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玉人兽复合佩 |
---|---|
外文名 | |
创作者 | |
别名 | 玉人兽复合佩 |
时代 | |
门类 | 玉石器 |
出土 | |
备注 | 文物号(新00141917) |
文保级别 | |
馆藏地点 | 故宫博物院 |
玉人兽复合佩❖图片
玉人兽复合佩
玉人兽复合佩拓片
玉人兽复合佩❖简介
玉人兽复合佩,高8.2厘米,宽4厘米,厚0.6厘米。
佩玉料呈青色,局部有白色斑,片状,镂雕人兽复合图案。佩上部为人首,较大,头部饰一周绳索纹并饰双鸟形冠,长发后披,于两耳侧外卷,耳下有佩环。佩下部为兽首,短而宽,呈横向的条状,兽嘴略宽,眼为孔洞形。佩中部为镂雕的人身与兽身,相互交错,不易分别。
此佩为传世文物,原出土地点已不清楚,学者们对其制造年代也有过多种推测。从人物头部特点看,应属新石器时代,而佩下部兽头的形状、孔洞的镂雕方式同石家河文化玉器的兽头及加工方法非常相似,因此初步确定其为石家河文化玉器。
相关知识科普
镂雕
1.雕塑的表现手法之一,即在浮雕的基础上,为了生动地表现物象,局部圆雕,使其脱离背景,形成镂空。 2.瓷器装饰技法之一,也称“镂花”、“镂空”或“透雕”。将装饰花纹雕空,形成内外通透的图案。此技法出现在新石器时代陶器上,后在瓷器纹饰上广泛使用。
石家河文化
长江中游的新石器时代文化,时代为公元前2500年—前2000年。玉器主要出现在石家河文化晚期,主要出土于湖北天门县石家河乡的罗柏岭遗址、肖家屋脊遗址,钟祥市南郊的六合遗址,荆州市西北郊的枣林岗遗址,湖南澧县的孙家岗遗址等。玉器种类多样,主要有玉人头像、玉动物形象、玉笄、玉柄形饰等杂饰及玉礼仪用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