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灰陶刻划三角纹双系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11-03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灰陶刻划三角纹双系罐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灰陶刻划三角纹双系罐
时代
门类 陶瓷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新00141333)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灰陶刻划三角纹双系罐❖图片

灰陶刻划三角纹双系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灰陶刻划三角纹双系罐

灰陶刻划三角纹双系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灰陶刻划三角纹双系罐底部

灰陶刻划三角纹双系罐❖简介

灰陶刻划三角纹罐,商,高14.5厘米,口径10.1厘米,足径9.4厘米。

罐撇口,短颈,溜肩,鼓腹,腹以下渐内收,圈足外撇,底部微向外凸。腹部对称置双系,系中间有一小圆孔。腹部刻划正反三角纹饰。

此罐造型古朴,装饰简练,堪称商代灰陶中的典型作品。

灰陶的形成是因为陶器在弱还原气氛中烧造,陶土中的氧化铁不能被充分氧化,因而呈现出氧化亚铁的颜色。灰陶于新石器时代中期已经出现,商代有较大发展,产量很大。


相关知识科普


双系

系即器耳,以双系形式为常见。其技法为采用双泥条平行排列的形式贴塑在瓷器表面,并在双系上刻划锦纹。

相关文章

  • 白釉剔花梅瓶 - 河南博物院瓷器
    白釉剔花梅瓶 - 河南博物院瓷器

    白釉剔花梅瓶北宋(公元961年-1134年) 河南省汤阴县出土 高34厘米、口径6厘米、腹围65厘米 体略呈橄榄形,腹部饰剔花缠枝牡丹纹,肩部与腹下部刻菊瓣纹。花纹处施白釉,余皆露褐色胎质。所谓剔花,乃是将花纹以外的地子剔掉,使得花纹装饰更为醒目,常见有白釉剔花和酱釉剔花两种。在宋代磁州窑系中,以河南修武当阳峪窑的剔花工艺最为精湛。...

    1605 瓷器 白釉剔花梅瓶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珐琅彩梅花牡丹纹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珐琅彩梅花牡丹纹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梅花牡丹纹碗,清雍正,高6.9厘米,口径14.6厘米,足径6厘米。碗撇口,弧壁,圈足。内施白釉。外壁以珐琅彩描绘梅花两株,枝干苍老虬劲,设色娇艳。树下牡丹花朵怒放。一侧墨彩题“百啭千声随意好,琪花琼草逐时新”七言诗句。引首钤闲章“先春”,末尾钤闲章“寿古”、“香清”。圈足内施白釉。外底署楷书“雍正年制”双行四字款,外围蓝料彩双方栏。此碗图案描绘细致入微,设色...

    1945 珐琅彩 珐琅 引首 闲章 蓝料彩 清宫内务府造办处 内务府 内廷
  • 宜兴窑紫砂描金堆绘山水人物纹大笔筒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宜兴窑紫砂描金堆绘山水人物纹大笔筒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宜兴窑紫砂描金堆绘山水人物纹大笔筒,清雍正,高16厘米,口径19厘米,底径19厘米。笔筒圆形,口底相若,宽圈足。口沿为髹黑漆地描金回纹,底髹黑漆。附描金红漆座,云头形三足。黄色砂泥。外壁描金堆绘山水人物图。画面展示了江南渡口的生活场景,江水辽阔,微起波澜,船老大正奋力驾驭一叶坐满船客的扁舟向岸边靠近。岸边渡口有人在等候渡船的到来,通往渡口的途中一骑驴的高士正...

    1456 宜兴窑 描金 笔筒 回纹
  • 粉青釉茶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粉青釉茶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粉青釉茶壶,清雍正,高11.6厘米,口径7.5厘米,足径14.5厘米。壶敛口,扁圆体,短直流,方曲柄,假圈足,平底。盖与壶以子母口套合,盖面微隆起,上附桥形系。通体施粉青釉,光素无纹。壶流及壶口沿因釉层较薄微露白胎。外底青花署“大清雍正年制”三行六字篆书款。此壶造型简练,线条硬朗但不失流畅,色泽清淡素雅,釉质较温润,是一件赏用俱佳之作。清雍正时期青釉瓷器的生...

    689 粉青釉 桥形系 青花
  • 三彩剔划花兔纹枕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三彩剔划花兔纹枕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三彩剔兔纹枕,宋,高10.5厘米,面横36.8厘米,面纵17厘米,底横36厘米,底纵14.5厘米。枕略呈扇形,枕面边缘刻划花叶纹,中心为复线长方框,内有一花瓣形,开光内刻划黄兔、绿草、白色的土地。开光外为黄色卷枝纹。施釉至枕侧一半处,釉边沿饰复线装饰。枕背面有一圆形通气孔。素底。此枕主题纹饰更加突出,设色淡雅清新。从现存实物资料看,宋代大多数三彩枕以绿色为基...

    1140 划花 开光 剔花
  • 定窑白釉八方四系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定窑白釉八方四系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定窑白釉八方四系瓶,北宋,高12.7厘米,口径3.4厘米,底径3.5厘米。故宫博物院藏。瓶通体呈八方形,直口,短颈,鼓腹,平底涩胎内凹。颈、肩相接处置四个花形系,系上有小圆孔,应为系绳之用,盖已遗失。外壁施白釉,釉质纯净洁白。这种八棱形的瓶式在越窑 青瓷中也有烧制,但在定窑器中比较少见。此器造型棱角线条齐整规矩,反映了定窑高超的成型工艺水平。...

    1318 定窑 越窑 青瓷
  • 淡粉釉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淡粉釉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淡粉釉瓶,高19.5厘米,口径2.2厘米,足径6.7厘米。瓶口内敛,口形如蒜头,短颈,丰肩,肩以下渐敛,圈足微外撇。通体施淡粉色釉,属低温金红釉。瓶里及底均施白釉。底青花双圈内楷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双行款。金红釉瓷器为雍正时创烧,在官窑传世品中亦很罕见。此瓶胎质洁白细润,造型秀美,釉色均匀纯正,淡粉色如三月桃花,淡雅宜人。是典型的雍正官窑制品,为传世之珍。...

    1730 金红釉 青花
  • 钧窑玫瑰紫釉鼓钉三足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钧窑玫瑰紫釉鼓钉三足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钧窑 玫瑰紫釉鼓钉三足洗,时代?高9.4厘米,口径23.5厘米,足距9.5厘米。洗直口微敞,弧腹,底承以三个如意头足。器身上下饰鼓钉二周(上22枚,下18枚)。内施天蓝色釉,外施玫瑰紫色釉。外底薄刷黄褐色护胎釉,绕底一周有支烧痕,并刻有“一”字标记。河南禹县钧台窑址曾发现刻有“一”至“十”数目字的钧瓷标本,与故宫博物院收藏的钧窑瓷器相同。外底横刻“瀛台”、竖...

    1055 钧窑 玫瑰紫釉 蚯蚓走泥纹
  • 宜兴窑紫砂描金题诗山水图方执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宜兴窑紫砂描金题诗山水图方执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宜兴窑紫砂描金题诗山水图方执壶,清乾隆,高9厘米,口径4.5厘米,底径10厘米。壶方口、蝉肩方体、三弯流、下承四方折角包边足。附四方盖,盖顶置桥形钮。紫色砂泥,通体金彩篆书装饰,腹一面绘金彩山水人物纹,另三面题金彩篆书乾隆御题五言诗《雨中留余山居即景杂咏》节选:“御制雨中留余山居即景径 穿玲珑石,簷挂峥嵘泉。小许亦自佳,昨来龙井边。”壶外底钤印篆体“乾隆年制...

    1051 描金
  • 定窑白釉刻划花折枝芙蓉纹花口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定窑白釉刻划花折枝芙蓉纹花口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定窑白釉刻划花 折枝芙蓉纹花口碗,北宋,高8.1厘米,口径20.4厘米,足径6.4厘米。故宫博物院藏。碗口呈六瓣葵花式,斜直壁,圈足。口沿无釉,镶铜扣。通体施釉,釉色白中微泛黄。内壁图案与口沿处的葵瓣相对应,分为六组,每组刻划芙蓉花一枝,内底亦刻芙蓉花纹。图案清晰,刻划线条流畅。...

    1085 定窑 划花 折枝
  • 青花折枝灵芝纹石榴尊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折枝灵芝纹石榴尊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 折枝 灵芝纹石榴尊,明宣德,高19厘米,口径6.9厘米,足径9.7厘米。清宫旧藏。尊折沿口,直颈,鼓腹,外撇足,台阶式内底。通体呈六瓣瓜棱形。青花装饰。口沿饰莲瓣纹,颈饰圆圈纹,肩饰莲瓣纹,腹饰折枝灵芝纹,近足处饰仰覆莲瓣纹。圈足内施白釉。外底署青花楷体“大明宣德年制”六字双行款,外围青花双线圈。此尊器形仿石榴形象,构思巧妙。...

    1697 青花 折枝 灵芝 莲瓣纹
  • 黄地粉彩梅鹊纹奓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黄地粉彩梅鹊纹奓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黄地粉彩梅鹊纹奓斗,清同治,高8.2厘米,口径8.5厘米,足径5.9厘米。奓斗敞口,圆腹,圈足。造型小巧秀丽。内施白釉,外通体施黄釉。在黄釉上以粉彩绘出朵朵盛开的梅花,成双成对的喜鹊飞舞其间,有“喜上梅(眉)梢”之意,上下以描金 弦纹做边饰。底白釉红彩书“同治年制”4字楷书款。...

    882 粉彩 奓斗 黄釉 描金 弦纹
  • 长沙窑青釉四足盖炉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长沙窑青釉四足盖炉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长沙窑 青釉四足盖炉,宋,高8.5厘米,口径8厘米,足距8.3厘米。盖炉造型仿古代青铜器,敛口,直腹,折底,下承四足。盖面隆起呈盔状,上饰宝珠钮,四周各饰一长条形镂空,盖面上部饰褐彩。器身施青釉,釉不及底,釉色青中泛黄,温雅柔和,釉面有细小的开片纹。此种炉又名香熏,为熏香之用。炉盖多作镂雕装饰,将所燃香料置于炉内,袅袅轻烟从镂空处飘出,有如云雾缭绕。瓷香熏始...

    1735 长沙窑 青釉 镂空 褐彩 开片 镂雕 划花 模印
  • 钧窑月白釉紫红斑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钧窑月白釉紫红斑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钧窑 月白釉紫红斑洗,元,高9.8厘米,口径28.3厘米,足径15厘米。洗敞口出沿,弧壁,圈足。内、外施月白色釉,外壁施釉不到底,内底点缀紫红色斑块。圈足内素胎无釉。...

    1291 钧窑 月白
  • 白釉黑彩虎纹枕 - 河南博物院瓷器
    白釉黑彩虎纹枕 - 河南博物院瓷器

    白釉黑彩虎纹枕宋代(公元960-1279年) 高15.8厘米,长37.8厘米,宽27厘米 河南安阳出土 体呈椭圆形,前低后高。枕面绘黑彩虎纹,做回首翘尾状。四侧绘黑彩缠枝卷草纹。施白釉,底部露胎,并印有“张家造”三字。 (以上文字内容源自《大象中原:河南古代文明之光=Plentiful Central Plains——Henan's Resplendent ...

    1907 瓷器 白釉黑彩虎纹枕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