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志远堂款掐丝珐琅花卉纹书卷式笔筒 |
---|---|
外文名 | |
创作者 | |
别名 | 志远堂款掐丝珐琅花卉纹书卷式笔筒 |
时代 | |
门类 | 珐琅器 |
出土 | |
备注 | 文物号(新00124649) |
文保级别 | |
馆藏地点 | 故宫博物院 |
志远堂款掐丝珐琅花卉纹书卷式笔筒❖图片
志远堂款掐丝珐琅花卉纹书卷式笔筒❖简介
志远堂掐丝珐琅 花卉纹书卷式笔筒,清晚期,高9.5厘米,口径8.5厘米,足径6.7厘米。
笔筒作大小两书卷对接式,如意云头式足。通体以浅蓝色珐琅为地,饰掐丝填红、黄、蓝、白、绿、黑的花纹。周身饰折枝花卉及秀石纹,拦腰饰蓝色金花的系带装饰,宛如系带将两半个器系牢固定成为了笔筒,造型设计与花纹装饰浑然一体。口部做红色珐琅长方形框栏,内掐丝填黑色珐琅“志远堂”款。
清代晚期,由于掐丝珐琅器成为利润丰厚的出口商品,刺激了私营作坊的生产制作,“志远堂”即为当时私人商号之一。此件笔筒在设计上颇具匠心,在制作上精益求精,是民间作品中的佳作。
相关知识科普
掐丝珐琅
俗称“景泰蓝”。以红铜作胎,将很细的铜扁丝掐成花纹后用药焊于器表,再以随类附彩的方法将珐琅釉料填进丝间,经焙烧、打磨、镀金而成。
珐琅
珐琅,又称“佛郎”“法蓝”“琺瑯”,是一外来语的音译词。珐琅的基本成分为石英、长石、硼砂和氟化物,与陶瓷釉、琉璃、玻璃(料)同属硅酸盐类物质。中国古代习惯将附着在陶或瓷胎表面的称“釉”;附着在建筑瓦件上的称“琉璃”;而附着在金属表面上的则称为“珐琅”。 金属胎珐琅器则依据在制作过程中具体加工工艺的不同,可分为掐丝珐琅器、錾胎珐琅器、画珐琅器和透明珐琅器等几个品种。
笔筒
文房用具,插放毛笔之用。流行于明清两代,器形似筒状,另外也有方形、束腰形、竹节形等式样。常见有青花、釉里红、五彩、粉彩、斗彩等瓷器品种,也有铜胎、竹木牙角等质地的笔筒。
折枝
花卉画的一种。画花卉不写全株,只画从树干上折下来的部分花枝,故名。有折枝梅、折枝莲、折枝牡丹、折枝果实等。
花卉
古建筑彩画绘画的一种题材。清代中期之前多画绿叶子花卉,清代晚期画黑叶子花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