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铜镀金甬纽桥口镈钟 - 故宫音乐戏曲类藏品

12-03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铜镀金甬纽桥口镈钟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铜镀金甬纽桥口镈钟
时代
门类 音乐戏曲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故00169491-6/12)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铜镀金甬纽桥口镈钟❖图片

铜镀金甬纽桥口镈钟 | 故宫音乐戏曲类藏品

铜镀金甬纽桥口镈钟❖简介

铜镀金甬纽桥口镈钟——太簇律 通高84.2厘米、横径8厘米,于径36厘米,于横径45.7厘米,乾隆二十六年;铜镀金甬纽桥口镈钟——南吕律,通高56厘米、横径5.6厘米,于横径26.5厘米,乾隆二十六年。

镈钟,铜鎏金,平于,桥口,呈合瓦形,为先秦以来的编甬钟形制。与编钟不同,镈钟系“特悬”,即一圜镈钟独用一套架座悬挂。钟的架座称为簨簴,簨指横梁,簴指立柱,皆涂金漆,上簨雕龙首、植金鸾,鸾与龙首均衔五彩流苏,页板上雕双龙戏珠纹,左右两簴承以五彩伏狮。镈钟每套十二圜,以对应十二律和一年十二个月(闰月以交节为界,交节前沿用上一个月的乐律,交节后用下一个月的乐律),以钟体大小调节音高,钟愈大发音愈低。依照传统,冬至节所在的农历十一月用黄钟律,十二月用大吕律,正月用太簇律,二月用夹钟律,以此类推,至十月用应钟律。作乐时,一句歌词开唱前,先击镈钟一声,以宣其声;将唱完时,再击特磬一声,以收其韵,即孟子所谓“金声玉振”。

镈钟为历代王朝宫廷雅乐的重器,朱元璋在南京建立的明朝未制作镈钟,此后失传,清早期依旧付诸阙如,康熙朝编撰《律吕正义》只是引用文献对镈钟做了纸面上的记载而已。乾隆二十四年(1759)江西临江府(今江西清江县)出土古钟十一枚,作为祥物贡入北京,乾隆皇帝亲自考订为先秦镈钟。此时恰逢平定准噶尔部叛乱战争取得重大胜利,遂效仿三代“功成作乐”的传统,于二十六年(1761)仿古钟形制新铸镈钟,亲自撰写钟铭,陆续为使用中和韶乐的各处坛庙和宫殿添配了镈钟和特磬。镈钟、特磬作为传统的“宫悬”、“金石之音”,是清宫中和韶乐专用的礼乐重器,是天地尊神和皇后至上身份的象征。其中,皇帝三大节专用黄钟律,依据《礼记》“天子日也,后月也,酉为月之正位”之义,择定南吕律用于皇太后、皇后三大节的庆贺典礼。

乾隆帝御制钟铭释文:

自古在昔,功成作乐。辨物涓吉,铸此钟镈。

皇祖正音,中和大备。讵独是遗,或存深意。

绩底西旅,瑞出西江。考制象器,协和万邦。

一簴特悬,用起律首。编钟继奏,箫韶成九。

宽横栾舞,必考必精。慎遵前宪,敢或损增。

宣阳导阴,立均出度。万事本根,百王矩矱。

繄余小子,蒙业重熙。赖天耆定,惟曰际时。

范器识年,悉新已盛。铭无溢辞,惕乾懋敬。

乾隆御制


相关知识科普


鎏金

古代金属工艺装饰技法之一。近代称“火镀金”。此术在春秋战国时已出现。汉代称“金涂”或“黄涂”。鎏金是将金和水银合成金汞剂,涂在铜器表面,然后加热使水银蒸发,而金则附着于器面不脱落。

簨簴

悬挂钟、磬的架子。横梁称簨,两侧立柱称簴。《礼记·明堂位》:“夏后氏之龙簨簴”。注:“簨簴,所以悬钟磬也。横曰簨,饰之以鳞属;植曰簴,饰之以蠃属,羽属。”清代簨簴可分为三个部分:其一为横向三簨,下二簨为悬钟之用,两层各八枚;上簨两端刻龙首,不挂钟,其上插五只金鸾,龙首与金鸾俱衔五彩流苏;其二为纵向二簨,主要起支柱作用,与横向三簨相连;其三为纵簨下端伏狮与趺,主要起承载和稳固之用。在簨簴的表面,俱用金涂饰。

金漆

家具上常用的金漆为《髹饰录》所谓的“罩金漆”,其工艺为在木胎漆地上贴饰金箔,上面再罩透明漆。

五彩

彩瓷品种之一。“五彩”意为多彩,且一般来说,其中必含红彩。在已高温烧成的白瓷或已绘局部图案的青花瓷上以红、绿、黄、紫、黑、蓝等彩描绘图案纹饰,再经彩炉低温烧成。再配以其它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彩。按生产工艺之不同,通常人们将五彩分为釉上五彩和青花五彩两大类。

五彩是在宋、元釉上加彩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明宣德时已有五彩,但明代釉上彩以红、绿、黄三色为多,嘉靖、万历时期的官窑釉上彩瓷,以釉下青花和釉上多种彩相结合,称青花五彩。清康熙朝发明了釉上蓝彩、金彩和光亮如漆的黑彩,使釉上五彩成为彩瓷的主流。自雍正朝始,粉彩盛行,五彩只作为仿古瓷少量生产。五彩烧成温度略高于粉彩,不如粉彩般有柔软感,故又称“硬彩”或“古彩”。

冬至

冬至,也称长至,即太阳直射南回归线的当天。古人把冬至以后昼夜长短和气候条件变化等自然现象,看作是阴阳二气互相转化的结果。并认为这是上天赐予人类和万物的福祉,遂把冬至这天定为一年中节气的开始。清代皇帝在冬至这天,要亲自于圜丘(即天坛)主持祭天大礼,以报答昊天上帝的恩德。除祭天以外,清廷还要举行盛大庆典活动,并将冬至与元旦、万寿节并称为三大节。

朱元璋

朱元璋(1328—1398年),字国瑞,濠洲钟离(今安徽省凤阳)人。家贫寒,年17父、母、兄相继去世,孤无所依,入皇觉寺为僧。25岁入郭子兴部,与元兵及各路起兵者长年作战。后称吴国公、吴王。1368年定都南京,年号洪武,明王朝从此开始。

《律吕正义》

清康熙帝钦定之书。康熙帝对音乐具有浓厚的兴趣并曾加以研究,特于五十二年(1713年)在蒙养斋立馆诏修律吕诸书,广求海内畅晓乐律者,越一年余完成。在编纂《律吕正义》一书时,康熙帝亲自审定古今尺度,制十二正律以和八音,确定黄钟律管之长,制定出不同于明代的清宫律吕制度。《律吕正义》共五卷,上编二卷讲管音、弦音律度,多算律方面问题;下编二卷讲钟、磬、笛、箫、琴、瑟等各种乐器制作理论;续编一卷讲西洋五线谱基本用途。

西清

“西清”为清代宫内南书房的别称。

三代

指夏、商、周三个朝代。

中和韶乐

中和韶乐在清代乐制中的规格最高,被儒家看成是教化、统治人的工具,因而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备至的宫廷雅乐。中和韶乐主要用于郊庙祭祀和朝会典礼。演奏乐器包括:鎛钟、特磬、编钟、编磬、建鼓、篪、排箫、埙、箫、笛、琴、瑟、笙、搏拊、柷、敔、麾等,全部乐器使用材料包括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即八音俱全,符合古代儒家“大乐与天地同和”的礼乐思想。

《礼记》

《礼记》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关于中国古代礼乐文化的论著汇编,西汉戴圣编纂。其内容分为两大类:①关于礼乐的一般理论;②关于礼乐制度。《礼记》本非一人所作,因而在内容上显得十分博杂。《礼记》和《周礼》、《仪礼》合称“三礼”,郑玄为之作注。

相关文章

  • 仲尼式琴 - 故宫音乐戏曲类藏品
    仲尼式琴 - 故宫音乐戏曲类藏品

    仲尼式琴,南宋,通长126.1厘米,隐间116.1厘米,额宽18.2厘米,肩宽20.1厘米,尾宽14.6厘米,厚5.1厘米。琴为仲尼式,桐木斫,黑漆,八宝灰胎,小蛇腹间梅花冰纹断。长方池沼,蚌徽,红木轸足,枣木岳尾。全琴扁平,从头至尾厚度几无变化,极轻盈,边角微有圆意。琴背铭刻。龙池左右刻小楷:“唐贞观二年淳化寺古桐华山道人制,明崇祯六年海泉道人重修。”腹内...

    1595 隐间 红木 龙池
  • 粉色实地纱地绣花卉蝶纹褶子 - 故宫音乐戏曲类藏品
    粉色实地纱地绣花卉蝶纹褶子 - 故宫音乐戏曲类藏品

    粉色实地纱绣花卉蝶纹褶子,清康熙,身长134厘米,两袖通长248.5厘米,下摆115.5厘米。清宫旧藏。褶子为清宫戏衣的一种。大领右衽,阔袖,银白素缎领,衬白素绸里。该褶子以粉色实地纱为绣地,领前为整枝海棠花、绣球花,领后为整枝牡丹、玉兰、海棠花,周身满布折枝芙蓉、茶花、荷花、菊花、石榴花、兰花、石竹、蝴蝶、雀鸟等纹饰。花卉用红、粉红、水粉、蓝、浅蓝、月白、...

    982 实地纱 花卉 褶子 海棠 折枝 月白 套针 缠针
  • 红漆戗金缠枝莲纹杆笔 - 故宫音乐戏曲类藏品
    红漆戗金缠枝莲纹杆笔 - 故宫音乐戏曲类藏品

    清,通长31cm笔用木旋削、雕刻、套合而成,作为清宫戏曲演出所使用的道具,与实用毛笔十分相像。笔杆通体髹红漆地,再填金描绘缠枝莲纹,做工精致,给人以富丽奢华之感。在“跳魁星”戏曲表演中,魁星执笔起舞,时而于斗中蘸墨,时而于空中挥毫,以示点中状元。...

    1371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音乐戏曲类藏品
  • 黄马褂戴红风帽的老生泥人 - 故宫音乐戏曲类藏品
    黄马褂戴红风帽的老生泥人 - 故宫音乐戏曲类藏品

    黄马褂戴红风帽的老生泥人,清晚期,高13厘米,宽7厘米。此泥塑戏人红脸凤眼,美髯及胸,手持红马鞭,着黄绿蟒袍,威风凛凛。从服装和动作来看,类似于《四郎探母》中的杨延辉。泥人整体构造比例协调,颜色搭配合理,人物表情生动自然,意趣横生。...

    703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音乐戏曲类藏品
  • 青色万字三元纹暗花绸富贵衣 - 故宫音乐戏曲类藏品
    青色万字三元纹暗花绸富贵衣 - 故宫音乐戏曲类藏品

    青色万字三元纹暗花绸富贵衣,清光绪。身长131.5厘米,两袖通长205厘米,下摆宽93厘米。富贵衣为衣箱内第一件行头。在青绸褶子上钉缀各色碎绸块,表示穷苦之意,专为贫寒才子所用,穿此衣将来必富贵,故名富贵衣。...

    1745 行头 褶子
  • “万壑松”琴 - 故宫音乐戏曲类藏品
    “万壑松”琴 - 故宫音乐戏曲类藏品

    “万壑松”琴,北宋,仲尼式,通长128.6厘米,隐间117.1厘米,额宽19厘米,肩宽20.4厘米,尾宽14.9厘米,厚5.9厘米。此琴桐面梓底。通体黑漆,八宝灰胎,发蛇腹冰纹,间牛毛断,琴头偶有梅花断。长方池沼,金徽为后置,青玉轸,白玉足,红木岳尾。凤舌为另作镶嵌。琴底龙池上方刻楷体“万壑松”琴名,池左右填青色行草琴铭:九德兼全胜磬钟,古香古色更雍容。世间...

    492 红木 镶嵌 龙池 孔子
  • 青色四季花折枝百花蝶纹妆花缎女帔 - 故宫音乐戏曲类藏品
    青色四季花折枝百花蝶纹妆花缎女帔 - 故宫音乐戏曲类藏品

    青色四季花折枝百花蝶纹妆花缎女帔,清康熙,身长121厘米,两袖通长231厘米,下摆宽109厘米。帔直领,对襟,左右开衩,领镶白色缠枝莲纹暗花绫,胸前钉黑素缎带一副,衬湖绿色云纹绫里。黑色妆花缎地为七枚缎纹组织,彩纬显花,采用挖梭技法。帔通身饰蝴蝶,姿态各异,翅膀用红、紫、宫黄、粉、蓝、草绿等色线和金线织成。蝴蝶间点缀梅花、桃花、梨花、牡丹、石榴花、菊花、月季...

    1959 折枝 花卉 妆花 对襟 缠枝 缠枝莲 挖梭 片金
  • “玉壶冰”琴 - 故宫音乐戏曲类藏品
    “玉壶冰”琴 - 故宫音乐戏曲类藏品

    “玉壶冰”琴,南宋,通长119.1厘米,隐间110.3厘米,额宽17.8厘米,肩宽19.3厘米,尾宽13.3厘米,厚4.8厘米。清宫旧藏。“玉壶冰”琴,仲尼式,桐木斫,黑漆,鹿角灰胎,蛇腹间流水断。长方池沼,槽腹基本挖成方形。金徽,白玉足,檀木轸,檀木岳尾。琴背铭刻,龙池上方刻小篆“玉壶冰”琴名,池内左右朱漆径寸楷书“宋绍兴二年,公路金道制”。按绍兴二年即1...

    435 隐间 龙池 周密 陶宗仪
  • 木红漆描金云龙纹椟竹管排箫 - 故宫音乐戏曲类藏品
    木红漆描金云龙纹椟竹管排箫 - 故宫音乐戏曲类藏品

    木红漆描金云龙纹椟竹管排箫,清康熙,通高33.7厘米,宽35.8厘米,厚3.3厘米,管内径0.9厘米。排箫,即编管竖吹箫类乐器,因竹管长短参差不齐排列在一起而得名,也称为“参差”、“比竹”,又因形如凤凰展翅而得名“凤箫”。该排箫16根竹管粗细一致,上口平齐,以管身的长短来区分音高,管愈长则音愈低。管面各描金律名,分两翼排列,均按低音至高音顺序排列,分别对应清...

    1247 描金 龙纹 排箫 五彩 边棱音 中和韶乐 长至 织造
  • 清宫旧藏唱片 - 故宫音乐戏曲类藏品
    清宫旧藏唱片 - 故宫音乐戏曲类藏品

    《探母》取材于《杨家将演义》,又名《四郎探母》。《落马湖》,又名《拿李佩》《望江居》。黄天霸系列剧之一。《鱼肠剑》讲述的是春秋时期勇士专诸刺杀吴王僚的故事。...

    1219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音乐戏曲类藏品
  • 朱致远款仲尼式琴 - 故宫音乐戏曲类藏品
    朱致远款仲尼式琴 - 故宫音乐戏曲类藏品

    朱致远款仲尼式琴,元,仲尼式,通长119.4厘米,隐间111.5厘米,额宽17.4厘米,肩宽19.2厘米,尾宽13厘米,厚5.2厘米。清宫旧藏。琴为桐木斫成,通体髹黑漆,鹿角灰胎,发冰纹间牛毛断纹。池、沼长方形,金徽,青白玉轸足,紫檀岳尾。全器姿态秀美停匀,制作精当,法度森严。腹款“赤城朱致远制”。“赤城”在今北京以北。朱致远,明高濂《遵生八笺》、张应文《清...

    1682 高濂 文震亨 长物志
  • 青色素绉绸忠纱帽 - 故宫音乐戏曲类藏品
    青色素绉绸忠纱帽 - 故宫音乐戏曲类藏品

    青色素绉绸忠纱帽,清光绪。高20厘米,通宽53厘米,口径17厘米。忠纱帽亦称乌纱帽,剧中古代官员的帽子。帽两边有插翅,翅分圆、方、尖三种,根据不同的人物分别使用,忠正者戴方纱,如京剧《群英会》中鲁肃戴方纱,丑角用圆纱,奸邪者用尖纱。...

    1094 京剧
  • 落霞式琴 - 故宫音乐戏曲类藏品
    落霞式琴 - 故宫音乐戏曲类藏品

    落霞式琴,明,落霞式,通长123.7厘米,隐间116厘米,额宽19厘米,肩宽21.5厘米,尾宽12厘米,厚5.7厘米。清宫旧藏。琴为桐木斫成。通体髹黑漆,间有红道,纸地瓦灰胎,漆灰伤处板上可见刀刻痕迹,发蛇腹间牛毛断。长圆形龙池,圆形凤沼。蚌徽,紫檀岳山,紫檀焦尾只存其一,玉轸足。琴头伤损严重。...

    299 落霞式
  • 小锣 - 故宫音乐戏曲类藏品
    小锣 - 故宫音乐戏曲类藏品

    堂锣,清,径25厘米。小锣,以铜铸成,形如圆盘,径约七寸有余,中间凸起。锣内墨印一枚,已漫漶不清,依稀可见“自造真苏钲锣”字样,应为广告商标。又墨书 “杂箱”二字,表明该锣存放于杂箱中,应为当时宫廷戏班管箱人所书写。小锣演奏时,左手指支定锣内缘,右手持一薄木片敲击发声。在京剧中,小锣与大锣配合使用,可衬托和强化演员表演动作的效果,也可单独用于配合人物较为随意...

    853 漫漶 京剧
  • 笛 - 故宫音乐戏曲类藏品
    笛 - 故宫音乐戏曲类藏品

    笛,清,长66.5厘米,径2厘米。笛,俗称笛子、横笛。竹制,横吹,上开吹孔一、膜孔一,按音孔六,尾部出音孔二。笛身上用丝线缠绕以加固,两端镶骨。宋朝以后,笛成为戏曲伴奏的重要乐器,与二胡、笙、月琴等构成文场伴奏乐队,也用于演奏器乐曲牌、过门等过场音乐。...

    1093 文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