水图卷
时代
门类 绘画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新00133417)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王鉴青绿山水图卷❖图片

王鉴青绿山水图卷 | 故宫绘画藏品

王鉴青绿山水图卷❖简介

青绿山水图》卷,清,王鉴作,纸本,设色,纵23厘米,横198.7厘米。

图中青峰翠岭,连绵起伏,敷色浓艳,皴染分明。色彩富丽的画面散溢出清雅灵秀的气息,令人眼目一新。

本幅卷尾处,王鉴自题:“余向在董思翁齋頭見趙文敏《鵲華秋色》卷及余家所藏子久《浮嵐遠岫圖》,皆設青綠色,無畫苑習氣。今二卷不知流落何處,時形之夢寐,閑窗息紛,追師兩家筆法而成此圖,雖不敢望古人萬一,庶免近時蹊逕耳。戊戌長夏王鑒。”王鉴曾观赏元代大画家赵孟頫黄公望的作品,对图画的青绿设色醉心不已。此图卷便是王鉴在61岁时(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以青绿设色法绘制而成。

王鉴的艺术天赋很高,不只专擅水墨山水,对设色画亦驾轻就熟,其中又分青绿、浅绛两种风格。王鉴的青绿山水多题“仿赵令穰”、“仿赵伯驹”、“仿赵孟頫”,因为“三赵”的青绿设色法别有特色,他们在宫廷院体青绿画法中融入了文人画的书卷之气。董其昌对“三赵”的创作手法推崇备至,王鉴早年曾得到董氏亲自指点,耳濡目染,深受启发,后精心习练青绿山水,终有大成。王鉴所谓的“仿”并非简单地模仿笔墨技巧、构图布局,而是重在体味“三赵”去以往青绿山水之俗艳,使之另具雅淡气质的创作思想,然后施之于画幅上,令其画独存灵逸之趣。王时敏尝称他“以穠丽为宗,然高华秀逸兼而有之”,确是的论。


相关知识科普


青绿山水

山水画的一种。用矿物质石青、石绿作主色的山水画。其特点是着色浓重,装饰性强。存世最早的作品是传为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卷(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唐代的李思训、李昭道,宋代的赵伯驹、赵伯骕等画家均以青绿山水画而名闻于世。

王鉴

王鉴(1609-1677年),字玄照,后改字元照、圆照、元炤,号湘碧,自称染香庵主,太仓(今属江苏省)人,因明末曾官廉州知府,故人们常以“王廉州”称之。擅绘山水,宗法五代董源及以黄公望为首的“元四家”,皴法细密,墨色浓润,以仿古功力深厚而备受人们称道。与同时代的山水画家王时敏、王翚、王原祁合称“四王”,他们在清初画坛上形成了极强的复古势力,进一步规范了中国传统山水画的技法和程式,同时,也阻碍了中国山水画的进一步发展。有《染香庵集》、《染香庵画跋》传世。

赵孟頫

赵孟頫(音fǔ)(1254—1322年),元代画家、书法家,字子昂,号松雪、水精宫道人,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人。宋宗室,14岁时以父荫补真州司户参军,入元出仕,历任翰林侍读学士、荣禄大夫等职,卒赠魏国公,谥文敏。他对诗文音律无所不通,书画造诣极为精深,“元之冠冕”。其绘画取材广泛,技法全面,山水、人物、花鸟无不擅长。书法钟繇、“二王”、李邕、宋高宗赵构以及历代诸家,篆、隶、真、草各臻神妙。倡导师法古人,强调“书画同源“。其绘画、书法和画学思想对后代影响深远。

黄公望

黄公望(1269—1354年),字子久,号大痴道人。本姓陆,名坚。字子久,号一峰、大痴道人,晚号井西老人。常熟(今江苏)人。早年一度在大都(今北京)监察御史院当书吏,曾入狱,后隐逸于苏南和富春山,系道教全真教派教徒。他专擅山水,取五代董源、巨然的“平淡天真”,又得元代赵孟頫之“古意”,为“元四家”之首,著有《山水诀》。

浅绛

即浅绛山水,山水画的一种。在水墨勾勒皴染的基础上敷染以赭石为主色的淡彩山水画。可能始于五代董源,盛于元代黄公望,亦称“吴装”山水。

赵令穰

赵令穰,字大年,汴京(今河南开封)人,宋宗室。北宋画家。幼好读书,刻意追摹王维、李思训、韦偃等名家画迹。擅画设色平远小景,多写陂湖、水村、烟林、凫雁,风格近似惠崇,优雅清丽,名重一时。兼能墨竹、禽鸟,思致殊佳。

赵伯驹

赵伯驹(生卒不详),宋代画家,字千里,宋宗室。主要活动在12世纪中前期。工山水、花果、翎毛、楼台,青绿山水尤善。他将水墨山水的趣味与技法融入唐代李思训、李昭道父子的大青绿画法中,形成了一种介于院体画和文人画之间的“精工之极,又有士气”的风格。

院体

亦称院画。是指宋代翰林图画院及以后宫廷画家工致精整一路的宫廷绘画。作品多以花鸟、山水、宫廷生活及宗教内容为题材,作画讲究法度,重视形神兼备。南宋院画在继承北宋宫廷绘画“状物精微”、“写实之极”风格的基础上,更加讲求构图的简洁,强调画面的空灵,又有新的发展。

文人画

亦称“士夫画”,泛指中国古代社会中文人、士大夫创作的绘画,以区别于民间和宫廷绘画,在北宋经苏轼、文同等人倡导,遂大行其道。文人画多取材于山水、花鸟,标举“士气”,讲求笔墨情趣,强调神韵,并重视文学修养,对绘画中意境的表达以及水墨写意等技法的发展有相当大的影响。

董其昌

董其昌(1555—1636年),字玄宰,号思白,又号香光居士,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卒谥文敏。精于书画鉴赏,富收藏。在书画理论方面主张“南北宗”,对晚明以后的画坛影响深远。工书法,自谓于率易中得之,其董派书风对当时及清初书坛有极大影响。其书画创作讲求追摹古人,但并不泥古,在笔墨的运用上追求先熟后生的效果,拙中带秀,体现出文人创作中平淡天真的个性,并以其为代表,形成著名山水画派“松江派”。著有《画禅室随笔》、《容台集》、《画旨》等。

王时敏

王时敏(1592—1680年),字逊之,号烟客,晚号西庐老人,江苏太仓人。其祖父是明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王锡爵,父亲是明翰林编修王衡。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举进士,崇祯初以荫仕至太常寺卿,崇祯十三年(1640年)辞官隐居,入清不仕。工隶书,善画山水,以元黄公望、倪瓒为宗,又受董其昌影响。他极力主张恢复古法,反对自出新意,是清初画坛正统派的领袖,后世称“娄东派”,与王鉴、王石谷、王原祁合称“四王”,位列“清初四王”之首,在当时有很大影响。

相关文章

  • 王鉴九峰读书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王鉴九峰读书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九峰读书图》轴,清,王鉴绘,纸本,设色,纵142厘米,横57.5厘米。本幅自题:“叔明《九峰读书图》为钱宗伯收藏,余时得借观,今仿其笔意,呈仲翁老宗台教正。己丑季夏小弟鉴。”钤“玄照”、“烟波钓客”白文印。鉴藏印有:“朱璿私印”白文印、“章翼诜堂法书名画记”朱文印等共3方。“己丑”是清顺治六年(1649年),作者时年52岁。图绘崇山峻岭,苍松平溪,一高士在...

    1894 九峰 王鉴 叔明 高远法 王蒙 解索皴
  • 傅抱石风雨归舟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傅抱石风雨归舟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风雨归舟图》轴,近现代,傅抱石绘,纸本,设色,纵89.7厘米,横57.4厘米。本幅自题:“新喻傅抱石金陵讲舍写。”钤“抱石之作”朱文方印、“往往醉后”朱文长方印。近端小舟在瓢泼大雨中艰难地行进,主人撑伞安坐其中,船家瑟缩于船尾,尽力摇桨。巨大的松枝横于画幅中部,被狂风吹得摇摆不定,为全图增加了动感。浓墨坡岸与淡墨风雨相映成趣,别具一格。此图为傅抱石夫人罗时...

    830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绘画作品藏品
  • 王蒙葛稚川移居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王蒙葛稚川移居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葛稚川移居图》轴,元,王蒙作,纸本,设色,纵139厘米,横58厘米。元代道教盛行,表现道教题材的绘画作品为数众多,此图描绘的是晋代著名道士葛洪携家移居罗浮山修道的故事,截取了葛洪在移居路上的一段情景。画面以山水为主体,重山复岭,丹柯碧树,飞瀑溪潭,茅亭草舍,一派深秋山林佳境。全画构图繁复,但层次井然,飞瀑、山径引导观者的视线层层深入,使画面气脉贯通,虽满而...

    1108 王蒙 葛洪
  • 李方膺墨梅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李方膺墨梅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墨梅图》轴,清,李方膺绘,纸本,墨笔,纵136.6厘米,横61厘米。图绘水墨梅花,枝干挺秀,倾斜多姿之韵。构图简练,以水墨染枝干,淡墨勾花,浓墨点蕊,虽寥寥数枝,而疏影暗香已极尽其致,浓淡相宜的墨色与造型苍劲相映成辉,古趣盎然。自题:“雪拥梅花傲岁寒,秀才风味画图看。人言结寔溅牙齿,未解调羹尚借酸。乾隆十三年(1748)又七月写于金陵客舍,晴江李方膺”。钤...

    393 李方膺
  • 周之冕双燕鸳鸯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周之冕双燕鸳鸯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双燕鸳鸯图》轴,明,周之冕绘,绢本,设色,纵186.2厘米,横91.2厘米。本幅落款“周之冕”,钤“周之冕印”、“字服卿”白文印。周之冕的花鸟画虽是兼工代写,但大部分作品还是偏于“写意”一路。这幅《双燕鸳鸯图》则是兼工代写的一幅作品。作者能准确地把握花卉、禽鸟的特点,对双燕、鸳鸯的体态神韵描绘生动逼真,其笔法细腻清秀,设色艳而不火,不失秀雅之气,反映了周氏...

    1335 周之冕
  • 恽寿平罂粟花图扇页 - 故宫绘画藏品
    恽寿平罂粟花图扇页 - 故宫绘画藏品

    《罂粟花图》扇页,清,恽寿平绘,纸本,设色,纵16.2厘米,横50.5厘米。扇页有自题:“苕华阁戏作。南田客寿平。”钤“叔子”朱文印、“南田草衣”白文印。此图以恽寿平出古入新所创立的“没骨”法描绘盛开的罂粟花。花瓣、叶不用墨笔勾勒轮廓线,而全以色彩点染而成,颇具摇曳多姿的娇娆之美,达到了他所追求的色、光、态、韵俱佳的艺术境界。恽氏的这种注重形似,但又不以形似...

    1570 罂粟 恽寿平 没骨 院体
  • 万国来朝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万国来朝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万国来朝图》轴,清,绢本,设色,纵299厘米,横207厘米。本幅无款印。此画描绘的是藩属及外国使臣到紫禁城朝贺的场面。作者以鸟瞰的角度从太和门前的两个青铜狮子画起,将紫禁城中的主要建筑一一收入画幅,近大远小,主次分明,层次丰富,在大雪的银装素裹之下,整个场面宏伟壮观。...

    1990 太和门
  • 蓝瑛桃花渔隐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蓝瑛桃花渔隐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桃花渔隐图》轴,明,蓝瑛绘,绢本,设色,纵189.6厘米,横67.8厘米。本幅自题:“桃花渔隐。法赵松雪画,拟似顾公翁兄长立粲。乙未二月朔。蓝瑛。”钤“蓝瑛之印”白文印、“田叔父”朱文印。“乙未”为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作者时年71岁。蓝瑛一生勤奋耕耘,为后人留下了大量的作品。在他的绘画作品中常署仿某家之作,其实多具自己面目,本幅亦如此。图中远山伟立...

    824 渔隐 蓝瑛
  • 原济奇峰图扇页 - 故宫绘画藏品
    原济奇峰图扇页 - 故宫绘画藏品

    《奇峰图》扇页,清,原济绘,纸本,墨笔,纵17.5厘米,横49厘米。扇页有自题:“夜梦文殊座上,白云涌出青莲。晓向笔头忙写,恍如乙未初年。纪为燕老道翁博教。瞎尊者济。”钤“原济”白文印、“石涛”朱文印。“乙未”是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此幅应是原济晚年之作。图绘黄山两处重要景观莲花峰和文殊院。构图新颖大胆,极尽含蓄隐现之妙。画幅中部的莲花峰以“截取法”...

    1301 原济 文殊 石涛 黄山
  • 边寿民芦雁图扇页 - 故宫绘画藏品
    边寿民芦雁图扇页 - 故宫绘画藏品

    《芦雁图》扇页,清,边寿民绘,纸本,设色,纵17.4厘米,横52.5厘米。扇页有自题:“于陵于陆羽缤纷,岂逐菰蒲野鹜群。昨日秋风看矫翮,一行冲破碧天云。并题为翼翁研长兄清品。苇间居士边寿民。”钤“寿民”白文印、“颐公”朱文印。此图是作者送给友人的画作。图绘两只大雁在芦塘边,欲行又止的情景。边寿民为了画好雁,曾“结茅苇际”,与雁为伍,每日细致观察雁的行、卧、翔...

    1586 边寿民 陆羽
  • 吴昌硕荷花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吴昌硕荷花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荷花图》轴,清,吴昌硕绘,纸本,设色,纵163.4厘米,横47.5厘米。右上方以篆书自题:“石师泼墨,往往如此。乙巳秋中吴俊卿。”钤“吴俊之印”白文印。乙巳为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吴昌硕时年62岁。图绘荷塘小景。荷叶以泼墨法绘出,墨分五彩,浓淡相宜;荷花以胭脂加水晕染,得娇艳欲滴之貌。构图盈满,层次鲜明,画风新奇。...

    1976 吴昌硕 泼墨法 五彩
  • 允禧渔庄山舍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允禧渔庄山舍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渔庄山舍图轴,清,允禧绘,绢本设色,无年款。纵189厘米,横124.7厘米。《石渠宝笈》著录名称:慎郡王渔庄山舍图 一轴《石渠宝笈三编》著录 宁寿宫贮藏鉴藏宝玺:五玺全 宝笈三编是卷设色画云山林屋,溪屿渔舟。款署“臣允禧恭画”。钤“慎郡王”朱文正方印、“臣允禧”朱文正方印。本幅笔法精能巧熟,青绿设色,工致精妙。渔庄山舍高远清逸,却不离皇家气派,实入妙境,为其...

    344 石渠宝笈 郡王 宁寿宫
  • 弘历瀛台胜景图卷 - 故宫绘画藏品
    弘历瀛台胜景图卷 - 故宫绘画藏品

    《瀛台胜景图》卷,清乾隆,弘历绘,纸本,墨笔,纵29.2厘米,横57.5厘米。瀛台是对南海岛上建筑群的统称,建于明代,现存建筑多为清顺治、康熙时期翻修扩建而成。这里三面临水,奇石花树,参差掩映。瀛台的正殿涵元殿是帝王宴饮群臣的地方。失败后,光绪皇帝被囚禁在这里。乾隆皇帝所绘此图取景由南岸北望,湖面开阔,有亭台矗立水中央,石桥横跨东西。所绘位置准确,景物十分写...

    718 戊戌变法 引首 宸翰 琉璃 冰嬉 画心 石渠宝笈
  • 郎世宁等万树园赐宴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郎世宁等万树园赐宴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万树园赐宴图》轴,清乾隆,郎世宁等绘,绢本,设色,纵221.2厘米,横419.6厘米。乾隆十八年(1753年)冬,厄鲁特蒙古四部之一的杜尔伯特部由其首领车凌、车凌乌巴什、车凌孟克(史称三车凌)三台吉率领所属三千多户、一万余众离开多年游牧的额尔齐斯河,投奔至清廷管辖地乌里雅苏台。乾隆皇帝深知他们的归附对清朝的民族统一有着积极的作用,对安定战乱频繁的蒙古族准噶...

    1255 郎世宁 亲王 郡王 贝勒 避暑山庄
  • 陈洪绶杂画图册 - 故宫绘画藏品
    陈洪绶杂画图册 - 故宫绘画藏品

    明代, 陈洪绶作 ,绢本设色,纵30.2cm,横25.1cm 《杂画图》册,明,陈洪绶作,绢本,设色,每开纵30.2cm,各横25.1cm。   本册共八开,每开均有作者题跋及款印。所画题材有山水、人物、花鸟,全以工笔写之。山岩之结构,花蝶之动态,人物形象之奇特,均已加入了画家个人之造型意念,精彩绝伦。其中一册,以变形夸张的手法表现古拙奇崛的特征,描写佛教传...

    1839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绘画作品藏品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