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君子之弄鬲 |
---|---|
外文名 | |
创作者 | |
别名 | 君子之弄鬲 |
时代 | |
门类 | 青铜器 |
出土 | |
备注 | 文物号(新00077343) |
文保级别 | |
馆藏地点 | 故宫博物院 |
君子之弄鬲❖图片
君子之弄鬲
君子之弄鬲铭文拓片
君子之弄鬲❖简介
君子之弄鬲,通高14厘米,宽18.4厘米,口径15厘米,重1.76㎏。
鬲圆体,大腹,三短足,双附耳,有盖,盖上有三环。盖、器各饰方块绹纹二周,附耳上遍饰花纹。器口沿处铸有铭文5字:
君子之弄鬲。
意为君子用于赏玩的鬲。
商周时期,青铜礼器是最为庄严神圣的祭祀用品,但到了战国时代,青铜器的地位随着整个奴隶制度的“礼崩乐坏”而大为下降,甚至成为赏玩用器,“君子之弄鬲”的铭文就说明了这一点。
相关知识科普
鬲
鬲(音力),食器,炊粥器。新石器时代普遍使用陶鬲。青铜鬲最早出现在商代早期,春秋战国时期鬲多以偶数组合与列鼎同墓随葬,起着陪鼎的作用。战国晚期,青铜鬲逐渐消失。 甗的下部世称鬲,用来装蒸锅水,属于甗的一部分。
绹纹
即绳状纹。其形如两条绳相纠缠,每条绳或不分股,或作两股、三股、四股不等,多饰于器物的口沿、圈足、耳等部位,约流行于春秋中期至战国早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