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错金铜蟠龙 - 故宫青铜器藏品

12-08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错金铜蟠龙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错金铜蟠龙
时代
门类 青铜器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故00077571)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错金铜蟠龙❖图片

错金铜蟠龙 | 故宫青铜器藏品

错金铜蟠龙❖简介

错金铜蟠龙,三国魏,通高11.4厘米。

器通体造型为一只凶猛的张牙舞爪的蟠龙。这只神兽似乎充满了力量,蕴涵着一种一触即发的强烈动势。

这件作品除对蟠龙动态的成功表现外,还有许多造型、装饰方面的特点。

它脱离了单视点的正面构图方法,具备了可供人围观欣赏的立体造型,从不同的角度观赏此器,形成了许多既衔接完整又各自独立的生动画面。

龙头规整,躯干起伏,腿部坚实粗大,棱角分明,再加韧劲的长尾,锐利的尖爪,将蟠龙的形象表现得极其生动传神。

作为装饰品,龙的形体塑造大量运用了工艺美术手法。首先是形象的强烈夸张,圆睁的龙目,大开的巨口,卷钩形的利爪,强调了塑造对象的主要特征。其次,龙全身装饰了精美的嵌错花纹,铜体金饰相互辉映,生动的造型与辉煌的色彩。这些花纹已不仅是为了美观,同时也成为蟠龙形体塑造的重要手段。此器可称魏晋装饰艺术品中的登峰造极之作。

此文物可以欣赏到360°旋转图像。


相关知识科普


错金

古代金属的细工装饰技法之一,出现于春秋时期。因多用金银丝,故也称金银错或错金银。通常的做法是用金、银或铜等金属丝、片嵌入玉器或青铜器表面预先留好的凹槽中,形成图案或文字,然后用错石(磨石)错平磨光。

相关文章

  • 蔡子匜 - 故宫青铜器藏品
    蔡子匜 - 故宫青铜器藏品

    蔡子匜,春秋后期,通高11.9厘米,宽27.3厘米,重1.1kg。匜曲缘,浅腹,短槽流,小圆钮形鋬,平底。口外饰雷纹和蟠虺纹。器内底有铭文2行7字:蔡子佗自作会曳(匜)。大意是蔡国的公子佗自做盛盥洗用水的匜。...

    1174 雷纹 蟠虺纹
  • 虎父乙鼎 - 故宫青铜器藏品
    虎父乙鼎 - 故宫青铜器藏品

    虎父乙鼎,西周,口径16.8厘米,高20厘米。该鼎之造型是西周早期常见的形制。鼎口上立圜顶耳,折沿,方唇,腹壁与圜底弯曲相和,底部三角形范线十分清晰,三条柱足较长。口沿下饰一周由细雷纹构成的展体式羽脊 兽面纹。内壁一侧近口沿处铸有铭文三字:“虎父乙”。“虎”是这件铜器主人的族名,“父乙“是他已故的父亲,排在乙日祭祀,西周时期的贵族们每天都要祭祖先,因而要排列...

    623 雷纹 兽面纹
  • 兽面纹甗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兽面纹甗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兽面纹 甗,通高80.9厘米,口径44.9厘米,重40.02kg。甗侈口,双立耳,三蹄形足。颈、腹部起扉棱。颈部饰由夔纹组成的兽面纹,腹部饰变形三角形夔纹。三足上部饰长有牛角的大兽面纹,下部饰弦纹三道。此甗花纹精细,型体高大,为青铜甗中之较大者。...

    861 兽面纹 扉棱 夔纹 弦纹
  • 师酉簋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师酉簋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师酉簋,高22.9厘米,宽32.8厘米,重4.94kg。簋圆形,敛口,鼓腹,有双耳,耳上端雕铸兽头,兽角呈螺旋状,圈足,圈足下为三兽形扁足。有盖,盖上有圆形捉手。盖顶与器腹饰瓦纹,盖沿、颈部和圈足上饰重环纹。盖器同铭,10行97字:唯王元年正月,王在吴,格吴大庙。公族『0085』『0004』入佑师酉立中廷。王呼史『0086』册命:“师酉,『0051』乃祖嫡官...

    681 重环纹
  • 叔上匜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叔上匜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叔上匜,高16.8厘米,宽28.6厘米,重1.86kg。此匜宽流,曲口,鋬作夔龙形,口衔匜沿作探水状。器腹饰兽带纹。匜的前两足上部饰兽首,后两足上部作兽尾形。匜内底有铭文5行33字:唯十又二月初吉乙巳,郑大内史叔上作叔妘媵匜。其万年无疆,子子孙孙永宝用之。记在十二月第一个吉日乙巳这天,郑国的大内史叔上为其女叔妘做了这件陪嫁用的匜。祈望她万寿无疆,子孙后代永宝...

    1618 夔龙 大内 万寿无疆
  • 陈侯鼎 - 故宫青铜器藏品
    陈侯鼎 - 故宫青铜器藏品

    陈侯 鼎,高23.6厘米,口径31.6厘米,重5.58kg。鼎敞口,翻唇,口沿外附双耳,盂腹,三蹄足,腹上部环饰窃曲纹带。器内壁铸铭文4行21字:唯正月初吉丁亥,陈侯作□嬀四母媵鼎,其永寿用之。该器的铸造时间为某年“正月初吉丁亥日”,铸器者为陈侯,物主为“□嬀四母”,“其永寿用之”为祈语。器物主人嬀姓,女姓,名四母,出自陈侯王室,嬀字前无法辨认的字可能是四母...

    1193 陈侯 窃曲纹 媵器
  • 铜弩机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铜弩机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汉代望山高6.8厘米,郭宽3.2厘米,郭长12.7厘米征集...

    1012 青铜器 铜弩机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虎纹三足壶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虎纹三足壶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虎纹三足壶春秋(前770年-前476年) 高18.5厘米,口径7.5厘米,腹径16.8厘米 1978年河南固始侯古堆墓出土 铜壶小口直领,平肩鼓腹,下有三足。盖顶中央有一环,其外有圆涡纹,肩部有对称的双耳,器盖周边及肩部刻有带状回纹,腹为对称的斗虎纹。 这种器形为北方周墓中所罕见,具有浓厚的南方特色。虎纹为阴刻而成,细致精巧,构图自然生动。 (文字内容源于河...

    1246 青铜器 虎纹三足壶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齐萦姬盘 - 故宫青铜器藏品
    齐萦姬盘 - 故宫青铜器藏品

    齐萦姬盘,春秋后期,通高15厘米,宽55.5厘米,重11.39kg。盘侈口,浅腹,圈足外撇。双附耳起于腹部,耳之上边缘处各饰一对伏牺。盘外壁以一蟠螭纹为主体纹饰。器内底有铭文4行23字:齐萦姬之『0609』作宝盘,其眉寿万年无疆,子子孙孙永宝用享。大意是记齐国萦姬的侄女(“『0609』”在古文献中指侄女)做宝盘,祈望万年长寿无疆,了孙后代宝用此盘祭享。...

    1939 蟠螭纹 螭纹
  • 亚鸟出戟觚 - 故宫青铜器藏品
    亚鸟出戟觚 - 故宫青铜器藏品

    亚鸟出戟 觚,商晚期,高26.5厘米,口径15厘米,底径8厘米。觚喇叭口,腰和下部均有出戟装饰,圈足。器形高挑细长,中部明显收缩,具有商代后期铜觚的明显特征。觚身有许多精细的纹饰,从上至下分为四层:颈部饰以该时代流行的蕉叶纹;颈下端饰蛇纹,蛇头部宽大,眼睛突出,此种纹饰流行于商代中晚期和春秋战国时期;腰部及以下分饰两层兽面纹,显示出礼器所特有的高贵。底部有图...

    349 出戟 蕉叶纹 兽面纹
  • 鎏金团兽形节约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鎏金团兽形节约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西汉直径4.1厘米,厚2.6厘米河南永城梁孝王后墓出土...

    526 青铜器 鎏金团兽形节约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微师耳尊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微师耳尊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微师耳尊,高25.7厘米,宽23.2厘米,重3.48kg。尊为圆筒形,侈口,鼓腹,圈足。颈下与圈足上部均饰弦纹两道,腹部上下两周纹带均饰以双线勾勒的变形夔纹,夔纹带上下用圈带纹镶边。尊内底有铭文7行52字:唯六月初吉辰在辛卯,侯格于耳『0097』,侯休于耳,赐臣十家。微师耳对扬侯休,肇作京公宝尊彝,京公孙子宝。侯万年寿考黄耉,耳日受休。铭文大意:在六月第一个...

    1612 弦纹 夔纹 尊彝
  • 鲁大司徒『0024』 - 故宫青铜器藏品
    鲁大司徒『0024』 - 故宫青铜器藏品

    鲁大司徒 『0024』,高28.6厘米,宽25.2厘米,重7.24kg。直口浅盘,平底,圈足,腰部有一束箍。盖上有花瓣形捉手,可却置。整体饰变体蟠虺纹,盖的捉手和圈足镂空。盖、器对铭,各4行25字:鲁大司徒厚氏元作膳『0024』(音甫),其眉寿万年无疆,子子孙孙永宝用之。铭文大意:鲁国的大司徒厚氏元自做盛食之『0024』,祈望万年长寿无疆,子孙后代永远宝用此...

    1993 司徒 却置 蟠虺纹 镂空 对铭
  • 越王者旨於赐剑 - 故宫青铜器藏品
    越王者旨於赐剑 - 故宫青铜器藏品

    越王者旨於赐剑,春秋后期,通长64厘米,宽4.7厘米,重1kg。剑前锷略有弧曲。“茎”作实心圆柱形,茎上有两道箍,便于缠“缑”。“格”宽而厚。剑格两面共有铭文8字,一面为“越王者旨”;另一面为“越王於赐”。此剑的所有者为“越王者旨於赐”。“者旨”读为“诸稽”,是越王的氏,“於赐”则为名。越王於赐即越王鼫与(公元前464年—前459年在位),他就是曾“卧薪尝胆...

    879 剑格
  • “昶仲侯”铜匜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昶仲侯”铜匜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昶仲侯”铜匜春秋 通高18.5厘米,流至尾长36厘米,宽16.5厘米 1980年河南省泌阳县郭岗村出土 该器前部有宽槽状流,腹较深,圜底,下有四条扁兽状足,后部有弓身卷尾的兽形鋬。口沿下饰变形窃曲纹,余饰瓦棱纹。内地铸铭3行:昶仲侯作宝匜其万年子子□□□宝用享。 (文字内容源自于《群雄逐鹿——两周中原列国文物瑰宝》,河南博物院等编,郑州:大象出版社,200...

    1752 青铜器 昶仲侯铜匜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