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宋拓唐九成宫醴泉铭 - 故宫铭刻类藏品

12-11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宋拓唐九成宫醴泉铭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宋拓唐九成宫醴泉铭
时代
门类 铭刻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新00044517)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宋拓唐九成宫醴泉铭❖图片

宋拓唐九成宫醴泉铭 | 故宫铭刻类藏品

九成宫醴泉铭-碑文之一

宋拓唐九成宫醴泉铭 | 故宫铭刻类藏品

九成宫醴泉铭-碑文之二

宋拓唐九成宫醴泉铭 | 故宫铭刻类藏品

九成宫醴泉铭-碑文之三

宋拓唐九成宫醴泉铭❖简介

九成宫醴泉铭》,白纸镶边剪裱本,共26开,每半开纵20.9厘米,横13.9厘米。

唐碑,魏徵撰,欧阳询书,碑额篆书,碑文楷书,24行,行50字。碑高2.44m,宽1.18m。贞观六年(632年)六月立于麟游(今在陕西宝鸡东北)九成宫。今石尚存,但经剜凿,损泐过多,已非原貌。故宫藏北宋拓本为高士奇、赵怀王所藏明驸马李祺本,碑文第三行“云霞蔽虧”的“蔽虧”二字完好(见第五开),“长廊四起”的“四”字完好(见第四开),为现存善本之最。

九成宫是隋、唐帝王避暑的行宫,隋称仁寿宫,贞观中改称九成宫,永徽间又更名万年宫。碑载:贞观七年四月唐太宗到此,“曆覽台觀,閑步西城之陰,躊躇高閣之下,俯察厥土,微覺有潤,因而以杖導之,有泉隨而湧出。乃承以石檻,引爲一渠,其清若鏡,味甘如醴。”说明了醴泉的由来。铭末曰:“黃屋非貴,天下爲憂。人玩其華,我取其實。還淳反本,代文以質。居高思墜,持滿戒溢。”颂中有劝,是魏徵对太宗的谏语。

《九成宫醴泉铭》是欧阳询晚年所写,浑厚沉劲,意态饱满。写撇、捺常用圆笔,显得圆融流畅。写弯钩用转法,曲圆较长,适成全字有力的支撑。这些表现了溶隶于楷的特点,正如郭尚先所评:“《醴泉铭》高华浑补,体方笔圆,此汉之分隶、魏晋之楷合并酝酿而成者。”因此千余年来,此碑成为人们临习楷书的范本。

欧阳修《集古录》、洪适《隶释》,清阮元《汉延熹西岳华山庙碑考》,朱文钧《欧斋石墨题跋》,张彦生《善本碑帖录》,马子云、施安昌《碑帖鉴定》等书著录。


相关知识科普


九成宫

九成宫是唐代的著名宫殿,在今陕西麟游县西。本为隋代仁寿宫,唐太宗贞观五年(631年)重修,为皇家避暑之所,因山有九重而改名为九成宫,现遗址已不存。

欧阳询

欧阳询(557—641年),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他经历陈、隋、唐三朝,贞观间官至太子率更令、弘文馆学士,封渤海县男。欧阳询博览古今,书则八体尽能,尤工正、行二体,学王羲之、王献之,吸收汉隶和魏晋以来楷法,笔力险劲刻厉,意态精密俊逸,法度森严,世称“欧体”,于后世影响深远。他与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并称为“初唐四家”。唐人张怀瓘评之曰:“真行之书出于大令,别成一体,森森焉若武库矛戟,风神严于智永,润色寡于虞世南。”(《书断》)有《虞恭公碑》、《化度寺邕禅师塔铭》、《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诸名碑传世。

高士奇

高士奇(1645—1703年),字澹人,清代康熙时期儒臣。钱塘人氏,自幼好学能文,工于书法。因大学士明珠推荐,入内廷供奉。康熙十七年(1678年)始,代为书写密谕并纂辑讲章、诗文,深得康熙皇帝赏识。十九年(1680年)授为额外翰林院侍讲,升侍读,累至少詹士。二十八年(1689年)从康熙皇帝南巡,至其家西溪山庄,御赐“竹窗”榜额。后受弹劾退休回籍。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复召来京修书,值南书房,官至礼部侍郎。四十二年(1703年)卒于家,谥文恪。康熙皇帝曾对其评价道:“士奇无战功,而朕待之厚,以其使朕学问增大也。”

行宫

古代京城以外供皇帝出行时居住的宫室。

唐太宗

即李世民,唐朝第二代君主, 627至649年在位,在位期间国力强盛。

郭尚先

郭尚先(1784-1832年),字元闻,又字兰石,福建莆田人。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进士。官大理寺卿、礼部侍郎。工书擅画,精鉴别。他推崇颜真卿书法,认为“学书不过鲁公一关,终身门外汉”,故从颜书入手,深得其法,致使书名盛于清嘉、道间。在京师时,前来索书者“趾楼于户,每作字脱手,辄为人持去,拱璧珍之”。著有《增默庵文集》、《芳坚馆题跋》等。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北宋著名政治家。以文章著称于世,为唐宋古文八家之一。主修《新唐书》和《新五代史》。书法字体新丽,神采秀发,自成一家。

阮元

阮元(1764—1849年),江苏仪征人,字伯元,号芸台。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进士,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善书,精研金石,参与编纂《石渠宝笈·续编》《钦定全唐文》等书。有《研经室集》《积古斋钟鼎款识》《两浙金石志》《汉延熹西岳华山碑考》四卷等多种著述。

朱文钧

朱文钧(1882—1937年),字幼平,号翼盦,浙江萧山人。博学经史诗文,曾入同文馆学俄文、英文,后留学牛津大学。1929年,由故宫博物院聘为专门委员,负责鉴定书画碑帖。家藏文物古籍甚富,碑帖多罕见珍秘之本。著作有《欧斋石墨题跋》、《〈左传〉杜注补》等。

相关文章

  • 清拓《馀清斋帖》王羲之兰亭序 - 故宫铭刻类藏品
    清拓《馀清斋帖》王羲之兰亭序 - 故宫铭刻类藏品

    清拓《馀清斋帖》王羲之书兰亭序,经折装,半开纵26厘米,横15厘米。《馀清斋帖》收录晋、唐、宋各家书,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至四十二年(1614年),休宁吴廷摹勒选辑,正帖十六卷,续帖八卷。此本兰亭序墨迹后尾有元代人所题“臣张金界奴上进”小字,是元人张金界奴敬献文宗物。曾归吴廷,《馀清斋帖》收刻此帖时,归在卷二王羲之名下。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

    1243 王羲之 兰亭序 经折装 董其昌 陈继儒 虞世南 宋濂
  • 慈恩寺圣教序 - 故宫铭刻类藏品
    慈恩寺圣教序 - 故宫铭刻类藏品

    明拓本。“灵”字未损。朱翼盦及家属捐赠。石在陕西西安大慈恩寺大雁塔。《慈恩寺圣教序》亦称《雁塔圣教序》,唐永徽四年(653年)立石。唐太宗 李世民撰,褚遂良书。用笔方圆兼备,掺以隶法,偶有行书用笔,笔画变化自然,瘦劲飘逸,结体气势飞动,舒展自如,错落有致。《欧斋石墨题跋》记载:慈恩寺圣教序 又明拓本。一册。癸酉自跋并署签。《欧斋石墨题跋》记载:慈恩寺圣教序...

    355 唐太宗 李世民
  • 崔頠墓志 - 故宫铭刻类藏品
    崔頠墓志 - 故宫铭刻类藏品

    29.5×31.0厘米。清拓本。石清道光、咸丰年间出土于山东益都,曾归益都孙氏、济南沈仲常,现存山东青州市博物馆。北齐天保四年(553年)。书法秀劲严整,虽中杂篆隶,却无险怪之习,几似南朝人所为,绝无北方习气。《欧斋藏碑帖目录》著录:崔頠墓志 天保四年。戊午自跋并署签。四开半。一册。...

    1897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铭刻类藏品
  • 景贤大师身塔记 - 故宫铭刻类藏品
    景贤大师身塔记 - 故宫铭刻类藏品

    33.3×39.1厘米。晚明拓本。首行“会”字完好,“贤”字下左竖笔稍损,二十九行“业率皆碑版”之“业”字与“碑版”二字未损。朱翼盦及家属捐赠。石在河南登封嵩山会善寺。唐开元二十三年(735年)。羊愉撰,温古书。行楷相间,秀逸处似右军,兼得魏碑之笔力,堪称行楷书之佳作。《欧斋藏碑帖目录》著录:景贤大师身塔记 开元二十三年。僧温古书 。明拓本。九开半。辛未自跋...

    1171 开元 魏碑 沙门
  • 清拓《兰亭八柱帖》戏鸿堂刻柳公权兰亭诗 - 故宫铭刻类藏品
    清拓《兰亭八柱帖》戏鸿堂刻柳公权兰亭诗 - 故宫铭刻类藏品

    清拓《兰亭八柱帖》戏鸿堂刻柳公权兰亭诗,木面。乌金精拓,经折装,每开纵29.8厘米,横34.6厘米。戏鸿堂刻柳公权书兰亭诗原本,墨迹勾摹上石。墨迹,清内府常福钩填戏鸿堂刻柳公权书兰亭诗本(见常福钩填戏鸿堂刻柳公权兰亭诗卷),卷前有乾隆皇帝题签“兰亭八柱第五”,并题记一则。钤有“乾隆”等30方鉴藏印。此墨迹本为故宫藏品。此帖刻于兰亭八柱帖第五柱(第五册),钤有...

    1753 柳公权 经折装 内府 避暑山庄
  • 史游急就章 - 故宫铭刻类藏品
    史游急就章 - 故宫铭刻类藏品

    31.2×34.5厘米。清拓本。简古雄逸,气象沉远。《欧斋藏碑帖目录》著录:史游急就章 明正统杨政刻石。乙亥自跋。卅五开。跋半开。一册。...

    1528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铭刻类藏品
  • 明拓御府薛稷本兰亭序 - 故宫铭刻类藏品
    明拓御府薛稷本兰亭序 - 故宫铭刻类藏品

    明拓御府薛稷本兰亭序,御府薛稷本兰亭,为故宫藏《明拓稧帖五种》册之一。锦面,挖镶裱,蝴蝶装。二开半。墨纸一开纵27.8厘米,横31.5厘米。钤“季言珍赏”印。后钤 “听雪斋”、“听雪斋鉴定章”、“杏邨珍玩”、“玉田袁氏家藏”、“袁开第审定金石图章”等印。是本兰亭文二十八行,实系一种临写本,“九”字回勾、“有”字行草写法等,自具面貌。古玺印“神龙”、“建业”、...

    1476 薛稷 兰亭序 定武本 三原
  • 清拓清内府摹刻赵子固落水兰亭卷 - 故宫铭刻类藏品
    清拓清内府摹刻赵子固落水兰亭卷 - 故宫铭刻类藏品

    清拓清内府摹刻赵子固落水兰亭卷,墨纸纵29厘米,横677.5厘米。锦包首,外签书“御刻落水兰亭”。落水《兰亭》,清代经孙承泽、高士奇、王鸿绪、蒋质甫递藏,乾隆年间入内府,著录于《石渠宝笈续编》。乾隆皇帝对落水《兰亭》非常喜爱,御书引首“山阴真面”四大字,而后又命人将此本双钩摹刻上石,即成《清内府摹刻赵子固落水<兰亭>卷》。帖中依次刻乾隆御书引首“山阴真面”四...

    1569 内府 包首 孙承泽 高士奇 王鸿绪 石渠宝笈续编 石渠宝笈 石渠
  • 明拓战国石鼓文册 - 故宫铭刻类藏品
    明拓战国石鼓文册 - 故宫铭刻类藏品

    石鼓又称“猎碣”,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文字刻石,因由10块坚硬的花岗岩凿刻成鼓形而得名。在这些鼓状的石头上镌刻着篆书文字,人称石鼓文。关于石鼓的雕凿年代历来说法不一。王国维、郭沫若、马衡、唐兰等考证为先秦刻,但对于确切时间看法不同。唐兰先生考证为秦献公十一年(公元前374年)。原石现藏故宫博物院。石鼓名称取所刻诗篇的前两个字,即《吾车》、《汧殹》、《田车》、《銮...

    848 石鼓 猎碣 花岗岩 说法 王国维 马衡 先锋本、中权本、后劲本 孙克弘
  • 谷朗碑 - 故宫铭刻类藏品
    谷朗碑 - 故宫铭刻类藏品

    197.6×89.5厘米。明拓本。碑两边谷氏后人题名均可见。石在湖南耒阳蔡侯祠。三国吴凤凰元年(272年)。浑朴古雅,遒劲存隶意。《欧斋藏碑帖目录》著录:九真太守谷朗碑 凤皇元年。初拓本。有小字。吴让之旧藏。自署签。一轴。...

    397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铭刻类藏品
  • 敦煌长史武班碑 - 故宫铭刻类藏品
    敦煌长史武班碑 - 故宫铭刻类藏品

    纵:172.6厘米,横:76.5厘米。此为清初拓本,尚存二百五十八字。碑立于汉建和元年(147年)。碑文记述武班生平及功德。碑文书法方正典雅,近似《史晨碑》。碑末署书者姓名“纪伯允”,在汉碑中少有。碑现藏山东嘉祥武氏墓群石刻博物馆。黄易《小蓬莱阁金石目》著录。...

    1160 武氏墓群石刻 黄易
  • 魏乐安王元绪墓志 - 故宫铭刻类藏品
    魏乐安王元绪墓志 - 故宫铭刻类藏品

    魏乐安王元绪墓志,北魏,高66厘米,宽68厘米。北魏正始五年(508年)墓志刻石,志文26行677字,正书体。前有题首,中为志文,后缀志铭。刊刻内容追叙元绪先人的英踪伟迹及其本人的德行与宦绩。北朝时期的墓志刻石已成定式,志石多方正划一,志文内容前有题首,中为志文,后缀志铭。元绪墓志是存世的160余块北魏宗室墓志之一。北魏皇族显贵的墓志多为墓志类中的精品。元绪...

    458 拓跋范 拓跋良 常棣 丙辰 钦若
  • 尉氏令郑季宣碑 - 故宫铭刻类藏品
    尉氏令郑季宣碑 - 故宫铭刻类藏品

    纵:30.5厘米,横:43厘米。此为明拓本,十二开,跋一开半,仅碑阴,缺下段。黄易鉴藏,钤“小松所得金石”“汉画室”印。碑立于汉中平三年(186年)。碑文记郑季宣德政及卒葬年月。方朔评其书“结构淳古,风神飘逸,隶中佳品”。碑现藏山东济宁博物馆汉碑室。黄易《小蓬莱阁金石目》著录。...

    1775 黄易 小松 方朔 蓬莱
  • 孙过庭书谱 - 故宫铭刻类藏品
    孙过庭书谱 - 故宫铭刻类藏品

    30.9×35厘米。宋拓本。法度严密,儁拔刚断,气息高古,于秀逸中寓古劲,存王羲之 十七帖之遗风。《故宫珍品文物档案》鉴定意见:宋元祐二年薛氏所刻,是原石在未断以前拓本,世所稀有。珍品甲。《欧斋藏碑帖目录》著录:宋拓孙过庭书谱 王志修跋。蒋锡韩朱笔释文。甲戌自跋及题诗。廿七开。跋四开。一册。购价五百元。...

    970 王羲之 十七帖 孙过庭
  • 王晓本兰亭 - 故宫铭刻类藏品
    王晓本兰亭 - 故宫铭刻类藏品

    32.2×33.2厘米。宋拓本。《欧斋藏碑帖目录》著录:宋拓王晓本兰亭 何绍京藏。宝沈厂跋。三开。跋四开。一册。乙丑购于富华阁。价三百元。...

    206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铭刻类藏品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