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玉盘龙纽“五经萃室”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12-13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玉盘龙纽“五经萃室”印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玉盘龙纽“五经萃室”印
时代
门类 玺印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新00167357-3/3)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玉盘龙纽“五经萃室”印❖图片

玉盘龙纽“五经萃室”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青玉“五经萃室” 印

玉盘龙纽“五经萃室”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青玉“五经萃室” 印

玉盘龙纽“五经萃室”印❖简介

五经萃室”印,清乾隆,玉质,盘龙纽方形印,印面方3.3厘米,通高7厘米,篆书“五经萃室”。“五经萃室”与“八徵耄念之宝”、“自强不息”印为一组,同贮于一木匣。

“八徵耄念之宝”、“自强不息”印是乾隆皇帝晚年经常使用的宝玺。为了使用方便乾隆帝下令制造了几十方“八徵耄念之宝”、“自强不息”,与不同的宫殿名印合成组印,这是其中的一组。五经萃室位于昭仁殿内,嘉庆二年(1797年)乾清宫失火殃及昭仁殿,此印有经火烧过的痕迹。


相关知识科普


五经

汉武帝于建元五年(公元前140 年)开始在朝廷设五经博士之官,以备咨询。当时的五经是指《易》、《书》、《诗》、《礼》、《春秋》。此时的《礼》指《仪礼》,后世改为《礼记》,《春秋》又合以《左传》。皆先秦儒家之经典,但均掺有汉儒推想成分。再经历代儒家注解发挥,都成为有利于封建统治的理论。其讲史的内容,多出自《通鉴纲目》、《贞观政要》及本朝的《皇明祖训》等史籍。

八徵耄念之宝

青玉质,交龙纽。乾隆帝宝玺。此玺刻于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乾隆八十圣寿之时,为刻制此玺,乾隆帝曾作《八徵耄念之宝记》。

昭仁殿

乾清宫

相关文章

  • 铜柱钮“首领”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柱钮“首领”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柱钮“首领”印,西夏,印面5.5×5.5厘米,通高5.3厘米。印铜铸,柱钮,印文为西夏文字体,白文,释为“首领”。印背以西夏文刻款“首领 正德二年”。西夏统治政权分两个机构:宋制职官与党项职官,西夏官印文字始终如一采用的是西夏文字。西夏官印形制特殊,方印圆角,印文基本以对称形式排列,两字者上下对应,四字者均分,六字者左右两列对分。印字结构是经过改造的篆文,...

    719 西夏 西夏文
  • 昇平署腰牌与门照 - 故宫玺印类藏品
    昇平署腰牌与门照 - 故宫玺印类藏品

    昇平署纸腰牌两件、昇平署纸门照一件,清光绪,复制件,原件藏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昇平署木腰牌两件,清光绪。昇平署演职人员出入署内禁门的凭证,由内务府颁发。...

    1351 昇平署 内务府
  • 青玉鼻钮“元城王章”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青玉鼻钮“元城王章”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青玉鼻钮“元城王章”印,明,印面2.1×2.1厘米,通高1.8厘米。清宫旧藏。印青玉质,鼻钮。印文字体为篆书,白文,右上起顺读“元城王章”四字。此印印体极为方正规整,印材绿黄相杂,青绿中黄斑点点成片,如秋雨中飘落的黄叶。此印为明代托名三国时魏国封王玺印之作。印文中的“元城王”本为曹魏政权封王,名曹礼,曹操之子。公元220年,曹丕篡汉建立魏政权,建元黄初。黄初...

    810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玺印类藏品
  • 铜柱钮“文县守御所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柱钮“文县守御所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柱钮“文县 守御所印”,清康熙,印面7.6×7.6厘米,通高10厘米。印铜铸,柱钮。印面阳线宽边框内铸阳文叠篆书体印文,右上起顺读。印台有楷书刻款“文县守御所印。礼曹造。周五年二月 日。天字四千六百九十三号”。清定鼎中原后,清圣祖为加强统一政权,实行撤藩。康熙十二年(1673年),镇守云南的平西王吴三桂联合广东的平南王尚可喜、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举兵叛清,吴...

    1547 文县 守御所 阳文 吴三桂 尚可喜 耿精忠 提督 三藩
  • 金咸丰元年成嫔册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金咸丰元年成嫔册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金咸丰元年成嫔册,清咸丰,长22.3厘米,宽10厘米。册为金质。共四片,每片为长方形,由金环相连。左为满文,右镌汉书。妃嫔是皇帝妾侍的统称。清文宗奕詝(1831—1861年)是清入关后的第七位皇帝。1850年即位,年号咸丰,在位11年。此金册为咸丰元年(1851年)尊封道光皇帝之成贵人为皇考成嫔时所发。...

    1761 贵人
  • 铜柱钮“镶红旗满州四甲喇参领之关防”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柱钮“镶红旗满州四甲喇参领之关防”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柱钮“镶红旗满州四甲喇 参领之关防”印,印面7.7×6.1厘米,通高11.4厘米。印铜铸,柱钮。印面阳线宽边框内铸汉、满两种文字,内容对照,汉文右上起顺读,满文左上起顺读,印文为阳文篆书体。印台有汉、满两种文字刻款“镶红旗满州四甲喇参领之关防。礼部造。乾隆十四年十月。乾字二千三百五十一号”。 此为清代官印。镶红旗满洲四甲喇参领下所设各佐领为开国初期编立,因...

    1953 甲喇 参领 关防 阳文 佐领
  • 青玉鼻钮“田莞”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青玉鼻钮“田莞”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青玉鼻钮“田莞”印,汉,印面2.3×2.3厘米,通高1.6厘米。汉代私印,青玉琢造,鼻钮,印文字体汉篆,白文,右起横读“田莞”二字。印文舒展,为标准的汉印文字篆法,“田”字笔画较少,占印面位置略窄,“莞”字笔画较多,占印面位置略宽,两字布局充盈印面,视觉效果协调、端庄而平稳,这种印文的布局在西汉中期以后的两字或三字私印中常见。印身沁斑遍布,玉青色暗,一望而知...

    800 沁斑 造工
  • 铜瓦纽“小厩南田”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瓦纽“小厩南田”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瓦纽“小厩南田”印,印面2.2×2.2厘米,通高1.2厘米。印铜铸,方形,瓦纽。印面有阴线十字界格及边栏。印文为秦篆字体,白文,右上起交叉读“小厩南田”四字。印文中之“田”即指田官。秦简有“大田”之官。《吕氏春秋·勿躬》亦有“垦田大邑,辟土艺粟,尽地力之利,臣不如宁遬,请置以为大田。”之句。此为秦王朝管理小厩官田的田官之印。...

    753 小厩 吕氏春秋
  • 青田石“十钟山房藏钟”章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青田石“十钟山房藏钟”章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青田石“十钟山房藏钟”章,清,王石经篆刻,通高6.3厘米,印面边长4.3厘米。印青田石制,方形,素面侧款。印文篆体,白文,右上起顺读“十钟山房藏钟”六字。边款楷书体阴刻“古器以钟鼎为重,而钟尤难得于鼎。余年五十有六,乃竟获十,诸家所未有也。因名山房曰十钟,而属西泉刻印记之。退修居士。”此印面为王石经篆刻,玉筯篆,工整端庄,充满印面。印款为陈介褀自治并记斋名缘...

    530 十钟山房 钟山 王石经 素面 阴刻 退修居士 玉筯篆 陈介褀
  • 青玉交龙纽“道光御览之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青玉交龙纽“道光御览之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道光御览之宝”,清道光,青玉质,交龙纽方形玺,汉文篆书,阳刻。通高9厘米,纽高4.4厘米,印文11.4厘米见方。...

    558 交龙纽
  • 花寿山石“琴书清乐”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花寿山石“琴书清乐”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明,印面见方3.9厘米,通高3.7厘米寿山石质方形玺,阳文篆书。此印为明代宫廷闲章,形制素朴,未雕刻纽式。东晋文学家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有“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之语,印文“琴书清乐”当源于此。...

    974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玺印类藏品
  • 铜鼻钮吐火魔术图案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鼻钮吐火魔术图案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铜鼻钮吐火魔术图案印,西汉,印面1.3×1.3厘米,通高0.7厘米。印铜铸,印台3层,向上渐敛,鼻钮。印面凹铸图案,表现两人背向而坐,小臂弯曲,状似接物,各自鼓腮吹气,面前有一簇跳动的火焰。吐火是魔术之一种,最初由国外传入。《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中载:“永宁元年,掸国王雍由调谴使者诣阙朝贺,献乐及幻人,能变化、吐火、自支解。”《西域传》引《魏略》:“大秦...

    1613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玺印类藏品
  • 白玉鼻钮“郭徹”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白玉鼻钮“郭徹”印 - 故宫玺印类藏品

    白玉鼻钮“郭徹”印,东汉,印面1.9×1.9厘米,通高1.3厘米。印白玉质,琢造,鼻钮。印文字体为汉篆,白文,右起横读“郭徹”二字。二字为标准汉印篆法,印面布局极具法度。此为东汉私印。汉代玉印与同时代的铜铸印因工艺不同,其印文一般可通过拓本得以辨别,而“郭徹”玉印文字却与铸造印的文字风格相似。此印玉质总体清透,光泽温润,旧时有人称其“较羊脂白微青”,“白如美...

    1528 羊脂 倪玉书
  • 青玉交龙纽“宣统御览之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青玉交龙纽“宣统御览之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青玉交龙纽“宣统御览之宝”,清末,通高9.4厘米,纽高5.1,印面12.9×12.9厘米。清宫旧藏。此印为青玉质,交龙纽,“宣统御览之宝”阳文镌刻。《宣统宝谱》录“宣统御览之宝”共4方,印文大小尺寸不等。这是其中较大的一方,曾钤于溥仪御览过的字画上。...

    294 交龙纽 阳文
  • 白玉盘龙纽“皇帝尊亲之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白玉盘龙纽“皇帝尊亲之宝” - 故宫玺印类藏品

    “皇帝尊亲之宝”,清早期,白玉质,盘龙纽方形玺,汉文篆书满文篆书。面6.8厘米见方,通高6.1厘米,纽高4.3厘米。乾隆帝钦定二十五宝之一,据《宝谱》,用此宝“以荐”,主要是为前朝后妃上徽号或尊号时钤用。据记载:“凡加上尊号、徽号,册立皇后、皇太子,册封皇贵妃、贵妃、妃、嫔……其应给纸册诰命,中书科缮写,送阁用宝。”其中的加上尊号、徽号时所用之宝就是“皇帝尊...

    1993 皇帝尊亲之宝 钦定 交泰殿 徽号 大清会典 会典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