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玉镂雕双凤式璜 |
---|---|
外文名 | |
创作者 | |
别名 | 玉镂雕双凤式璜 |
时代 | |
门类 | 玉石器 |
出土 | |
备注 | 文物号(新00201503) |
文保级别 | |
馆藏地点 | 故宫博物院 |
玉镂雕双凤式璜❖图片
玉镂雕双凤式璜❖简介
玉镂雕双凤式璜,战国,长13.7厘米,高6.2厘米,厚0.3厘米。1977年安徽省长丰县柳公乡2号墓出土。
璜玉色暗青,表面有沁斑,并有较亮的玻璃光泽。器呈扇面形,较薄,边缘呈凹凸齿状。璜两面形式和雕纹相同,表面铺饰谷纹,谷粒呈菱面状,微凸起,谷纹间又有6处卷云纹,其形与凤尾相似。璜顶部镂雕一对相背的凤,细身长尾,尾端粗而回卷,与凤首相对,凤身局部有较多的镂孔,可穿绳系挂。
战国时期,璜是玉组佩的重要组件,用作佩玉的璜一般都制造精致,除表面花纹外,很多玉璜还特加装饰。这件玉璜表面的云纹及顶部的双凤饰纹在目前已知的战国玉璜中是仅见的。
相关知识科普
镂雕
1.雕塑的表现手法之一,即在浮雕的基础上,为了生动地表现物象,局部圆雕,使其脱离背景,形成镂空。 2.瓷器装饰技法之一,也称“镂花”、“镂空”或“透雕”。将装饰花纹雕空,形成内外通透的图案。此技法出现在新石器时代陶器上,后在瓷器纹饰上广泛使用。
沁斑
玉器长埋地下,受周围酸、碱等物质的浸蚀,日积月累,形成蚀斑,称为浸色或沁斑。
谷纹
玉器纹样之一,即以减地法在玉器表面打磨出类似谷粒的纹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